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台湾征兵政策及情况研究 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24-07-10 09: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葛宗梅 刘宇飞 常方圆

摘要: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是加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实施人才强军、科技强军的重大举措,对提高兵员质量、选拔和培养士官、军官队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高校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征兵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大学生应征入伍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吸引更多优秀的在校大学生志愿参军入伍。

关键词:大学生;应征入伍;调查研究

doi:10.16083/j .cnki. 16 71-15 80.2019.09.041

中图分类号:E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9-0169-04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亦是国防和军队改革持续深化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是党和国家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实施人才强军、科技强军的重大举措,既能从源头上提高兵员质量,也能满足军队依托国民教育选拔和培养士官、军官队伍的客观需要。在普通高校大学生中开展征兵,是国家安全形势的需要,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的全新使命,也是加强国防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学生是建设现代化军队必不可少的高素质人才,鼓励大学生投身军营,对提高兵员素质、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征兵工作现状

2001年9月颁布的修改后的《征兵工作条例》中规定:依法可以缓征的、正在全日制高等学校就学的学生,本人自愿应征且符合条件的,可以批准服现役,原就读学校应保留其学籍,退伍后准其复学。白此,从在校大学生中征集士兵开始试行。2005年征兵工作开始全面征集在校大学生,并在2008年的征兵工作中第一次明确将兵员征集主体调整为应届大学毕业生。2009年则明确规定,从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中大规模地招收士兵,直接晋升为士官军衔,享受相应级别待遇。大学生参军入伍除享受义务兵正常优待外,还享受优先报名、体检、政审等政策,特别是在安排工作岗位时,优先安排到军事专业技术要求高的部队。在部队服役期间,还可优先选改士官,高校毕业生士兵表现确实优秀的,经过严格程序步骤和审核,还可以直接选拔为军官。在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在就业安置、考研升学加分等方面可享受更多优惠政策。

我国在最初面向高校大学生开展征兵工作的几年,报名入伍的大学生多数是大专生,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人数很少,国家重点大学的大学生更是寥寥无几。目前,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开展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大学生应征人伍数量虽然每年都有所提高,但目前形势仍不容乐观,无论是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仍然存在着入伍意愿偏低的问题。据吉林省教育厅2016年发布的教育公報显示,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人数为34.56万人,年度参军入伍学生为2346人,大学生参军人数仅为吉林省大学生总数的0.679%。如何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征兵工作的态度、意愿,有效地做好大学生应征人伍宣传,吸引越来越多优秀的在校大学生志愿参军,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意愿调查

为探究大学生对征兵工作的了解情况及态度,探索最有效的征兵宣传方式,笔者对吉林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共收同有效问卷700份。参与本研究的700名在校大学生中汉族学生占86.86%,少数民族学生占13.14%;独生子女占54.29%,非独生子女占45.71%;团员学生占93.57%,党员学生占4.57%,政治面貌为群众及其他的学生占1.85%;城市户籍学生占53.71%,农村户籍学生占46.29%。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多数学生比较喜欢军人这一职业:30.14%的学生非常喜欢,40.16%的学生比较喜欢,26.14%的学生持一般态度,3.57%的学生不喜欢。调查结果显示,入伍动机中占比最高的三项分别是“为了更好地锻炼意志和完善自己”“实现自己参军报国的理想”和“向往部队生活”。在校大学生对入伍认同度方面的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对部队生活和征兵入伍认同较高,47.57%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参军入伍可以实现“军旅梦”,而军旅生活对大学生个人的帮助也很大,37.71%的学生认为参军入伍可以保家卫国,并且相信大学生入伍对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即95.85%的学生对参军入伍有较高的认同。

另一方面,调查也显示,虽然大学生对参军入伍认同感高,但问及“是否考虑过大学期间参军入伍”时,只有36.14%的同学同答考虑过,说明大学生参军入伍的积极性还不够高,入伍意愿不够强烈。

三、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一)来自农村大学生应征入伍意愿高于来自城市大学生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参军入伍的意愿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相比较强,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700名在校大学生中,共有253名大学生有意愿参军入伍,来白农村与城市大学生的意愿比为41.05%:31.91%。由于农村家庭收入普遍较低,且就业方向较为局限,参军入伍可以为其解决部分学费和生活费用的问题,增加就业选择的途径,扩大自身的发展前景,并获得一些相关的补助,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提升家庭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更加有独立意识,吃苦精神较强,更能适应部队的教育和磨练。

(二)非独生子女应征入伍意愿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

在有意愿参军入伍的大学生中,非独生子女参军入伍的意愿更强烈一些(52.57%),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47.43%)。大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从小备受家庭的宠爱和照顾,其独立意识和吃苦精神较差,不愿进入部队接受高强度的训练和严格管理的作息生活。独生子女的个人意识更为强烈,但奉献意识和分享精神较为淡化,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被约束或被管理,而且独生子女的思想和思维通常不够成熟,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与非独生子女不同,不愿意被约束或被管理,因此较难融入军旅生活。

(三)学生党员应征人伍意愿高于非党员学生

在接受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有参军意愿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群众大学生的人数比例依次降低,分别为40.63%、36.34%、16.67%。在校大学生随着政治面貌和身份的转变,以及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越来越深入,他们的集体意识、奉献精神、爱国主义思想、国防意识也在不断强化。因此,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更高,更愿意从事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参军入伍、奉献国防的意愿更加强烈;而大学生群众的思想水平有待提高,未接受充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参军入伍倾向较低。在今后的征兵入伍宣传工作中,可以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宣传工作,以大学生党员群体为宣传目标,为其他的团员大学生或大学生群众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四)家庭支持的学生应征人伍意愿高于非家庭支持学生

调查结果表明,家人的态度、家庭是否支持也是影响入伍动机的因素之一。高校大学生入伍动机的影响因素大体可分为三个层面,即入伍认同感、入伍政策、家庭及重要他人的态度。在调查中发现,家人支持大学生本人参军的人数中,有参军意愿的大学生占51.73%;家人反对大学生本人参军的人数中,有参军意愿的大学生仅占28.57%。由此可见家人的支持对大学生的入伍意愿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五)学生对征兵政策了解的多少影响应征人伍意愿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对入伍征兵的政策了解渠道和程度分析可知,大学生对征兵政策了解越多,其参军的可能性越大,而对征兵政策不了解的学生中,有参军意愿的只有14.42%。许多在校大学生参军入伍意愿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大学生应征人伍的优惠政策了解不够,对将来的学习、就业、生活存在顾虑,因此有必要在高校中加大征兵入伍的宣传力度,运用更多元的宣传方式,让在校大学生在全面了解征兵政策的基础上确立正确的入伍动机和入伍观念,消除在校大学生的顾虑,更好地投入军旅生活,更好地锻炼意志和完善自己,将自身利益和民族利益融合。

(六)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高低影响应征入伍意愿

在有参军意愿的253人中,有124人是因为担心“身体素质不达标”而成为限制自己参军的原因。学生身体素质不达标,担心无法承受军队高强度的训练,或者对军队的管理和训练存在畏惧心理,这也是很多大学生不愿参军的原因之一。

四、新形势下改进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征兵宣传人脑人心

学校宣传是在校大学生接受征兵入伍宣传教育的主要渠道,做好学校的征兵宣传工作,对我国征兵工作的开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校应将国防教育贯穿大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国防观念。一是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如学校官网、自媒体APP、微信、校园刊物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征兵宣传的教育内容应涵盖入伍制度、入伍意义、入伍政策、退伍安置等方面。二是学校在征兵宣传时应让更多学生了解部队生活,可邀请优秀的在役大学生士兵或退役复学大学生进行宣讲,现身说法,向在校大学生讲解部队的生活,让更多学生对参军入伍有深入的了解,做好军营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充分对接。三是加强对入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学生指明参军入伍后个人未来发展之路,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总之,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征兵工作的方方面面,树立正确的观念和动机,认识到大学生参军入伍对加速国防建设、加强国家安全保障、提高兵员质量的重要意义,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参军入伍。

(二)国防教育全民参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家人的态度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已入伍大学生士兵的调查显示,家人对其参军入伍的态度均为支持,对其参军入伍的行为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在校大學生家人对其参军入伍的态度不一,因此学生参军入伍的信念不坚定。由于家人态度不明确、课业繁重等客观因素的存在,致使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对征兵入伍兴趣不大。

因此,除在高校中加大对征兵入伍的宣传力度外,也应在全社会中普及征兵工作的意义,提升全民的国防意识,形成国家向社会推广、社会向家庭推广、家庭向个人推广的宣传链。同时,由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较高,创新意识较强,对社会风气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大学生参军入伍可以反过来带动全社会增强国防意识,提高公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良性循环。

(三)精准辅导全程关注

在对入伍大学生士兵进行问卷调查时,入伍大学生士兵表示对参军入伍有一定的顾虑,其最大的担心主要有“不适应军队生活”“体能跟不上”和“人际关系的处理”等几方面。在退伍后的顾虑方面,入伍大学生对“返校复学”“适应环境”“优抚政策的落实”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担忧。

在大学里,学习氛围浓厚,管理相对宽松,待人接物的方式和部队有很大不同;大学生的知识相对丰富,学习能力较强,但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欠缺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而且大学生在参军入伍前基本上未参加过除军训以外的其他军事活动,与军人接触较少。因此,大学生入伍后,在部队的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存在生活不适应的问题。而且,脱离学校生活两年,大学学习中止,知识体系上难以衔接,学习能力也有所改变,大学生士兵同到学校后继续学业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离开部队同到校园,同龄的人已经成为高年级同学或已经毕业,大学校园环境会变得陌生,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易适应。因此,学校应与已入伍的大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协调部队为其提供适当的心理辅导,请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对入伍大学生士兵进行心理评估和疏导,及时发现大学生士兵的心理问题或困惑。同时,为大学生士兵提供必要的学业指导、规划指导,让入伍大学生士兵感受到尽管身在军营,但学校仍是其坚强的后盾,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坚定地完成军旅生活,愉快地完成人生规划的每一步。

(四)落实政策消除后顾之忧

近年来,为吸引更多高质量人才加入部队,提高兵员素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高校大学生参军入伍,如绿色通道、保留学籍、减免学费、选拔士官、优先考研保研、转专业等。这些优惠政策的推广实行,吸引了大批品学兼优、素质良好的大学生加入部队,并希望能在服役过程中提升自己,促进自我实现和发展并且为国家军队建设贡献力量。

但是,目前社会上仍存在部分退役大学生返同校园后或就业过程中,某些政策得不到落实或对政策落实不够满意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及有关部门应积极完善和落实入伍相关政策,提高应征人伍大学生待遇,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制度,适当放宽提干年龄界限,细化退役大学生的招收录取政策,确保政策落实,消除大学生士兵的顾虑。此外,对于学业困难的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可以开展“一对一帮扶”、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等助学活动进行学业辅导,帮助退役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开启新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王淑梅.大学生入伍:现实、原因与展望[J].国防,2015( 07).

[2]任浩.大学生入伍动机及政策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以驻京某空军部队大学生士兵为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3]徐敏.在校大学生应征人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8.

[4]丁照权,左学成,宋学臣等吉林省大学生征兵入伍工作情况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 12)

[5]安江燕.大学生应征人伍认知状况及政策认同性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高教学刊,2017(05)

[6]胡俊宇,陈永光,李蒙蒙大学生应征人伍及退役复学现状调查与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 18)

[7]颜颖.史密斯模型视角下福建省在校大学生征兵政策执行研究[D].华侨大学,2016.

猜你喜欢 调查研究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中国学校体育(2019年4期)2019-07-22大学生就业趋势民生周刊(2018年13期)2018-08-22大学生“双创”进行时瞭望东方周刊(2018年4期)2018-02-01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高中时代(2017年9期)2017-12-26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商场现代化(2016年26期)2016-11-21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廉政瞭望(2016年8期)2016-09-12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9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的其它文章校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编辑工作与学术期刊面临的挑战辨识优秀传统文化,明确文化自信根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研究吉林省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美术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