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各朝汉服特点分析图解说明 汉服

汉服

2024-07-07 17: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名称:汉服类型:汉服科普术语 术语简介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又称衣冠、衣裳、汉装。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目录 1 术语简介 2 发展历史 3 基本结构 4 主要特征 4.1 上衣下裳 4.2 交领右衽 4.3 褒衣广袖 4.4 隐扣系带 4.5 平面剪裁 5 冠服制度 6 汉服分类 6.1 按穿着层次分类 6.2 按穿着部位分类 6.2.1 首服(头衣) 6.2.2 体服(体衣) 6.2.3 足服(足衣) 6.3 按功能场合分类 7 文献记载 8 参考资料 发展历史

夏、商、西周时期的衣服已有交领、右衽、系带等特征和上衣下裳的式样,这也成了后世汉服一直延续的典型特点。甲骨文中的“衣”便是交领右衽上衣的形象。而“衣裳”这个词后来即成服装的统称。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此时服装以“深衣”为主,此名的由来是因为穿着时能拥蔽全身,将人体包裹严实的缘故。大致分为直裾、曲裾两种,男女均可穿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崇尚道家返璞归真的情趣使得衣裳更加宽大、飘逸,如竹林七贤的当风大袖。隋唐五代时期,齐胸襦裙这种服装在女性中大为流行,即把下裙提至胸上,再搭配以披帛,展现出自由、华贵之风。宋代的服装形制与唐制并无太大差别,不过清新素雅的审美趣好却在唐代衣冠形制的基础上发展了常服,使衣服更加适合日常活动、劳作。明代的女袄和女衫较有特色,外衣做成收袖口,下面配褶裙;男人则多穿宽大的直身,头戴四方平定巾。

汉服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并历经多个朝代的演变和丰富。以下是一个简要的发展历程:

1. 原始社会与先秦时期: ○ 原始社会中,人们开始用兽皮、树叶等自然材料制作衣物以蔽体保暖。 ○ 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出现了麻布和丝织物,形成了早期的衣裳形态。 ○ 《世本》记载黄帝时期“伯余作衣裳”,华夏衣裳的基本形制逐渐成形,包括上衣下裳制度。 2. 秦汉时期: ○ 秦统一六国后,确立了比较完整的冠服制度,官员根据职位高低穿着不同款式和颜色的服装。 ○ 汉代时,深衣(袍服)得到了广泛普及和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服装形式之一,同时还有襦裙、直裾、曲裾等多样化样式。 3.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 ○ 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服文化影响深远,服饰出现多元化趋势,如半臂、褶裥裙等新兴样式。 ○ 唐代是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鼎盛期,女性服饰尤为突出,齐胸襦裙、对襟大袖衫等华丽且飘逸的风格盛行。 4. 宋明时期: ○ 宋代服饰趋于简洁朴素,男装流行窄袖长袍,女装则有褙子、旋袄、马面裙等。 ○ 明代恢复了一些传统的服饰元素,比如交领右衽、宽袖及腰带束身等特点鲜明的明制汉服。明朝还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冠服制度,详细规定了各等级官员、士人以及庶民的着装标准。 5. 清代以后: ○ 清初,满族统治者实行“剃发易服”政策,要求男性留辫、穿满式服装,汉族传统服饰在民间生活中受到抑制,但并未完全消失,部分道教、佛教僧侣仍保持了类似汉服的服饰体系。 ○ 近现代以来,随着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和复兴运动的兴起,汉服爱好者群体逐渐扩大,他们通过研究、复原和创新设计,使得汉服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

汉服的发展历史是一部生动的中华文明史,它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变迁、审美趣味和技术进步,也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基本结构

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其基本结构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1. (lǐng):包括交领、直领、立领、圆领、方领和坦领等不同形式。交领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特点是左右两襟相交于胸前,右衽在上。 2. (jīn):或称 (rèn),指衣服前开的部分,汉服多采用右衽设计,即左侧衣襟盖在右侧之上,形成“y”字形交叠。 3. (jīn):是指从脖子下连至前襟的部分,是衣领的一部分,有时特指与胸襟相连的那部分衣领。 4. (qū):一般指的是袖口部位,特别是宽大的袖口边缘部分。 5. (mèi):即袖子本身,汉服中的袖子通常比较宽松,如广袖、琵琶袖等。 6. (jū):是指衣物后摆,根据长度可分为腰中、膝上、足上等不同类型。 7. (gē):指袖子腋下的接缝处,也称为腋缝。 8. (dài):包括腰带和其他部位用于束紧衣物的系带,比如腹带、颈带等,通过绳结固定衣服,而非现代常见的纽扣或者拉链。 9. (yuán):又称镶边,指衣服的领缘、袖缘等位置的装饰性边饰。 10. (fú):古时男子礼服腰部的一种佩饰,类似于今天的围裙,但不是所有汉服都配备此部分。

此外,一套完整的汉服往往分为三层,即小衣(内衣)、中衣和大衣,并且遵循着“上衣下裳”的传统制度,裳通常指有褶皱的裙子或裤装。

汉服结构的特点还包括使用幅宽二尺二寸左右的布料进行剪裁,以及独特的制作工艺如中缝、接袖、右衽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汉民族服装体系。

主要特征 上衣下裳

上衣下裳作为服饰符号最基本的组合规则,正是天尊地卑、君尊臣卑的宇宙和社会秩序的象征,上衣下裳的组合段,被赋予了尊卑等级的象征意义,是天道和人道的具体形象的表现,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不变,上衣下裳、冠上履下的组合规则便不能改变。

历史发展,朝代更替,每一朝代的统治者可以根据五德终始说来推定本朝所尚颜色以改易前代祭服颜色,即所谓“易服色”,可以改变作为尊卑等级具体标志的各种服饰,即所谓“别衣服”,但是通常不改变象征着贵贱尊卑秩序本身的上衣下裳的基本组合段。在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中,上衣下裳的组合规则一直被严格遵守。

如萌生于周代、成熟于战国的深衣,是一种披在身上的长衣,最初作为贵族晏居时的常服穿用,后来渐渐演变成贵族礼服,到汉代,既是礼服,又是常服,既可作为吉服,又可作为丧服,无论男女尊卑都可穿用,因而逐渐成为中国古代重要服饰之一,这种长衣本可采用简单的上下通裁的方法,但是为了不违背“上衣下裳”的组合规则,在剪裁时一直保持将上衣和下裳分开裁,然后再合缝在一起成为长衣。唐代的官服,是在深衣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袍衫,这种袍衫与深衣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再像深衣那样上下分裁,然后缝合,而是采用上下通裁的方式,为了保存上衣下裳的古制,唐代官服在“前后襟下缘各用一整幅布横接成横襕”,以横襕象征原来的下裳,横襕的起始位置在膝处,膝处以下,又被看作是裳。这样通过横襕的设置,就算以变通的方式遵守了上衣下裳的基本组合规则。明代官员的公服,也依然保留这种襕衫的形制。

交领右衽

汉服左侧的衣襟与右侧的衣襟交叉于胸前的时候,就自然形成了领口的交叉,所以形象地叫做“交领”;交领的两条直线相交于衣中线,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对称美学,显示出独特的中正气韵,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如果说汉服表现天人合一的话,那么交领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与正。

汉服的领型最典型的是“交领右衽”,就是衣领直接与衣襟相连,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侧的衣襟压住右侧的衣襟,在外观上表现为“y”字形,形成整体服装向右倾斜的效果。衽,本义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反之称左衽。

这就是汉服在历代变革款式上一直保持不变的“交领右衽”传统,也和中国历来的“以右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褒衣广袖

汉服自古礼服褒衣博带、常服短衣宽袖。汉服的袖子又称“袂”,其造型在整个世界民族服装史中都是比较独特的。

袖子,其实都是圆袂,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袖宽且长是汉服中礼服袖型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并非所有的汉服都是这样。

汉服的礼服一般是宽袖,显示出雍容大度、典雅庄重、飘逸灵动的风采。一直以来,汉服袖子的标准样式就是圆袂收祛,从先秦到汉朝所反映的实物无一例外都是如此。一直以来,除了唐代以后在常服中有敞口的小袖外,汉服袖的主流依然是圆袂收祛。

隐扣系带

最早的汉服是不用扣的,只用两对缨带即可稳定衣襟,明代时虽已使用金属扣或盘扣,但并不普及,或用于领抹、立领上作点睛之笔,或隐于必要的接缝处,这样不仅保持衣服整体的流畅感,还有另一个好处,便是减少了外邪侵袭人体的机会。

平面剪裁

汉服根据人体尺寸和款式设计,采用平面剪裁的方法制作成衣身、袖子、裙摆等各部分,再缝合成完整的服饰。

冠服制度

西周时期,形成以“天子冕服”的章服制度。

汉服分类 按穿着层次分类

汉服的穿着层次根据不同朝代和场合,其结构和搭配有所不同,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 内衣层(亵衣/小衣): ○ 宋抹:宋制汉服中的贴身内衣,类似现代的吊带或抹胸。 ○ 袜肚/裹肚:这是古代一种包裹腹部的内衣,有时也会有暖身保健的作用。 ○ 肚兜,又称兜肚或心衣,通常由一块裁剪成心形或矩形的布料制成,中间开洞以适应颈部和肩部,下端通过系带固定在胸前与腰间,主要功能是遮羞保暖并辅助支撑胸部。 ○ 裆衣:对于女性,可能还有类似于三角裤或平角裤的裆衣。 ○ 褌/裈:古代男子下身所穿的内裤。 ○ 腰封/腰巾/缠腰: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内衣,但在某些朝代,尤其是宋明时期,会将腰封作为束紧腹部、遮挡腰间的内层装饰品使用。 2. 中衣层(里衣): ○ 中衣:包括交领中衣、对襟中衣等,作为内衣与外衣之间的过渡层,起到保暖及保护外衣的作用。 ○ 短襦、长襦:在一些朝代和地区,也可能作为中衣使用。 3. 外衣层: ○ 上衣:如直裰、襕衫、褙子、袄、圆领袍等,根据款式不同可分正装和便装。 ○ 下装:裙(如百迭裙、马面裙、三裥裙)、裳、袴、宋裤等,根据性别和时代特色有所区别。 4. 外套或礼服层: ○ 对于更正式或礼仪性的场合,可能会有专门的礼服或外套,如深衣、玄端、朱子深衣等,它们通常具有严格的设计规范和穿着仪式感。 5. 配饰层: ○ 各种腰带、蔽膝、佩巾、冠帽、鞋履、玉佩、香囊等,这些虽非直接的衣物层次,但在整体汉服穿搭中起着重要作用。

各层衣物根据季节、气候和个人喜好还可增减,例如冬季可能增加半臂、背心或者裘皮类的保暖层。此外,不同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也会体现在服饰的材质、颜色和装饰图案等方面。

按穿着部位分类 首服(头衣)

汉服中的首服,是指古代汉族服饰中用于装饰头部、保护头发或显示身份地位的各类头饰和帽子。首服在汉服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礼仪制度,也是区分社会等级和性别角色的重要标志。

具体来说,汉服首服主要有以下几类:

1. : ○ 冕:天子、诸侯等高级贵族在祭祀、朝会等重要场合佩戴的礼冠。 ○ 弁:不同类型的弁如爵弁、皮弁、韦弁等,是士人及官员的常见冠帽。 ○ 通天冠、长冠(刘秀冠)、进贤冠等,根据不同的官职和场合有不同的使用规定。 2. : ○ 帻:一种简单的束发布巾,可用于日常或平民百姓的装饰。 ○ 幅巾、网巾等:明清时期流行于士人阶层的头巾样式。 3. : ○ 鹭鸶冠、乌纱帽等:不同形式的帽子在各个朝代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象征意义。 4. 笄与簪: ○ 笄:古代女子用以固定发髻的饰品,尤其在笄礼上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成年。 ○ 簪:男女皆可使用的头饰,既有实用性,也常用来装饰点缀。 5. 其他配饰: ○ 如发饰、步摇、勒子等,这些多为女性所用,能够进一步美化发型并展示个人品味。 体服(体衣)

汉服穿着层次中的体衣,是指直接覆盖身体的主要部分的服装,是构成传统汉服系统的核心元素。根据不同的朝代和场合,体衣的分类和搭配各异,以下是一些主要类型的介绍:

1. 上衣: ○ 襦:短上衣,多为交领右衽设计,与裙、裤搭配穿着,如对襟襦、交领襦等。 ○ 衫/袄:长至臀部或更下的上衣,通常有保暖功能,如直裰(长袍)、褙子(对襟长衫)、比甲(无袖外褂)等。 ○ 深衣:由上下连为一体的裁剪方式制成,如曲裾深衣、直裾深衣等。 2. 下装: ○ 裙:女性常见穿着,款式多样,如齐胸襦裙、马面裙、百褶裙等。 ○ 裤:男性和部分女性会穿,包括宋裤(类似现代裤子)、袴(分为大口袴和小口袴,类似于今天的阔腿裤和紧身裤)。 3. 外套: ○ 在基本体衣之外的附加层,视季节和活动场合而定,可以是半臂(短袖罩衫)、褙子、大氅(长款披风)等。 足服(足衣)

汉服足衣是古代汉族服饰体系中用来包裹脚部的装束,主要包括鞋履和袜子两个部分:

1. 鞋履: ○ 舄(xì):祭祀或正式场合穿着的礼鞋,底部较厚,通常与冕服、朝服等配套。 ○ 履(lǚ):一般指平日里穿着的鞋子,样式丰富,如皮履、麻履等。 ○ 屦(jù):较为朴素的草鞋或者布鞋,材质多为麻、葛、丝、皮革等。 ○ 屐(jī):木底鞋,特点是鞋底有齿,方便在湿滑地面行走,常见的有木屐、桐木屐、潮屐等。 ○ 靴(xuē):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后被中原地区接纳并改良,包括高筒靴、短靴等多种形式。 2. 袜子: ○ 袜:古代袜子又称“胫衣”,主要覆盖小腿至脚踝部位,材质多样,有丝绸、棉麻等。 ○ 裤袜/绔(kù):早期作为保护腿部的长筒袜状物,后演变为更接近于现代裤的概念。

不同类型的足衣根据其用途、材质以及装饰的不同,对应着不同的社会地位、礼仪场合及气候环境。例如,官员、士人和平民百姓所穿的鞋履各有规定,且在重要的仪式活动中,如婚丧嫁娶、节庆典礼等,都有相应的足衣制度要求。此外,随着时代变迁,足衣的设计也不断演变和发展,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

按功能场合分类

汉服按照功能场合分类,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 礼服(正装): ○ 祭祀服:用于祭祀天地祖先等重大典礼,如冕服、玄端等。 ○ 朝服:古代官员上朝时穿着的正式服装,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规定。 ○ 公服/官服:适用于朝廷官员在办公和特定公共活动时穿着,包括不同品级的补服、襕衫等。 ○ 婚服:婚礼中新人及宾客所穿的传统服饰,如龙袍、凤冠霞帔等。 ○ 孝服:丧葬仪式中的着装,体现孝道与哀悼之情。 ○ 宴会服:相当于现代的晚宴服装,多为华丽装饰,如深衣、大袖衫配以马面裙等。 2. 常服(休闲装): 常服的规格低于礼服,所以使用场合以及搭配方式都没有礼服那样要求严格,但常服同样需注意整体风格的和谐统一。常服主要用于庆典、迎谒、节日、饮宴等场合。常服带有其正式性,因此对人的行为活动会产生一定的限制。 ○ 褙子:女子日常穿着的一种外衣,可搭配各类襦裙或裤装。 ○ 圆领袍衫:男子普遍穿着的日常长袍,样式简洁舒适。 ○ 襦裙:女子常服,包括对襟襦裙、交领襦裙、齐胸襦裙、高腰襦裙等多种款式。 ○ 直裾、曲裾:男女均可穿着的日常或半正式服饰。 3. 便服: 便服通常衣袍较为窄小,舒适且便于运动,一般由裙、袴、襦、衫构成。便服的搭配更为灵活多变,以便利为主,便服通常采用舒适且较为朴素的面料制作,适用于居家、出行、传统武术演练等领域。 4. 戎服/武服/武备服(军装): ○ 铠甲、战袍:古代军人在战场上的服装,通常配有盔甲和其他防护装备。 5. 儒释道服: ○ 儒家学者服:儒生学习或讲学时穿着的服装,如朱子深衣等。 ○ 佛道僧侣服:佛教僧尼、道教道士所穿的特定法衣。 文献记载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简牍:“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

《汉书》:“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

《蛮书》:“裳人,本汉人也。部落在铁桥北,不知迁徙年月。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

《新唐书》:“汉裳蛮,本汉人部种,在铁桥。惟以朝霞缠头,余尚同汉服。”

《辽史》:“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 “汉服,黄帝始制冕冠章服,後王以祀以祭以享。……会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乾亨以后,在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重熙以后,大礼并汉服矣。”

《东京梦华录》:“诸国使人,大辽大使顶金冠,后檐尖长,如大莲叶,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带,如汉服。”

《清稗类钞》:“金天命己酉,太宗禁民汉服,令俱秃发。”

参考资料 广袖与罗裳——汉服里的养生之道 别与和_中国古代服饰符号中的组合与聚合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