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大讲堂聚焦: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现状与未来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外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大讲堂聚焦: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现状与未来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大讲堂聚焦: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现状与未来发展

2024-07-18 05: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12日电(记者 郭海瑾)近日,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第40期影视大讲堂“文化·历史与存在: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现状与未来发展”在线上开讲。大讲堂由国家一级导演、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集团)副总经理、中国电影家协会纪录电影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朱勤效主讲,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卫防等专家学者围绕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现状与未来发展这一话题,与主讲人展开对话。此次大讲堂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研究员孙承健主持。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优秀国产纪录影片,通过影院、电视与跨全球网络媒介等渠道的广泛传播,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拥趸和好评。从《奋斗时代》《河西走廊》《如果国宝会说话》《舌尖上的中国》,到《玄奘之路》《我在故宫修文物》《极地》《美丽中国》等等,实现了流量与口碑双丰收。如何看待国内日益繁荣的纪录片创作?如何应对当代观众对纪录片的审美需求?如何定位纪录片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创作者如何把握主观表达和客观记录之间的关系?从立项、拍摄到最终成片,直至宣发和播映,这其中的主要环节有哪些?围绕这些问题,主讲人与对话人展开讨论。

朱勤效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实践经验和体会,他从纪录电影的制作流程、前期策划需要考虑解决的问题、纪录电影的创作以及纪录电影的现状和趋势等方面全方位解读纪录电影创作的发展现状及前前后后。他认为,当前纪录片的创作已呈现由事业向产业转化、计划和市场并行、国内向国际转化、集体向个体转化、选题取向多元化、播出平台多元化等多种趋势。

赵卫防表示,纪录片是近期学界和业界探讨的热点话题。纪录片创作,应在纪实美学(纪录真实生活)和戏剧美学(一定的戏剧编排)之间寻找一种艺术配比的平衡。在这种配比中,以前者为主,但后者也不能缺失。配比数量没有一定之规,要根据创作者的艺术个性和所要表现的题材内容而定。是否能够较好地掌控这种配比的平衡,是衡量一个优秀纪录片创作者的标准之一。

影视所研究员许婧认为,优秀的纪录片都有自己的底色——人文思考、真实表达、美学呈现。中国电视纪录片在60多年的发展中,有着与欧美截然不同的文化和历史的语境,浸淫于新闻纪录电影的深刻影响,在观念、审美、形态、功能上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美学风貌。尽管纪录片的创作观念一直在变,但随着纪录片的全球传播,人们潜意识里早已根植下纪录片的经典印象:作为“社会的良心”的本质、毫不妥协的“批评精神”、历史缺席的“在场性”,反映普通人生活和梦想的“人文性”。将视线投向历史、现实和人生,关注“具体的人”,是纪录片打动人心的恒定价值。

影视所副研究员赵远、徐建华、张啸涛等人也从不同角度对纪录电影的发展趋势、纪录片创作及其类型等展开讨论。他们认为,纪录片始终是以人为核心的,纪录片的灵魂在于真相与人,这也是纪录片创作的初衷与使命。

孙承健表示,针对当代中国纪录片创作这一议题的讨论,无论对当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或对未来的电影理论研究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学术参照价值。但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更深入的探讨,如未来电影的创作和发展,能否有效穿透虚构叙事与非虚构叙事之间;原本泾渭分明的边界,能否在虚拟与现实、在纪录片与情节片之间寻找到新的叙事增长点等。诸如此类问题,或将成为未来电影创作与学术研究所关注和思考的命题。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