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玉传》读后笔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唐朝的优秀文化 《霍小玉传》读后笔记

《霍小玉传》读后笔记

2023-07-03 02: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读罢《李娃传》又读《霍小玉传》。这是看《莺莺传》时,简介中介绍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三篇唐代优秀的经典传奇小说之一。迫不及待地在干完活之余,摸自己的鱼挤时间熬夜读完了它,并且把这用文言文写的有许多不懂的词汇,对照词典看了一遍,并且参照现在的翻译,浅薄地用自己的话加以理解转述。这样可以学习提高对古文的阅读能力。

这篇与《李娃传》中的励志传奇故事不同,《霍小玉传》讲述的是一个没落贵族女子霍小玉,惨遭学霸渣男李益玩弄后抛弃,最终郁郁寡欢而死的悲剧故事。

小说的精髓在于对人物精心的雕琢,细节处入微的观察,以及故事情节的合理安排。古代小说诸多借用鬼神来诉人未敢言之言,行人未竟之事,完人未了心愿。因此古典小说有它独特的魅力。

《霍小玉传》中李益是个典型的古代寒门书生,饱读诗书,专研四书五经儒家经典,以实现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李益才华横溢,年二十就中了进士,唐代的读书界流传着这么一件谚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说三十岁考上明经科,已算是年老,但五十岁登进士第,却尚属年轻。但是,进士科虽难考,可是若中进士科,其日后的成就却要比其他常科的成就来得更大。

李益这么年轻进士及第,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饱读儒家经典的才子,儒家文化对他来说不过是通考试飞黄腾达的工具而已,儒家思想弘扬的“仁、义、礼、智、信、勇、诚、恕、忠、孝、悌”对他来说,不过是挂在嘴上的幌子而已。小说开头,李生刚考上进士,就“思得佳偶,博求名妓。”可见这小子思想并不单纯。开始追逐颜如玉。

故事中出场并不多的鲍十一娘,一个能说会道的媒婆形像被作者寥寥几笔描写得活灵活现,想必这媒婆经过千年穿越而来。一丝也没有进化。首先,鲍十一娘原来在附马家当过丫鬟,见过世面,知道如何与那些达官贵人打交道,并且有这样的交往圈子。李益虽然家贫也没有什么钱,但鲍十一娘认为这样年轻的新科进士必定是前途无量,属于巴结的对像。鲍十一娘几句话说到李生心坎里去了,“不邀财货,但慕风流。”对于家贫的李生正合心意。“何等儿郎,造次入此。”一句打俏话,表现出媒婆场上把控气氛能力非同一般。一个没见过世面的穷小子的尴尬由此化解。

那霍小玉一家人,虽然出生霍王府,但毕竟不是正房夫人生的,母女俩虽然在霍王生前享受宠幸,但在霍王死后,却被逐出霍王府,见识了人间荣华富贵与市井小民的落寞,因此选中了一个出生贫寒的科考新秀,想借助李益以后的仕途重返昔日繁华。这桩各有所图的婚姻注定为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霍小玉初次与李益见面即投怀送抱,更加让她自掉身价。也让人对其身份不禁产生丰富的联想。霍小玉说的“妾本倡家,自知非匹。”其中的倡家并不一定就是指风尘女子,也指古代从事歌舞乐器娱乐于人的女子。古代时社会上的人对这类人比较歧视,认为是比较低贱的职业。作者在写小说时,也是基本和社会上的主流看法还是一致的。于是就有了霍小玉与李益相会当天西院同眠共枕,巫山云雨一幕。在作者眼中那些艺人就是这样的。这也是李益最终下定决心抛弃霍小玉的一个原因之一。

霍小玉母女错误的做法是,婚姻沒有選擇一個門當戶對的,一心想著攀附高枝,而且還採用自掉身價的非正常手段,企圖拴住李益。所抱的期待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多情总被无情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薄情郎心狠如铁,对薄情郎一往情深的霍小玉在弥留之际,仍不肯与见霍小玉一面。打抱不平的侠客出现了,以妖姬俊马为诱饵把李生骗到了郑氏家,强行架到了霍小玉面前。于是就有了霍小玉临终前凄惨陈词,饮恨掷杯的悲情一幕。

霍小玉死后鬼魂在灵堂现身,以及后面幻化成男子勾引卢氏捉弄李生,让他心生疑惑。与其说是鬼魂作怪,还不如说是李生做了坏事后的心理阴影在作遂,以致于神昏颠倒,做出许多古怪的事情。作者借鬼神之手来扬善惩恶,让读者读完之后感觉大快人心,那始乱终弃之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苍天有眼!

李生高中进士,挤身于唐朝的高级公务人员之列,行径却如此龌龊不堪,甚至连市井小民及那“虽乏文藻,心实乐贤。”的武夫都不如。因此,古代的科举制度还是存在着很大缺陷的,寒窗苦读四书五经,有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有朝一日成为人上人,满足私欲,享受荣华富贵。

霍小玉的悲剧在于:识人不淑,人格不独立,妄想一纸空文拴住负心郎。终如她自己口中说的“一旦色衰,恩移情替,”

这一切都来得太快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