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红河型元阳式彝族服饰图案之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哈尼族纹样有哪些种类 探析红河型元阳式彝族服饰图案之美

探析红河型元阳式彝族服饰图案之美

2024-06-28 10: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张季棽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100105)

彝族历史文化悠久,经六祖分支[1],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的川、滇、黔、贵四省,支系繁多。因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其生产劳动方式也有很大差异,故各地区服饰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服饰质地、款式、图案、色彩、制作工艺上各具特色,表现出丰富多元的民族服饰文化。不同学者对于彝族服饰的划分标准不同,通常采用的分类方式是按照分布区域进行划分,可分为六大类型:凉山型、楚雄型、红河型、滇东南型、滇西型、乌蒙山型[2]。其中红河型服饰主要分布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该地区多民族杂居,服饰风格差异较大,其服饰又可细分为元阳式、建水式、石屏式三种,红河型元阳式彝族服饰属“尼苏”支系。男服尚简,女服尚繁是元阳式彝族服饰的主要特点。元阳式彝族女装包括内衣、外衣、裤、帽、鞋、腰带及饰物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公鸡帽头饰和华美精致的尾饰。勤劳的彝族妇女们运用刺绣、镶嵌等工艺技法,图案装饰构思精巧,鲜艳的图案色彩装饰在素雅的底布上,形成对比(如图1 所示)。彝族女子穿着传统服饰行走在青山绿水间,成为耀眼的点缀,形成另一道美丽的风景。

图1 元阳式彝族服饰着装图

1 红河型元阳式彝族服饰图案的类型

彝族服饰图案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创造出来的民间艺术珍品。这些图案以概括、抽象、夸张等艺术手法,鲜活地再现了彝族人民的民族风貌、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并表达了其思想观念。

元阳式彝族服饰图案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色彩斑斓、工艺精巧。勤劳聪慧的彝族妇女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祖先的智慧,从生产生活中得到大自然的启发,用她们的巧手制作出色彩斑斓、内容丰富的图案,使元阳地区的服饰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1.1 展现自然趣味的植物之美

元阳地区的植物种类丰富,它们为彝族人民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彝族妇女善于捕捉自然界的各种植物形态特征,结合自身的审美,创作出形态、颜色各异的植物图案。在元阳式彝族服饰中,常见的植物图案有石榴花、山花、寿菊、芝麻铃等,多采用刺绣工艺,常见于彝族女子上衣的领口、袖口和衣襟,以及尾饰、头饰等各种饰品上。这些图案真实地展现了当地彝族的生活环境,也表达了彝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植物图案中,尤以色彩艳丽的各种花卉图案引人注目。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以花卉的枝叶、藤蔓为衬托,间以各种昆虫、鸟兽,使整个画面灵动流畅、饱满丰富。

1.2 凸显生命活力的动物之美

彝族服饰中的动物图案种类繁多,是最常见的设计元素之一。元阳式彝族服饰中的动物图案主要有蝴蝶、蝙蝠、白鹇鸟、鱼、田螺、青蛙、鸡冠、犬齿纹等,这些动物大多与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动物图案以用色大胆、造型多变为主要特征,其造型大多经过彝族妇女的抽象处理,是对动物整体形态或局部特征的生动再现,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1.3 描绘山明水秀的景观之美

彝族服饰中的风景图案源自于彝族先民的自然崇拜。远古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自然知识匮乏,彝族先民将自然界中的各种景物和各种现象作为精神上的寄托和崇拜对象,并将它们装饰在服饰上,希望借此得到庇护。在元阳式彝族服饰中,风景图案大多是自然景物的简化、变形、归纳,如水波纹、如意云纹等。

1.4 表达抽象简练的朴素之美

几何图案是指非写实性的规则图案,是以点、线、面作为基本的构成元素,将具象事物进行变形、抽象或夸张手法创造出的图案。几何图案种类众多、流传广泛,它以形态简洁、造型有序、制作精美的特点受到彝族人民的喜爱,普遍用于各种服饰的装饰。元阳式彝族服饰中常用的几何图案有条纹图案、三角形图案、回字纹、盘长纹、漩涡纹等,其装饰的部位主要是在服装的下摆、袖口和配饰上,多采用刺绣、贴布工艺进行表现。这类图案是元阳彝族人民在长期劳动中对客观形态的归纳,也是彝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缩影。

2 红河型元阳式彝族服饰图案的构成方式

元阳式彝族服饰图案构图或生动有趣,或古朴自然,令人为之惊叹、为之折服。在实际的应用中,根据年龄与穿着者的喜好,装饰位置会有所不同,图案的构成方式也有着丰富变化。

独立图案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和象征性,一般出现在服饰中面积较大的位置,作为图案的主体部分或组成其他图案的基本单位[3]。植物、动物、风景、几何均可以作为独立图案进行设计表现。在元阳式彝族服饰中,独立图案包括蝴蝶纹、鸟纹、鱼纹等,多以刺绣作为工艺手法。形体适合图案[4]一般应用在元阳式彝族服饰中的尾饰、童帽顶部等处,图案按照特定的外形轮廓排列,不同图案之间相互协调、互补,结构严谨、布局匀称、主题突出、精致丰富,外形与图案形象和谐统一(如图2 所示)。角隅适合图案通常位于服饰结构边缘的转角部位,例如女子上衣的下摆、衣襟等,以几何图案最为常见。

图2 适合图案在尾饰上的应用

连续图案具有严谨性、节奏性、连续性的特点,装饰性很强,不仅可以作为边饰使用,亦可通过多重二方连续的排列组合而形成独具一格的装饰主体[5]。元阳式彝族服饰中的二方连续图案主要有回形纹、犬齿纹、三角形图案、水波纹等,一般装饰在上衣的门襟、袖口、底摆或各类饰物边缘位置上,起到强调服饰结构轮廓、调节整体图案疏密的作用。二方连续图案结构较为简单,但工艺精致,常使用多种工艺手法相结合,突出其韵律感。除传统的刺绣工艺外,元阳式彝族服饰借鉴周边哈尼族的银泡装饰,将闪亮的小银泡排列为二方连续图案,缝缀在以深色为底色的服饰上,如同黑夜点缀了繁星,尽显精美华丽。四方连续图案一般应用在需要较大面积填充装饰的地方,例如彝族背孩带。元阳式彝族服饰图案在实际的应用中灵活多变,不同构成方式的图案通常以组合的形式相互联系、相互结合,形成全新的图案形象,其构图丰富且变化多样,有着内容饱满、协调完整的特点。

3 图案寓意

丰富多彩的图案是彝族姑娘们热爱生活、追求美丽的象征,她们将万千自然景观进行变形、归纳,转化为装饰的图案绣在服饰上,传递她们的生活理想与生活态度。她们以针线代替笔墨、以图案表达情感,赋予图案以灵性。

元阳式彝族服饰图案的形成与彝族人民的生活环境、生活习俗息息相关。由于当地彝族自古就在连绵的梯田山上繁衍生息,其服饰图案展现出丰富的梯田元素。例如,水波纹、漩涡纹象征着梯田里的层层浪花和涟漪;不同颜色布条镶嵌的条纹图案象征着层层梯田,都反映出彝族人对自然万物的崇敬,表达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梯田花也是元阳式彝族服饰中的代表性图案。彝族妇女根据花朵的形象进行想象,运用变形、简化的手法设计出六瓣花的形象,花朵色彩各异,表现了彝族人热爱生活和追求美的思想观念。彝族服饰图案中还大量使用云纹,寓意平安吉祥。犬齿纹也是元阳式彝族服饰中极为常见的图案,又被称为狗牙纹、狗牙边,通常装饰于服饰边缘位置,彝族人认为犬齿有辟邪的作用,故用犬齿图案作为服装的装饰以祈求吉祥平安。

4 红河型元阳式彝族服饰图案的审美特点4.1 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题材美

彝族的服饰艺术来源于深山,蕴含着自然之美。元阳梯田是当地彝族赖以生存的环境,作为世界级的自然遗产,其壮丽、秀美的奇观令世人惊叹。尽管身处高山之巅,生活环境艰苦,但彝族与哈尼族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坚韧的性格开辟出层层梯田,创作出别致绚丽的传统民族艺术。纵观四季流转,天光云影变幻莫测,元阳梯田的景观可称为以天地为背景的艺术交响乐,为人们提供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元阳式彝族服饰中的装饰无不体现着大自然之美,层层叠叠的线条装饰,活泼灵动的花鸟鱼虫,斑斓的图案色彩,都是大自然的写照。彝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以自然环境作为审美对象,服饰图案意蕴丰富,富于变化,自然美与服饰美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传统民族文化艺术之美。

4.2 以民族交融为特色的装饰美

元阳地区境内多民族杂居,其中以彝族与哈尼族居多。在漫长的民族交往过程中,彝族服饰在保留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汲取哈尼族服饰中优秀的装饰图案与装饰工艺,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服饰艺术。元阳式彝族服饰图案作为民族识别的符号,是延续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如青年女子的鸡冠帽,就是彝族图腾崇拜的体现。然而,在服饰装饰方法与制作工艺方面,彝族借鉴了哈尼族的银泡装饰工艺和部分图案的形态,并对其进行改良与创新,形成符合本民族审美观念的服饰装饰风格,丰富了传统服饰文化宝库。聪慧勤劳的彝族妇女以哈尼族的银泡装饰为灵感来源,创造出精美的缠绣工艺。其制作工艺通常以一组棉线为芯,芯外紧密地缠绕丝线形成图案,成为元阳式彝族服饰的装饰特色。这种工艺方法构思巧妙,立体感极强,集观赏性、实用性于一体,且经济实惠,彰显了彝族的民族韵味。

小结

彝族服饰图案作为传统民族服饰文化中的瑰宝,彰显着民族身份,撰写着民族历史,描绘着族人生活,承载着民族精神。元阳式彝族服饰图案设计精美、造型独特,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大自然的启示创造出来的。这些图案有的是别具匠心的精心设计,有的是自由大胆的创新设计,不仅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彝族人运用简化、重组、夸张等艺术手法设计出的各种服饰纹样不仅符合彝族的审美观念,而且迎合了现代设计中的简练概括的审美趋势。因此,对元阳式彝族服饰纹样的研究有利于巩固与发扬我国民族服饰文化,同时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参考。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