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6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四季调神大论春三月 读《黄帝内经》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6

读《黄帝内经》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6

2024-06-29 09: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文)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背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解读)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如果违背了春天之气,少阳少阳胆经之气就不能生,从而使肝气内郁而生病变在春天,我们要鼓励生,要温暖,不要着凉,要春捂,春天是阳气刚刚来临、生发的时候,我们在这个时候不应该过于开放,过于激烈地去奔跑,前面说过春天要“广步于庭”,所以我们不应该过于开放,做激烈运动,逆了春气,结果就是压抑了肝胆的生发之气,有了肝气内变的话,首先伤到的是我们的胆,接下来才会伤肝的,肝和胆互为表里,一个在里面藏着,另一个在外面出头露面,大家见到的是胆,胆的背后是肝,有个成语叫“肝胆相照”,也就是说胆不好了肝也就很难好起来,现在胆出现问题的人还是多,春天还是好好的养生呀,不要逆了春气方为上策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与夏气相违,太阳(小肠)不发热了(逆着夏天的养生规律过日子的时候,你先伤到的是小肠,心肠冷了,人就开始抑郁了,不高兴了,心气就漏了(人就会出现短暂的失神了,眼神也会迷离、恍惚,没神了。与秋气相违,手太阴肺经,秋天不要太拼命,要懂得收收心,收收神,否则伤的是太阴就不能收敛,就会使肺气焦满秋天肺气不收的话,就会出现一系列焦的症状。比如说皮肤黝黑,毛发脱落,还有就是你体内的津液不够了,皮肤滋润度不够了,体内肺藏着那些浊气满了,呼吸就会不顺畅。与冬气相违,足少阴肾就不能潜藏足少阴肾给伤了,让它着凉了,结果是精不化成气了,反而会变成残浊败絮漏掉,表现出来就是遗精、遗尿、尿中有蛋白等问题,有的人甚至还会出现大便中带血的现象。精就变成浊物给流掉了,沉下去了,就会使肾气消沉而功能衰减这里说的是春、夏、秋、冬正常地四季交替,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的天道,会伤害自己的脏腑,容易出现一些疾和病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可见四时阴阳,是万物生长的根本现在有些人把生活变得没有四季之分,就如现在的蔬菜水果就不按季节都有了,我们还是要吃对应季节的蔬菜和水果对身体才有好处。所以圣人春夏保养心肝之阳,秋冬保养肺肾之阴,以顺从其根本。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如果违反了这个根本原则,便会使本元受到伤害,损害其存在的真实。所以说四时阴阳是万物的终始,死生的本源,违反了它,就要发生灾害,顺从着它,就不会得重病,这样才可说为养生真谛。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背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这种养生之道只有圣人奉行之,愚人却不照着去做。要知道,顺阴阳就生,逆阴阳就死,顺从它就得治平,违反它就会混乱。不顺从而违逆它,就会生关格之病内格是关格之病临床表现为水谷不入,二便不通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因此圣人不提倡有病之后再予以治疗,而更多的是重视没得病前的预防。不提倡乱已形成之后的治理,而重视在乱之前的防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假如病已形成再去治疗,乱已形成再去平治,就如同临渴掘井,临战方铸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

今天讲了四时阴阳是万物的终始,自然规律的本源,违反了它,就要发生灾害,顺从它,就不会得重病,这就是养生真谛。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