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年味儿:咯吱盒一做四十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咯吱盒是用什么做的 舌尖上的年味儿:咯吱盒一做四十年

舌尖上的年味儿:咯吱盒一做四十年

2024-07-09 02: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转自:千龙网

吱呀一声,推开王文琴家小院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个“大家伙”——一口冒着热气的煎饼机,旁边还有大大小小的盆盆罐罐。一大家子人正忙着炸咯吱盒,通州的年味儿藏于其中。在潞城镇七级村,不少农家都会炸咯吱盒,而且一炸就是几十年,王文琴已年逾花甲,手艺是相当地道。年根儿了,十里八村的亲朋好友总有来做客的,说是串串门,其实都奔着这一口酥脆来的。

和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一样,通州的特色美食也是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说起咯吱盒,美味中藏着的是“老通州”的乡愁,和一段段以唇齿传递、以味蕾感知的故事。

好风味来自一双巧手

外形好似金黄色的小花卷儿,能当零食,也能做下酒菜。咯吱盒的有趣之处在于,仅靠声音就能辨别得出。“咯吱”一声,香味儿便喷薄而出,萦绕满口,且越嚼越香。听见的人也会不由自主地凑上来,拈上一个,细细品尝一番。

手工制作咯吱盒,则是件更加有趣的事。

刚一进腊月,王文琴和老伴儿就闲不住了。知道承德产的绿豆品质好,赶紧和商户约订购,还不忘叮嘱一番“要最新鲜的”“请尽快送过来”。食材还没到,一家人先忙起了清洗机器、筹备作料,大伙儿已经迫不及待了。

待食材备齐,随即开工。穿好围裙戴好套袖,首先要做的就是用一台小型机械磨把洗好的绿豆破成“铲儿”,也就是粉碎绿豆。凭借多年的经验,王文琴形成了自己的习惯,“铲儿”放在水里要浸泡6到8个小时,浮起来的绿豆皮撇出去,剩下的绿豆碎,软化得恰到好处,这时盛出来,放入搅浆机一转,浓郁细腻的绿豆浆便倾泻而出,质感刚刚好。

为了让绿豆浆的口味更好,除了加入十三香、盐、香菜等作料外,王文琴还秘制了一种酱汁提鲜。趁着调制好后的新鲜劲儿,绿豆浆会赶紧送上煎饼机摊成饼,然后取下、反复倒个儿、滚成卷,最后用塑料布铺盖好。

“保存的‘火候’也很重要,放置2到3个小时就可以进油锅炸了。时间短了滚好的卷可能会散开,放久了破刀又很容易碎。”王文琴解释道,“最后便是用刀切成小块儿,进大柴锅一炸,就成了我们见到的咯吱盒了。不仅好吃,还耐储存,放整个冬天都没问题。”

小小美食竟藏着漕运史

王文琴的好手艺,还得从四十多年前嫁到这个村说起。

那时候二十来岁,王文琴随丈夫王学礼来到了七级村。婆婆赵殿凤有着一身做菜的好功夫。那时村子不富裕,过年前,家里就会拿出剩下的绿豆、棒子渣打成浆,炸咯吱盒。对当时的村民来说,这称得上是一道精致美食,每年盼啊盼,只有过春节了才能吃上一回。

王文琴自那时开始便跟着婆婆学手艺,很快成了个“巧厨子”。每逢春节,一家人默契配合,能做出不少,多余的就送给邻居,美味的咯吱盒很快就在村里小有名气了。

“要说这些年,最能体现咯吱盒变化的,其实是厨具。”王文琴告诉记者,起初,做咯吱盒靠的是一口大柴锅和一个大马勺。所谓大马勺,就是木质的炒勺,口方底儿圆,豆浆浇到大柴锅上,要用大马勺的底部不断压制,最终摊成一张大饼。后来,大柴锅换成了大铁板,架在煤炉上手工摊,省去了来来回回压制的劳累。

此次记者见到的煎饼机是又一次更新——在电机的带动下,圆形的锅面可以自动旋转,用煎饼铲轻轻一推,豆浆便快速晕开,成了大饼,方便了很多。“现在还有更高级的全自动化机器,添浆、压制、出饼能做到一条龙。”王文琴打趣道,“用时髦的话说,这叫从1.0到4.0的迭代,我也算见证了咯吱盒的一段历史。”

其实,通州咯吱盒的历史,还能追溯到更早,与漕运颇有渊源。据说京杭大运河开漕之际,船工们从山东带来了美味的煎饼,但日久受潮,口味不尽如人意。有心人将煎饼卷成了卷儿,再切成段油炸,食之香脆,不易变质。咯吱盒很快成为陪伴船工远航的美食,在北运河码头方圆数十里的京东一带民间流传甚广。

过年就图这“咯吱”一口

朴素美食,因运河而生。如今生活富裕了,粗粮细作的咯吱盒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在“老通州”眼里,更是年味儿的象征。

腊月里,王文琴一如既往地早早开始炸咯吱盒,除了送亲戚、送朋友,甚至还有慕名而来,拎着食材请王文琴帮着摊饼、帮着炸的,小小庭院里好不热闹。“给老人吃的,我会摊得薄一些,牙口不好也不妨碍吃。给中青年人的,我就摊得厚一些,味儿更香,更有嚼劲儿。”子女亲友有要求,王文琴都会尽量帮着满足,“快过年了,图个乐呵!”

朴实又能干,大伙儿口口相传,王文琴一家做咯吱盒已经传出了十里八村。“最近几年过年前,总会有一家人特地从房山开车来我们家,就是为了这口咯吱盒。”其中的原因王文琴再清楚不过,几年前女儿带走的咯吱盒送给了同事,同事又分享给了朋友,一来二去,知道的人越来越多。房山这家人也就这样成了王文琴家咯吱盒的忠实粉丝。

“今年年三十,我们几个住得近的兄弟姐妹一块儿吃年夜饭,等到大年初二,两个闺女还会带着外孙子、外孙女回来,还有一些是留给他们的。尤其是外孙子和外孙女,每年都吵着闹着要吃咯吱盒,吃完还得带走不少,他们说送出去特有面子,都知道是通州的特色美食,也给咱们家乡提气了。”

咯吱盒炸到腊月二十七八也就收尾了,接下来王文琴一家还要忙活煮猪蹄、煮肘子、酱牛肉、炸豆腐等等。到了除夕,一早又得开始择菜、洗菜,把青菜拾掇出来,等着热热闹闹过个年。

其实,真正的年自进入腊月就已经开始了,正是从嚼上第一口咯吱盒时开始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