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的历史评价及其《循分新书》的价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吴佩孚是坏人吗 吴佩孚的历史评价及其《循分新书》的价值

吴佩孚的历史评价及其《循分新书》的价值

2023-09-07 17: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吴佩孚,民国直系军阀首领之一,官至直鲁豫巡阅副使,封号“孚威上将军”。因“一战克湘,再战克皖,三战克奉”而被称为“常胜将军”。又因其乃秀才从军,获“秀才将军”“学者军阀”“醉卧沙场客”之称。同时,他还是第一个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中国人,被称为“中国最强者”。

由于其军阀身份,并且又曾制造了“二七惨案”,长期以来,其历史评价总是完全的反面评价。比如新京剧“样板戏”《红灯记》中便有“洋鬼子走狗吴佩孚”这样一句台词。文革后,尤其是近年网络等媒体发展起来后,对其正面评价渐多,但也有矫枉过正之嫌。由此,小生收集种种史料,参考前人论著。谈谈这位上将军的功过(由于其反面印象已深入人心,本文主要谈其功,仅对一些流传矫枉过正的说法进行纠正)并说说其重要著作《循分新书》在思想,文化上的价值。

一、五四运动,支持爱国学生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学生们将矛头对准皖系政客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以及徐树铮甚至是皖系首领,当时北京政府的实际控制者段祺瑞。皖系政府出动军警镇压,抓捕学生。而吴佩孚却发了许多支持学生的电报,关于他的这一行为,有人认为他仅是为了拆皖系的台,也有人认为他是真心支持爱国学生。不愿让自己的家乡山东被倭寇的铁蹄践踏。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此前段祺瑞派遣曹锟,吴佩孚与西南军阀作战,意在统一全国。吴立下大功,一克战湘,然而段祺瑞却将湖南督军一职授予自己寸功未见的亲信张敬尧。吴气愤的撤防北归,并写下了著名的《回防途次》,诗中有“妖孽乱京畿”之句,意在称皖系为“妖孽”。直皖双方在1920年也正式开战。但也不能否认的是,吴佩孚一生仇恨日本。传闻其父在其出生之夜,梦见明末抗倭大将戚继光,便用戚继光之字“佩玉”给这个新出生的孩子取名佩孚,字子玉,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吴佩孚看到山东蓬莱阁“海不扬波”之匾被击中。他曾对自己的幕僚孙丹林,白坚武感叹:“登州有蓬莱阁,明戚继光书”海不扬波”四字。乃靖倭寇时为之,清季甲午中日之战,日军炮击“不”字一画,遂成“海下扬波”,余誓补此一画,故以诸生从戎。廿年以来徒事内争,未卜何年可偿此愿?”当然这段话他有夸大自身的问题(吴从戎是因为惹怒官绅被迫离乡),符合他夸夸其谈的性格,但也可以看出他一片爱国丹心。他还曾填满江红一阙,作为自己的军歌,歌词曰“: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想当年,吉江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叹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在北洋时代过去后,这首歌依然被传唱,甚至在九一八事变后成为一部分小学的必学歌曲(出自王鼎钧的回忆录)。而且他发的电报慷慨激昂,感情真挚,似乎不像仅为争权夺利而作,其实不管出于何动机,他的做法,在客观上都推动了五四运动的成功,促进了各界联合,功不可没。

回防途次:

行行重行行,曰归复曰归。江南草木长,众鸟亦飞飞。忆昔赴戎机,长途雨雪霏。整旅来湘浦,万里振天威。孰意辇毂下,妖孽乱京畿。虺蛇思吞象,投鞭欲断淝。我今定归期,天下一戎衣。舳舻连千里,旌旗蔽四围。春满潇湘路,杨柳正依依。和风送归鸟,绿草映晴晖。少年惜春华,胜日斗芳菲。来路作归程,风景仍依稀。周公徂东山,忧搀亦畏讥。军中名将老,江上昔人非。建树须及时,动静宜见几。何日摧狂虏,发扬见国威。不问个人瘦,惟期天下肥。丈夫贵兼济,功德乃巍巍。江上送归舟,风急不停挥。得遂击楫志,青史有光辉。春日雁北向,万里动芳徽。鸿渐磐石愿,衍衍不啼饥。止戈以为武,烽烟思郊圻。同仇复同仇,归愿莫相违。

电报节选:

窃师长等近日迭据沪电内开:“有北京学生因开会宣讲被逮捕者数百余人,沪商全体罢市,并沿江各埠亦有继续罢市罢工之举动等语。不胜骇然。窃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心即天心也。士为四民之首,士气即民气也。此次外交失败,学生开会力争,全国一致,不约而同。民心民气,同想见。我政府当轴诸公,对于我大总统五月二十五日命令不注重剀切晓谕,而趋重逮捕法办,操之过急,对于直言之学子,未免轻重倒颠措施,殊非我大总统维持时局之本心也。且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其伤实多,征诸历史,不寒而栗,即如辛亥争路风潮,尤为可最近之殷鉴。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况学生乎。古之以学生言时事者,汉则有刘陶、宋则有陈东载在史册,后世传为美谈。当此外交失败之秋,顾忌者慑于威而不敢言,偏私者阿其好而不肯言。铜驼荆棘,坐视沦胥,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仆后继,以草击钟,以卵投石,既非争权利热中,又非为结党要誉,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纵使语言过激,亦须遵照我大总统剀切晓谕四字竭力维持。如必以直言者为有罪,讲演者被速捕,则是扬汤止沸,势必全国骚然。······我国此次交涉始末,既无不可告人之隐,即宜仿照日本办法,宜示全国,以释群疑。学生又何苦越职干政,自取咎戾。如必谓民气可抑,众口可缄,窃恐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大狱之兴,定招大乱,其祸当不止于罢学罢市已也。师长等素性憨直,罔知忌讳,忧之深有不觉言之切者,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而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誓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时机危迫,一发千钧,临电不胜惊惶待命之至。”

“惊悉青岛问题,有主持签字噩耗,五中摧裂,誓难承认。盖青岛得失,为吾国存亡关头。如果签字,直不啻作茧自缚,饮鸩自杀也。况天下兴亡,匹夫俱与有责。而失地亡国,尤属军人之辜。吾国数百万军人,厚糜饷糈,竟坐视强迫执行,不能作外交之后盾,以丧失国土。故军人无以对国家,而政府亦无以对人民也。谨将不可签字之理由,约略陈之:此次欧洲战事,国联以公理战胜强权,原为兴灭国、继绝世之时,非强凌弱,大兼小也。即如波兰、捷克斯罗伐克为已灭之国,尚可恢复,而我国固有之青岛,竟不可收回。是我国非加入协约之国,抑青岛日、德战争我国独无牺牲乎。已亡者,可以复兴,而固有者,不可复得。他国加入协约,皆获利益。我国加入协约,反受损失。揆诸公理,岂得为平。查列国会议,各国自有主权,我国苟不签字,他国亦不能强制。一八五六年巴黎会议,美国对于海上条例,亦不予同意签字。今我国以存亡关系,故不签字,各国当能见谅,未必不可留作悬案,为他日樽俎折冲之余地,仗义执言,以待国际同盟之裁判。如慑服签字,是自认割赠,即成铁案,他国即欲以理相绳,亦属爱莫能助。今日美总统之不能为我争回,何莫非因曩昔我已承认之二十一条件,及顺济、高徐路线所牵制束缚。如谓青岛不签字,势必退出和会,即不能加入国际联盟,殊不知巴黎和会与国际联盟,迥然两事。盖和会所以解决此次战争事项,参战国方可与议。若国际联盟为全球永久和平之保障,凡未人战团各中立国皆可加入,即敌国德、奥且得加人,而参战国反不得加入,断无此理。且加入国际联盟,原所以保障主权,巩固独立,求于本国有利益。未闻有尚未取得将来之利益,而先牺牲固有之土地,放弃绝大之权利者。此次开会之初,日、意两国亦曾有退出和会之要挟,我国即因此而退出和会,亦无瞢焉。如谓不签字,则失英、法、美诸国之感情,亦未闻有牺牲国家绝大之权利,而博各邦一时之欢心者。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此国之所以亡也。······如谓两害相权,取其轻。试思丧失要塞、军港、铁路、矿产之大权,与损失区区不可必得之关税赔款,两害相权,孰轻孰重,当有能辨之者。且日人此次争执青岛,其本意不止在青岛,其将来希望有大于青岛数万倍者。就表面上言之,我之对于青岛所争者,似乎甚小,而实际不判,收效甚大也。浩明、佩孚等眷怀祖祚,义愤填胸。痛禹甸之沉沦,悯华胄之奴隶。虽虺蛇已俱吞象之野心,而南北尚知同仇以敌忾。与其一日纵敌,不若铤而走险。与其强制签字,贻羞万国,毋宁悉索敝赋,背城借一。军人卫国,责无旁贷,共制后盾,愿效前驱。”

二、知恩图报,功高不盖主

     他从一个从军秀才到“八方风雨会中州”的上将军,离不开郭绪栋和曹锟的赏识重用。郭绪栋,字梁臣,在吴佩孚在天津巡警部时,郭为文案,一次用典错误被吴指出,从此郭对吴极为赏识重用。不久推荐他入保定测绘学堂学习,吴发迹后,便聘郭为秘书长,吴佩孚极恨鸦片大烟,对部下要求也极严格,但破例允许郭吸烟,表现了对他的尊敬。郭对吴也是尽心尽力辅佐。后来郭想当山东省长,但当吴终于能谋能这一职位时,郭已病入膏肓,不久逝世。闻此噩耗,吴伤悼不已,作挽联曰:国而忘家,公而忘私,遂抛老母孤儿,有我完全担责任;义则为师,情则为友,此后军谋帮政,无君谁与共艰难?曹锟,字仲珊,民国第六任正式大总统,直系势力首领,曾为北洋新军第三镇统制,是吴佩孚的上司。有“曹三傻子”之称,自身能力较为平庸,但十分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民国建立后,曹锟率第三师驻岳州,某日汤芗铭举行典礼请曹锟演讲,不善文墨的曹锟,请吴佩孚代讲,获得赞赏。于是吴更得曹锟重用,后来护国战争时,曹锟亲自率兵迎击护国军,被困于山谷。吴佩孚率五十骑将他救出,直皖战后,直系决心扩大军备,利用洛阳原西北边防军的营盘,当年徐树铮修建的设施练兵。恐怕他人去统领尾大不掉,便由吴佩孚亲自前往。他在洛阳练兵取得成效。有人对他的高傲,刚愎自用十分不满,便离间曹吴关系,说:“吴子玉翅膀硬了,哪能在大帅底下待着呢?自然得在洛阳自己搞一个了。”以及其他种种谗言,曹锟听了往往笑而不答,实在不耐烦了,便说:“你们说他不好,打仗的时候,你们去,行吗?不还得子玉替我卖命去?”事实果然,吴对曹毫无反心,后来曹想当大总统,吴虽然认为时机未到,但仍未反对。论实力,论支持,他完全有实力取代曹而代之,但他终没有这样做,可见他的知恩图报与忠诚,他极痛恨倒戈,对于冯玉祥倒戈,他赋诗曰“十路雄狮开榆关,肘腋生变强弓弯。壬人私怨乘隙报,掀天大波震九寰。”对于萧耀南弃主,他赋诗曰:“却将恩义反为仇”,就是对于杨森的部下反叛,他亦书联曰:“霓裳翡翠无消息,蜀道干戈有是非。”1979年版《中华民国史》称他因为愚忠而被曹锟牵着鼻子走,最后与之一起投入火坑。而我认为这非愚忠,而是在那个军阀混战,群雄弃义,四维不张的时代表现出的大忠,忠于主公,亦忠于国家。

曹锟曹锟

传闻一次直奉战后,曹锟驻扎保定,吴佩孚开府洛阳。内部纷争渐烈(包括曹锟的四弟曹锐在内的许多人对吴佩孚不满),有保、洛行将分家之说,鉴于此,曹锟亲发一电给吴佩孚,电云:

“洛阳吴子玉弟:兄弟虽亲,不如自己亲,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锟。”

北京政变后,吴佩孚问身边部属:“仲老(指曹锟)是被哪方所软禁?”部下回答:

“现在不论哪一方都要听张作霖的话。”吴听后即给张作霖发一电报,内称:

“此次战事,皆由我一人主持,绝不与曹仲老相干。你早晨把仲老释出,我晚上就亲赴辕门,请君处置等等。”张作霖接电后,对其左右言:人家曹仲珊用的人是这样意气,真是忠心他的长官,吴子玉真是好样的。后二人结拜,与此有莫大关系。

(以上二则材料并未找到原始出处,仅供参考)

三、得意清白,失败倔强

他下野后,曾自撰联曰“得意时,清白乃心,不纳妾(亦有说法称为不怕死),不积金钱,

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他并未夸大其词,就连中共元老董必武后来在规劝他勿为日本人所用时,亦肯定了他的品行:“吴佩孚虽然也是一个军阀,但有两点却和其他军阀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是关,岳。他在失败时也以不出洋,不居租界自矢……他在失势时还能自践前沿,这是许多人都称道他的事实。第二,吴氏做官数十年,统治过几省的地盘,带领过几十万大兵。他没有私蓄,也没有置田产,有清廉名。比较他同时的那些军阀腰缠千百万,总算难能可贵。”(这段话常被讹传为董对吴的盖棺论定,其实本文作于吴生前,主要内容也并非对他的赞美评价而是规劝,希望他能全系人民希望,勿为日本人所用)直皖战后大总统徐世昌因他驱逐安福有功,欲授他山东督军一职。他以不开武人干政之例拒绝。在居高位时,他不曾贪污肥己,家中几无私产,也无三妻四妾。自原配夫人李氏故去后,只与继室张佩兰相伴,就算张佩兰无子,他仍未纳妾或将其休弃,恪守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古训。张佩兰曾在法租界购置房屋,吴得之后,称无钱买房,军人住所不定,无需要房,就是日后下野,也不住租界。最终让人将房屋退还原主。他一生不出洋,不走租界,不大举外债,第二次直奉战争时直军军费拮据,在此之前北洋政府财政已极困难,军队难以发全饷,其他部的薪水更是常被拖欠,财政总长王克敏已屡次计划承认金佛郎案,但全未被吴佩孚批准,这次再提出,被吴申斥:“你怎么总忘不了卖国!”北京政变后,冯玉祥重金通缉吴佩孚,日本领事劝其入租界躲避,被婉拒曰:“战败而逃入租界,偷安一时,全与余平生主张相反。且有辱国家体面,尤为余所不取。纵余不幸玉碎于此地,亦毫无托庇租界以谋瓦全之心。”后来日本人又劝吴赴日躲避,吴答:“我连租界都不住,哪能去日本?”再后来无败于北伐军,仿徨于白帝城时,日本又欲提供他大洋100万,步枪10万支,小炮500门,机关枪2000挺。吴正色曰:过去我有枪不值10万,有钱不只百万,尚且一败涂地,可见成败不在于武器金钱。我要肯借外债,引外援,何必今日?国事国人国了,盛意所不敢乘。”得意时清白如水,就是失败,也不曾折腰,绝不为一己出卖国家,是真正的儒将风范。

四、爱民爱国,宁死不当汉奸

国民政府大局已定后,吴佩孚被允许回到北平,在此之前九一八事变后,吴佩孚已屡发电报给张学良,令他收复失地,报国仇家恨。见到张学良不久,他便质问这位世侄:“去年沈阳事变,你为什么不打?”后来又赠其诗一首,曰:“棋枰未定输全局,宇宙犹存待罪身。醇酒妇人终短气,千秋谁凉信凌君?”表现对他不思抵抗,沉溺酒色的不满。1932年,日军攻入热河,他作诗六首,表示愤懑。1935年,日本人掀起华北自治运动,上门欲拉吴佩孚下水的日本特务,汉奸越来越多。他怫然正色:“自治者,自乱也。”关于全面抗战后,吴保全气节,誓死不出,最后命丧日人手的事迹,是某的重点研究方向,故分点论述。

吴佩孚所著 感时六首

时在民国廿一年日军入热河

其一

春到人间草木知,静观万物已咸熙。天心仁爱浑如此,运转鸿钩信有之。

其二

依人不若自图强,古训昭昭岂可忘?欲雪国仇无别策,还期我武在维扬。

其三

热河毕竟战端开,十万貔貅压境来;可笑倭人太多事,古来争战几人回?

其四

良辰美景是花朝,得意春风似剪刀;惨淡辽云重复起,同声东哭海天潮。

其五

普天忠愤直冲霄,誓死拼生大义昭;爱国健儿好身手,从戎投笔学班超。

 其六

维持正义费平章,公理何能抑暴强;只有大家齐抵御,黄龙直捣是扶桑。

(这几首诗并不高明,但感情热烈,可能是即时口占)

(一)转圜曲言,令倭人不知其意

为扶持有足够影响力的傀儡政权,吴佩孚成了日本人的目标人物。以各种由头拜访的日本人很多,有来切磋学问的,有来切磋学问的,有求学问道的,有请大师“卜上一卦”的。一番恭维后,便唱起老调,请吴出来主持国事。而一谈到政治,吴便大声呵斥,大小汉奸、特务全都无功而返后,1937年10月,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亲自出马拜会吴佩孚,称:“请大帅救救日本,请大帅出来主持中国的国事,结束与日本的战争。”吴答道:“我是中国人,我应该先救中国。”后来,由于日本方面始终前来拜访,吴也与之接触,并也松了一些口,让日本人觉得他也有可能上钩。他对土肥原称:“尔等就商于我,首须急速撤兵,次则将所有占据地方之财政,军政及一切行政交还。顾问,指导官必须取消,经济统制亦当立即解除,我为主,日为客;我发命令,日本人亦当极端服从。能如是,自可建议政府恢复和平。”后来又提出一些出山条件,如:“事变若由余来调停,大概可望得到解决。如果举国舆论寄希望于余,余则可任此劳。但是在调停之前,余须先行培植一势力,足以使重庆政府接受调停。为此,余思招抚华北之土匪,如余发布命令,各支土匪将会立即汇合,如此,就易于培养军政势力。作为军政势力之骨干的军队一旦建立,即可组织政府,扩大行政区域,取消临时政府。若蒋介石不听调停,则可把新政府之行政区域扩致重庆,以解决事变。(此处有两种说法,然小生均未找到原始出处)”这一要求使日本人觉得他还有出山的可能,但又难以接受。他给孔祥熙的回信中,表明他对自己对付日本人有足够的自信。后来,与吴佩孚谈判的大迫通贞,收到的态度仍是:“不居元首之位,不出山。”就是在与大汉奸头子汪精卫的信函往来中,吴表面也是肯定他,称之为“公”。表面甚至是在赞美他,但“和平要领,则以保全国土恢复主权为唯一之主张”一句,仍表明他绝对不可能出任伪职之心。在面对凶残的日本人时,他与之虚与委蛇,表面上有出山之愿,实则用高要求来使日本人难以接受。

 

(二)直言明节,假痴不癫明志

      在北平陷落时,吴正在什锦花园。很多人劝他南逃,他不肯,说:“北平是中国的领土,我死也要死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为什么要走?”之后,日本人不断去讨扰他时,他先是虚与委蛇,但对于一些小汉奸,他绝不费心思。北平陷落时,吴的老友江朝宗率先落水,成了北平维特会的会长,上门欲拉吴佩孚下水,吴骂他个狗血淋头:“你的年纪比我还大,还当日本人走狗,卖国求荣,真是白发苍苍,老而不死,从今以后,请别上我这儿来!”在信函上来往碰壁后,汪精卫仍不死心,竟想召见吴佩孚,吴自然是不肯。汪打电话,吴不接,派人去请他也不理会,后来他派吴曾经的心腹陈中孚去劝,吴把桌子一拍,大骂道:“谁跟汪精卫合作,这个人一定下贱!”,随着时间的发展,日本人渐渐沉不住气了,开始讹诈威胁,大迫通贞曾对吴吼道:“大帅,不和我们日本人合作,不好办吧!”吴一边掐指,一边念念有词:“眼前大事,玄黄未判,不可不可……”大迫又没什么耐心,又吼道:“吴将军,您给个痛快话,否则,我们日本飞机可以把中国炸平,我们日本军方也无法保证您的生命安全。”吴答到:“将军有所不知,我自幼学习奇门遁甲之术,可以撒豆成兵,呼风唤雨,又练成神符一道,可以避开枪林弹雨,所以身经百战毫发无伤。我劝你们日本飞机还是不要来,我只要掐符念咒,往天上扔一个麻球,就可以把你们日本飞机缠下来……”之前土肥原做过最后一次努力时,称:“大帅,你再不和皇军合作,我可能压不住那些少壮派将领啦,他们早就想对你下手了。”吴将他领进大厅,大厅中央赫然陈有一具棺材,棺材前放着一座神位,上书“吴佩孚上将之灵位”,土肥原惊到:“大帅,您这是何意?”吴佩孚微微一笑,:“什么意思?你还看不明白吗?我的后事,我早准备好了,就不让你们费心了。”土肥原哑口无言,只能灰溜溜的跑了,曾经的顾问冈野增次郎令他登“大总统”位时,他断然曰:“如要威逼我出来,除非吴家父母再生一回,宁愿死在此楼,也不能做此无耻之事!”

土肥原贤二汪精卫

(三)惨遭毒手,玉碎国难之际

      被多次拒绝后,日本人已恼羞成怒,1939年末,吴佩孚在吃饺子时不慎被骨头屑硌伤牙龈,几天后牙床便肿了起来,甚至影响到了喉咙。日本人抓住了这一机会。吴的落水为汉奸的旧部齐燮元,建议吴家人请来了日本大夫伊东丰作,按理来说牙龈发炎时不该拔牙,但伊东却这么做了,拔牙后吴的病情更甚。请德国医生诊视后,化验结果显示白血球多,红血球少,有转为败血症的趋势。德国医生认为最好住院动手术,但吴却不愿住院,因为他曾发过不入租界的誓言,而德国医院在东郊民巷内。德国医生认为家中条件不适宜动手术,故不能继续诊治。他的病情便越来越严重。12月4日他从昏迷中醒来,看见未被日人收买的秘书张伯伦守在旁边。吴佩孚说了一句话:“将来日本必定失败,中国定可雪耻复仇!”下午3点,齐燮元与日本特务川本芳太郎携日本医生前来强行治疗,不上医院,也没打麻药,便开刀。日本医生先在吴颚下左侧(这里是张绍曾的回忆,但在其他人回忆中,也有称吴是右腮肿胀,但张的记叙最详细,故采用)横开刀,下刀处约一寸长,开始流血不多,然后日本医生做了一个“勾”的动作,吴惨叫一声而气绝。据吴运坤所述,血溅了日本护士一身(在其他人所述中,当时并无护士在场,恐为口误)。在场有人想与日本医生拼命,被齐燮元阻拦。之后,众人仍未放弃希望,坐在楼下静静等吴能缓过这口气。三小时后有人请来一个德国大夫,上楼匆匆看一眼,便说:“不行了,没有脉息了。”众人面面相觑不敢言。还是一个当差的,说了句:“人都不成了,你们还等着啊?”大家这才如梦初醒,很明显,吴佩孚极有可能是被日本人害死的。正如陈文会所述:“颊之与喉,部位悬隔,何以一经开刀,遂及喉部?”在众人的回忆录刊行前,苏全有教授曾认为吴是自然病逝。但后来,在吴佩孚国际研讨会上,他也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观点。马良称:“吴子玉怎么能不死呀!在日本人方面是,斯‘人不出,如苍生何?’,而他却是‘斯人若出,如吾道何?’于是,吴子玉只有一死了。”

(四)小结

     有些人借用冯玉祥、曹汝霖等人的回忆录,简单的认为,吴佩孚不出山,只是因为条件未谈妥。而国民政府对他的褒扬,以及宣布他是被日本人害死的,只是为了抗战需要,塑造一个有利于抗战宣传的形象。但如果是这样,那为何抗战胜利后还为何还要给他办一场风光的葬礼?况且玉帅的品格精神在当时就已经广泛人称道。如国学大师章太炎,北上请求张学良抗日未果后,称“汉卿意志薄弱而蓬莱孤峰高耸”。国民党元老吴稚晖评价吴佩孚说:“子玉先生的品格,不论你政见如何,都是应该表示钦佩的。”中共元老,谢觉哉也称吴“不出洋、不住租界,说了就这样做。失败时下湖或上山,现已盖棺论定,不失为有骨气的人。”这么多先人的评价还不足以说明事实吗?吴佩孚晚年保全气节是绝对值得肯定的,值得赞赏的。

五、盖棺论定

     关于玉帅可歌可泣的事迹,值得研究的方向和史料记载,还有很多。囿于篇幅限制,难以尽述。毫无疑问,吴佩孚是一个有着爱国主义,思想品质操守高洁的,有着铮铮铁骨的真男儿!他一生反日爱国,最后不屈殉国,从五四运动到人生末路,他从未放下民族气节。同样,他的私德也值得我们去学习。一生不嫖不赌,不吸大烟,不敛钱财,在当时是很少有政要,军阀能做到的。现在部分人,不顾伦理道德,忘耻而不自知,真是丢了五千年来民族积淀的道德基石!

      但是,吴佩孚终究是一个军阀,有着明显的军阀习气。他曾赋诗:“豪气清澄照九天,春夏秋冬情怡然!敢于色相曾参透,却信军阀力无边。”并称军阀不称阀,如何称起尊?不尊,何以治人,治家,治国平天下?他虽从不中饱私囊,但对统治区的百姓的盘剥也是惊人的。他既从不举外债,又需要大量军费开支。当触及到他的利益时,他也会像其他军阀一样下狠手,“二七惨案”便是一例。而且,他的思想有些过于保守,反对“赤化”。大家在肯定其正面时,也不要矫枉过正,忘了负面。

六、《循分新书》的价值

   《循分新书》是吴佩孚的重要著作,大约于1929年写成,据其所述,该书是“为救时而作”,有感于“三纲不振,五伦不讲,八德不修”而著。上卷三十二章、下卷一十二章。我们这次主要研究其上卷。上卷32章,分别为“正心,保身,士孝,农孝,工孝,商孝,敦弟,效忠,守信,秉礼,守义,尚廉,知耻,治家,教子,交友,礼亲,睦邻,重粟,清源,节用,义气,立志,问心,责己,恕人,审视,观人,惜福,修善,仁民,爱物”皆是我们应有的品德。当今人们足够重视了科学教育,却忽视了道德教育。“忘八”是我人们常说的骂人话,而现在有许多人恐怕已经不知“八德”为何物了吧。对于忠臣烈女不能理解,对于辞曹归汉不能理解。竟把道义置于何处?由此看来,《循分新书》在现代的意义还是很大的。本次难以一一详述,仅挑最重点简述。

正心章,肯定了人性本善认为“天以元亨利贞之理,生人以仁义礼智之心。”而后来,却分出了君子小人,是因为生活中“气禀拘之,物欲蔽之。而不为气拘物蔽者,乃为君子。

”君子有存理遏欲之功,所以能抵得了外物诱惑。想一想,天下恶人之所以为恶,大多不都是因为贪心,抵不了诱惑,才走上恶路的吗?或是贪财,或是贪权,或是贪闲,或是贪色。他们正是无存礼遏欲之功。但是,小人君子不是一成不变的,“若君子稍疏功力,便为小人。小人猛然醒悟,便为君子。”所以人应正其心。

“四孝”与敦弟,治家,教子,交友,礼亲,睦邻,皆是对待亲近之人之法。“四孝”篇说明了四民性质的不同,以及分别如何孝亲。当今人虽不再分为士农工商,但许多内容仍适用,并且都说明了修为自己便是孝亲。当今,兄弟不和的问题很严重,敦弟篇告诉我们,应该多念手足之情。治家亦是如此,若连骨肉之情都不顾,那何来和睦?教子篇告诉我们,不应溺爱子女,而在教子同时也要反省自己,若“自身逾越规矩,自身得意忘形”,又如何教子?交友时,我们应亲君子远小人。

责己与恕人是我们经常忽略的两点。我们总抓着他人的错误不放,甚至不给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却总忘了持镜自视。正像其中写的,“己之一字,人人认得清,其实人人认不清”,“有人不如意也,则不知责己,而只知责人。”“于是己有过也,而以为无过。己无功也,而以为有功。此所以不为君子而为小人者”人们不能恕人,是因为不能“以己心度人之心,以人心度己之心”人若想恕人,必须“视人如己”,“人有不能,不苛责其不能,而以教诲之心恕之。”

爱物,不知怎么的也成了一个十分有争议的话题,爱物,究竟是不是不食动物,非要彻底素食方可?其实只需“切勿食而不禁,切勿杀而不节”便可。

诚然《循分新书》中,也有一些不适于当今的内容,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