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是怎样诞生的?为何会有2个版本?1978版国歌,你知道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歌名字是啥 “国歌”是怎样诞生的?为何会有2个版本?1978版国歌,你知道吗

“国歌”是怎样诞生的?为何会有2个版本?1978版国歌,你知道吗

2024-06-30 11: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国的国歌,全称是《义勇军进行曲》。它诞生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它最终被选定为国歌,还是有一段故事的。

《义勇军进行曲》,原本是电影《风云儿女》的电影插曲。因为这部电影当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都非常大,所以这部插曲在当时广为人知。

《义勇军进行曲》当时不仅是大城市居民耳熟能详的,就连偏远农村的村夫牧童也会哼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在埃及的金字塔下边听到有人唱《义勇军进行曲》。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美国讲学的时候,也听到有小孩吹口哨,吹的也是《义勇军进行曲》。更有意思的是,极具国际影响力的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曾经专门演唱过《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在当时的热捧程度,可想而知。

其实,在《义勇军进行曲》最终确定为国歌之前,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家也曾专门征集和筛选过很多歌词和歌谱。据文献记载:当时公开征集到作品632件,歌词歌谱6926首。

可是在这些作品中,却选不出合适的作品来。眼看新中国成立在即,国歌演唱又迫在眉睫。这时候马叙伦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并得到了许多委员的赞成。

但这时候郭沫若等人提出了意见,建议修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为“中华民族到了大翻身的时候”,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应该是大翻身,不应该是最危险的时候,有些不合适。

但张奚若、梁思成认为,歌曲是历史性的产物,为保持其完整性,词曲最好不做修改,并列举了法国国歌《马赛曲》。同时他们还表示,虽然新中国成立是大喜事,但是居安思危才是国歌给人的最大的启示意义。于是最终在政治协商会议上决议,歌词不做调整。

于是《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开始传唱大江南北,一直传唱了17年。到了文革时期,田汉的歌词被停用。也就是说那时候只有曲调,没有歌词。

当时有人建议重新填写国歌歌词,贺敬之、李焕之等人牵头,开始创作。于是便有了1978版的“国歌”。1978版国歌,很多老一辈人还曾记得,甚至还会唱。

1978版国歌的全文如下:

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

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

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

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地斗争。

前进!前进!前进!

我们千秋万代,高举毛泽东旗帜,

前进!前进!!前进进!!!

当时新国歌出来之后,也存在有两种声音。一种意见表示赞同,认为新歌词气势雄伟,高度概括,有高举毛主席的旗帜、党的领导、奔向共产主义明天等基本内容,很好。另有一些同志认为,新歌词的内容、文字韵律都推敲不够,有拼凑的感觉,建议进行修改。

转眼到了1982年,一直被改来改去的国歌歌词又回到了原点,恢复了本来面目。同年,《义勇军进行曲》正式被确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而不是代国歌。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国歌曾有2个版本也是不争的事实。铭记历史,传承文化,是我辈人应该坚守的原则。另外,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这样的日子,我们绝不能忘!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