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代建都,唐朝历代都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唐朝史册 唐朝历代建都,唐朝历代都城?

唐朝历代建都,唐朝历代都城?

2024-06-27 15: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唐朝历代都城?

唐朝在618年时,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57年,唐高宗颁布《建东都诏》,建都洛阳。

李隆基当皇帝时,改东都为东京,此时的长安相应称为西京。李亨(肃宗)当皇帝时,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设4个陪都,即东京洛阳、北京太原、西京凤翔、南京成都,此时的首都长安改称“中京”,唐朝形成了“五京制”的格局。

二、古代唐朝在哪里建都?

古代唐朝开国建都城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后武则天迁至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太宗李世民,和诤臣魏征等贤达一起,创造“贞观之治”。

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唐为周,迁都洛阳,称神都。神龙政变,李显登基为帝,复大唐国号,返都长安。开元盛世后经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到907年唐昭宗被梁王杀害。共历29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唐朝是中国古代最为强盛的王朝,现今许多地方还把华人称为唐人。

三、大唐都城是哪里?

在现在的西安市,洛阳市。是唐朝的首都。唐朝(英语:Tang Dynasty,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又名唐、李唐、大唐,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大唐的都城是长安城。隋末唐太祖李渊扫平群雄建立唐朝,定都于长安。经过李渊,李世民等几代皇帝一经统治。长安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最繁荣的城市。

大唐都城是长安和洛阳。

唐朝的首都有两个,分别为长安和洛阳。长安位于今陕西西安,洛阳位于今河南省。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初唐定都于长安,657年,唐高宗李治建都洛阳,故自此以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并列为首都,两京并重。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中国城市建置市与坊分设的典型。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改大兴为长安,此后进一步修建和完善。唐太宗和唐玄宗年间先后增建了大明宫和兴庆宫等宫殿。

唐长安城周长达35.56公里,面积约87.27平方公里,是如今西安城墙内面积的9.7倍,西汉长安城的2.4倍,元大都的1.7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公元447年所修君士坦丁堡的7倍,公元800年所修巴格达的6.2倍,古代罗马城的7倍。至盛唐,长安为当时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都市。

唐朝的首都一直是长安(现在的西安),在武则天建立武周的时候迁都洛阳,后来恢复李唐天下,又回迁西安。

武则天以神都洛阳为统治中心将近50年,基本上延续了贞观之治,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基础,被郭沫若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其影响之深远,波及当时的朝鲜、日本等国。

唐京师长安城主要由郭城、宫城、皇城等构成。宫城位于郭城北部中央,有金碧辉煌的宫殿。皇城接宫城之南,设有中央衙署及附属机构。

郭城内有南北向大街十四条,东西向大街十一条。明德门至皇城正门朱雀门的朱雀大街位于全城中轴线上,道路宽达150余米以上,被称为“天街”,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

唐长安城大明宫是唐代长安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最宏伟的宫殿,也是世界古代史面积最大最雄伟的宫殿建筑群,面积为明清北京故宫的4倍多。

四、唐朝古都?

唐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巅峰,唐朝的行政,经济中心就是唐王朝的首都长安,长安本来是隋朝的大兴城,在隋末太原留守李渊起兵造反,在儿子李世民的勇猛进攻下,李渊很快就打进了关中,占领了大兴城,而在隋炀帝死后,他就把大兴城改为长安城,自立为帝,开创了大唐王朝,长安也伴随了整个大唐王朝的始末。

是长安。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喊,也是中国城市建置市(商业区)与(住宅区)分设典型。

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却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

唐朝,618年唐高祖定都长安,657年唐高宗建都洛阳,自此以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并列为首都,两京并重。

684年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以洛阳为首都,称“神都”,长安反成为陪都。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692年增设北都太原为陪都,705年恢复两京并重。

723年复以北都太原为陪都。733年以长安为京畿,洛阳为都畿,二者并称“京都”;757年增设凤翔、成都两座陪都而形成五京制格局,762年后结束五都制,以长安为首都,洛阳、太原为陪都。904年迁首都于洛阳。

公元618年,李渊建唐,定都长安,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葺洛阳城,号称洛阳宫。他曾三次来洛阳处理政务及外事,在洛阳宫居住二年之久。

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高宗李治即位。永徽六年(公元657年)来到洛阳,在此处理国家大事,以洛阳为东都。实际上唐朝的都城已从长安徙至洛阳了。唐玄宗在位44年,都洛阳10年。安史之乱后,唐中央的权力大大削弱,节度使的权势越来越大。

公元904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发兵长安,挟持唐帝(昭宗)迁都洛阳。

唐朝的都城有两个,分别是长安和洛阳。

1、长安

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隋唐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市。

长安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起点,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的中国城市,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200多年(不计陪都)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建都于此,唐朝鼎盛时期常住人口185万。

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一千多年,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是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2、洛阳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在东周王城以东,汉魏故城以西18里处,新建洛阳城。

同年,改洛州(东魏改司州置)为豫州,三年又改河南郡,十四年复置洛州,辖河南、洛阳、偃师、缑氏、阌乡、桃林、陕、熊耳、渑池、新安、巩、宜阳、寿安、陆浑、伊阙、兴泰、嵩阳、阳城等18县。

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阳为都,称东都。

扩展资料:

公元618年,李渊建唐,都是长安,唐太宗李世民是,下令修葺洛阳城,号称洛阳宫。他曾三次来洛阳处理政务及外事,在洛阳宫居住二年之久。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高宗李治即位。

永徽六年(公元657年)一同来到洛阳,在此处理国家大事,以洛阳为东都。实际上唐朝的都城已从长安徙至洛阳了。唐玄宗在位44年,都洛阳10年。

安史之乱之后,唐中央的权力大大削弱,节度使的权势越来越大。公元904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发兵长安,挟持唐帝(昭宗)迁都洛阳。

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帝(哀宗),唐亡。此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唐朝时期,东西洋并重,洛阳与长安都是世界上的名都。唐朝都洛阳的有唐高宗、中宗、睿宗、玄宗、昭宗、哀宗6帝,前后30余年。

长安城由郭城、宫城、皇城三部分构成。宫城位于郭城北部中央,有金碧辉煌的宫殿。皇城接宫城之南,设有中央衙署及附属机构。

郭城内有南北向大街十四条,东西向大街十一条。明德门至皇城正门朱雀门的朱雀大街位于全城中轴线上,宽达150余公尺,是今北京东西长安街宽的两倍。

其他通城门的大街也多宽在百米以上。垂直交错的大街将郭城划分为108个封闭式的里坊,坊内有民居、官衙、寺观等。

唐贞观后对长安宫室进行增建,贞观八年(634年)于太极宫东北的龙首原高地上建永安宫,次年更名大明宫。

龙朔三年(663年)后这里成为主要朝会之所。玄宗时又于藩邸兴庆坊建兴庆宫。此外,唐长安城的东南隅,还有风景游览区曲江池,将风景区与都城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个创举。

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里坊制都城最完善的形态。它采用中轴对称布局,规划严谨,街坊整齐。其布局对东亚一些国家的都城产生过重大影响。

文献记载长安的西市附近集居了许多中亚和西亚的「商胡」、「胡客」,其西南相邻的崇红坊,还设有波斯教寺。当时这一带为中西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中心。

洛阳方面,唐武德四年(621年)曾废除东都,毁洛阳宫厥。至显庆二年(657年)恢复东都。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改称神都,天授元年(690年)建都神都。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复称东都。

洛阳郭城平面接近长方形,周长约28公里。设八个城门,东、南各三门,北面二门,西面无门。宫城位于郭城西北角,东宫在宫城之东。

皇城绕宫城东西南三面修筑。宫城北部有曜仪、圆壁二城。皇城之东又有东城,东城之北有储存粮食的含嘉仓城。郭城内由垂直交叉的道路划分成若干方形或长方形里坊。

北通皇城正门的定鼎门大街宽121公尺,是全城最宽的街道,其余连接城门的街道宽41-59公尺。里坊有坊墙,四面设门,内设十字街。

据考证,洛水北有二十八个坊、一个市,洛水南有八十一个坊、两个市,共一百零九个坊、三个市。

总之,长安、洛阳为当时中国的首都,也是世界名城,可惜安史之乱及其后的连年战争,使两京受灾惨重,故唐以后已难复旧观。

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隋唐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市。2、洛阳

1、唐朝古都有两个,分别在陕西西安、河南洛阳,

2、其中西安古称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从古至今有十三个王朝在西安定都,洛阳又叫洛京,在唐高宗时期成为唐朝首都,唐昭宗时期正式迁都,从古至今,有六位皇帝在此继位。

1、陕西西安

唐朝古都是陕西西安。西安古时称为长安,从西周时期开始,就是首都,从古至今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定都,出现了六十六位君王,唐朝定都西安后,进行了增修和扩建,宫城与现在的西安市重合。

2、河南洛阳

唐朝古都是河南洛阳。河南洛阳成为首都的历史较短,只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从古至今经历了六位君王的统治,宫城面积比西安稍小,但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交通便利。

李渊建立唐朝的时候是设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后来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

再后来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还都长安。

综上可得,唐代古都在长安。

1、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会、副省级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曾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

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

唐朝的古都在长安,就是现在的西安

五、唐的都城?

唐都

唐朝都城长安

六、唐朝最早建都哪里?

古代唐朝曾经在长安、洛阳两个地方建立都城。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以尊隋之名起兵,一路势如破竹,十一月攻占长安,拥立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建都最早,建都历史最长的城市。

天复元年(901年),崔胤联合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迎唐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而朱温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温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宣武节度使朱温入宫尽诛宦官。天祐元年(904年),朱温发兵长安,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之后将唐昭宗杀害。

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今河南滑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朱全忠本想等统一后再夺取帝位,但因征讨淮河以南地区失利,所以提早于907年逼迫唐哀帝禅让。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唐朝灭亡,享国290年。

唐朝最早建都在山西并州。

七、唐都城变迁史?

       唐代都城有长安、洛阳。

       公元618年,李渊建唐,定都长安,后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葺洛阳城,号称洛阳宫。

他曾三次来洛阳处理政务及外事,在洛阳宫居住二年之久。

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高宗李治即位。

永徽六年(公元657年)一同来到洛阳,在此处理国家大事,以洛阳为东都。

实际上唐朝的都城已从长安徙至洛阳了。

唐玄宗在位44年,都洛阳10年。

安史之乱之后,唐中央的权力大大削弱,节度使的权势越来越大。

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帝(哀宗),唐亡。

此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唐朝时期,东西洋并重,洛阳与长安都是世界上的名都。

唐朝都洛阳的有唐高宗、中宗、睿宗、玄宗、昭宗、哀宗6帝,前后30余年。

       长安城由郭城、宫城、皇城三部分构成。

宫城位于郭城北部中央,有金碧辉煌的宫殿。

皇城接宫城之南,设有中央衙署及附属机构。

郭城内有南北向大街十四条,东西向大街十一条。

明德门至皇城正门朱雀门的朱雀大街位于全城中轴线上,宽达150余公尺,是今北京东西长安街宽的两倍。

其他通城门的大街也多宽在百米以上。

垂直交错的大街将郭城划分为108个封闭式的里坊,坊内有民居、官衙、寺观等。

        唐贞观后对长安宫室进行增建,贞观八年(634年)于太极宫东北的龙首原高地上建永安宫,次年更名大明宫。

龙朔三年(663年)后这里成为主要朝会之所。

玄宗时又于藩邸兴庆坊建兴庆宫。

此外,唐长安城的东南隅,还有风景游览区曲江池,将风景区与都城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个创举。

        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里坊制都城最完善的形态。

它采用中轴对称布局,规划严谨,街坊整齐。

其布局对东亚一些国家的都城产生过重大影响。

文献记载长安的西市附近集居了许多中亚和西亚的「商胡」、「胡客」,其西南相邻的崇红坊,还设有波斯教寺。

当时这一带为中西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中心。

        洛阳方面,唐武德四年(621年)曾废除东都,毁洛阳宫厥。至显庆二年(657年)恢复东都。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改称神都,天授元年(690年)建都神都。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复称东都。

        洛阳郭城平面接近长方形,周长约28公里。

设八个城门,东、南各三门,北面二门,西面无门。

宫城位于郭城西北角,东宫在宫城之东。

皇城绕宫城东西南三面修筑。

宫城北部有曜仪、圆壁二城。

皇城之东又有东城,东城之北有储存粮食的含嘉仓城。

郭城内由垂直交叉的道路划分成若干方形或长方形里坊。

北通皇城正门的定鼎门大街宽121公尺,是全城最宽的街道,其余连接城门的街道宽41-59公尺。

里坊有坊墙,四面设门,内设十字街。

        总之,长安、洛阳为当时中国的首都,也是世界名城,可惜安史之乱及其后的连年战争,使两京受灾惨重,故唐以后已难复旧观。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