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园博】武汉园博园游线组织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园博园园林艺术馆 【我看园博】武汉园博园游线组织分析

【我看园博】武汉园博园游线组织分析

2024-07-18 04: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 要: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博园已开幕,从游客需求出发,分析游线与交通空间组织关系,结合游客时空分布特征指导其游线空间组织结构和游线类型划分,进而对园博会游线进行相应结论分析。

关键词:武汉园博园 游线 时空分布 空间组织 游线类型 组织结构

引 言

第十届中国(武汉)园林国际博览会于2015年9月25日开幕,会展时间持续至2016年4月底,以专题参观功能为主,时间持续之长并经十一、元旦、春节、清明节等重要假日,过程必将会面临交通、服务设施压力大,游客游览分布不均、游线拥塞等问题。因此,开园期间客流引导、游线合理对游客和与会者游览感受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着重以游客需求和时空分布为先导,探讨园博园游线与交通组织关系、游线类型及空间组织。

1 园博园概况

园博园选址位于张公堤森林公园,原金口垃圾场,占地231公顷(由于园区拓展面积,各数据会有偏差),横跨硚口、江汉、东西湖三区。整个园区分入口景区、荆山景区及楚水景区,规划东西方向“生态山轴”和南北方向“景观水轴”,从而连接各景区、展区。在生态山轴上,生态修复金口垃圾场,张公阁为制高点俯瞰全园;在景观水轴上,串联“一心三馆”为核心的四大景区,“一心”为张公阁,“三馆”为国际园林艺术馆、绿色科技馆、创意生活馆;同时,主题分类为园林与生态科技、园林与人文艺术、园林与幸福生活,形成北片展区、南片展区及生活展区。展会结束后,园区部分景点成为城市综合性公园,并选择优秀站展园作为公园景点永久保留,如国际园林艺术馆将成为园林艺术交流中心,绿色科技馆则成为科普教育基地。

2 游客游览时空分布特征

园博园作为大型博览会,受节假日和活动安排影响有以下特征:(1)交通需求量突增,特别是开园以及重要节假日,如十一国庆节黄金周,1号接待游人4.6万余人次,2号接待7.6万余人次,极端高峰日可达10万余人次,人流突增势必造成园区游线不畅,区域交通压力增大。(2)客流月份不均,武汉园博园持续时间为7个月,参观客流必然会受到气候变化、客源时间调整、园区活动设置等因素影响,根据以往北京园博园、上海园博园、重庆园博园等大型博览会客流经验,武汉园博会客流会出现“始高后低,平缓回调”的趋势,故在游线长短、时间及内容选择上会随着时间和人多人少发生相应变化。

2.1 游客时间分布

笔者于9月20号与10月2号在未开园和国庆节假日高峰期,分别于9:00-17:00,8:00-20:30进行实地调研。第一次调研以步行为主,第二次调研以自备自行车为主,并在园中确认夜游游线。在时间维度上,客流滞留高峰位于9:00-10:00进园时间段,11:00—12:00为长江文明馆展馆滞留时间段,以及12:00-13:30为服务区滞留时间段,17:00—18:30为出园滞留时间段,而夜游园博园客流主要来源为武汉市内居民,特别是园区附近小区居民,经调研夜游客量较白天并不大,游客游览在时间分布上存在堆积性和不均匀性。

2.2游客空间分布

根据游走和记录可估算展览期间游客于园中的空间分布轨迹,可发现游客主要集中在北部入口广场、泛花海,北部城市展园、东侧入口和东部创意园区、中部长江文明馆、及东入口的沿水杭州、镇江等展园区,空间分布呈不均性,模拟游客空间分布其意义在于可知游客之需求,推断游线起始点和游客取向点,对常规游线类型进行分类。

3 游线空间组织分析

3.1游线与交通空间组织

3.1.1 外部交通分析

园区共分东、南、西、北四个重要入口,北部景区为主要出入口,南部主要服务自驾游客,东西出入口主要服务城区游客。而南入口建设状况不良,未完成并不能顺利进入,一公里内无公共交通,与服务自驾游设想并未一致。

由于地铁仍在建设中,交通方式以公交车和自主驾车为主,公共交通压力较大,南部作为主要车行入口并未开放,导致北主入口压力过大造成入园严重拥堵,区域交通导向指向北入口和东入口,这将引导游客趋向性游线从北入口和东侧入口为起点进行,游线的起始与区域交通方便与否相关。

3.1.2 内部交通分析

(1)内部交通现状

园区内部呈“众星捧月”状采用环路布局,主环以张公阁和长江文明馆为核心,在景区、展园四周展开,内环绕荆山景区串联各景点,宽约6米;二级道路串联景区内部景点,宽约3米;三级道路分布于展区内部,宽约2米;由于园区横跨三环线,为保证园区完整和环路顺畅,在中心环路与三环交界处架长36.5米,宽220米生态缝合桥,西部展区架宽30米生态缝合桥。

(2)内部交通方式划分交通运行评价

园区禁止机动车进入,规划以设置步行、自行车和观光电瓶车为主,但目前由于游览人数过多,自行车道运行并不理想,开园及节假日北入口和东侧入口客流滞留,导致电瓶车于乌鲁木齐园、港澳台园、杭州园站不能通行或缓慢通行。

一般游线组合方式有陆地组织、水上组织、水陆结合、地下游线等多种组合方式,而武汉园博园游线以陆地与交通结合组织为主要方式,目前以电瓶车和步行为主,日后则提升为自行车、步行和电动车,与交通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人车分流,分流方式以利用高差和绿化隔离带,利用高差如北入口泛花海,采用下沉广场的方式解决电瓶车和人流的交通矛盾,从而保证游线畅通;二是游线与交通重合,多重利用,主要以三板两带、两板一带最为多见。

3.2游线与园区总体布局分析

园区总体布局以“山水连枝,双轴两区,一心三馆”的整体布局结构,通过北掇山、南理水、中织补的方法形成东西生态轴和南北水轴,从而连接因三环线分隔的两区,游线利用南、北高架桥衔接,并设置游憩活动场所。“两区”以景区和展区进行区分,景区以人口景区、荆山景区及出水景区构成,入口景区以北部游览车游线和步行游线起始,可三方向引导北部城市展园,荆山景区及东部港澳台园、创意园区。多样游线之起点可不近相同,游览精彩之处皆引向长江文明馆及制高点张公阁,同时展示垃圾生态修复原理,这与园区总体布局“一心三馆”相应,游线尾声则又可根据出入口和游客需求进行调整。游线之起、承、转、高潮、合、尾声,其节奏和韵律与园区造景之境具有高度吻合和一致性。

3.3游线类型划分及游线空间组织结构

3.3.1 游线类型划分

游线以满足游客进行风景认识、认知和认同,也满足游客对园区的服务需求,经对园区行走体验和对相关人士咨询,若采用步行围绕园博园进行不漏点,不停留游走,需4小时,故按不同类型的游客对园博园的认知程度和需求可将游线分为如下几类:

(1)精品游游线

服务人群:园博会慕名远道而来者(含外省游客),以游赏参观为主;

游览时间:半日左右

此类人群对园区重点景点较为感兴趣,并受网络媒体影响较大,会具有一定景点趋向性,通常对园博园最出彩之处慕名而来,如荆山主景区、长江文明馆中展示的长江流域地域文化和现代科技、云梦湖及其临湖热点城市展园具有较大兴趣。根据游客空间分布轨迹,热点应基本涵盖,其游线起点以北入口广场经园林艺术馆、泛花海直达园博园主要景区荆山景区,转折经香涛峰探山径,小石潭寻水源,跨最宽生态缝合桥于长江文明馆展览体验进入游线高潮,并体验云梦湖“三潭印月”之缩影,沿水特色城市展园如北京园、杭州园等,感受楚汉风韵,在游线的尾声以“两岸一家亲”的港澳台同胞园及醉枫林结束,游线经微山,经流水,经湖面,经文明之源,展示园博园最具代表性之景色。

(2)精品园游

服务人群:主要服务武汉本地游客或者武汉周边游客,对园博园有一定的期待感,并对武汉园博会的场地和开幕有一定了解;

游览时间:一日

此类游客往往抱有期待之心进行参观,对园博园也有一定了解,特别是垃圾填埋场的处理和日后后续利用,对园博园游览会避免走马观花,具有城市自豪感,游览会更注重品质,故游线突出展园游览。

北入口为主要入口,而东侧门交通更为方便,这也具有主流入口特征,故精品园游以北出入口和东出入口为游线起始,两者可颠覆,游线起始经北入口广场进入其游线经过园林艺术馆及泛花海,在北部城市展园可游览如具有现代气息的南通园等,地域乡土气息的常德园、自贡园等,游线转折可在中部游赏大师园,体验国外人眼中的中国园林之禅意,在游线的高潮部分云梦湖边汇集如北京园、镇江园、杭州园等南部城市展园,经由长江文明馆于荆山景区制高点登高望远,在游线的尾声可于创意园区体验创意生活之美。

(3)全园游

服务人群:具备园林背景或知识的专业人士,对园博园抱有学习、观摩、抑或评价之意;

游览时间:2天左右

此类游览需要面面俱到进行参览,故在主游线(精品游线)之外,更需要路路关注。

按游园方式分可分为步行游线和车行游线,车行游线以电瓶车为主,以主环路为主,设置站点,较全面串联了园区北部城市展区、大师园、南部城市展区、南部十八景景点、长江文明观及环荆山景区。

3.3.2 游线空间组织结构

园博园游线空间组织结构经调研可分为一下几种类型:

(1)单向式空间结构

单向式空间结构是单目的游走,方向简单,位于狭长道路两边或单边,在园博会展区中具有足够目的吸引力可采用此游线空间结构,如北区B4-1到B4-27城市展园,但由于场地限制、游线过长、展园过多易造成走回头路,漏园现象,出入口设置也不够合理,通常单向式游线应具备明确游览目的地。

(2)放射式空间结构

放射式空间结构往往发生在游线转换枢纽,也是重要交通组织节点,但放射性的游线周围均应拥有丰富的景点,可让游客多目的前往,呈发散辐射平面效果,如港澳台游线节点石榴红,周围放射澳门园、台湾园和香港园等,交通组织节点有港澳台园站,交通节点和游线节点可紧密发生联系进行游线组织。

(3)环状空间结构

环状游线空间结构是园博园运用最多的游线结构,这与园博园的交通规划组织相应,而环状游线也是能让游客最大限度享受景点美景和服务的最佳游线,可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线路选择,交通方式也可多样。如从北部入口进入荆山核心景区到达长江文明馆走园博园内环,最大限度的参观园区核心景色。

(4)网络式空间结构

网络式的游线空间结构通常拥有八达交通,人可较为随意穿行在景点之间,综合游览功能较强,但游线指引性不强,如园区中众乐苑,周围环绕生日花园、五感花园、蔬果花园、妙想花园、儿童花园和家庭花园,道路发达容易穿行,但园区不同景点同质性较强,容易造成枯燥感。

4 结论

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顺利开幕并运行,游线作为游客游览必要轨迹其分析价值可见一斑,但作为大型博览会,人数之多之集中,设计游线与游人实际游览路线的符合度存在偏差也可以说是正常的。

武汉园博会游线主要与交通融合进行布置,首先游线尽量做到人车分流,避免电瓶车堵塞;其次,游线丰富多样,与展园互相渗透,有城市展园型游线、滨水游线、以及山林游线等;再者,电瓶车游线基本涵盖全园,可随时进行体力休整和目标游览。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游线过长,耗时费力。目前游线,不仔细游览约需4小时连续行走,且途中不能再自主更改游线。有回头路现象存在,道路开口不合理,部分短游线会造成来回拥塞;二是游览方式单一。

目前的游览方式只有步行和电瓶车,自行车骑行游览因基础停靠点和设施不完善暂不可行;三是沿途服务缺失,游园途中服务节点均为大型服务节点,但往往人满为患,缺少可移动性食物补给点;四是游线主题不明,目前园博园主游线是结合主环路形成的混合性游线,并未针对不同人群需求进行细分而推出不同主题游线,游人容易疲劳。

参考文献:

[1] 陆 林.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兼论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之比较[J].地理学报,1996,51(4):315~321.

[2] 张 捷,都金康,周寅康,等.自然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研究—以九寨沟及比较风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1999,54(4):357~364.

[3] Mings R C,McHugh KE.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travel to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J].Journalof Travel Research ,1992,15(spring):38-46.

注:文中未注明图表均来源自摄、自绘

张俊磊,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博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高 翅

鸣谢:本文从选题到撰写,在高翅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谨此致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