《地球自转》教学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地球自转模拟实验 《地球自转》教学设计

《地球自转》教学设计

2023-05-10 20: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地球自转》教学设计

 

作者:吴红平

 

来源:《黑河教育》

2013

年第

02

 

        

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解读: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模块内容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认识自然环境中的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

义。

 

        

地球同时存在着不同的运动形式。在中学阶段,一般只研究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即绕

地轴自转和绕日公转。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须注意区分哪些是由自转运动产生的(昼夜

交替、地方时差、地转偏向力对水平运动的影响以及地球的形状),哪些是由自转与公转运动

共同影响产生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在分析公转地理意义时,须将黄赤

交角

太阳直射点及其移动

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变化

四季更替的线素梳理清晰,前者是

后者的原因,公转的同时在自转是公转地理意义产生的重要条件。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

地球的运动

这部分内容时,知识相对枯燥、抽象、难懂,老师难以形象描述,

而且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如何将这部分内容和新课改的要求统一

起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成为课堂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先讲简单的地球自转,由易到

难,建立一定的空间能力,再学习地球公转就容易理解多了。

 

        

教学目标:

 

        1.

观察动画,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

观察地球仪,说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分布规律;

 

        3.

通过做昼夜半球的实验,观察昼夜现象的原因、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晨昏线的特点;

 

        4.

通过地球仪演示,理解地方时的成因,总结地方时的规律;

 

        5.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归纳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