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探究】台湾海峡到底是内海还是国际水域?你知道中国有哪三大内海么?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长这样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台湾海峡属于哪个海峡管辖 【地理探究】台湾海峡到底是内海还是国际水域?你知道中国有哪三大内海么?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长这样的

【地理探究】台湾海峡到底是内海还是国际水域?你知道中国有哪三大内海么?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长这样的

2024-05-22 03: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直专业做地理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唐纳在对辽宁号过台湾海峡时说,只要符合法律并在国际水域运行,美国认为没有问题。但当记者追问台湾海峡是否为国际水域时,唐纳却称“我不确定”。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1月11日表示,台湾海峡是大陆与台湾共享的国际水道,所以辽宁舰训练过程中往返台湾海峡是正常的,对两岸关系不会有任何影响。

  

  那么台湾海峡到底算不算国际水域?中美两国表达为啥不一致?还有一些人出于民族情绪,直接认为外交部的表述欠妥,并认为台湾海峡是内海。那么,为啥中美在这个问题上表述有差异?台湾海峡又是不是内海呢?

  对照国际海洋法公约,台湾海峡显然不算内海。台湾海峡内从我国沿海陆地和台湾岛沿海陆地向台湾海峡延伸12海里算我国领海,中间的部分就是国际航道,是国际水域。当然,这里也属于我国的专属经济区。直白说,台湾海峡除了领海部分都属于国际海域,但也是我国的专属经济区,中国拥有国际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所有关于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中国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制定的相关国内法是管辖台湾海峡的法律。

  那么,难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不知道台湾海峡是不是国际水域?哪些地方属于国际水域?为啥发言人唐纳称“我不确定”?反而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当天明确表示“台湾海峡是大陆与台湾共享的国际水道”?这其中各自的内涵侧重点在哪里?博弈和较量点在哪里呢?这其中着实是中美两国的“暗战”。

  如果大家注意,会发现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打了个擦边球,他说“只要符合法律并在国际水域运行,美国认为没有问题”。他之所以这么说,内涵是美国舰船航行的地方都是符合法律的国际水域,所以美国的军舰到哪里都没问题。然而,由于美国没有承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那么他不想主动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去看待台湾海峡,而是把皮球踢给了大陆和台湾。直白说,就是你们去争吧,鹬蚌相争美国可以渔翁得利。所以,他说“我不确定”。

  另外,这个“我不确定”背后,其内涵也有不承认这里属于中国的专属经济区的意思,也就是说美国想怎样就怎样,中国不能拿国际海洋法公约在未来去规范美国在台湾海峡的行为。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同一天明确表示“台湾海峡是大陆与台湾共享的国际水道”,并表示不影响两岸关系,就是要抢舆论话语权。

  

  一方面,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都是一个中国,这也就意味着台湾海峡虽然不是内海,但却实打实是中国的专属经济区。那么,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这里舰船、飞机虽然都可以通过,但都只能无公害通过,必须接受国际海洋法公约及中国基于国际海洋法公约制定的国内法的管理和约束。

  譬如,等两岸一统后,这里将会变成中国的防空识别区,那么飞机从这里通过得向中国“自报家门”,军舰要从这里通过必须是无害通过,不能有任何危害到中国国家安全的行为。换句话说,就是必须接受中国的管理。与此同时,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的表述,也是在安抚对岸民心,不要过于激动,不要上美国的当。当然,警告蔡英文政府的意味也在里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外交战线的很多措辞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背后都藏着杀机,搞不好就会落人口实或将自己置于不利境地。而双方这种过招,实则都是考虑未来长远利益,在争夺未来的舆论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这种暗战,每天都发生在外交战线。

  中美较量未来还将继续,但中美之间在中国家门口的博弈美国必然败北,没有第二种可能。就像一位网友留言说:1996年,美国第七舰队公然进入台湾海峡,威胁大陆放弃武统。20年后,2017年,中国航母编队进入台湾海峡,宣示武统实力,第七舰队却不见踪影。

  谁是主人,谁是过客,一目了然!

  中华民族,正在雄起!东方巨龙正在腾飞!

  解决岛屿国际争端的基本原则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四周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岛屿,可以同陆地一样拥有自己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例如,一个远离大陆的海岛,最大可获得1 500平方千米领海区和43万平方千米专属经济区。

  《公约》还规定:那些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经济活动的岩礁,不享受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显而易见,岛屿之争的实质是海洋国土及海洋权益之争。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为解决岛屿争端形成了一些基本原则:

  ● 最先发现原则

  历史上哪个国家最先发现该岛屿或群岛即属哪国。

  ● 历史习惯原则

  哪个国家最先占领该岛屿或群岛即属哪国。

  ● 充分考虑现状原则

  该岛屿现在在哪个国家的实际控制之下即属哪国。

  ● 充分尊重当地居民原则

  通过对该岛屿居民进行民意测验或公民投票等方式,确定其归属。

  ● 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

  将该岛领陆向海并在水下自然延伸的各部分划归该国,但不得侵犯其他当事国领陆的自然延伸部分。

  上述原则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甚至尖锐对立之处,有些岛屿归属问题往往不能简单地用一种或几种方式解决,当事国须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平等磋商。国际岛屿争端的解决方式包括国际司法解决、政治解决、武力方式解决、全民公决等。

  所谓内海,在地理科学上的解释:内海指深入大陆内部,仅有狭窄水道同大洋或边缘海相通的海。它的面积不大,海水较浅,其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的影响较大。比如有名的黑海、红海、波罗的海等。但是在政治地理上,内海一般是指一国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包括内陆海、内海湾、内海峡和其他位于海岸与领海基线之间的海域,比如中国的渤海、日本的濑户内海等。我国习惯称之为“内水”,等同于陆地上的河流、湖泊。由于划分标准不同,所以有的资料上会描述中国唯一的内海是渤海。

  

  下面就来说一下中国的三大内海吧!

  1、渤海,位于中国北方的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是中国四大海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内海,海域面积约7.7284万平方千米。在渤海海域,等同于在中国的陆上领土,外国船只是禁止擅自进入的。辽宁旅顺老铁山与山东蓬莱田横山之间的连线,构成了渤海与黄海的天然分界线,蓬莱岬是黄渤海分界线的南端起点。

  

  2、琼州海峡,位于中国大陆的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前,由于南北狭窄,平均宽度仅为20多公里,所以属于中国的内海。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琼州海峡的面积0.24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三大海峡之一。(另外两个台湾海峡、渤海海峡)

  

  3、西沙内水,位于中国南海三沙市的西沙群岛,是中国第二大内海,水域面积约31000平方千米,三沙市的行政中心就位于此地。

  

  26日,自然资源部在官方网站和钓鱼岛专题网站发布其组织编写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地形地貌调查报告》。

  

  该调查报告基于长期的历史调查数据,并采用最新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等调查方式,获取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海岛和30米以浅区域最新地形数据,编制了最新大比例尺海岛地形地貌专题图。

  钓鱼岛地形地貌

  钓鱼岛属于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地形陡峭,中央山脉山脊线呈东西走向,连接主峰高华峰(海拔362米)和神农峰(海拔320米),位于岛屿中南部,形成了北坡稍缓、南坡陡峭的地形格局。

  

  △钓鱼岛遥感影像图

  

  △钓鱼岛地貌图

  钓鱼岛近岸有较为宽阔的浅海区域,尤其是东钓角附近,有宽广的水下浅滩发育,并与飞屿周边浅滩相连接。

  

  △钓鱼岛浅海地形图

  北小岛地形地貌

  北小岛属侵蚀剥蚀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海岸类型为基岩海岸,海蚀作用强烈,发育有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等海蚀地貌。

  北小岛东南部的狮峰(118米)与其西北的鹰峰(125米)、莲花石(62米)和孔明石(62米)等三个独立尖岩,经海蚀平台连成一体。

  

  △北小岛遥感影像图

  

  △北小岛地貌图

  

  △北小岛现场观测照片

  南小岛地形地貌

  南小岛属侵蚀剥蚀丘陵地貌,总体呈椭圆形,由岛屿主体拳头岭与东南的一个尖岩——拇指峰,经海蚀平台连接而成。地势西北、东南高,中间部位低。

  

  △南小岛遥感影像图

  

  △南小岛地貌图

  北小岛与南小岛之间的橄榄门水深在10米左右,宽约200米。两岛的近岸浅海区域(30米以浅)连成一片,西南侧狭窄,而其东北侧宽阔延伸近2千米,其间分布了一系列潮沟地形。

  北小岛西南和东北两侧海岸有大量垂直于海岸的潮沟和礁坪发育。南小岛东北侧海岸也有大量垂直于海岸的潮沟和礁坪发育。

  

  △北小岛与南小岛浅海地形图

  这份调查报告进一步补充完善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基础地理数据体系,对钓鱼岛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键搜你感兴趣的热门文章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