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罗公司:“百年老店”绝处逢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航787为啥选罗罗发动机 罗罗公司:“百年老店”绝处逢生

罗罗公司:“百年老店”绝处逢生

2023-12-26 02: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英国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下文简称罗罗公司)将其全年营业利润预测上调约45%。该公司预计,今年的利润在12亿至14亿英镑(16亿~18亿美元)之间,高于此前的8亿~10亿英镑。(市场预测为9.34亿英镑。)

罗罗公司是英国著名的发动机公司,也是欧洲最大的航空发动机企业,旗下产品包括航空发动机、船舶发动机以及核动力潜艇的核动力装置等。这家企业可以说是世界航空发动机研发领域的翘楚,“狂风”战机、部分“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等军用飞机,波音、空客等许多民用飞机的动力装置均出自这家成立于1906年的“百年老店”。

此前,受新冠疫情冲击,罗罗公司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一度陷入财政危机。仅2020年上半年,罗罗公司的税后亏损总额就达到50多亿英镑。

2021年以来,罗罗公司通过改革重组、技术突破以及拓展军贸等方式,终于实现扭亏为盈。

疫情突袭,危机四伏作为一家专门从事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的企业,罗罗公司的盈利方式与众不同:按照发动机的飞行时间和维修合同收费。

区别于“卖发动机”的传统营销方式,罗罗公司开创了“销售飞行时间+维护服务”的运营方式:主要是将发动机租赁出去,买方只需按时支付租赁费用,待发动机寿命期结束,罗罗公司再将其回收。21世纪初,国际航空业迎来高速发展期,全球空中出行率连年增长,罗罗公司的这种模式使其充分享受时代“红利”。有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天约有10万架次飞机飞行,罗罗公司占据着航空发动机市场22%的份额,几乎天天都在盈利。仅2019年,罗罗公司就获得全球55%的宽体飞机发动机订单,业务增长率超过10%。

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一旦飞机大规模停飞,罗罗公司将失去绝大部分收入来源。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暴发,全球航空市场急剧萎缩,航空发动机供应链遭受重创。2020年,罗罗公司业务出现大滑坡,发动机的交付量和飞行时间不足2019年的一半,上半年亏损额达到50多亿英镑。

加上生产延误、飞机停飞、订单锐减等一系列问题集中爆发,罗罗公司发展举步维艰。

减员升级,断臂求生权衡利弊,罗罗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沃伦·伊斯特(Warren East)决定削减高管工资,关闭多家本土工厂,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重组。按照改革重组计划,罗罗公司将裁掉至少9000个工作岗位,裁员比例高达17%,远超外界预期。

近年来,罗罗公司外贸业务越做越大,体系架构臃肿、经营管理不善等问题日渐暴露。伊斯特一直想要精简管理人员,减少重复岗位。2019年,伊斯特计划裁掉4000个工作岗位,恰逢2020年公司收益暴跌,伊斯特顺势加大裁员规模。经过改革重组,罗罗公司的管理结构精简、工作效率提高、运营成本减少,每年可以节省约10亿英镑。

同时,为了在全球航空业市场的“至暗时刻”中寻找到一丝光亮,罗罗公司一方面决定寻求军方支持,另一方面将资金投入到科研项目中去,继续进行民用航空飞机发动机的研发。疫情期间,英国官方伸出援手,为罗罗公司申请的20多亿英镑贷款提供担保。罗罗公司投桃报李,为英国六代机“暴风雨”战机研发提供超声速飞行和强大动力供应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作为欧洲第一大军用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罗罗公司把自身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将成熟的军用航空发动机技术转化到民用领域,瞄准电动飞机这一新兴科技产品发力。

今年4月,罗罗公司建成的全球最大的室内航空发动机试验台完成首秀。目前,罗罗公司的“创新精神”号全电动飞机已完成首飞,以555.9千米/时的飞行速度,超越了自己此前创造的电动飞机飞行纪录。2022年,罗罗的营收同比增长20%,成功走出了“绝路”的经营困境。

中罗合作,市场乐观随着新冠疫情结束,空中航线重新开放,发动机运行时间逐渐恢复,罗罗公司的发展状况呈回升之势。今年1月加入罗罗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涂帆(Tufan Erginbilgic)表示,“尽管外部环境仍然充满挑战,特别是供应链,但罗罗向好发展的趋势已经很明显。”

今年第三季度,罗罗公司与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航”)合资建立的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下称“BAESL”)在项目签约近一年之后,终于开始在顺义区天竺保税区内一块超过八万平方米的地块破土动工。按照协议,这个BAESL工厂将成为罗罗全球第四家合资发动机维修和大修(MRO)厂。用罗罗民航客户高级副总裁,同时也兼任BAESL董事兼总经理王璀的话来说:“这将是罗罗在中国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时刻。”

目前,中国民航的机队中保有量最高的空客A330系列机型几乎全部搭载着罗罗遄达700发动机,而包括国有三大航在内的诸多航司所运营的空客A350系列机型也是以罗罗公司的遄达XWB97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另外还有一批波音787系列机型搭载着罗罗遄达1000发动机。可以说在中国航司的远程机队中,罗罗公司的存在感较其他产品更强,对市场环境的感知也更为明显。

在罗罗方面看来,中国未来城市化将会不断加深,同时伴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未来远程宽体机市场潜力仍然很大,“按照我们自己的市场预测来看,大中华区未来20年宽体机的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大概是在3.3%。”王璀表示,也看好中国的货运市场,期待双方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最近,罗罗最新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中预测,2023年全年发动机飞行小时数将达到2019年水平的80%~90%,发动机总交付量达到400~500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