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曝《中国新说唱》导师阵容,鹿晗接替吴亦凡,周杰伦终于要来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吴亦凡新说唱图片壁纸 网曝《中国新说唱》导师阵容,鹿晗接替吴亦凡,周杰伦终于要来了

网曝《中国新说唱》导师阵容,鹿晗接替吴亦凡,周杰伦终于要来了

2024-06-30 23: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为华语乐坛现象级的音综,相信大家对于《中国新说唱》一定都不陌生。

从2017年的横空出世,到后来逐渐成为主流乐坛的超级黑马,《中国新说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是音综发展史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新说唱》的出现,加速了中文说唱至少十年的发展进程。

但老粉丝应该都知道,从《中国新说唱2019》开始这档节目就逐渐走了下坡路,尤其是去年的《中国新说唱2020》,话题和热度都已经很难延续辉煌。

赛前因为热狗张震岳的退出,不少人都感到十分遗憾,毕竟这是中文说唱圈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存在的意义远比其他导师更加重要。

之后新加盟的张靓颖又因为各种操作引发质疑,几乎是一路被骂到了总决赛,虽然很心疼张靓颖的遭遇,但说实话她确实不太适合这档节目,画风和理念都有些格格不入。

而赛后关于冠军人选的争议也是从未停下,最被看好的GALI止步季军,反而是评价两极化的李佳隆强势登顶,结合吴亦凡热衷于auto tune的因素,不少观众都质疑存在黑幕。

虽然这些观点还有待商榷,但是也不难看出《中国新说唱》距离大众确实越来越远了,差评已经逐渐压过了好评的数量。

此外再加上同类节目《说唱听我的》和《说唱新世代》步步紧逼,《中国新说唱》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一家独大的局面彻底成为过去式。

尽管前段时间《中国新说唱2021》确认如期举行,但如果还不能找到打破僵局的办法,很有可能将会成为最后一季节目,毕竟资本的世界里一旦失去了价值就会被抛弃。

首先对于这个结果还是比较惋惜的,纵使《中国新说唱》有万般不好,但它燃爆了每一个夏天都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到最后真的停播了反而有点不是滋味。

这感觉就像是此前宣布停播的《歌手》,表面上大家都在欢呼终于结束了,但真的到了以往热播的时间,反而会因为少了一档大型音综感到有些失落。

不过就在最近,外界突然传来了消息,而且是极其震撼足以搅动华语乐坛风云的劲爆消息。

《中国新说唱2021》导师阵容:GAI、邓紫棋、鹿晗、周杰伦。

毫不夸张地说只要这份导师阵容最后能够落实下来,《中国新说唱》将在2021年直接登上顶点,横扫任何一档同类型音综,甚至连《青春有你》《创造营》系列都未必能够与之抗衡。

首先邓紫棋就不用多说了,本就是节目的老牌导师,自身vocal实力已经出神入化,再加上这两年rap进步神速,各方面都非常符合导师的标准。

最重要的是观众对于邓紫棋的呼声非常高,尤其是经过张靓颖的加盟后,不少人都表示还是希望能够看到邓紫棋回归,所以她无疑会是最合适的“女导师”。

而GAI虽然是从选手晋升为导师,但是经过《中国新说唱2020》的播出,相信大家也意识到了他的炸场能力。

作为曾经的冠军,GAI对于选手内心的渴求以及节目的玩法明显会更加熟悉,东风战队能够一路满员晋级就是最好的证明,光这一点就足以让GAI立于不败之地。

去年吴亦凡在节目里自称“年纪大了 想退休了”,虽然表面上只是玩笑话,但细品之下也不难察觉出吴亦凡可能已经心生退意。

从2017年开始一路至今,吴亦凡经历了无数的质疑、谩骂、抨击,最终将中文说唱推上了主流的舞台,也成功迎来口碑的逆转。

他是真的热爱这个音乐而非当成洗白工具,包括赛后屡屡提携战队成员,甚至还专门打造自己的厂牌给选手推资源,这些都是吴亦凡做了却很少提的事情。

他不仅在节目里热衷hiphop音乐,在节目外也是一腔热血。

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吴亦凡也确实到了疲倦期,如果能够有一位好兄弟接替自己,显然是最完美的结果。

现在鹿晗加盟节目,即保证了顶流的位置不会空缺,同时又属于自家人挂帅出征,说不定还能找个机会返场玩,简直是最完美的人选没有之一。

所以客观来说这个爆料还是有一定准确度的,至少吴亦凡退出鹿晗加盟的概率极高。

最后关于周杰伦这个瓜,老编个人认为成了最好,如果没成也不必太失望。

每年《中国新说唱》开播前其实都会有类似的爆料,周杰伦已经成了该系列节目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但往往最后都是无疾而终。

不否认节目组确实邀请过周董,但结果肯定是以失败收场,想要把这位华语乐坛顶级王者请来,恐怕难度还要比想象中高。

但是换个角度想,连朴宰范都被《中国新说唱》请动了,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总的来说瓜不保熟,但非常值得期待,如果最后成了的话,这将会是中文说唱乃至华语乐坛的一场盛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关注我就是我更新的动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