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位辅政大臣有谁?谁的结局是最好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嘉庆身边重要大臣有谁 康熙四位辅政大臣有谁?谁的结局是最好的?

康熙四位辅政大臣有谁?谁的结局是最好的?

2024-07-15 06: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康熙四位辅政大臣有谁?谁的结局是最好的? 日期:2018-06-24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康熙是清朝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帝王,他为人所熟知与其传奇经历离不开关系。8岁登基,14岁亲政,少年时铲除权臣鳌拜,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政噶尔丹,留下赫赫功绩。

虽然康熙是一位铁血帝王,但是他当初登基的时候,也还只是一个八岁的奶娃娃。皇帝年幼,上一任皇帝难免会为他找可靠的大臣辅佐。

顺治帝去世之前,给康熙安排了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能得顺治帝亲封顾命,这四位大臣自然是他信任之人。

四位辅政大臣最开始的时候,的确尽心尽力辅佐康熙,稳定国家。但是人心易变,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加,难免会生出别的想法。而这也使得四位辅政大臣,最后结局都不咋好,只有一位圆满结局的原因。

四位之中,大家最熟悉的应当属鳌拜。毕竟铲除鳌拜,是康熙的人生节点,重要功绩之一。

后世对鳌拜评价不高,但是在皇太极和顺治朝,鳌拜却是为大清尽忠效力的猛将。之所以变成后来的样子,都是因为权利。

鳌拜初始位居四位辅政大臣末尾,但随着索尼年老,遏必隆庸碌无主见,鳌拜凭借功绩迎头猛上,与苏克萨哈公开对峙。后来他擅杀苏克萨哈,成为权臣,跋扈专横,为所欲为,连康熙都不放在眼里。

也正因为如此,成为康熙心腹大患,最后智擒鳌拜,铲除鳌拜一党,鳌拜老死狱中。

苏克萨哈最开始为多尔衮左膀右臂,多尔衮去世后,转头对付多尔衮,从而受到重用。康熙继位之后,位居四大辅政大臣第二位。

苏克萨哈与鳌拜政见不合,因此二人经常争锋相对。因索尼置之不理,遏必隆与鳌拜结盟,苏克萨哈最终落败。

后来苏克萨哈被鳌拜诬以欲不归政,列二十四打罪状,致其余死地。康熙原本不准奏,但是鳌拜却擅杀苏克萨哈,由此引发康熙大怒,也加强了康熙除掉鳌拜之心。

遏必隆,虽为辅政大臣,却是一个懦懦不争之辈。鳌拜气焰嚣张,擅杀大臣,明知其所为不对,但是遏必隆却从未想过阻止,也不上奏弹劾。

康熙八年,康熙帝惩治鳌拜,遏必隆被被康亲王杰书以十二项罪名弹劾。遏必隆被太师之职,夺世爵。本应下狱论死,但是康熙网开一面,以其为辅政大臣而留下性命。虽然后来仍为顾命大臣,但是却再不受重用。

索尼,四大辅政大臣之首,也是四为辅政大臣中结局最好的一位。四位辅政大臣,索尼年龄最老。所以鳌拜专权之时,索尼力不从心。

后来康熙娶索尼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也就是后来的孝诚仁皇后,索尼才算是彻底站在康熙这一边,帮助康熙对付鳌拜。

康熙帝与孝诚仁皇后少年夫妻,感情深厚,而索尼又对他君权稳固有大功,所以受康熙礼遇。康熙六年索尼病逝,谥号文忠。康熙十三年孝诚仁皇后去世,康熙特授索尼一等公,世袭。

君权与臣权,历来都是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的关系。一不小心,就会演变成君王血洗大臣,亦或是大臣篡权夺位的情况。

上一篇:李鸿章晚年发人深省一帧条幅 下一篇:清朝总督管辖范围

相关文章:

[清朝历史]康熙时期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是什么意思 [清朝历史]清朝大臣的一年俸禄 [清朝历史]清朝大臣上早朝时间 [清朝历史]清朝出现皇后最多的姓氏 [清朝历史]为什么康熙末年国库空虚的那么厉害 [清朝历史]康熙皇帝如何惩处朝鲜让边境从此消停200年 [清朝历史]清朝在康熙时期的实力在世界上到底是什么地位 [清朝历史]康熙为什么要废除长城 [清朝历史]康熙时期对欧洲的态度是什么 [清朝历史]康熙时期和沙俄的关系怎么样

相关推荐:

[明朝历史]明朝的皇后为何大都来自民间 [明朝历史]明朝皇后都是平民的原因 [明朝历史]明朝的皇后都出自民间的原因 [清朝历史]康熙时期对朝鲜是什么态度 [清朝历史]康熙时期对日本是什么态度 [清朝历史]康熙时期实行什么土地制度 [清朝历史]康熙帐殿夜警事件经过是什么 [明朝历史]朱元璋的好老婆“马大脚”,贤能的皇后打理好后宫“家务” [元朝历史]元朝末年,牵涉到元顺帝皇后答纳失里的一次血腥政变 [南北朝历史]北魏姐妹宫斗:皇后妹妹落败万念俱灰遁入空门

延伸阅读:

揭秘康熙为何被父亲的冷落揭秘康熙为何被父亲的冷落 趣谈孝庄太后如何培养康熙的综合素质趣谈孝庄太后如何培养康熙的综合素质 《一代名相陈廷敬》明珠是什么结局?他和索额图谁能笑到最后?《一代名相陈廷敬》明珠是什么结局?他和索额图谁能笑到最后? 《一代名相陈廷敬》明珠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他的后人结局好吗?《一代名相陈廷敬》明珠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他的后人结局好吗? 年羹尧两个妹妹分别是谁?妹妹们结局如何?年羹尧两个妹妹分别是谁?妹妹们结局如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