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嘉兴的西瓜 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

2023-03-22 15: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里是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源远流长、交相辉映的嘉兴。

运河连通千年文脉,子城留下文化底气,南湖承载革命红船行稳致远……作为全省文化和旅游促进人民群众精神富有市域试点,嘉兴正以“兴”字破题,谱写文旅促进共同富裕的历史新篇。

文旅融合推动产业“振兴”。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为目标,嘉兴谋深谋实总投资1200亿元的文旅项目,今年将完成118亿元。立足红色旅游、水乡旅游特色资源,持续推进新时代“重走一大路”等红色旅游路线,串联中心城市与运河古镇,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样板项目,打响“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

基因解码唱响文化“复兴”。嘉兴通过实施禾城文化复兴行动,建成开放子城遗址公园、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等一批文化地标,即将建设天籁阁项目,重铸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开展基因解码工程,赓续红色血脉,推动歌剧《红船》、舞剧《秀水泱泱》等精品力作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造红色文化传承高地。

嘉兴南湖壕股塔

嘉兴南湖红船

城乡均等实现精神“共兴”。嘉兴坚持“富口袋”和“富脑袋”相统一,以省市文化惠民实事项目为抓手,构建更高质量的城乡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提升群众文化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力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蝉联全省“九连冠”,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旅融合,红色旅游助力产业“振兴”

西塘

100年前,南湖一艘小小的红船见证了伟大的历史时刻;100年后,2021年6月,一列以“南湖·1921”命名的红色旅游列车正式开通。

这是国内首条纳入铁路运营图的红色旅游列车,串联起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与嘉兴火车站复建老站房、狮子汇渡口旧址、南湖红船等红色资源,让人们在“重走一大路”时切身感受“红船精神”的感召。

“嘉兴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是嘉兴文旅最具特色的魅力所在。”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用活红色资源,嘉兴以南湖红色基地为轴心,串起全市100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点),形成“首创之旅”“奋斗之旅”“奉献之旅”3大主题15条精品游线,让游客尽览嘉兴。

对嘉兴来说,红色文化不仅点亮了城市,更惠及到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魅力之源。

南湖区结合红色旅游资源的挖掘整理,发挥美丽乡村的生态资源优势,依次串联联丰村、竹林村等,打造总路程约30公里的美丽乡村“红色经典”精品线,以红色线路联动全域旅游,使南湖乡村因为红色旅游焕发生机。

竹林村位于南湖区新丰镇西南,底蕴深厚。近年来,竹林村挖掘农耕文化、清廉文化、民俗文化,先后建设完成高以永史料陈列馆、竹林村史馆、村级党建馆等,成为市民游客感受红色文化,体验美丽乡村的好去处。2021年接待游客36.7万人次,旅游收入70.3万元。

聚焦“红船魂、运河情、江南韵、国际范”城市定位,嘉兴在突出“红色文化”引领作用的同时,还通过深入挖掘“古镇文化”,打响“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

着一袭霓裳,信步于古街厚重的青石板上,仿佛回响着岁月的跫音……嘉善西塘,踞吴根越角之地,烟火气氤氲了千年。

近年来,通过品质嘉兴规划建设、文旅融合深度发展,2021年,西塘古镇景区共接待游客746.24万人次,实现旅游相关收入18.29亿元,荣获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此外,还有作为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的乌镇,被列入全省第二批大花园耀眼明珠的南湖旅游区……嘉兴通过文化的挖掘和植入,使古城、古镇、古村焕发生机,文旅融合迈向“诗和远方”。

基因解码,禾城大地唱响文化“复兴”

嘉兴南湖新天地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星河灿烂的文化古城,嘉兴不仅有独特的红色文化,还有深厚的史前文化、古城文化、运河文化、名人文化等,它们共同构成嘉兴城市的魅力,成为嘉兴人精神的源泉。

马家浜文化,是以嘉兴马家浜遗址命名的一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距今6000年至7000年。两年前的5月18日,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开馆,人们期待已久的马家浜文化古迹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把人们带到了新石器时代。

“马家浜文化被考古学家们称为‘江南文化之源’,是我们嘉兴人的文化自信和骄傲。”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展厅内再现了马家浜先民采集渔猎、植稻驯兽等情境,将远古江南的美好生活惟妙惟肖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除了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子城遗址公园、罗家角遗址展示馆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庄桥坟考古遗址公园启动建设;对西曹墩遗址、绕坟桥遗址等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良渚时期文物200多件……嘉兴传承文化基因,持续推进“禾城文化复兴三年行动计划”,将文化自信深深印刻在群众的血脉中。

“我们希望通过实施禾城文化复兴行动,实现重铸水乡古城风貌、再现历史文化风采、建设品质嘉兴的目标。”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深厚、丰富多彩,是嘉兴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厚土壤。嘉兴致力于健全非遗保护工作,推进“文化基因解码工程”落地见效,共梳理文化元素2822项,重点文化元素清单144个,完成基因解码127项,“红船文化”等7个项目被列为全省首批“浙江文化标识”。

以非遗手工艺为核心,“非遗+文创”带来经济新动力。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入选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海宁硖石灯彩等8个项目列入首批省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平湖圆作等30个省级项目已入驻电商平台,在2020年、2021年的浙江“非遗购物节”线上销售额分别达到7.61亿元和8.36亿元。

此外,红色的热土还孕育出了群星璀璨的文艺精品。歌剧《红船》、舞剧《秀水泱泱》相继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南湖旅游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嘉兴正加快建设红色旅游标杆城市。

文化惠民,城乡均等实现精神“共兴”

灯笼手工艺人

城市的本质,在于“诗意般地栖居”,从物质文明上升到精神文明,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逐渐加深。在嘉兴,通过打造“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日渐丰盈着老百姓的精神生活。

“下班不出园区,精彩文艺活动‘木佬佬’。”这是许多嘉兴人的心声。2014年以来,嘉兴市积极探索以设区市中心馆—县级总馆—镇级分馆—村级支馆为架构的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20年,为了扩大总分馆的辐射范围,嘉兴市将触角伸向各类企业,通过建设文化馆的企业分馆,使文化馆总分馆制成功“出圈”。

“原来文化馆制度只覆盖村镇和街道,企业是一个盲区。延伸到企业之后,让员工在工作之余,精神也能够放松,等于打通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的‘最后一公里’。”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深化推进文化馆企业分馆建设,目前,嘉兴全市已建成113家企业分馆,使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到企业员工。

不仅文化馆有总分馆制度,在嘉兴,图书馆作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础文化单元,文化服务早已全面向企业、向乡村延伸。

农村居民和市民一样,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文化滋养,享受到便捷、免费、均等和优质的阅读服务。依托数字化改革,各镇(街道)分馆、智慧书房、农家书屋遍地开花,据统计,全市目前已建成8家公共图书馆、120家智慧书房、234家礼堂书屋,并创新建设48家健心客厅。

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文化和精神的服务也不应有“一个人掉队”。为了保障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嘉兴市图书馆还向残障人士以及70岁以上的老年读者提供免押金办理借书证服务。将送杂志、图书、展览、活动等送进特殊学校,让他们也同样享受到公共图书馆服务,去年,嘉兴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蝉联全省“八连冠”。

服务空间从小到大、服务范围从城到村、服务内涵从物到人,嘉兴不断丰富着新时代文化高地的文化图景,唱响了一曲曲“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文化之歌。

【线路推荐】江南古镇经典游

D1:接团后赴乌镇西栅景区,游客可以在草木本色染坊体验传统染布晒布全过程。下午适时返回。住乌镇

D2:前往歌斐颂巧克力小镇,可体验DIY巧克力。下午前往“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住嘉善

D3:前往海盐南北湖,南北湖是浙江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下午适时返回酒店。住海盐

D4:车赴海宁盐官,参观盐官古城(含观潮公园、金庸书院、海神庙、孔庙学宫等)。适时返回酒店。住嘉兴

D5:游览梅花洲。梅花洲位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发源地——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午餐后导游送团,行程结束。

1652933302000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