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解读│2022年《嗜酸细胞性胃肠道疾病命名国际共识》解读及对我国儿科研究的启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嗜酸细胞胃炎诊断标准 指南解读│2022年《嗜酸细胞性胃肠道疾病命名国际共识》解读及对我国儿科研究的启示

指南解读│2022年《嗜酸细胞性胃肠道疾病命名国际共识》解读及对我国儿科研究的启示

2024-07-14 12: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2 EGIDs相关指南及共识现状 目前国际上EoE相关的诊治指南已较为完善,2007年美国胃肠病学协会(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AGA)和北美儿科胃肠病学、肝脏病学和营养学会(North American Society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and Nutrition,NASPGHAN)发表首个EoE诊断和治疗指南,该指南于2011年更新并提出了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反应性食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PPI-responsive esophageal eosinophilia,PPI-REE)的概念[9-10]。2018年国际胃肠道嗜酸性粒细胞疾病研究者(The International Gastrointestinal Eosinophilic Diseases Researchers,TIGERS)和CEGIR联合在美国召开AGREE(A working Group on PPI-REE)会议,再次更新了EoE的诊断共识并阐明PPI在EoE治疗中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11]。2022年英国胃肠病学学会(British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BSG)联合英国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学会(British Society of Pa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 and Nutrition,BSPGHAN)共同发布了最新的成人及儿童EoE共识,其中对于EoE的诊断及管理给出了建议,同时也提出儿科和成人在 EoE 诊断流程和治疗方面存在差异,目前缺乏关于EoE儿童向成年过渡的诊疗与疾病长期管理的相关数据。鉴于此,亟需进一步加强儿童EoE相关研究[5]。

对于非EoE型EGIDs,国内外尚缺乏诊疗指南或共识,目前国际上正在积极制定此类指南,但在此过程中,EGIDs相关术语的混乱和定义的模糊不利于该类疾病标准化的管理和相关领域的研究。在此背景下,由多领域国际专家共同参与,于2022年制定《嗜酸细胞性胃肠道疾病命名国际共识》以规范该病的命名,有助于临床实践和推动该领域的研究。

2 制定过程

《共识》的制定由91名具有EGIDs、食管疾病、免疫学、功能障碍和其他领域经验的国际多学科成年人和儿科临床医生及研究人员参与,专业涵盖胃肠病学、过敏学、病理学、基础科学和转化科学以及流行病学等多个领域。首先由工作组查阅相关文献,提出几个潜在的命名系统,通过在专家组中征集意见,共识制定工作组提出了初步的命名框架。随后,《共识》命名框架的确定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建立:即由专家组通过在线调查的形式进行第一轮德尔菲调查,采用5分制进行评价,将70%的同意水平(同意和强烈同意的总和)设置为阈值;收集第一轮德尔菲法问卷的反馈意见后更新命名框架,开发第二轮德尔菲问题并以在线调查的形式分发,采用2分制进行评价(同意或不同意),将70%的同意水平设置为阈值。根据上述两轮德尔菲调查结果,经讨论确定最终版的《共识》内容。

3 主要内容解读

3.1 EGIDs的命名及缩写 《共识》指出,原发性胃肠道嗜酸细胞性炎症疾病的总称应为“嗜酸细胞性胃肠道疾病”,“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不再继续作为这类疾病的总称,仅可在胃和小肠同时受累时使用。对于仅有食管受累的EGIDs,仍保留“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的命名,胃部受累的应命名为“嗜酸细胞性胃炎(eosinophilic gastritis)”,结肠受累的应命名为“嗜酸细胞性结肠炎(eosinophilic colitis)”,小肠受累者命名为“嗜酸细胞性肠炎(eosinophilic enteritis)”。如果已知小肠受累的具体部位,可以特定受累部位来命名,如“嗜酸细胞性十二指肠炎(eosinophilic duodenitis)”、“嗜酸细胞性空肠炎(eosinophilic jejunitis)”、“嗜酸细胞性回肠炎(eosinophilic ileitis)”,但这个并不是必须的。

一直以来,EGIDs的缩写并不一致,在这部《共识》中,达成了以“Eo”命名的共识,即EoE仍保留“EoE”的缩写,嗜酸细胞性胃炎缩写为“EoG”,嗜酸细胞性肠炎缩写为“EoN”,嗜酸细胞性十二指肠炎缩写为“EoD”,嗜酸细胞性空肠炎缩写为“EoJ”,嗜酸细胞性回肠炎缩写为“EoI”,嗜酸细胞性结肠炎缩写为“EoC”。

3.2 多部位同时受累的EGIDs 如果有除食管外2个及以上胃肠道受累部位,命名时应同时反映出来,如: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受累应诊断嗜酸细胞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和结肠同时受累应诊断嗜酸细胞性十二指肠炎和结肠炎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共识同时指出,因为没有足够的数据说明消化道不同部位受累的EGIDs是否具有相同的发病机制,故许多专家认为,对于涉及胃肠道多个区域的患者,需要结合主要症状、内镜特征和并发症确定EGIDs的主要受累部位,而不仅仅依赖于组织学发现。例如同时累及胃、小肠和结肠,但伴有蛋白丢失性肠病、吸收不良、腹泻和小肠狭窄的患者,应主要归类为EoN,而如果患者主要表现为厌食、体重减轻、腹痛、胃溃疡合并幽门狭窄,则主要属于EoG。

对于涉及到食管的消化道多部位受累的EGIDs,其命名并未达成共识。如炎症同时存在于胃部和食管时,61%专家认为应诊断为“EoG伴食管受累(EoG with esophageal involvement)”,但也有专家认为应将其命名为“EoE和EoG”,但根据目前的定义,EoE应当在病变仅局限于食管时使用,因此,这个命名的争端可能需要后续更多致病机制相关研究的证据来解决。另外,《共识》指出,如果可能的话,应同时关注胃肠道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深度和EGIDs的并发症,如蛋白丢失性肠病、腹腔积液、贫血和穿孔等。见图1。

4 我国儿童EGIDs研究现状及启示

目前欧美国家对EGIDs研究数据较多,西方有研究显示,EoE的总年发病率为6.6/100 000,年患病率达34.4/100 000[12]。在丹麦,EoE整体年发病率为3.9~11.7/100 000,儿童EoE年发病率为4.4/100 000[13]。Mansoor等[14]的研究显示美国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总患病率为5.1/100 000,EoC的总患病率为2.1/100 000。但亚洲EGIDs疾病谱及临床特点与西方国家不同:在白种人中EoE更为常见,而在亚洲人中,非EoE型EGIDs则更为常见;在临床表现上,亚洲人出现吞咽困难和胃部烧灼感的可能性显著低于白种人,却更容易出现呕吐和腹痛[15-16]。在儿科临床实践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非EoE型EGIDs在我国更为常见,但尚缺乏可靠的大范围流行病学研究证明这一点。而同样对于非EoE型EGIDs,不同类型的EGIDs的发生率在儿童和成人间也有所不同,国外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病率为5.3/100 000,高于成人(5.1/100 000),EoC患病率1.6/100 000,低于成人(2.3/100 000),而我国尚未见相关流行病学报道[14]。

另一方面,儿童EGIDs的诊疗流程与成人也有所差异。以目前国际上研究较多的EoE举例,儿童EoE更可能出现非特异症状,且随年龄变化,年龄较小的儿童更可能出现发育迟缓和腹泻,而食物嵌塞、腹痛和吞咽困难更多见于年长儿,且儿童伴随过敏性疾病如食物过敏、哮喘、特应性皮炎和荨麻疹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成人,故儿童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应更注重鉴别诊断和综合评估,并可能需要过敏疾病等相关专家的共同参与[17-18]。在治疗方面,儿科消化科医师更倾向于选择回避饮食治疗,但因疾病本身即存在发育迟缓和营养不良的风险,回避饮食可能使患儿营养不均衡、喂养困难和生长受损的发生风险增加,故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营养师的支持,制定合理的膳食治疗方案[19]。韩国有研究显示,约有1/3儿童EGIDs患者会出现复发或者糖皮质激素耐药[20]。而且,国外有研究显示,相比于成人,儿童EGIDs症状更易持续存在,且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和手术的可能性更高[21]。基于此,儿童EGIDs的诊疗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同时需要注意关注儿童向成年阶段治疗的过渡及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这也为该病的治疗增加了难度。

综上,目前EGIDs流行病学数据较为笼统,EoE流行病学报道较多,而其他部位受累的EGIDs仅有粗略的整体发病数据。因尚未明确不同部位受累的EGIDs发病机制是否相同,故不同部位受累的EGIDs流行病学数据尚待补充,而儿童相关数据更为缺乏,相关研究亟待开展。现阶段我国儿童EGIDs尚未依照特定发病部位进行诊断,该《共识》提供了不同部位受累的EGIDs规范诊断命名,在未来,临床医生应依据受累部位对EGIDs进行诊断,有助于观察其各自临床特征,并为建立该类疾病的诊疗规范提供基础。同时,我国尚缺乏EGIDs流行病学研究,规范诊断命名有助于总结流行病学资料,阐明我国EGIDs的疾病谱。

5 结语

EGIDs发病率逐年升高,但除EoE外,既往国际上尚未发表非EoE型EGIDs相关指南或共识,且该病的相关术语尚未统一,本《共识》建立了EGIDs的命名系统,确定了将EGIDs作为此类疾病的总称,明确了不同部位受累的EGIDs的命名术语和缩写,有助于规范该病的诊断,推动后续研究。但对于合并食管受累的EGIDs,其命名并未达成共识,需后续研究提供更充分的证据。我国EGIDs疾病谱与西方国家不同,而儿童亦有别于成人,且因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和生长发育的特点,儿童EGIDs的诊疗流程与成人也有所差异,故我国儿童EGIDs的规范诊疗应引起儿科医师的关注。

参考文献 (略)

(2023-05-13收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