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可读:当满朝文武都失声时,只有这个兰州人敢于挑战慈禧的淫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吴可读故居 吴可读:当满朝文武都失声时,只有这个兰州人敢于挑战慈禧的淫威

吴可读:当满朝文武都失声时,只有这个兰州人敢于挑战慈禧的淫威

2023-09-28 09: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吴可读的先祖是浙江处州人,明初随扈肃庄王就藩而徙居兰州,世为耕读之家;吴可读身上那江南士子的基因应该是很强大的,他虽然身在西北,但完全是对“江南出相,西北出将”认知的一种颠覆。

他的家学应该是非常好的,按他自己所言:“家谱自前明始迁祖以来,三百载椒房之亲,二百年耕读之家,十八代忠厚之泽,七十岁清白之身”,虽少有出仕之记录,然诗书传家那肯定是必须的。

吴可读生性颖悟好学,记忆力超常,读书常过目成诵;并且能诗善文,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他秀才和举人的功名都取得很是轻松,但悲催的是,这会试却久考不中,进士的声名于他来说,始终如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

其实,他久考不中是另有隐情的,原来,吴可读在京城赶考期间,迷上了一位叫翠花的姑娘,引为知己,遂将考试之事放轻了,每日沉湎于温柔乡中不能自拔,所以,还得了个外号叫“吴大嫖”。

如此这般,凭那尘积寸厚的考篮肯定是考不上的,吴可读索性以在京读书作为托词,日日与翠花缠绵,直到千金散尽而深受妓家冷落才作罢,屈指算来,好时光已过八载。

没办法,在京城,没有银子是混不下去的,他只好同心爱之人泪别回乡,好在当时有个“大挑制度”,于是,这吴可读便以大挑举人的身份,回到了家乡,旋即被任命为伏羌,也就是现在甘肃天水市下辖的甘谷县,当了县学训导。

这里应该普及一下这所谓大挑制度,清早期因人才缺乏,所以规定考取举人即可担任知县;但到了乾隆年间,随着官吏队伍地逐步健全,清政府对入仕者的要求更为苛刻,非进士不能为官。

但进士毕竟凤毛麟角,难以满足基层的实际需要,而闲处在家的举人也不断增加,久考不中也影响了他们参加科举的积极性,因此,必须要为落第举人找到一条上升的通道。

举人大挑制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所谓大挑制度,就是在落第举人中选拔一批符合规定标准的人,授予知县、教谕等官职。

不管怎么说,这吴可读是入仕了,他在甘谷被聘为朱圉书院山长,在书院讲学授徒,这一呆又过去了15年;道光三十年,由学生们为他凑集了路费,再赴京师会试,终于考中了进士,而此时的他已38岁了。

正式入仕后,吴可读的仕途也还算可以,被授刑部主事,后来又晋升为员外郎,几经辗转,吴可读出任御史,掌谏诤之权。

遇丁母忧,遂扶柩归兰,其间曾奉旨帮办甘肃团练,服阕,赴北京补原官,迁吏部郎中,又补河南道监察御史,却又因弹劾成禄降三级调用。

弹劾成禄是吴可读仕途上一次重大挫折,但也是他扬名宦海之作,所谓福祸相依大概就是指这样的事例吧。

成禄时任乌鲁木齐提督,鱼肉百姓,无恶不作,沙俄军从伊犁长驱乌鲁木齐烧杀抢掠,成禄畏敌如虎不敢迎敌,后来却纵兵诬杀良民二百余人冒功请赏,实属罪不可赦。

如此倒行逆施之行径,吴可读虽然远在京城,但实在是忍无可忍,他先是上奏列举其罪可斩者十,不可缓者五,笔挟风霜,严于斧钺,很快,成禄被押解进京,接受朝廷审讯。按清律被判斩立决。

然而,成禄是满人,又是铁帽子王奕譞的亲信,这皇亲贵族自然不能不管,所以,当奕譞施以援手后,成禄被改判斩监侯,从立即执行改为缓期执行了。

一旦成了缓期便可保全性命了,继而逍遥法外都是可能的,于是,吴可读再次上奏苦劝同治,痛陈必杀成禄之理由,但是,此举最终未能说服两宫。

“请皇上先斩成禄之头悬之于藁街以谢甘肃百姓,然后再斩臣之头悬之于成氏之门以谢成禄。”

这是吴可读奏折上的一段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写这个折子的热血贲张之情,他忠肝义胆,将个人生死早已是置之度外了。

但是,在同治看来,吴可读是在欺他年幼;在两宫看来,却是有以命要挟的感觉,所以,天庭震怒,要将他处死,后来百官求情才得免死罪。

最终同治皇帝驾崩后,光绪即位大赦天下,成禄避过惩罚,保全性命。与幸运的成禄结局判若霄壤,清廷以“吴可读坐刺听朝政”为由,降其三级,遣回原籍听用,幸好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对他优礼有加,礼聘他为兰山书院山长。倏忽间,吴可读输得几乎一无所有。

还有一件事,也反映了吴可读的敢于直言,不怕冒犯天颜的大无畏精神。

当时的西方各国早已有外国使臣来朝,但在觐见大清皇帝时候,双方由于礼节不同,以至于经常造成尴尬的纠纷,而且一拖旷日持久,久而不决。

当时西方先进诸国早已经取消了跪拜的繁文缛节,但是高傲自大的大清国依旧在天朝上国的梦中沉湎,坚持要求外国来使要对皇帝行三叩九拜大礼。

其实,朝廷上下都认为这样的坚持肯定是很可笑和愚昧的,但是,谁敢说出来呢,这叫祖制,而祖制是不可违的,就连熟悉外交的李中堂都不敢发声,噤若寒蝉。

这时,又是吴可读站了出来,他以一个七品小官的身份站出来耿言直谏:“请令各国使节觐见时不必强令行跪拜礼,宜随各国礼俗以示宽大,不必争论末节小事以损害国家利益。”

这个七品小官所说的确实是大势所趋,况且还体现了平等待人的先进思想。虽然清朝统治者很不高兴,但是最终也无可奈何地采纳了他的意见,也由此使清朝统治者记住了吴可读这个令人生厌的名字。

这大清王朝的统治者有时候也很奇怪,说它保守吧,有时也很开放,一会儿大行文字狱,一会儿又广开言路,为抚士子之心,大棒胡萝卜左右开弓,有时还真让人无所适从。

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最最重要的是对朝廷的忠诚,所以,尽管吴可读惹得两宫很不高兴,但却也知道,这老头儿是憨直,忠心可嘉。于是,气过之后,适遇同治驾崩,大赦天下,遂又将其召回,让他当了吏部主事,去替皇家管干部了。

同治去世,无子嗣,时慈安早亡,慈禧为专权,立其妹夫醇亲王子载湉为帝,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光绪皇帝,而她则可以皇太后名义继续垂帘听政。

不管这人选是否合适,兄终弟及自宋太宗后就被后人所诟病,这也是引发皇室内部不定的重要原因,慈禧此举肯定是出于私欲,但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也未可知,但吴可读认为慈禧这样做是违反祖制的,于是便跳起脚地反对,反复上疏以言不可。

吴可读此时官阶依旧六品,而年已六十晋八,按说这个年龄之人,老佛爷让在回京颐养天年,那是给你多大的面子了,你就养养花,喂喂鸟的安度晚年,岂不美哉。

那慈禧要专权弄政,哪是你芝麻小官的几封誎书能够阻止的,再说了,慈禧想垂帘听政,符合不符合礼制的,同你有个毛线关系啊,是吧。

吴可读也知道,以他的力量是于事无补的,但是,他觉得作为一个士大夫的他有责任,生性耿直的他不能不誎,慈禧不听就以死相誎,哪怕是飞蛾扑火也心甘情愿。

于是,他安排好后事,让家人速速出京,在一座叫三义庙的小寺中,将身上仅有的十余两纹银交给住持,让其在他死后买棺以葬,然后怀抱写给慈禧的泣血奏折,自缢身亡,完成了他壮烈的“尸誎”。

回头六十八年中,往事空谈爱与忠。

抔土已成黄帝鼎,前星预祝紫微宫。

相逢老辈寥寥甚,到处先生好好同。

欲识孤臣恋恩所,惠陵风雨蓟门东。

这是吴可读自殒时留下的绝命诗,从诗中我们可以看见这位传统士大夫的精神追求,将耿直进行到底,也为他的一生画上了血红的句号。

中国士大夫饱受孔孟之道影响,对于不合祖制的安排往往会采取极端的行为,最著名的明武宗时所发生的“大礼仪”事件,百余名朝廷命官被皇帝掀翻在地“逆鳞廷杖”,煞时血肉横飞,二十余人立毙杖下,那个写有《三国演义》开篇词,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 的杨慎,也被发配云南,再没踏入官场一步。

为了不让皇帝违反儒家礼法,“文死誎”是他们的最高行为准则,而这“尸誎”是其中最惨烈的,是一种崇高赤诚的从容就义,对慈禧来说,也是对其绝对权威的一种有力挑战。

“尸誎”,古已有之,但一般都为朝廷重臣,老祖宗为春秋时卫国的大夫史鱼,其后虽然也有,但毕竟还是很少有人能有如此的担当,誎不誎在我,听不听在你,所以,当上奏后遇到雷霆震怒之后,一般人都选择退却,如果真有效的话,人人皆效仿之,皇权何在,是吧。

不过,在大清朝也曾发生过“尸谏”,那是道光年间军机大臣王鼎,为弹劾权臣穆彰阿奸诈害国自缢而死,不过,也没什么结果,甚至皇帝还以为是暴病而亡。

吴可读是个小人物,是吏部里级别最低的官,于今也没几人能记得他了,但在当时却是震惊朝野之事,一时间,朝野清流轰轰烈烈地设祭招魂,为他建祠立庙,情文并茂的挽联贴满灵堂。

而当事人慈禧太后为表示自己的雅量,对吴可读也给予了五品官例议恤的礼遇,认为“吴可读以死建言,孤忠可悯”,但,她老人家该做啥还是去做啥,完全地于她没任何影响。

不过,吴可读的“尸誎”,还是对清大统的承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经过大臣们讨论,慈禧再次申明光绪乃是承继咸丰的嗣皇帝,等生儿子之后,将作为同治的子嗣继位,这样才把名分问题摆平,使吴可读努力的“大统有归”,得到了上听的一个承诺。

时下有句话很是时兴,“当你改变不了环境的时候,就试着改变自己”,说这话的当然都是些小人物,英雄是不这般说的,他们说的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然而,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很多让人钦佩的小人物,救赵氏一脉的程婴、窃符救赵中的守门人侯赢、冒险埋葬岳飞的隗顺、无怨无悔地守望莫高窟的王道士,每每想到这些小人物,心中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当然,也包括这“尸誎”慈禧的骨鲠之士吴可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