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吃一只帝王蟹,其实都是在拯救我们的地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吃帝王蟹小哥哥 你每吃一只帝王蟹,其实都是在拯救我们的地球!

你每吃一只帝王蟹,其实都是在拯救我们的地球!

2024-06-27 05: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帝王蟹有多恐怖?掏空钱包,席卷欧洲,入侵南极,或引发生态浩劫。你每吃一只,其实都是在拯救我们的地球!

随着中国人越来越有钱,帝王蟹成为了年夜饭的新贵,爬上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餐桌。花了一两千块钱,才勉强买到一只的“蟹”,只要吃得是真“帝王”,都算拯救苍生。阿拉斯加帝王蟹icon、北海道帝王蟹、俄罗斯帝王蟹等不同水域的帝王蟹,为了卖上高价,都在炒作自己是真“帝王”,其他都是盗版。但事实是,虽然名字不同,海域不同,但它们全都是一种蟹,名为勘察加拟石蟹icon,唯一的区别就是在哪洗澡。经过多年的炒作,人们会下意识地认为超市货架上最大的蟹就是它。殊不知,这是进入圈套的第一步。地球上有超过4500种蟹,帝王蟹并不是商家给我们吃的、最大的蟹。最大的蟹是蜘蛛蟹icon,学名是甘氏巨螯蟹,最大的样本将腿展开后,能达到4.2米。帝王蟹在它面前,完全是小巫见大巫。蜘蛛蟹和帝王蟹外观比较像,乍一看都是很大的一坨。但是蜘蛛蟹在亚洲温暖海域均有分布,捕捞难度和分布范围都比帝王蟹广,价格较帝王蟹便宜很多。一些不道德的商家为了谋取暴利,会将蜘蛛蟹与帝王蟹混在一起卖。尤其是新年前后,货多人多钱多,很多人冲动购物,最容易买错。比较容易操作的辨别方法是,不要看体型,直接搬开数数它们的腿。帝王蟹只有六条腿,蜘蛛蟹有八条腿。同样体型,同样为蟹,同样好吃,为何只多了两条腿,就要被如此贬值?难道是物以稀为贵?当然不是,这两种蟹都是都同样地泛滥成灾,无论吃哪个都是拯救地球。区别在于,吃帝王蟹功劳更大。蜘蛛蟹虽然泛滥,但生活在亚洲温暖海域,天敌较多,容易捕捞,危害容易控制。帝王蟹就不同,它总是生活在一些人难以到达的地区。帝王蟹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已经到了苛刻的地步,它们只生存于800多米的高纬度海域中,温度必须控制在2℃至5℃之间,最低不能低于1.4℃。我国及其周边海域都没有,要吃全得靠进口,价格自然就上来。

上世纪60年代,苏联想发展渔业,发现临近北冰洋地区的巴伦支海有养它的条件,就引进了三千来只帝王蟹。它们走多生多育的路线,一只雌蟹每年产下的卵中,有近万只的小螃蟹可以存活。虽然一辈子只能繁殖四五年,但是这个数量还是很可观。慢慢地,欧洲各海域都开始遭殃。离巴伦支海最近的挪威海首当其冲。根据估计,早在2016年的时候,挪威帝王蟹的数量就已超过了5000万只。离了原产地,天敌大量减少。作为杂食动物,它在海中横着也走,竖着也走,见什么吃什么,让不少深海成为了荒漠,天敌就只剩下人类。席卷欧洲已是灾难,很多渔民都担心,这个海域有一天可能除了帝王蟹,无鱼可捕。有人的干预,它在北冰洋附近还能稍微收敛一点。但近些年来,帝王蟹已经开始入侵南极。由于全球气温变暖,南极冰川融化,水温增高,不少帝王蟹呼朋引伴游到了这。南极洲素来以酷寒、干燥、烈风著称,人类都鲜有踏足,帝王蟹似乎失去了最后的天敌。在之前1400万年的时间中,没有一只石蟹愿意踏足这里。更不用提,对生活环境要求极为严苛的帝王蟹。但是2011年,在南极洲850米的泥床盆地里发现了它。当时科学家们估计,帝王蟹的数量为150只,现在估计已经超过了千万只,帝王蟹正在慢慢地攻占这片海域。根据以往的测算经验,在帝王蟹入侵后,它们可能会冒险进入浅水域觅食。生活在50至100米海域中的海参、海百合、海蛇尾等动植物都在大量减少。如果它们在南极泛滥,便能轻松吃遍整个海。长此以往,南极周围海域的动物会有两个下场,要么被它们吃,要么找不到吃的自己饿死。如此,南极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会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也会由此减少。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南美洲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都可能会在世界范围内引发暴风雨。如今,数百万只帝王蟹在南极洲肆虐,未来由此引发的自然灾害应该也小不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