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丹霞地貌如何形成的?(附考点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地层的成因 【高考地理】丹霞地貌如何形成的?(附考点设计)

【高考地理】丹霞地貌如何形成的?(附考点设计)

2023-11-25 01: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自从1988年开发以来,丹霞山先后被列入和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五项国家级牌子,2004年2月1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2)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

(3)赤水丹霞地貌

赤水丹霞地貌是中国南方红色岩系发育的一种特殊地貌,以其艳丽鲜红的丹霞赤壁,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仪态万千的奇山异石,巨大的岩廊洞穴和优美的丹霞峡谷与绿色森林、飞瀑流泉相映成趣,形成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令游人倾倒。

在赤水,最为独特,最受游人称誉的丹霞景观有金沙沟赤壁神州、香溪湖万年灵芝、四洞沟渡仙桥、丙安天生桥、天台山红岩绝壁、石鼎山奇观、复兴转石奇观、长嵌沟丹霞峡谷、十洞丹霞岩穴、金沙沟甘沟峡谷和硝岩洞穴等十多处。雨过天晴,金色的阳光照在丹岩上,把红色的岩石映衬得格外艳丽,形成红岩、绿树、银瀑、清泉相映成趣美丽风,人行其间,感到精神振奋,心旷神怡。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该地植被分异有别于一般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原因主要

A.相对高度小,坡度陡 B.地形封闭,降水条件差

C.人类活动强度 D.纬度较高热量差异小

7.山顶植被类型发生变异的原因可能是

①海拔较高,降水较多 ②堡状山顶,保水条件好

③土层较薄,保水性差 ④风力较大,阳光充足,蒸发量较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形成“沟谷雨林”的主要原因是

A.全年降水量丰富 B.土壤水分充足 C.太阳光照强烈 D.海拔低,气温高

【答案】

6. A

7. D

8. B

【解析】

【分析】

考查丹霞地貌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6.有材料可知,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所以该地植被分异有别于一般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原因主要是相对高度小,坡度陡,因为相对高度小,所以水分和热量条件由山麓到山顶变化差异小,植被差异变化小,正确答案选A,丹霞地貌并不是地形封闭,降水也较多,B错误。和人类活动强度无关,主要是自然因素影响的,C错误。丹霞地貌纬度较低,D错误。

7.依据图示信息,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由常绿阔叶林变为常绿硬叶矮林或灌丛,说明山顶水热条件发生了变化。硬叶说明山顶水分条件差,原因是山顶面积小,保存水分条件差;土层较薄,保水性差;风力较大,阳光充足,蒸发量大,导致山顶较干旱,发育耐旱的硬叶植被。③④正确。正确答案选D。

8.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说明沟谷地带水热条件好,较为湿润,原因是沟谷地势低,地表径流汇集;沟谷地形封闭,光照相对较弱,蒸发量较小,C错误。 水分充足,有利于发育喜湿的季雨林。正确答案选B。全年降水量丰富看不出来A错误。海拔低不代表气温高,周围被陡崖围合,主要是保水条件好。D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分析小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植被的影响的理解掌握。我国东南丹霞地貌区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丹霞地貌山顶流水侵蚀为主,沟谷流水堆积为主,不同的流水作用影响了山顶和沟谷的水土条件,具体是丹霞地貌的发育过程中,顶部受流水侵蚀,水土流失;沟谷流水沉积,土层堆积,水土汇集;从而引起水土垂直分异,导致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