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宫(唐朝大型宫殿建筑群)详细资料大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唐朝宫殿大全 上阳宫(唐朝大型宫殿建筑群)详细资料大全

上阳宫(唐朝大型宫殿建筑群)详细资料大全

2024-07-11 02: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Jul26上阳宫(唐朝大型宫殿建筑群)详细资料大全时间:2020/07/26 02:43 | 分类:知识大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上阳宫,唐朝皇宫,位于神都洛阳(今洛阳市)西北侧的洛水高岸。始建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南临洛水,北连禁苑,制度壮丽。地处宫城(紫微城)之西,故亦称“西宫”。

上阳宫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是大明宫的2.5倍,乃唐朝规模更大的宫殿群,是唐代重要的宫廷政治活动场所。上元年间,司农卿韦弘机造。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均曾于此设朝听政,唐代宗李豫出生于此;安史之乱时,上阳宫被严重破坏。此后大唐政治中心迁回长安,东都洛阳地位随之下降,上阳宫亦逐渐荒废,直至唐德宗时废弃。

上阳宫分为东西两宫,共有六大组团,依据地形地势分布,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六大组团分别为:观风殿、化成院、麟趾院、芬芳殿、本院及西上阳宫组团。建筑奢华,风景秀丽,被誉为"人间仙境",备受唐代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的吟诵。唐朝诗人王建有诗赞曰:“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白居易亦发出“瞻上阳之宫阙兮,胜仙家之福庭。”的感慨。

2013年8月,洛阳市在上阳宫原址建设上阳宫文化园,于2017年4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门票免费。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上阳宫外文名称:ShangYang Palace地理位置:河南省洛阳市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占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开放时间:全天门票价格:免费 著名景点:观风殿仙居殿化成院麟趾院地处:隋唐洛阳城皇城西南建设时期:唐高宗时期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宜交通方位:洛阳市西工区上阳路与滨河北路别称:西宫称誉:人间仙境 历史沿革,兴建,繁荣,衰落,废弃,宫名考义,地理环境,宫苑范围,建筑布局,七座城门,六大组团,建筑形制,水系方位,花木配置,社会功能,遗址发掘,发掘历史,发掘成果,上阳宫文化园,简介,乘车路线, 历史沿革 上阳宫是一处大型建筑群,除地形地势占据优势外,这里的宫殿建筑还以繁华著称。宫殿建筑达数十处之多,宫之正殿名观风殿,武则天还政以后即居此殿。仙居殿,武后崩于此殿。 除宫殿建筑外,门阙、台阁、亭观极尽豪奢,韦机建成后,曾因太过华丽,受到弹劾免职。 唐代吟诵上阳宫的诗词不胜枚举,白居易作《白发上阳人》,元稹亦写有《上阳白发人》。王建《上阳宫》诗云:"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画阁红楼宫女笑,玉箫金管路人愁。幔城入涧橙花发,玉辇登山桂叶稠。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唐王建《行宫词》:“ 上阳宫到蓬莱殿 ,行宫巖巖遥相见。”从这些描述不难看出上阳宫的美,武则天留恋此宫,终老于此。 兴建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唐高宗登洛水高岸,乘高临下,远远望去甚是美观,于是诏令司农卿韦机于此地营造高馆,建成后移驾于此,又下令列岸修廊,连亘一里。 建设中的上阳宫 仪凤四年(公元679年),唐高宗车驾入洛,便移驾于上阳宫。上阳宫建成以后,以其雅致甚得帝王之心,凡帝王御东者,常居此宫。史载唐高宗晚年即常居此宫听政。这位体弱多病、笃信道教的皇帝,不但亲赴嵩山求道,甚至还亲迎嵩山全真道人潘子真布道于上阳宫,“天子侧席斋宫,虚襟宣室”。 繁荣 垂拱年间,唐睿宗、武则天曾于上阳宫中听政。武则天还常在上阳宫中宴飨群臣,《全唐文》即隶录宋之问《早秋上阳宫侍宴序》。相传武后游上阳宫,隔河遥见积善坊中其母荣国夫人宅及太原寺,心常凄感,后下令移寺于城东积德坊。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群臣进言:“有凤凰从明堂飞入上阳宫,落在左台梧桐树上。”武则天急忙率众观看,凤凰看到武则天后便向东南飞去,身后的朱雀云集朝堂,翩然起舞久久不肯离去。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神龙政变后,武则天移居上阳宫,李湛留宿于此守卫。二月,唐中宗率领百官到上阳宫问武则天起居,从此每十日一去上阳宫。戊申,唐中宗率领百官到上阳宫,为武则天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 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 唐玄宗时,经常在上阳宫处理朝政和举行宴会。玄宗居洛期间,曾有十日一朝于上阳西宫之惯例,为此,卢怀慎曾上《谏十日一朝西宫表》称紫微城应天门到上阳宫提象门之间道路短促狭窄,“骑不得成列,车不得方轨”,如此累进累出,有碍皇上威严,认为还是多在紫微城中听政为好。开元中,玄宗曾携武惠妃幸上阳宫麟趾殿;他又曾于上阳宫中观灯,结构彩楼三十余间。 开元五年,唐玄宗第九子悼王李一薨于上阳宫。唐玄宗将其葬在城南龙门东岑,欲在宫中举目而见。 开元十年,唐玄宗御洛城门试文章及第人,命苏晋、陈希烈于上阳宫化城院考。 开元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727年1月9日),唐代宗李豫出生于上阳宫。 开元二十年月四月,唐玄宗宴百官于上阳宫东洲,君臣同乐。 开元二十四年正月,吐蕃遣使朝贡当地特产金银器玩数百件,造型奇特。唐玄宗下令将其列于上阳宫提象门外,向百官展示。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七月,洛水泛涨,毁天津桥及上阳官仗舍。 衰落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八日,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十二月十三日,叛军攻克东都洛阳,居住在上阳宫的梅妃死于乱军之中。安史之乱中,洛阳沦陷,城郭损毁严重,上阳宫亦难逃厄运。元镇诗“御马南奔胡马蹙,宫女三千合宫弃。宫门一闭不复开,上阳花草青苔地。”当年上阳宫附近唐军与叛军曾有过激战。《新唐书·封常清传》载:安禄山进犯洛阳,常清自郭城上东门节节败退,叛军四面鼓譟而入, ... 掠人吏,常清最后自提象门退入上阳宫,并砍倒宫内树林以作疑兵之计。后来,郭子仪克复洛阳,于西上阳宫金华门外获信宝”。 安史之乱后,东都洛阳目满疮痍,唐朝皇帝将幸洛都,郭子仪上《请车驾还京奏》:“咸谓陛下已有成命,将幸洛都。臣熟思其端,未见其利。夫以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棒棘,豺狼所啤。”劝皇帝收回成命,返回长安。于是,朝廷政治重心回到西京长安,上阳宫与东都洛阳的地位日渐低落。洛阳城的境况已如此,上阳宫的情形可想而知。 废弃 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上阳宫最终废弃。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序”言:开元间,杨贵妃专宠,上阳宫一度成为她幽闭宫女的地方,而上阳宫,“贞元间尚存焉”。元颓系白居易生前好友,二人间常有诗作答谢,元稹亦有《上阳白发人》。其时上阳宫已空留残垣断壁,两位诗坛巨子只能在此凭吊古蹟,空发幽思了。 宫名考义 “上阳”一词谓天上的阳气。出自《汉书·五行志上》:“ 刘歆以为上阳施不下通,下阴施不上达,故雨。” 地理环境 上阳宫在禁苑(神都苑)之东,宫城(紫微城)之西,东接皇城(太微城)之西南隅,南临雒水,西距谷水,东面即皇城右掖门之南,北连禁苑。 上阳宫 上阳宫傍城依水,地势开阔,地理环境十分优美。隋炀帝令宇文恺筑东京(609年改称东都),以洛水贯都,为河汉之象。终隋唐两代,洛河两岸,天津桥畔,是神都洛阳著名的览胜之地。从这里极目向西,座落在洛水北岸的上阳宫宛若人间仙境,诗人白居易在《洛川晴望赋》中想像当年上阳宫的繁华,不禁发出了“瞻上阳之宫阙兮,胜仙家之福庭”的感慨。 宫苑范围 上阳宫苑范围,据《唐六典》记载:“上阳宫在皇城之西南,之东垂也。南临洛水,西距谷水,东面即皇城右掖门之南。上元中营造,高宗晚年当居此听政焉。”《元河南志》记载与《唐六典》记载相似。 上阳宫位置 根据上述记载,对照洛阳市地形图, 唐上阳宫的范围包括今洛河以北,纱厂路以南,润河以东,西工体育场以西,大约近8平方公里。由于这一带多被现代建筑所压,上阳宫的宫门、殿、楼、阁、台、观、堂、亭等尚不能确指其处。 建筑布局 上阳宫的宫苑建筑功能,是供唐王朝宫室后妃居住和朝廷及宫室人游赏、离居的地方,高宗和武则天晚年在此处理朝政。因此,上阳宫的建筑,根据其功能要求,采取了 组团式布局。根据《唐六典》记载,对照《永乐大典》中的上阳宫图,其各建筑组团,没有像朝宫那样,对称、行列布置,而是采用 自由的、集锦式组团的布局,散置在上阳宫的园林空间之中。 上阳宫分为东西两宫,梅妃所居为上阳东宫,而西上阳宫在上阳东宫之西南,两宫夹谷水驾虹桥,以通往来。 七座城门 东面二门,南曰提象门,是上阳宫正门。 司农卿韦机测造,(一说司农少卿樊则造)。宫南门通苑内。安禄山入侵可以,封常清战败,从提象门入,倒树以碍之。北曰星躔门。门外有政事院。 南面二门,东曰仙洛门, 开元二十年,唐玄宗宴百官于上阳宫东洲。西曰通仙门。并在苑内。 开元十三年五月,妖贼刘定高夜犯通仙门。 北面一门,曰芬芳门。 西面二门,曰金华门。 乾元元年,郭子仪于上阳西金华门外仗下获信宝。按金华当是上阳西门。六大组团从规划角度分析,分为六大组团。(1)观风殿组团上阳宫观风殿 观风殿是上阳宫正殿,大殿坐西向东,高宗居此听政,武则天还政后居此,包括观风门、浴日楼、丽景台、七宝阁、九洲亭和曜掌亭等。这组建筑,在皇城提象门外,距皇城最近,面东。其位置大体在西工八一路一带。 (2)化成院组团 包括仙居殿(武则天于神龙元年(705)十一月崩于上阳宫此殿,年八十三)、甘露殿双曜亭等。大体在今金谷园路以西,唐宫路以北,手表厂以东的方形地段内。 (3)麟趾殿组团 包括神和亭、洞之堂和××亭等,据《永乐大典》上阳宫图示(下同),大约在今市第二人民医院一带。 (4)本院组团 包括丽春殿、含莲亭、芙蓉亭、宜男亭。据图示,大体在今西工613研究所一带,南去洛河,风景佳丽,临河有一里长的长廊。 上阳宫建筑布局(5)芬芳殿组团 在上阳宫西北的芬芳门内。包括宜春院、仙妤院、妃嫔院、冰井院、露菊亭和上清观等。按图示,大体在今西工西小屯村以北地段。 (6)上阳宫组团 据图,上阳宫西部有一方形宫园(小上阳宫)。《唐六典》关于上阳宫最后一段说得不清楚,《城坊考》也说“不知其处”,永乐图未标的一组建筑,可能指此小上阳宫内的组团建筑。玉京门为其东门(符合《六典》说的通仙门之“东北”),若此,小上阳宫内就有客省院、荫殿、翰林院、飞龙厩等建筑组团。大体在今王城公园、六建公司一带。 注:通仙门内的甘汤院也是一个组团。 上述各殿、院应是一个建筑组团的主体建筑,相应还有附体建筑,方能满足嫔妃居住或游赏或朝廷离居生活之功能。这种组团式自由布局的离宫建设,既有着前朝隋十六院的遗风的继承,也有根据其时其地的条件重新规划,阐发著其时人的创造才能。隋十六院“永乐”图示,还呈现著行列的简单化迹象,而上阳宫的“永乐”图示,则完全是自由布局。自由布局所显示的自然性更强,择地更得体于自然。 建筑形制 从上阳宫的建筑命名:宫、院、殿、堂、亭、台、观、厩(马厩)等来看,是离宫园林属性。对于建筑形制,史料缺乏记载,考古发现的上阳石蟾蜍水口、琉璃瓦当等,反映着其建筑的雕饰精丽,其雕梁画栋之精丽,无疑比水口瓦当更显重要。而遗留下来的文学作品,则描写了其景象的华贵。这里附上相关的精彩片段。 上阳宫 白居易《洛川晴望赋》: “……三川浩浩以奔流,双阙峨峨而屹立。飞梁径度,讶残红之示消;翠瓦光凝,惊宿雨之犹湿。……山水隐映,花气氲冥。瞻上阳之宫阙兮,胜仙家之福庭。……” 贾登《上阳宫赋》:“天子卜,惟洛食受于河图,开上阳别馆。取大壮之规模,尔其则以三象;启云构而承天,擎露盘而洗日。俯驰道而将半,临御沟而对出。凝海上之仙家,似河边之织室。……既其避暑,亦以迎春。……闭门户而藏春,掩金台而罢曙。见芳草之空积,看桂花之独着。……” 李赓《东都赋》: “……上阳别宫,丹粉多状,鸯瓦鳞翠,虹梁叠状。横延百堵,高量十丈。出地标图,临流写障。霄倚霞连,屹屹言言。翼太和而耸观,侧宾曜而疏轩。”从诗赋的拂光掠影描写,知道上阳宫的建筑高大宏丽,“启云构而承天”,“屹楼台而镇空”主要建筑是绿瓦红柱,“翠瓦光凝”“鸯瓦鳞翠”“丹粉多状”琉璃瓦,红油漆殿柱。 唐李昭道的《洛阳楼》图和唐佚名画的洛阳《宫苑图》横幅,其中有亭、廊、折线形桥。楼阁多为两层,重檐,八角或六角平面,彼此相接,纵横交错,自由布局。又有高台重楼,建筑屋顶形式有歇山、悬山、攒尖,亭也多重檐。这些唐画应是唐上阳宫建筑的艺术反映。 水系方位 唐·王建诗: “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画阁红楼宫女笑,玉萧金管路人愁。幔城入涧橙花发,玉辇登山桂叶稠。”说明上阳宫是水景园,依地势应是涧水引入宫中,再出宫入洛河。“宫苑图”画亦水流环绕。 上阳宫“水景园”花木配置 “上阳花木不曾秋”说明上阳宫内常青的松柏多,又有南方的桂、橙之类阔叶长青树。《元河南志》说北亭院“内有竹木森翠”,元稹《上阳白发人》中说:“上阳花草青营地”,“秋池暗度风和气”,以及唐人“宫苑图”画,均苍松满苑。 唐上阳宫比隋西苑十六苑规模略小,仍是水域丰盈的水景园,建筑比隋西苑豪华,高宗、武则天居之观风殿、仙居殿等规制等级更高,绿化尤好,常青之松、柏、竹尤多。 社会功能 封建王朝的皇帝实行多妃制,唐王朝的皇帝妻妾之多,亦为登峰造极。史书记载,后宫人数最多的是风流天子唐玄宗。白居易《长恨歌》中说他“后宫佳丽三千人”。杜甫在《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中说:“先帝侍女八千人”。《旧唐书》中的宦官传中说:开元、天宝时期,长安、洛阳各地的宫人总数超过了四万。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世界史上也难有与比。北宋陶谷《清异录》中说:“开元中,后宫繁多,侍御寝者难于取舍,为彩局儿而定之。”即太监“集宫嫔用骰子掷,最胜一人乃得专夜。”这只是近侍者所有的待遇,而行宫中的绝大多数宫女,却只能“一生遂向空房宿。”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直到玄宗死去,一生处于“寥落古行宫”,“闲坐说玄宗” (元稹《行宫》)。洛阳上阳宫是皇帝东都第二大皇宫,其实际的社会功能是皇帝的“美女库”。 封建社会中正直的儒家士大夫们,如白居易和元稹,曾就宫女的社会问题上疏“请放宫女”,他们并以文学形式揭露这一不平的社会现象。元稹《上阳白发人》中说:“……御马南奔胡马蹙,宫女三千合宫弃。宫门一闭不复开,上阳花草青苔地。月夜闲闻洛水声,秋池暗度风荷气。日日常看提象门,终身不见门前事。近年又送数人来,自言兴庆南宫至。我悲此曲将彻骨,更想深冤复酸鼻。……” 上阳宫 《乐府诗集》卷九六白居易《上阳白发人》题解曰:“天宝五载以后,杨贵妃专宠,后宫无复进幸。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其一也,贞元中尚存焉。”这里把上阳宫作为“美人库”的功能亦说的明白。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说的更悽惨:“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忆昔吞悲别族亲,扶入车中不叫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灯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凄老休?。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由此可见,上阳宫是唐王朝宫女的“ 幽禁所”。故发生了上阳宫女用题诗红叶,抛于宫中流水,寄怀幽情的故事。这里附上一些唐代的红叶诗。诗人徐凝写《上阳红叶》: “洛下三分红叶秋,二分翻作上阳愁。千声万片御沟上,一片出宫何处流。” 《全唐诗》十一函十册收录上阳宫天宝宫人《题洛苑梧叶上》诗,题解:“天宝末,洛苑宫娥题诗梧叶,随御沟流出。顾况见之,亦题诗叶上,泛于波中。后十余日,于叶上又得诗一首。后闻于朝,遂得遣出。”其诗为: “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人。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又题》: “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风取次行。” 又德宗宫人凤儿《题花叶诗》: “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 又宣宗时宫人韩氏《题红叶》诗: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遗址发掘发掘历史 1989 -1993 年间,为配合洛阳市西工区支建街住宅小区基建工程, ...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在此进行考古发掘, 清理了一处保存较好的唐代园林遗址,发掘工作分两次进行,历时15 天,共开探方13个, 发掘总面积16486平方米。 发掘成果 遗址发掘中暂没发现有关建筑物名称及年代的文字资料。这次清理的园林遗址位居隋唐洛阳城皇城西南, 北距皇城南墙40米,东距皇城右掖门约250米, 南临古洛河, 与文献中唐东都上阳宫的地望基本相符。据《大唐六典》卷之七“尚书工部”载:“上阳宫在皇城之西南, 苑之东垂也, 南临洛水, 西拒谷水, 东面即皇城右掖门之南”。《元河南志》等文献亦有类似的记载。由此可见, 该园林遗址应属唐东都上阳宫内的一处建筑。 从这次发掘的情况来看, 该园林遗址布局谨严, 构思精巧, 廊房水榭, 错落有致, 山石池水, 自然成趣, 充分体现了唐代高超的造园艺术。遗址出土的大量黄、绿琉璃瓦和精巧玲珑的铜制建筑构件,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上阳宫建筑是何等奢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池淤土中出土的一件璃首,用整块青石精雕而成, 龙首形神兼备, 栩栩如生, 可谓唐代石雕中的精品。 上阳宫 此次发掘的园林遗址仅是唐东都上阳宫内一个极小的局部。由于遗址周围已被现代建筑覆蓋, 发掘面积极其有限, 所以该园林遗址究竟属于上阳宫内哪座建筑, 它的全貌如何, 尚待以后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来解决。 上阳宫文化园简介主词条:上阳宫文化园 上阳宫文化园位于洛浦公园彩虹桥东滨河北路与上阳路交会处,主要建筑包括观风殿、化成院、冰井院,采用仿唐式风格,总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是洛浦公园整体提升改造项目的重要内容。项目功能以展览为主,将展示洛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项目将设有茶楼,洛阳小吃,棋牌室,还可以水上行舟,将打造成唐文化综合传播平台,给市民及外地游客提供又一个休闲之地。 乘车路线 洛阳火车站到上阳宫文化园 上阳宫地点 洛阳火车站出站口 从洛阳火车站出站口到道南路,行驶150米 左转,进入道南路,行驶1.9公里 右转,从道南路到定鼎北路,行驶440米 请直行,进入定鼎北路,行驶480米 请直行,进入定鼎南路,行驶420米 左转,进入凯旋东路,行驶150米 右转,进入定鼎南路,行驶780米 右转,从定鼎南路到上阳宫花园,行驶4.4公里 上阳宫花园

本文标题:上阳宫(唐朝大型宫殿建筑群)详细资料大全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xinzhi.com/zs/post/958999.html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