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墓室刻有55个字,暴露了李世民的小心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唐初太子李建成 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墓室刻有55个字,暴露了李世民的小心思

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墓室刻有55个字,暴露了李世民的小心思

2024-07-12 10: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说到唐朝,不得不提及开国皇室一族,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尤其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

一方面,他是千古一帝。登基二十三年来,经过李世民君臣的不懈努力,这一时期的唐朝,对内民生安定,对外武功显赫,为后来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础。而另一方面,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血亲获得皇位,成为后人对其诟病之处。

当2013年一件重要的文物被发现,真相重新浮出水面时,让人得以从新的角度,审视这位千古一帝的内心。

仅五十五字的“太子”墓志

2013年3月,西安市文物稽查队收缴到一份仅有五十五字的神秘墓志。经探查,墓志整体分为盖与志两部分——盖为盝顶形,以阳文篆书“大唐故息王墓志之铭”。

志则为方形,边长52厘米,高11厘米,正面刻有志文,只有寥寥数十字,镌刻着“王讳建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于京师,粤以贞观二年岁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于雍州长安县之高阳原。”

根据史料和墓志资料,专家判定这便是失踪了八年之久的李建成墓志。

2005年,西安市市郊发现唐初太子李建成墓地,其墓志被开掘后不久遭到不法分子倒卖。值得庆幸,李建成墓志虽失踪八年却仍保存完好,现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保存于西安博物院。

如此,这件重要的文物才得以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动人心魄的历史。

从整体来看,墓志的篆文遒劲,造型古朴,刀法精练,显然出自当时名家的手笔。只是对于唐朝开国皇室一族,且曾经作为太子的李建成而言,这样仅有寥寥五十五字的墓志呈现出一种过分异常的“低调朴素”。

墓志仅简短记录了李建成的谥号、死亡时间以及下葬时间与地点,并没有像一般墓志记载墓主的生平和功绩,通篇只字不提他的生平过往,这一反常让人不得不深思其背后的原因。

玄武门之变,唐朝历史的转折点

墓志通常指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亦指墓志上的文字。在我国,墓志大约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墓志”一词的解释为:“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也指墓志上的文字。有的由韵语结尾的铭,也叫墓志铭。”

在古代,墓志要刻入逝者的生平,功绩以及评判,而后放进墓穴里,古人讲究立德,立言,立行,生平过往在去世后都要写入墓志铭,以求得人死留名,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

李建成妻子郑观音的墓志,其志盖篆文3行,行4字;志宽均71cm,35行,行35字,共1185字。墓志内容便按照以上信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录,两相对比,可见只有寥寥数十字的李建成墓志属实“可疑”。

要探究这一点,必须回到那场改变唐朝历史走向的“玄武门之变”。

大业十三年(617年)农历七月,李世民鼓动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李渊率军三万誓师,于晋阳正式起兵,与长子建成、次子世民挥师南下,农历十一月间攻入长安,灭隋建唐。

唐朝建立后,李渊并未按照此前约定立李世民为太子,而是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一是源于西周时期奠定下来的宗法制影响十分深远,其核心便在于“立嫡(适)以长不以贤”的嫡长子继承制。

当然,历史上并非没有反例,从时间线上来说,最近的便是隋文帝立嫡次子杨广为太子,但也许正因如此,李渊在亲历了隋朝此后种种祸患,对此更加心存担忧,在他看来,李世民与杨广存在一定的共同点,二人都是“昆弟之中,独著声绩”。

其二便是李建成作为嫡长子并非完全一无是处,虽然与李世民相比存在诸多不足,但作为储君是绝对足够的。在经过种种考量后,李渊选择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并且自信有能力平衡二人之间的关系,

可后来的事实证明,二人各自为营谋取利益,摩擦不断,为后来的“玄武门之变”埋下伏笔。

玄武门之变,墓志上的“秘密”

“历史是由胜利者所书写的”。

墓志上只用寥寥五十五个字,简单概述李建成的一生,而墓志全篇最重要的文字便是谥号“隐”字。

在《旧唐书·李建成传》中,对李建成的最终谥号“隐”字有着详细记载——李世民登基之后,就立刻给李建成的谥号定为“隐”,后来也没有更改。

然而在墓志中,表示谥号的“隐”字有着明显的修改痕迹。

有专家参照《唐会要》中群臣对李建成所属谥号争议一事的记载,再结合墓志修改后残留笔画推断,认为修改前谥号为“灵”字,后才改为“隐”字。

在唐朝史书中,关于李建成的记载存在诸多矛盾之处,对其评价也持贬义态度。例如新旧唐书中,将起兵建唐的功劳几乎都归于李世民,而对李建成的功绩过往避而不谈,反而记载了许多李建成排挤,加害李世民的斗争。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