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么教学生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米夺得欧冠为什么衰落 我是这么教学生的

我是这么教学生的

#我是这么教学生的 |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师:同学们看着这件漂亮的充气雨衣,有什么想说、想问的吗?

想一想,这件充气雨衣具有这样的特点?

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把思考引入学生的创新理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充气雨衣的特点,为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教学进行了一个情境设置。

(引导学生讲述充气雨衣的特点,教师注意听;然后揭题:板书“失败是成功之母” )

(2)用“一笔完成”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教师示范画一幅画,学生数数,老师一共用了多少笔。教师提出要求:鼓励学生一笔完成,这幅图笔画不能重复。学生尝试在作业本上画,抽三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图2)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两分钟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不能一笔完成的原因。

① 四个圆各不相连接.

② 圆与直线不相交。

......

找到一笔画不成功的原因,想一想怎样克服遇到的困难,继续想办法,一笔画出图形。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因一笔画不出来而出现困惑,老师需引导生自行解决)

(3)讨论交流

没有成功的同学说一说自己还想了哪些办法,为什么没成功;成功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到用这个好办法,成功地一笔完成图形的。

教师交流

刚才,同学们都能开动脑筋,并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际,从中发现问题,找到不成功的原因,不断改进和完善。

(为此,特意把几个大小不等的圆及一条直线放在一起,让学生一笔画完,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失败后继续不断探索的性趣。)

整节课按照“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设置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毅力”展开,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失败面前不灰心、不气馁,真正感悟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内涵。

2 、教学过程

片段一:情境激趣引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笔完成”

师:在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经历了不同次数的失败,在失败中探索,找到原因,终于成功了,如果没有前几次的失败,也许你就无法成功,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板书)

师:板书-“失败是成功之母”。

生:齐读课题-失败是成功之母。

师:同学们看着这个看似简单而又复杂的图形,有什么想说、想问的吗?

生一:老师:四个圆怎么一笔画得出来?

生二:四个圆再加一条直线要一笔完成要简单些吗?

(师:只要开动脑筋多想想,就会想出办法画出来的。)

(师:一次、两次是画不出来的,只有多尝试、多实践、多摸索才能完成。每一次的失败都是成功前进的一个脚印。)

(反思:引导学生探究四个圆及一条直线的几何特征;但由于这个几何组合图形具有抽象性,用启发式提问“看了这个图形有什么想法、说法?”学生感到抽象,部分学生无法回答。导致部分学生启而不发,浪费了教学时间。此时,什么多尝试、多实践、多摸索,对于部分思维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就是一头雾水,应尽量使课堂教学语言通俗化。)

生三:这个图形是不是画错了?

生四: 我一笔完成了的,没有错。

师:图形是对的,这是种多视角的复杂思维,单一的思维方式就要失败,从而引出课时主关键词“失败”。

教师揭题:板书“失败”

片段二: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

师:在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都体会到了失败的痛苦与困惑,说明了失败的重要性,尤其在创造、创新过程中,失败更为重要。伟大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就是在失败中获得成功的。(图3)

师:讲述爱迪生的故事。

生:听故事,谈感受。讲自己收集失败后成功的故事。

师:请同学们在诵读中来体会、感悟爱迪生的名言。

生:读爱迪生名言

1、“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

2、“ 没有一千次的失败,就没有第一千零一次的成功”。 发明大王--爱迪生

(反思:学生初步体会到爱迪生从第一千次的失败中得到一千零一次的成果道理。但有的学生说有的一千零一次都没有成功,甚至有的只有失败而没有成功,学生对失败能功产生了怀疑。)

片段三:、实践活动,体验失败与成功

一、实践活动:

师: 创造之路坎坷崎岖,充满荆棘与峭壁,惟有能挺过失败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同学们,想亲自体验一下失败的痛苦与成功喜悦吗?我这有一个难题,请同学们帮我解决。

师:出示问题-我们的钢笔经常需要加墨水,挺麻烦的。有时忘了加,更是令人着急,天天带着墨水瓶,又怕不小心砸了。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有人提议用“双胆钢笔”,你认为这个办法好吗?你能设计一个“双胆钢笔”吗?

生:学生讨论。

师:请同学们把设计的思路(备忘录)记录下来。

生:生学写备忘录(设计思路)。

生一 :设计制作了“警用凉爽型太阳伞”。

师:生一设计了“警用凉爽型太阳伞”,还写了备忘录呢!我们来看一看吧。{读教科书第16页的学生作品}

生众:鼓掌祝贺。

师:请同学们在写备忘录时,把我们设计制作“双胆钢笔”的过程记下来,便于进行总结经验,更好地改进,备忘录也是我们克服困难的见证。

二、激发学生制作设计“双胆钢笔”的兴趣。

师:一个孩子用半年多的时间专心做一件事情,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他那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正是创造所需要的。其实,我们也可以留下这样的备忘录,留下我们创造的痕迹。只要做一个有心人,不怕困难和失败,我们都可以创造,要勇于尝试创造;

生:老师,我们体会到了在创造中困难与欢乐同在,汗水与笑声齐飞。

师:同学们,有信心完成“双胆钢笔”的设计与制作吗?

生齐:有!

师:祝同学们成功!

师:同学们,仔细想想当你做一件事取得成功的时候,心情怎么样?把它讲述出来。

生:高兴、兴奋、安逸、喜悦......

师:你现在和过去遇到过困难吗?做事失败过吗?讲给大家听听。

生:遇到过很多困难。由于自己做事粗心大意,失败过好多次,心理不爽的很,非常难受、痛苦。

师:同学们,其实,困难与失败是一对孪生姊妹,在困难的时候如果挺不过去,就一定要失败。因此,有句俗话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反思:这时有的学生已经体会到失败的痛苦,有的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但遗憾的是我部分学生表情淡薄,说明了有的学生还在失败的痛苦中走出来。其实,我们的孩子大多数在顺风顺水的环境中长大,没有真正体会什么是困难、什么是挫折、什么是痛苦?我们这堂课教学的难点是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就是要求学生去大胆实践,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有一种啃骨头的精神。)

三、活动延伸

设计制作“双胆钢笔”,并写好备忘录。

(反思:根据小学生的成长特点与思维模式,都是顺向思维,往往在遇到困难时都经受不了困难、挫折和失败的考验,而不能持之以恒,没有毅力,做事半途而废,不能善始善终,使事情龙头蛇尾,没有结局。其实困难与失败是一对孪生姊妹,挺不过困难这一关就会失败,俗话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因此,没有爱迪生第一千次的失败,就没有第一千零一次的成功。)

3、学习体验

3.1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来源于生活,但又回归生活实际。所以这节课从学生喜爱的充气雨衣和一笔画画的有趣教学活动来引入主题,目的是要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这样创设情境既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又为“失败为成功之母”埋下了伏笔。充气雨衣的制造并不简单,但一笔画完画的过程更不复杂。本课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使学生知道只有创造兴趣还不行,在创造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这就使学生在克服创造中会遇到困难时,能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成了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遇到了困难,就要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困难。俗话说“困难向弹簧,你若他就强”,让学生鼓起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本节课,从头到尾力求向学生贯穿“创造”,让他们体验失败的“滋味”,让学生在失败中学习,在失败中历练,在失败中成长。所以,情境的创设在“情境--问题”教学模式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情境设置的好坏,是否具有探究性、发展性、趣味性,直接影响整堂课的优劣,而课堂上是否让学生充分去体验困难与失败,又决定了他们对知识理解程度的深浅。所以,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利于增强品德学习体验。双胆钢笔的设计,更让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激发兴趣,体验创造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和困难与失败的痛苦。

3.2 探究式合作,分享学习体验。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表现最突出之处是在对充气雨衣的制造和一笔画画这两个棘手的问题上,在小组讨论学习时,学生们先说了自己的想法,经讨论统一了认识,得出本组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里,学生的想法可以在小范围内进行了交流,达到初步的目的;不同的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尽相同,所以在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解决方法时,又进一步进行了交流,使不同小组的学生分享了讨论的成果。

在学生体会爱迪生“从第一千次的失败中得到一千零一次的成功”,总结出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深刻哲理。但在讨论中,有学生说有的一千零一次失败都没有成功,甚至有的只有失败而没有成功,学生对失败能功产生了一定怀疑。

以上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各抒己见,十分激烈,符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

3.3 碰撞思维火花,促进个性发展。

“情境创设--问题提出”的学习意义在于发展学生所必需的品德基础知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容易遇到困难,容易遇到挫折,更容易失败,甚至在失败后生产一种“破罐子破摔”的现象,也有失败后获取的成功的喜悦。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关键在于我们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去奇思妙想,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分析问题的原因,动手动脑,让学生在思维中碰撞智慧的火花,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4 注重问题体验,培养问题意识。

本节课把“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链贯穿于始终,不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不同层次问题。教学中几个情境的设置:充气雨衣、一笔画画、双胆钢笔,目的都是在引导学生去体验成功与失败和“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的各相关内容。让学生阅读“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成功故事来体验“没有一千次的失败,就没有第一千零一次的成功”。重点引导学生去设计和完成“双胆钢笔”这一创新作品。所以,在应用“情境--问题” 教学模式时,教师要善于重点诱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情景创设和教师适当的提问、引导,让学生能从课文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体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 吕传汉、汪秉彝. 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J].

[2]邹尚志.有效教学经典案例评析,开明出版社

[3] 程明.上好课:问题与对策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点 评】

(1)利用充气雨衣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充气雨衣的特征,并要求学生对这种特征作出初步、直观的描述,利于学生学习失败与成功的定义,为学生通过案例学习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奠定了基础。

(2)利用“一笔画画”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作业,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一笔画画”的游戏中体验困难、挫折、失败的滋味。进一步加深对成功与失败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

(3)关注了学生“品德来源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理念--从书本知识对成功与失败的理解,到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痛苦的实践体验,再拓展到创新、创造“双胆钢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通过“发明大王”爱迪生和实际生活中成功与失败的事列,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深刻内涵。

(4)捕捉“生成资源”,激活品德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课堂紧紧抓住充气雨衣和“一笔画画”这一“闪光点”,使课堂进入学习讨论高潮,加深了成功与失败概念的理解。但由于“成功与失败”概念较抽象,教师在引导与点拨时,方法生硬,灵活度较差。应当通过实际生活中的范例,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在情境创设中让学生体验“失败、困难、痛苦”。对于“双胆钢笔”的设计,这是一个课内练习题,主要是如何引导学生去思考怎样设计“双胆”,书写设计流程。这是一个创新、创造的过程,学生设计方法不是唯一,要肯定学生的正确思路,还可以要求学生设计“三胆钢笔”等挑战性的体验。课堂中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指导做得不够,个别学生因设计有难度而无从入手。这是教学中的美中不足,也算是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

贵州教学教研 投稿QQ群:612573886

验证请注明:单位 + 学科 + 姓名

赞是一种肯定 |分享是一种支持

赞是一种肯定 |分享是一种支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