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场各品种集中竞价规则 本文主要收集一下A股、港股通、可转债的集合竞价规则。A股1、集合竞价的作用是产生股票的开盘价沪深交易所每个交易日9:15...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可转债竞价成交规则 各市场各品种集中竞价规则 本文主要收集一下A股、港股通、可转债的集合竞价规则。A股1、集合竞价的作用是产生股票的开盘价沪深交易所每个交易日9:15... 

各市场各品种集中竞价规则 本文主要收集一下A股、港股通、可转债的集合竞价规则。A股1、集合竞价的作用是产生股票的开盘价沪深交易所每个交易日9:15... 

2024-03-20 19: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雪球App,作者: 混乱世界的投资,(https://xueqiu.com/4037458779/179314579)

本文主要收集一下A股、港股通、可转债的集合竞价规则。

A股

1、集合竞价的作用是产生股票的开盘价

沪深交易所每个交易日9:15—9:25的集合竞价期间,电脑自动撮合系统只存储每一笔申报,并且进行模拟撮合而不实际成交,至9:25时,电脑系统将根据已输入的所有买卖申报按集合竞价的规则产生一个开盘价。按照最新交易规则:9:15—9:25,即时行情显示内容包括证券代码、证券简称、前收盘价格、虚拟开盘参考价格、虚拟匹配量和虚拟匹配后剩余量。2、集合竞价的规则2.1、9:15—9:20这五分钟开放式集合竞价可以委托买进和卖出的单子,你看到的匹配成交量可能是虚假的,因这5分钟是可以撤单,很多主力在9:19:30左右撤单,股民朋友一定要慎重。2.2、9:20—9:25这五分钟开放式集合竞价可以委托买进和卖出的单子,但不能撤单,有的投资者认为他己撤单就完事了,事实上这五分钟撤单是无效的。这五分钟你看到的委托是真实的,因此要抢涨停板的,一定要看准这五分钟。2.3、9点25分才是集合竞价期间唯一一次真正的成交,所以会显示成交笔数。卖出股票的资金9:25就能到账,马上就可以使用。2.4、9:25—9:30这五分钟不叫集合竞价时间,电脑这五分钟可接收买和卖委托,也可接收撤单,这五分钟电脑不处理,如果你进的委托价格估计能成交,那么你的撤单是排在后面来不及的。对于高手而言,这五分钟换股票一定要利用,比如你集合竞价卖出股票后,资金在立刻就可利用,你可在9:26买进另一只股票。2.5、集合竞价最大成交量原则集合定价由电脑交易处理系统对全部申报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排序,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一个基准价格,使它同时能满足以下3个条件:1)成交量最大。2)高于基准价格的买入申报和低于基准价格的卖出申报全部满足(成交)。3)与基准价格相同的买卖双方中有一方申报全部满足(成交)。该基准价格即被确定为成交价格,集合竞价方式产生成交价格的全部过程,完全由电脑交易系统进行程序化处理,将处理后所产生的成交价格显示出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集合竞价方式下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原则体现在电脑主机将所有的买入和卖出申报按价格由高到低排出序列,同一价格下的申报原则按电脑主机接受的先后顺序排序;第二,集合竞价过程中,若有多个以上的价格同时满足集合竞价的3个条件时,沪市选取这几个基准价格的中间价格为成交价格,深市则选取离前收盘价最近的价格为成交价格。2.6 由于集合竞价大家的成交价一样,所以如果你想买入一只股票,你直接挂涨停价买入即可,如果你想卖出一只股票,你直接挂跌停价即可,这样基本都可以买到或抛出,但它的实际成交价格不是你所挂的涨停价或跌停价,而是9点25分成交的那个价格,也就是开盘价。当然如果是以涨停板和跌停板开盘的话,你就不一定可以买到,挂单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时间优先,交易所接收到的挂单的时间越靠前,越优先成交。

3、尾盘集合竞价尾盘14:57—15:00的最后三分钟也是集合竞价的,不可撤单,形成最终收盘价。成交规则和开盘很相似。

港股通

投资者买卖港股通股票的交易时间应遵守联交所规定,即交易日的9:00至9:30为开市前时段(集合竞价),其中9:00至9:15接受竞价限价盘(可接受撤单);9:30至12:00及13:00至16:00为持续交易时段(连续竞价,可接受撤单),接受增强限价盘。

在开市前时段,交易系统只接受输入“竞价盘”及“竞价限价盘”指令,其中,港股通投资者只可以输入“竞价限价盘”。输入交易系统的买卖盘价格不可偏离上日收盘价或按盘价(最近参考平衡价)9倍或以上及少于九分之一或以下,每个买卖盘不得超过3,000手股份。

可转债

开盘集合竞价跟股票一样,细分为这几个时间段:

9:15-9:20 挂单Yes; 撤单Yes

9:20-9:25 挂单Yes; 撤单No

9:25-9:30 挂单No; 撤单No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