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游戏”《塞尔达》,这一路竟如此艰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内历史知名人物 “冷门游戏”《塞尔达》,这一路竟如此艰难!

“冷门游戏”《塞尔达》,这一路竟如此艰难!

2023-07-12 11: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些天小编坐公交正好遇上高中生放学,正玩着NS,听到身后有两俩孩子在议论我手上的“那个能玩《塞尔达》的游戏机”。

不得不感叹,如今的《塞尔达传说》的知名度,确实是曾经不能比的。

即使到了《王国之泪》发售后的今天,依旧有不少玩家将其称之为“塞尔达2”。这个名字也很好地反映了一个事实——《塞尔达传说》确实是直到《旷野之息》才在国内被玩家们普遍认识。

在那之前30年间,《塞尔达》系列一直都是核心任饭手中的“小众游戏”,大众只认识马力欧,鲜有人知晓这位绿帽勇者。

但其实《塞尔达》在国内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本文将带大家一起回顾《塞尔达》系列在国内走过的漫长而又艰辛的岁月。

初次见面:织梦岛

提到第一款引进的《塞尔达》,许多小伙伴可能会想到神游机的《时光之笛》。

但其实早在万信代理国行、港台版GameBoy掌机后,就曾引进过《塞尔达传说 织梦岛》。

当然,那个年代想要游戏中文简直天方夜谭,万信也仅仅只是负责将原版卡带引进来,不负责汉化,因此游戏还是外语的。

不过万信引进的游戏,大都会为其取一个中文名。而本作“织梦岛”的副标题直接被砍掉了,只留下了主标题,并且并非如今我们熟知的《塞尔达传说》或《萨尔达传说(繁中)》,而是“撒尔达传说”......塞尔达听了想打人

天价卡牌:奇兵夺宝

当年《塞尔达传说 时之笛》在美国发售时,果汁品牌“美年达”和任天堂展开了一次联动。

2000年,美年达将这个联动活动引进到了国内,名为“奇兵夺宝”。

玩家只要在规定日期前,收集活动版本的美年达易拉罐拉环或者瓶盖,就可以抽取活动专属的奖品,这其中甚至包括了限定版的GBC掌机。

除了这些大奖外,这套活动还推出了一系列收集卡片,就像那种干脆面里的水浒卡一样。每张卡片上都是《塞尔达传说 时光之笛》中的道具或角色,并且在卡片上还有一段对应的描述。

如果资料没错的话,这应该也是《塞尔达传说》系列的角色和道具,首次拥有了官方授权的中文翻译。

活动中送出的卡片和活动海报,现在仍然能在小黄鱼等平台看到,只不过价格嘛......(外网找不到这些图,为了避免纠纷,大家可以自行在小黄鱼等平台搜索“塞尔达 美年达”查看图片,这里就不放图了)

首次中文:时光之笛

2003年11月,神游正式在内地发售了魔改版的N64游戏机——神游机iQue Player,也被玩家们叫做“大神游”。

而神游机的首发游戏中,就包含了《塞尔达传说 时光之笛》,这也是《塞尔达传说》系列的第一款官方中文游戏。

在后来的任天堂数据大泄露中,我们知道了神游还曾在内部制作了繁体中文版的《时光之笛》(神游机的只有简体)。尽管当时的繁体版并非重新翻译,而是直接一键简繁转换得来的,但足以看出神游曾经是希望神游机能够成功,并走向港澳台和东南亚市场的。

神游遗珠:魔力面具

在神游机的包装盒的背面,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即将推出”的游戏中,《塞尔达传说 魔力面具》赫然在列(如今官方中文名叫《魔吉拉的面具》)。

但是最终这款游戏也没能问世,多年以来成为了神游爱好者们之间的一个传说。有人说是“审核未能通过”,也有人声称“问过神游的人,他们说一开始就没打算引进这款游戏,实际上也没有做汉化”。

然而在前几年的任天堂数据泄露中,答案似乎已经揭晓。玩家们在泄露的数据包中,找到了汉化工作接近尾声但未完成的《魔力面具》。

那之后,又有爱好者利用这些数据,经过夜以继日的填补和修复后,成功将神游官方中文版的《魔力面具》重现于世。

曲线救国:时笛3D

时间来到2012年10月,《塞尔达传说 时之笛3D》的官方繁体中文版,在港澳台地区发售。这是《塞尔达》系列首次推出官方繁体中文版,并在文本上对当年神游机的版本进行了一些改动和润色。

但当时的玩家们不知道,其实《时之笛3D》的港版卡带里藏着一个惊天秘密。

由于3DS的锁区策略,理论上港版卡带只能在港版主机使用,游戏的语言也和主机对应,因此只显示繁体中文。

但让玩家们没想到的是,12月在内地正式发售的神游iQue3DS,竟然跨过了锁区,不仅可以读取港版的《时之笛3D》卡带,甚至在iQue3DS上会自动显示为简体中文!

好家伙,虽然国行游戏很难过审,但神游和港任竟然通过悄悄跨过锁区的方式,让神游3DS玩上了官方简体中文版的游戏!

其实不只是《塞尔达》,只要是支持简体中文的港版3DS游戏卡带,都可以跨过锁区,在神游3DS上游玩!

可笑可悲:众神2

然而港版3DS的发展远没有刚刚发售时那么乐观。

由于锁区政策导致港版3DS游戏数量极少,且面对未知的中文化市场,官方中文的比例也明显不足。加上2013、14年后3DS的全面破解+民间汉化,港版迅速没落(至于神游3DS,除了随主机附带的两作《马力欧》,自始至终没有发售过一款国行游戏,全靠港任支援)。

但即使港任再怎么没落、港版3DS再怎么卖不出去,作为任天堂的官方公司,不可能在3DS生命中途就突然说老子不干了。因此港任始终还是会引进一些第一方游戏,包括《假面3D》《众神2》和《三剑客》都是有港版的。

但港任在《塞尔达传说 众神的三角神力2》官网的一句宣传语,却让不少玩家感受到了瞳孔地震:“英文亲切,乐享游戏”。

诚然,对于香港玩家而言,英文可能确实比日文更亲切,但在中文面前,似乎和“亲切”二字也完全扯不上关系

鲜为人知:黄昏公主

2017年5月,《塞尔达传说 黄昏公主》在国内拿到版号,这意味着本作随时可以在内地发售。

那么...登陆什么平台呢?

《黄昏公主》在连续登陆了3代任天堂主机,分别是NGC、Wii和WiiU,然而这三款主机都没有在内地发售。

当时虽然NS已经发售,《旷野之息》虽然还未更新中文,但已经在直播平台掀起了一阵热潮,玩家们纷纷猜测,会不会是本作要登陆NS,并作为国行NS的首发游戏?

此时也有不少知道内情的人士透露,本作登陆的并非任天堂主机,而是由爱奇艺引进的NVIDIA SHIELD TV电视盒子。

此消息一出,随即遭到了许多玩家的冷嘲热讽,毕竟任天堂自进入本世纪以来,还从未让自家的游戏登陆其他平台,更何况还是《塞尔达传说》这种重量级作品。

然而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任天堂出人意料的一步棋。任天堂真的授权了自家的一系列老游戏,登陆了NVIDIA SHIELD,并且还是国行版专属,它也被玩家们戏称为“国行NS”......倒也没错,首字母简写确实是NS【】后来为了区分,二者在被一起讨论时,往往会写成NSW和NSH。

NSH虽然是电视盒子的形态,但其实和NSW同根同源,二者同样使用了Tegra X1处理器,最大的区别就是运行的系统不一样。

老任会做出如此怪异的举动,一方面可能是对Wii游戏移植NS的一次试水,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对国内市场的一次试探。当时任天堂游戏全面中文化的计划已经开始,大量第一方游戏都开始了中文补丁的制作,甚至有的游戏在立项时就已经考虑好要有中文。

但自从3DS在内地和港台的双双失利后,老任对国内市场还是心里没底,尤其是内地。

选择NSH这样一个电视盒子发售《马力欧》《塞尔达》这些作品,也是想看看大陆玩家是否更愿意接受“电视盒子”,而非NS这种游戏机的形态。

当然,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NSW在国内受到了空前的反响,而NSH上任天堂游戏的销量,甚至还不如同平台的《仙剑奇侠传5》,如今也已经完全停服,甚至因为游戏需要验证才能启动,包括《黄昏公主》在内的游戏都已经无法启动,埋葬在了时代的尘埃之中。

至今未果:旷野之息

随着任天堂在2017年正式开启了第一方游戏中文化大潮,《旷野之息》也于2018年初推送了官方中文更新,并正式发售了港台中文版。

自那以后,包括《织梦岛》《天剑HD》和《王国之泪》在内,几乎所有的任天堂游戏都推出了港版。比起如今裸卡价格都能上千的“万信GB《织梦岛》”,如今这些港版游戏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

一年后的2019年,当腾讯宣布将会代理NS国行版时,亦同时宣布了将会引进3款《马力欧》和《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

不仅在初版国行机附带的广告小纸片上有《旷野之息》的身影,同时上海新闻出版的官网上也赫然显示着本作已经送审。

然而整整4年过去,《旷野之息》的国行版显然已经石沉大海。根据相关工作人员透露,任天堂还专门为国行版的《旷野之息》制作了中文配音,但目前来看它也将永远沉睡在任天堂的开发档案之中。

而这,也成为了《塞尔达》系列以及国行NS永远的遗憾。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