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牌照三度被拒 快递新兵哪吒速运“借壳起网”阳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哪吒快递什么时间起网 申请牌照三度被拒 快递新兵哪吒速运“借壳起网”阳谋

申请牌照三度被拒 快递新兵哪吒速运“借壳起网”阳谋

2024-03-28 16: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年中起网”目标多次落空

事实上,缺失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正成为哪吒速运如期起网征程上的“拦路虎”。

记者梳理发现,早在今年2月,哪吒速运就提出了“年中起网”的目标,今年4月份,哪吒速运再度宣布起网计划不变。但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信息,今年4月14日、28日和5月26日,哪吒速运先后三次递交申请,办理状态均为“已办结(不予受理)”。

今年3月,曾有消息传出哪吒速运或入股天天快递,整合天天快递的分拨中心、牌照、网点等资源,但彼时天天快递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否认了这一传闻。根据国家邮政局9月24日发布的公告,天天快递有限公司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已因有效期届满未延续而被注销。

关于哪吒速运起网慢的原因,9月10日,江苏国信华夏通过哪吒速运官方平台发布《致江苏国信华夏员工及合作伙伴的一封信》称:“公司于3月份即准备完毕快递经营许可证的各项资料,4月初正式提交国家邮政局,经数次补充资料后达到邮管局的各项要求。因公司内部个别管理人员欺上瞒下,内外勾结,恶意泄露公司信息,扭曲事实,客观上阻挠起网进度,我们正在通过中国国信信息总公司协调快递经营许可证的办理。”

江苏国信华夏还在前述公告中提到,已应市场的强烈诉求向江苏邮管局递交了《关于快递经营许可证办理的紧急报告》,公司在承受各方压力的同时也承担着每月巨大的投入,目前正在进行起网前准备。

据了解,目前哪吒速运拥有40余个分拨中心,总面积约45万平方米。今年6月,哪吒速运全国分拨中心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进入安装调试阶段。

中化商务电子招标平台发布的信息显示,近4个月来,江苏国信华夏陆续发布了涉及哪吒速运快递面单采购、区域客服工作集中外包、干线运输业务、支线运输业务、分拨基本生产物流采购项目等数十条招标信息。

对于哪吒速运三次申请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被拒的情况,徐勇向记者分析称,由于快递行业集中度不高,近年来一直处于打“价格战”的状态,加之当下快递企业过多,所以牌照申请面临着行业管制的因素。“相较于全国性牌照,如果哪吒速运申请的是省内快递牌照,获批的可能性更大。”

共同打造互联网生态链

据了解,速尔快递以“企业件+零担快递”为市场定位,服务B2B市场,以企业、工厂为核心客户群体,以“3~100kg”为核心重量段。根据江苏国信华夏公布的信息,托管速尔快递经营事务后,将以速尔快递B端业务资源与哪吒速运已有的全国分拨网络和C端合作伙伴资源整合。

目前,速尔快递已处于破产状态。今年7月30日,速尔快递管理人发布公开招募意向投资人公告,根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9月22日公布的信息,速尔快递即将于10月8日召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此次会议的表决事项为“速尔快递破产期间继续营业及托管经营”。

记者致电速尔快递管理人工作人员了解到,江苏国信华夏是参与此次会议的唯一意向托管方,相关事项尚需债权人投票通过。

关于哪吒快运和速尔快递的合作进展情况及具体的合作计划,江苏国信华夏方面表示,目前正在就人员安排、网点规划等事项与管理人等积极沟通,同时将运输合作、分拨场地、经营方针等事务纳入计划,有序推进,旨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各方利益,提升经营效率,发挥整合优势。

江苏国信华夏方面在公告中指出,公司将携旗下全资子公司哪吒速运、江苏二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郎科技”)共同打造以“快递、快运、社区配”为一体的互联网生态链,专注三农、乡村振兴及信息化的结合,拥有智慧社区、互联网及科技赋能菜场/商超三项主营业务。

东莞市一位了解该情况的速尔快递网点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速尔快递方面目前未在内部发布相关通知,“江苏国信华夏尚未直接与速尔快递对接下一步的工作部署和发展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作为江苏国信华夏旗下新成立的子公司二郎科技,被认为是哪吒速运的流量平台。今年7月份,二郎社区线上商城和线下旗舰店相继启动运营。二郎社区主打销售原产地直采直供的产品,配送环节由哪吒速运负责,线下门店旨在搭建本地生活服务圈。

此前,记者曾走访二郎社区位于南京市佳营路的首家旗舰店,该门店面积约200平方米。据现场装修人员介绍,门店装修造价和设备购置费用合计约50万元。记者在现场看到,该门店还设有饮料吧台和快递存放区。

二郎科技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二郎社区的门店主要为品牌商的展示中心,与社区团购的区别主要在于,平台不仅仅是站在商业的角度,门店加盟商可通过门店提供商品销售、快递存放、便民功能,例如家政服务等获得多元化收入。

不过,由于哪吒速运迟迟未能起网,目前二郎社区线上商城的配送服务主要由极兔、申通和中通等外部快递公司承接,旗舰店的配送服务目前由二郎科技内部员工负责。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