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的生活离不开茶馆,老茶馆的泡茶方式,透露出“川味讲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四川火锅特色菜 四川人的生活离不开茶馆,老茶馆的泡茶方式,透露出“川味讲究”

四川人的生活离不开茶馆,老茶馆的泡茶方式,透露出“川味讲究”

2023-03-28 09: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有句俗语是“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其实过去是用来形容蜀道难的,年轻人进入蜀地后很难出来,就不能给父母养老,不能尽孝。如今交通方便,大家的理解是天府之国好山好水好吃好喝,还美女如云。少年应该胸怀大志,有开创事业之心,而不是沉迷于“温柔乡”里。但是,物极必反,现在多少人觉得工作、生活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因此成都几乎每年都上榜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四川:一半火锅,一半茶馆的神仙地方

四川人的生活,一半在火锅里,一半在茶馆里。放眼全国,也很难找出比四川人更会享受生活的地方了。若在四川有当地朋友,外地人到了后一般能体会到“待客三件套”——喝茶、打麻将、吃火锅。其中喝茶和打麻将都在茶馆里,对于许多四川人来说,茶馆是除了家以外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

成都被形容为“头上晴天少,地上茶馆多”,据统计,成都辖区内有近万家茶馆,至于全省有多少家,几乎是不可能统计出来的,反正四川每座城市都遍布着大大小小的茶馆。外地人来到四川,会发现无论什么时间段,茶馆里都不缺客人,同时心生疑惑:难道四川人都不用上班的么?其实,四川人在捧着腾起热气的茶碗谈笑风生时,可能一桩生意已经谈好了,比上班还有效率。

我国各地的特色“茶馆文化”

唐朝时,贸易繁荣使北方人能把产于南方的茶叶作为饮料,饮茶之风在都城长安流行后风靡全国,茶馆也就跟着诞生了。不过当时叫“茗铺”,明朝时才开始用“茶馆”的名称。

经过一千多年,各地形成了不同的“茶馆文化”:北方茶馆装潢讲究,摆放古朴的中式桌椅,有的还挂着书法字画,极具古典文艺气息;而南方又分为几派,闽粤人喝“功夫茶”,从茶叶、泡茶的水到茶具和冲泡手法,样样讲究,几乎家家户户都备着一套茶具;江南自古便是产茶地,爱喝茶的人也不少,江南的茶楼往往建在水边,里面如外面的景色一般秀气;唯独四川茶馆最倜傥不羁,市井里随意摊开几张桌椅,三教九流往那里一坐,摆起“龙门阵”(四川方言闲聊的意思),茶水就泡开了。

茶馆,是四川人的社交“平台”

如果你有四川的朋友,会发现他们幽默口才好的不少,许多人是在茶馆里练出来的。早年间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四川的茶馆几乎等同于当地的同城网站或豆瓣兴趣小组,有人在这里交换行业信息,也有人在这里寻找志同道合者,爱好戏曲的组一桌“打围鼓”,爱打麻将的组一桌“修长城”,比起今天网上一言不合就开喷的网友,不知要热闹有趣多少倍。

然后,做小生意的发现了商机,擦鞋的、采耳的、剃头刮胡子的……都走进茶馆里,哪怕到今天,在一些老茶馆里,还能享受到这些民间手艺人的服务。

过去,有矛盾的两方人还会相约到茶馆里“吃讲茶”,所谓“一张桌子四只脚,说得脱来走得脱”,双方边喝茶边理论,旁边有看客围观,最后若某方理亏,则付全部茶钱算给对方道歉;若各有不是,则各自付茶钱后握手言和。只是后来人心日益浮躁,吃讲茶会升级为动手的冲突,已经被明令禁止了。

四川人的讲究,都藏在老茶馆里

四川人对于喝茶这件事,表面看起来不羁,但你若深入到藏在街巷拐角处,到看起来“破败”不堪的老茶馆中去,会发现其独特的“川味讲究”。

首先,喝茶要用盖碗,别的地方是盖碗泡茶后,倒在小碗中喝,但四川人用盖碗泡茶也用盖碗喝。其次,泡茶用的是黄铜长嘴茶壶,沏茶需要茶堂倌有点“功夫”,倒水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滴水不溅。却不是今天很多新茶馆那种花里胡哨的那种,带了表演性质。最后,茶馆里的桌椅是最朴素的竹桌椅,一点油漆也不上保持自然的颜色,靠茶客和岁月给它们磨出“包浆”,如古铜般温润。

茶馆本是四川人生活的一部分,但随着旅游业兴起,现在很多茶馆提供川剧变脸等演出,以游客付费观看为业,卖茶反而变成副业;要不就一杯茶卖好几十,本地人都不去了。游客走马观花一趟,花了好些钱,却体会不到四川茶馆文化的讲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