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百年华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哈尔滨为什么迅速衰落 哈尔滨·百年华章

哈尔滨·百年华章

2024-02-04 20: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哈尔滨日报社、哈尔滨学院

联合策划

推出大型手绘连环画长卷

《哈尔滨·百年华章》

南厂北迁 哈尔滨成为重要工业基地

1950年10月,随着“南厂北迁”战略的实施,先后有哈尔滨轴承厂、哈尔滨电缆厂、哈尔滨绝缘材料厂、哈尔滨电碳厂、哈尔滨第一工具厂、松江橡胶厂、建成机械厂、哈尔滨针织厂、哈尔滨电机厂、松江电机厂、哈尔滨第一机器制造厂、龙江电工厂和阿城继电器厂等16个大中型企业迁至哈尔滨。为了更快更好地建设新中国,干部工人鼓足干劲,让这些工厂迅速建成并形成生产能力。

1950年抗美援朝时期,瓦房店轴承厂从辽宁复县迁到哈尔滨。两座废弃的火磨改造成厂房,轴承厂当年即投入生产,数以万计的轴承源源不断地送往全国各地,运转在新中国的众多工业设备上。

1951年,刚刚投产不久的哈尔滨电机厂自主设计制造了我国首台800千瓦水轮发电机,开创了新中国制造发电设备的历史,实现了我国水电机组自行设计制造“零”的突破。这台机组于1952年安装在四川龙溪河下硐电站,1959年迁至四川苏雄电站,并被命名为苏雄机组。在1952年投运后的近60年时间,苏雄机组运行稳定,持续发电,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历经70年的发展,如今哈电机已成为中国水电制造业享誉中外的著名企业。

随着这些大中型工厂的迁入,使哈尔滨重工业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转型为新兴工业化城市。除了工业企业迁驻,同时北迁到哈尔滨的还有东北局所属的坦克学校、航空学校、沈阳农学院和一些机关、医院等单位,哈尔滨成为北方重镇和重要的工业基地。

1950年10月,“南厂北迁”战略实施,先后有16个大中型企业迁到哈尔滨。一时间,城市里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天际线上烟囱林立。

1950年,哈尔滨众多工厂迅速建成投产并形成生产能力,改变了哈尔滨的工业结构,重工业的比重由1949年的18%上升到32.8%;产业工人增加到195235人。哈尔滨实现了由消费城市向新兴工业化城市转型。

哈尔滨电机厂研制出我国首台800千瓦水轮发电机,开创了新中国制造发电设备的历史。该机组自1952年投产后一直稳定运行至2010年,哈电集团电机公司于2011年将其收回留念展示。

1951年4月,在哈尔滨两座废弃火磨基础上改建而来的“东北机械第十四厂”正式投产,当年生产轴承37万套,为新中国的建设增添了新的力量,这座工厂就是日后中国三大轴承厂之一的哈尔滨轴承厂。

“一五” 项目落地 冰城迅速崛起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两国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些两国历史上遗留问题开始得以解决,其中就包括中长铁路问题。

1949年12月16日和1950年1月20日,毛泽东和周恩来先后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并于1950年2月14日,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签订新的《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根据协定,从1950年5月1日起至1952年12月31日止,中苏共同经营中长铁路(两年零八个月),然后移交中国。1952年12月31日,中长铁路移交议定书签订和庆祝大会在哈尔滨举行,从此这条被外国侵占、经营多年的原中东铁路完全返还中国,中国在原中东铁路的失地和主权也完全得到了恢复。

作为中长铁路的重要枢纽,发达的铁路交通是哈尔滨的重要优势。1953年,国家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内容之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一五”时期国家的156项重点工程有13项落户哈尔滨。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部部机器轰鸣震天,锅炉厂、电机厂、汽轮机厂……一大批实力企业迅速崛起,在国家的经济恢复和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仅哈尔滨锅炉厂,“一五”期间为国家生产电站锅炉就占全国火电机组装机容量的1/3。

经过几年的建设,哈尔滨已经成为一个繁华的大城市,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崭新的工厂和朝气蓬勃的工人让这座城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息,涌现出了苏广铭、孙茂松等许多全国闻名的劳动模范,多人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哈尔滨和新中国一起大踏步前进,1957年哈市工农业生产总值位居全国前列。

1952年12月31日,中长铁路移交议定书签订和庆祝大会在哈尔滨中长铁路文化馆剧场(现哈铁文化宫)隆重举行,中国长春铁路的中苏共管历史宣告结束。

“一五”时期,随着一项项国家重点工程落户,哈尔滨迅速发展成为一座繁华的大城市:中山路上车辆穿梭来往;大庆路(三大动力路)两侧分别是高大的厂房和整齐的宿舍楼;霁虹桥下火车喷吐着蒸汽,装载着工业产品南下。

“一五”时期,哈尔滨涌现出多位全国闻名的劳动模范,成为哈尔滨红色记忆中一个又一个闪光的名字。其中,全国劳模苏广铭先后研制出错齿片铣刀、玉米铣刀等工具,大幅提高工效。他利用两年零三个月完成五年的工作量,被誉为“时间的主人”。

20世纪50年代的哈尔滨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每到休息日,江畔、街头随处可见三三两两出游的年轻人,他们或是穿着工装,或是换上了五彩的“布拉吉”,和这座城市一样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息。

1958年末,在哈尔滨电机厂的一侧,两座同样庞大的工厂先后拔地而起,这就是哈尔滨锅炉厂和哈尔滨汽轮机厂,三座大型工厂相继投产后,形成了完整的动力工业体系,哈尔滨成为中国的动力之乡,在国家的经济恢复和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绘制:孙作范 杨剑涛 刘大群

党史顾问:边清山

原标题:《哈尔滨·百年华章 | 重要工业基地是这样炼成的》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