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晚年写下《帝范》,被伟大领袖高度评价,给后人的人生经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唐太宗的为君之道是什么 唐太宗晚年写下《帝范》,被伟大领袖高度评价,给后人的人生经验

唐太宗晚年写下《帝范》,被伟大领袖高度评价,给后人的人生经验

2023-11-18 04: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李世民在晚年写下一本政治文献《帝范》,在赐给高宗李治的时候,他曾告诫说:“你应该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我并不是你学习的榜样。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我即位以来,也有许多不足为训的地方”。

《帝范》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管理和统御之道,毛主席曾评价说:“李世民的工作方法有四”,即李世民平定四方,用怀柔政策,不急功近利,劳民损兵;不贪图游乐,每早视朝,用心听取各种建议,出言周密;罢朝后和大臣们推心置腹讨论是非;晚上同人高谈经典文事。

《帝范》一书是李世民一生执政经验的高度浓缩,是一代英主对人生和世界的体悟,是一个马上争天下、马上治天下的开国君主一生经验的总结。

01 君体篇:加强自身修养气度的学问

“宽大其志,足以兼包;平正其心足以制断。非威德无以致远,非慈厚无以怀人。”

作为一位君主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这样他才能包容宇宙,涵容万物。如果一个帝王小肚鸡肠、器量狭窄,他怎么可能有容人之量,胸中怎么能装下整个天下呢?

同时作为帝王,如果能让自己修养到平心静气,公平的对待天下人和事,那么做事就能正确决断。

《三国演义》中有一句话评价袁绍,说袁绍“外宽而内忌”。这句话非常准确的描述了作为一路诸侯的袁绍的性格。袁绍缺乏包容天下的海量,而他的失败也是因为他性格上的这一致命的缺陷。他气量狭窄,不能容人,像许攸那样的谋臣也是因为猜忌而不重用。

曹操正好与他相反,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的手下从袁绍府的柜子中搜出一大摞信件,都是在官渡之战前夕,朝中大臣以及曹操部下私通袁绍的证据。曹操看都不看,直接下令全部烧掉,然后他对将领们说:“决战之前,连我都不能自保,我怎么能保护得了他们呢?”

曹操的这种通情达理、宽宏大量的气度让人佩服,而他的做法正好笼络了人心,比去处罚那些私通袁绍的人效果要好百倍。

唐朝的繁荣昌盛,至今都是中国人的骄傲。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贞观年间,国内海晏河清、路不拾遗,远近外族闻风畏服,争相朝贡,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给当时的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还因此被周围的诸多少数民族国家尊崇为“天可汗”。

不光是帝王要有涵盖宇宙的志向、包容天下的海量,即使是普通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也需要有这样的气度。如果没有胸怀天下的气势,最终也不会成为佼佼者,只能挣点小钱,取得一点小的成功而已。

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纵观古今中外,大多数成功的人,都具有这样的修养,如果不能容人,就会失去有用的人,就会失去机会。

02 纳谏篇:学会听取别人意见的学问

“言之而是,虽在仆隶刍荛,犹不可弃也;言之而非,虽在王侯卿相,未必可容。”

如果他说的话有道理,即使是个草民奴仆,也不能因为他没有身份和地位而不去听他说的话;如果他说的话没有道理,他即便是王侯卿相,也不能因为他出身高贵就采纳他的意见。

《三国志》中有一点记载,魏文帝想把冀州的百姓十万户迁徙到河南,但是当时赶上连年蝗灾,老百姓都在挨饿,朝廷中的有关部分都认为此时迁徙人口不妥当,但是皇上非常坚决的要迁徙。

这是大臣辛毗和其他朝臣一起去见皇上想要阻拦皇帝,皇上感觉非常生气,其他大臣都不敢说话,只有辛毗苦劝皇上,为此还拉扯皇帝的衣服,这在古代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万一皇帝一气之下可能会有掉脑袋的风险。但是辛毗还是这么做了。后来皇帝终于听从了辛毗的劝诫,只迁徙了一半人口。

在听取别人意见方面,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是中国历代帝王中的模范人物了。他在刚登上皇位的时候,就经常提醒手下的大臣,如果发现皇上的决策失误,一定要敢于直谏。

当时的名臣魏征就是敢于犯颜直谏而闻名于世,唐太宗和魏征也被后人赞誉为“明君直臣”。现在也流传了许多魏征和唐太宗进谏、纳谏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

有一次唐太宗要纳一个官员的女儿为嫔妃,诏书已经发出,只是还没有派出使者。魏征知道这件事后,马上出面阻拦,说这个姑娘已经许配给别人家了,如果现在要纳为嫔妃,会影响皇上崇高的品德。唐太宗听完后,大吃一惊,马上下令停止册封,其他大臣劝说已经下了诏书,何必半途而废呢,但唐太宗坚持停止纳妃,把册立诏令作废了。

唐太宗一生都保持着虚心纳谏的美德,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十分难得。在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十分痛惜的对大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只得失。魏征去世,朕少了面镜子啊!”

03 求贤篇:学会使用人才的学问

“夫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故尧命四岳,舜举八元,以成恭己之隆,用赞钦明之道。”

济时匡世,辅佐君王,必须有品德高尚的杰出人才。国家倘若任用了正直的忠臣,天下自然会大治。所以尧帝任命了“四岳”为臣,舜帝任命“八元”来治理天下。舜举八元而任之,所以能成恭己之隆;尧命四岳而任之,所以能赞其钦明之道。

韩信是淮阴人,最初在项羽手下,项羽不看重他,于是他就跑到刘邦军中了,但刘邦也不看重他,于是韩信就又从刘邦的军中逃跑了。

刘邦手下的萧何与韩信交谈后,知道韩信是个智谋出众的人,听到韩信走了的消息,没有来得及禀报刘邦,就去追赶韩信了。过了几天萧何把韩信带了回来,然后极力向刘邦推荐,说:“像韩信这样的人,很难再找到第二个,如果大王想要争霸天下,那么非得到韩信不可。”萧何又劝诫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刘邦按照萧何的话做了。

等到拜完将,刘邦向韩信请教争霸天下的方略,韩信分析了项羽和刘邦的力量对比,然后告诉刘邦应该怎么办。刘邦听完后,按照韩信的计划施行,最后果然大败项羽,取得了天下。

得高人者得天下,这几乎成了大家公认的真理,翻开中国历史可以看到,大凡有些作为的帝王,手下肯定有一个或几个高人在为他谋划。商朝有伊尹,周朝有姜子牙,汉朝有韩信、张良、萧何。唐太宗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而且还指出对于人才要“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对于真正的人才,要以礼相待。

现代社会要经营好一家大公司,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也需要招揽人才,事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繁荣发达的地方,必然人才济济;落后愚昧的地方,肯定缺乏人才。

要学会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重视人才,这也是现代社会有所作为的人必备的素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