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人的记忆:粮票、肉票、布票、尿票……是一代人的记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地方粮票怎么看真假及图片 六七十年代人的记忆:粮票、肉票、布票、尿票……是一代人的记忆

六七十年代人的记忆:粮票、肉票、布票、尿票……是一代人的记忆

2024-06-26 21: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上个世纪50年代也就是准确地说从1955年的第一张粮票发行开始,对老一辈人来说,粮票、煤票、肉票、布票、鱼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这些票证,是一代人的记忆!

这就是持票抢购的场景,那个年代是计划经济时代,所以需要的购买的任何物品都需要持有票证。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票证包括了粮票、肉票、酒票、糖票、布票、自行车票、缝纫机票、烟票、酱油票、豆腐乳票、粉丝票,甚至还有粪票、尿票等,这一张张票证,包含了生活中各个方面,吃喝拉撒,衣食住行。

一、粮票

粮票大家不陌生,海燕也说过很多次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买粮食要持有粮票购买。对于粮票来说,粮票的分配是按照人口、性别、年龄、工种等等来发放的。粮票还有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之分。地方粮票的只限于当地领取购买;全国粮票可以全国通用的。当时的票证有伍市斤,叁市斤、壹市斤、还有半市斤。

而且火车、轮船、飞机有专用的粮票、也就是说,如果你乘坐火车、轮船或者飞机的话,如果你在旅途上,火车上或者轮船上用餐,也要凭粮票购买用餐的。

1978年粮票

1992年以后,全面放开粮价之后,粮油票也逐渐退出了曾经的历史舞台,它也成为了历史的发展,时代进步的见证。

二、火柴票、自行车票、柴油票: 对于一些贵重物品,如电器、自行车、手表,在那个年代更是一票难求。

三、肉票,是在1957年开始印发使用的,按照户口人数按月定额发放,根据民族不同,比如汉族和回族发放的数量也有不同。1961是非常困难的一年灾害饥荒时期,全年人均消费八两左右。有的时候一个月都吃不到肉。

四、专用购货券 每个地方的城市都有自己的供应票证,比如慈溪1973年的肥皂票证,这是一种是“日用工业品购货券”,

下面的就是武汉第一商业局发放的民用的肥皂的票证,这些按城镇人口分配,限量凭票证供应。

还有就是副食品购货券,比如豆票(豆类加工制品、面粉类加工食品等:腐竹、面筋、水面筋、芝麻酱)

还有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酱油、粉丝、豆腐乳都会发放这些票证。

还有板凳票证,有多少人见过的,

五六十年前城镇居民凭票购买煤,要有煤票,人们的生活用煤实行凭证供应。生活用煤实行凭证供应。

布票买布的凭证,面值1寸、2寸、半尺、1尺、2尺、5尺、10 尺等。

糕点、糖果票是城镇买糕点、饼干的凭证。供销社是当年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当年在这个地方上班是非常让人羡慕的工作。很多人都 找关系去这样的地方上班。

孩子们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了,也是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过年了,大人们的所在单位会发放更多的票证,小孩子们就可以用这些票证买自己喜欢吃,穿的了。按照票证上的日期排队,赶场买鱼买肉。虽然忙碌赶场,但是这种快乐,一切尽在不言中啊!

这些票证见证了历史发展,这些票证见证了一代人所走过的蹉跎岁月,时光飞逝,一晃光阴已经滑过40年。你曾经见过、用过哪些票证?又有哪些和这些票证相关的故事可以和我们一起分享。

转自:今日头条

作者:海燕

原标题:《六七十年代人的记忆:粮票、肉票、布票、尿票……是一代人的记忆》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