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综艺《妈妈咪呀》回归,“社会价值”是节目与人生的点金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咪呀是干什么的 女性综艺《妈妈咪呀》回归,“社会价值”是节目与人生的点金石

女性综艺《妈妈咪呀》回归,“社会价值”是节目与人生的点金石

2024-07-15 05: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梁湘梓

才艺、故事以及人物性格并重,除了这些,《妈妈咪呀》对女性群体的关注,弘扬好家风,以及积极向上的人文社会价值传播,才是节目最打动人心的精神内核。

由东方娱乐制作的大型女性励志综艺《妈妈咪呀》3月4日登陆东方卫视,拉开了节目新一季的全新序幕。在这个综艺市场纷繁复杂的时代,《妈妈咪呀》没有大牌明星,节目模式也并不复杂,简单说就是素人妈妈们的一场才艺比拼。

那么,在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排列组合中,《妈妈咪呀》却能在综艺江湖占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保持一定的收视率与口碑,原因何在?

1

传承中国好家风,

社会价值是《妈妈咪呀》的有力根基

从《妈妈咪呀》新一季的首期节目中可以感受到的是,如何表述和传达“好家风”,是新一季节目的根本出发点。

家风是什么?“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档综艺节目应该如何在传播优良家风上做出文章?

首先,是抓住“传承”这个词语核心。家风是对家族的传承,如果没有“家”哪来的“家风”?于是,新一季的《妈妈咪呀》在对妈妈们的个人才华、故事进行展示的同时,也可以发现在台下注视着台上妈妈的家庭成员。毕竟,“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一个家首先要有凝聚力,一人比拼全家打气,体现的正是这样的爱与陪伴。

其次,是“家教”,家教是一种对子孙的教育方式,而《妈妈咪呀》中通过每位妈妈的表演、讲述,妈妈们的言传身教,更是家庭中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例如首期节目中,一首《一生有你》是童年经历过坎坷的孙倩献唱给婆婆的感谢之歌。3个月大时就被送至养父养母家,那时的孙倩从未感受过家庭温暖,恐惧、自卑一直围绕着她。

直到20年后与丈夫的相遇、相知、相爱,她终于拥有自己的小家,更幸运的是有一个疼爱她的婆婆。除了好好爱她,婆婆还教她知恩必报,“我怀孕的时候,养父得了重病在床,婆婆劝我回去看看,并和我一起回家,照顾他。她对我说,哪怕只养过你一天,你也要报这份亲情。”

正是在婆婆这种包容与善良之心的感化下,孙倩放下了心中对养父养母的怨恨,让她成为了一个心向阳光的人。“我要让她有爱心,有孝心,我的妈妈就是教我这么爱人的,我现在只是把这份爱传下去。”所以,谁说婆婆和媳妇注定就是“天敌”?婆婆也可以是最棒的老师。

这样的改变,其实就是“家”的力量,更是对家风的传承和弘扬。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导师,必先正其身,这样才会收获正直的家风,教育出善良的孩子。而对于社会而言,这亦是一股无形却巨大的力量,《妈妈咪呀》新一季抓住这个核心点,也是节目的“正气”所在。

就此凯丽深有感触:“这个说大了是和谐社会,说小了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所在。”

第三,还需要理解“教化”。家教,是“教化”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形式,但是作为一个比较抽象的东西,很多父母对子女的“家风”养成采用的是一种“灌输”的方式,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因此不少子女表示反感。新一季的《妈妈咪呀》正是抓住了这个“痛点”,通过才艺+故事的组合,潜移默化中传递出“家风”。

正如传播学者罗杰斯曾总结娱乐教育媒体在发展中国家的作用时所说:“将教育信息放在娱乐节目中可以吸引大量观众,获得超额利润,同时有利于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指人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乃至奉献等利他的社会态度,是社会正面价值的直接体现。)

可以说,电视具有潜移默化中为受众树立观念的能力。因此,《妈妈咪呀》以“妈妈”群体折射出社会全景,当不同的妈妈们登上舞台,各展才艺,她们的人生故事让人动容、开怀之余,也更让人感受到“家”的重要性,这对于“家风”的传承而言,也许不失为一种正确的打开方式。

2

“妈妈”到底应是什么样子?

《妈妈咪呀》展现现代“辣妈”坚强勇敢

“妈妈”,我们在这个世上学会的第一个名词,到底意味着什么?有人说,“妈妈”意味着责任,意味着付出,意味着牺牲,意味着辛苦,意味着永远操不完的心。但是,笔者认为,“妈妈”更意味着幸福,意味着无限的成就感。

《妈妈咪呀》中妈妈们的故事,也让人看到“妈妈”的多种可能,尤其是80、90后年轻“辣妈”们的坚强与勇敢,让人惊叹:原来“妈妈”这一身份的转变,更多的是增加了人生勇往直前的勇气,这也体现着节目向上的社会价值。

24岁“辣妈”李栎涵在“抱怨”丈夫身为拳击手却略有点“娘”的话语中,实际上却是勇敢的在表达爱;知名网络歌手冷漠的妻子杨小曼,“讨伐”老公更爱“小三”,原来这个“小三”指的是老公最爱的音乐事业,而她也是那个陪着老公勇敢追梦的妻子。

因练习时不慎摔伤的王倩,从此抱憾离开杂技舞台,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积极的治疗,让她这一次登上《妈妈咪呀》,能够与老公共同完成当年没有完成的动作,年轻妈妈终于在这里得以圆梦。

还有拥有阳光笑容的白丹丹,也用自己的倔强带着弟弟共同奋斗,实现儿时的梦想;魏夕亚则带着8岁的宝宝一起登台,弹着吉他,浅吟清唱,幸福感爆棚;贵州的文光芝,为了给儿子治病苦学英文,从摆摊小贩成酒吧“歌后”,让人看到作为“妈妈”非一般的毅力。

因此,可以说《妈妈咪呀》不是一个简单的才艺比拼的“竞技场”,“才艺”只是搭载节目的一个形式,在才艺中讲述妈妈们的故事,本质上是对妈妈们的人生态度、价值观的立体展现。

不同年龄阶段的妈妈汇聚在一个舞台,快乐、自信远远超过了苦情与纠结,表征的就是中国女性群体的整体风貌。平凡的妈妈们,却都不简单,“我们都不是追求物质的人,看似平淡的经历,其实是最不容易的。”

3

传递现代女性的精神气,

《妈妈咪呀》释放着女性的表达欲望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神圣家族》中提到:“妇女的解放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在中国,自建国以来,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质的飞跃,从以往的遵从“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到现在的商界女“白领”、男“蓝领”现象,政界的女上级、男下级现象;从以往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现在的“婚姻自由”,家庭里的女主外、男主内现象日见其多……

这些都表明了一个事实——中国女性妇女的参政议政意识、婚姻自主意识、支配财产意识已有了极大的提高,已经变得越来越自主独立,越来越远离男性的附庸之物之说。

《妈妈咪呀》的出现,正是在女性逐渐“解放天性”的社会环境中诞生的,走到新一季的《妈妈咪呀》为广大女性提供了一个真实而又温馨的舞台,在这里她们可以尽情的展现自己的女性美,并能在“对话”中获得更多的成长。

这里的对话,有与观察员团黄舒骏、程雷两位男性的对话,也有与张凯丽这样的女性的对话,对话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二次传播”,有的能够激发妈妈们的表现欲,有的可以为自己的人生故事注上另一层次的注解。

李栎涵与老公之间特殊的相处模式,表达着的是现代家庭的包容与多元,凯丽评价他们说:“其实一个家庭,就是应该互补,她强你也强,不打起来才怪。”也许,在这样的对话中,这对夫妻日后会更懂得家庭的经营。

而在看完了王倩与老公的杂技表演之后,观察员团黄舒骏也评价说:“我们听了你们的故事,看到你们现在幸福的样子,这正是《妈妈咪呀》舞台上,最动人的时刻。”

因此,都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强。”《妈妈咪呀》节目中展示出了女性“为人母亲”爆发出的极大能量。

新一季节目,不仅延续了“才艺+故事”的表达模式,更加注重妈妈言传身教的“家风”传承,凸显了80、90后年轻妈妈们的独立、勇敢的精神面貌,且拥有积极健康的社会价值与较强的人文关怀,也许这正是《妈妈咪呀》区别于其它综艺节目,能够保持收视与口碑双赢的原因所在。中国好妈妈,弘扬好家风!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