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破股票回购“套路” 股友:有些回购是计中计,套中套,谎中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回购套路 识破股票回购“套路” 股友:有些回购是计中计,套中套,谎中谎

识破股票回购“套路” 股友:有些回购是计中计,套中套,谎中谎

2023-07-25 20: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50余家公司回购不足计划的10%

根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694家公司发布股份回购计划,预计回购股份数量合计为92.45亿股。不过,截至目前,真正实施股份回购的公司仅有471家,累计回购股份仅为32.74亿股,仅为回购计划总额的35.41%。

在这471家公司中,目前还有246家公司,即超过五成的公司,目前所回购的股票数量,尚未达到其回购计划的数量。

在这246家公司中,目前完成回购计划50%及以上的公司有102家,而在剩余144家公司中,股份回购完成进度在200%~40%之间的有47家公司,完成进度在10%~20%之间的有25家公司,另外还有51家公司,目前实际回购股份,尚不足其回购计划的10%,其中16家公司目前回购的股份,尚不足回购计划的1%。

分众传媒30亿元回购计划仅回购了3000万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公司往往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行为,其所发布回购计划与最终实际回购的情况大相径庭,以分众传媒为例。

9月4日,分众传媒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于9月3日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首次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数量为36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25%。据了解,分众传媒回购股份,成交价在8.32元/股至8.5元/股之间,其支付的总金额为3050.2359万元(不含交易费用)。这与之前不超过30亿元回购计划相比,只是凤毛麟角。

据4月24日公告显示,分众传媒打算在一年之内,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以不超过13元/股的价格,回购资金总额不超过30亿元(含30亿元),预计回购股份约在23076万股股份。

业内人士表示,在这快半年的时间,分众传媒只回购了不到2%的股份,所动用的资金尚不足回购计划上限的1%,在接下来的半年,分众传媒能够按照上限来回购股份的概率极小。也就是说,分众传媒这类公司,即使它在发布回购计划时表明其回购上限为30亿元,但因为其并未明确其回购下限,所以即使它没有回购30亿元,也不存在违规现象。

“对于这样的公司,投资者们一定要予以重视,要注意观察公司发布股份回购计划时的目的以及公司整体经营情况。”

注意股票回购“套路”

有的上市公司在发布股票回购计划,其实就是为了以此引发投资者关注,从而提振股票价格。因为对于一般公司来讲,如果真的拿出太多资金来回购自身股份,那么其用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可能相对减少,这也会对其实体经营产生一定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公司在股票回购上会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

其实很多公司,发布股份回购计划,摆明了就是套路,就是为了刺激股价上涨。但很多公司在发布回购计划的时候,其实也已经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比如说在股价持续超出回购方案披露的回购价格上限,回购方案无法实施等。

历史或重现

我们看到更多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金额上限是2000万以内,甚至有287家上市公司的回购金额上限仅500万(数据来源:Choice),估计都是猴子派来逗我们进而勾引大家入场抬轿的。

2017年以来,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出现过喊口号的忽悠式增持,那么,这次的上市公司回购潮有多少家上市公司兑现其回购承诺还有待观察——2015年海通证券曾发布回购不超216亿元股票的预案,但最终不了了之。同年,永安药业、伊力特、东方雨虹、交大昂立、国元证券等推出的股份回购计划后续均终止了。

股票回购,一般被看为是上市公司树立信心和市值管理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市场短期大幅下跌期间,往往能提振投资者信心。但经历过几轮牛熊洗礼(主要是熊礼)的投资者也越来越理性,对上市公司的行为要“听其言、观其行”,即要看上市公司是否真正兑现其承诺。

如何判断股票回购的可能性

1.上市公司是否有回购股票的实力。必须关注上市公司的货币资金。美的集团为例,最新一期的财务报告显示,美的集团有553.77亿元的货币资金,而它短期借款只有不到15亿元,因此,单纯从货币资金的角度看美的集团具备兑现40亿元股票回购计划的实力。

2.上市公司是否有股票回购的意愿。这个主要关注两个方面,其一,基于上市公司的历史行为轨迹判断,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披露、业绩兑现、资产注入、解决同业竞争等事项;其二,上市公司实控人一贯的行为操守,在其他方面是不是做到了诚实守信。另外一方面,如果上市公司实控人经常玩各位套路、讲各种故事,最终以减持为目的,那么,该实控人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兑现股票回购承诺的概率也比较低。

3.上市公司目前是否已经低估。上市公司是否低估,在较大程度上与宏观环境、行业属性、行业周期以及上市公司自身质地有很大关系。股价短期下跌并不是低估的原因,更不应该成为投资者看到上市公司公布股票回购计划后跟风买入的决策依据。上市公司的估值既要与历史数据比较,还要结合宏观政策、产业发展趋势等综合判断。

结语

在当前,大家要有独立判断能力,警惕忽悠式回购,对于一些不诚信公司的公告,小心入局。有网友评论到,有些回购是“计中计,套中套,谎中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