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薪级工资一览表2022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家级正级工资 教师薪级工资一览表2022年

教师薪级工资一览表2022年

2023-04-14 18: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目录一览:

1、义务教育工资标准表2022 2、2022年新版薪级工资表 3、2022年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最新) 4、2022年教师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表 5、2022年退休教师工资标准表 义务教育工资标准表2022

2022义务教育工资标准:每月1675元至6665元,薪级工资标准为每月288元至7989元。中学高级教师(副高职称)岗位为七级(930元)、中教一级岗位(小教高级)为十级(680元)中教二级(小教一级)岗位为十二级(590元)、中教三级(小教二级、员级)岗位为十三级(550元)。

1、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中小学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和其他津贴,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五条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教师薪级工资一览表2022年-2022年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最新

2022小学教师工资标准:

2022小学教师工资标准3000元的标准。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基本工资:教师按照教师资格定:小学教师3000元,初中教师3500元,高中教师3800元,大专教师4100元,大学本科教师4500元。

2022年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最新):

1、薪级1级由260元上涨到335元,上涨75元;岗位十三级由1510上涨到1585元,也上涨75元。

2、薪级20级由1126元上涨到1283元,上涨157元;岗位十级由1810元上涨到1940元,上涨130元。

3、薪级30级由1979元上涨到2139元,上涨160元;岗位八级由2200元上涨到2370元,上涨170元。

2022年新版薪级工资表

一、薪级工资标准

1、岗位工资(元)

中学高级教师(副高职称)岗位为七级(930元)中教一级岗位(小教高级)为十级(680元)中教二级(小教一级)岗位为十二级(590元)中教三级(小教二级、员级)岗位为十三级(550元)

2、薪级工资

注:共65级,61-65级工资标准略。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起点薪级工资为一级岗位34级二至四级岗位25级五至七级岗位16级八至十级岗位9级十一至十二级岗位6级十三级岗位1级

二、首先了解一下工资改革后构成部分:

1、岗位工资

这部分所聘职称岗位工资,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分为员级(小二、中三或未定级)、助理级(小一、中二、助教)、中级(小高、中一、讲师)、副高级(中高、副教授)、高级(教授)等,根据职称可以从套改表岗位工资栏目中直接查出。

2、薪级工资

这部分工资中差别最大的,与教龄、大专以上的学龄时间、职称任职时间有关,也是查对的,

1、计算:

任职时间:2006-?(职称聘任时间)+1注:这里职称聘任时间一般为最高聘任时间”

套改年限:2006-参加工作年份+1[+大专以上的学龄(在校)时间-间断工龄]

拓展资料:艰苦地区和特殊津贴,江苏省没有。

以上内容介绍了薪级工资标准,相信你有所了解,自己可以对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来了解分析自己的工作组成。薪级工资的构成的确比较复杂,组成部分较多,一定要充分了解知晓自身的工龄和职称才能准确计算自己的工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2022年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最新)

1.薪级1级由260元上涨到335元,上涨75元元;岗位十三级由1510上涨到1585元,也上涨75元。

2.薪级20级由1126元上涨到1283元,上涨157元;岗位十级由1810元上涨到1940元,上涨130元。

3.薪级30级由1979元上涨到2139元,上涨160元;岗位八级由2200元上涨到2370元,上涨170元。

还据一位相关人员自制表格(附一)显示, 五级专技岗位,薪级21级的人员月增资561元;十三级专技岗位,薪级7级的月增资186元。该表暂不能分辨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义务教育教师。按国家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基本工资比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工资高出10%。

另一份相关人员内部表格(附二)显示,全国普调基本工资从2021年10月份起计算,该表也暂不能分辨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义务教育教师。

网上还流出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附三)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附四)。若将两表对比显示, 同样的岗位和薪级,岗位工资数额有细微的变化,薪级工资则相同。

比如,专技人员七级岗位工资是2740元,管理人员七级岗位工资则只有2240元, 同样的岗位等级,管理人员比专技人员少500元。 专技人员20薪级的工资是1283元,管理人员20薪级的工资也是1283元。

此处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不包括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有专门的基本工资标准表。按照义务教育教师的基本工资高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的10%,我们基本

2022年教师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表

本文目录一览:

1、2022年教师岗位薪级工资标准

2、2022年新版薪级工资表

3、2022年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最新)

2022年教师岗位薪级工资标准

1、岗位工资的套改

中学高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套专业技术七级岗位,即930元。中学一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套十级岗位,即680元。中学二级教师(或其他同级职称)套十二级岗位,即590元。不分获得职称先后。

2、薪级工资的套改

根据“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对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得到薪级工资级别,再对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得到薪级工资。

3、套改年限

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4、本次工改增加额

本次工改增加额=(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0%—(工改前职务工资+津贴)—工改前职务工资*10%。

管理人员、工人及其他人员的岗位工资

正处级干部根据《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按五级即1045元标准,主任科员按《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正科级干部标准,即七级720元,副主任科员按八级640元;高级工按《事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定技术三级即615元。中小学教师以外的事业单位人员不享受提高10%待遇。

5、本次工改退休、退职界限:指2006年7月1日以前退休、退职的人员。

6、正常调整工资

从2006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加1级薪级工资,在下一年一月兑现。以后,将废除提前晋升工资,取消第13月工资年终奖励。

教育部2022年教师工资政策

教育部2022年教师工资政策调整义务教育的教师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要大于等于当地公务员。2022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把义务教育的教师工资的收入保障情况作为督导的重点。如果发现有政策落实不到位的,会采取约谈或者问责的方式进行督促整改。义务教育是属于公益的性质是不会改变的,只会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会进进一步提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022年退休教师工资标准表

一、2022年教师退休工资计算

1、离休教师的工资:2006年7月1日后离休的,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离休费按本人离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或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全额计发。

2、退休教师的工资人员: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3、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

4、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

5、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6、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在职教师调整工资标准时,离休教师相应增加离休费,退休教师适当增加退休费。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后,离退休人员离退休待遇调整办法另行研究制定。

二、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

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缴纳的人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特殊工种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且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1998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累计满15年;退休后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缴费年限累计不满上述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享受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三、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根据参保人员退休时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不是指某个退休人员实际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月数(因为在退休时无法预计),而是根据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测算出来的一个假定的指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