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国徽国歌的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旗国歌国徽的诞生 国旗国徽国歌的故事

国旗国徽国歌的故事

2024-04-07 17: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曾联松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原稿

(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开国大典时毛泽东升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一面国旗(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1949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新华社答读者问中关于国旗的说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以后,历次宪法均保留这个规定。

国徽的故事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六小组共收到国徽设计图案900幅。由于大多数应征者把国徽想象或设计为普通的纪念章,难以反映新中国国徽要体现的丰富内涵。最终,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决定,国徽图案邀请专家另行拟制。因此,国徽没能和国旗、国歌一起出现在开国大典上。

征集的部分国徽稿样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能够设计出更加完美的国徽图案,梁思成、林徽因主持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和以张仃、张光宇等人为主的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最后的定稿图,以清华大学设计组的方案为主。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后经清华大学营建系雕塑教授高庄两个多月的精心劳作,将国徽图案雕塑成立体模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其主要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用天安门图案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工人和农民,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大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国歌的故事

收到国歌的应征稿件后,专家对这些应征歌曲一一研究,但都不理想。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主持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会上马叙伦等主张暂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许多委员表示赞成。最终,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民族壮歌被确定为新中国的国歌。

征集的部分国歌词谱

聂耳21岁时拍摄的照片

(现收藏于玉溪市聂耳纪念馆)

聂耳使用过的小提琴

(现收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田汉照片(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义勇军进行曲》手稿图片

10月1日下午3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用洪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他按动升旗电钮,伴随着五星红旗冉冉上升,《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响起。

2004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一百三十六条中增加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梦想交汇点上,让我们高唱国歌,将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怀着对国徽的崇敬之情,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努力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前进!前进!进!

觉得不错请点赞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