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果不只是爱自己,爱还是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希腊的爱神阿芙洛狄特 爱如果不只是爱自己,爱还是什么?

爱如果不只是爱自己,爱还是什么?

#爱如果不只是爱自己,爱还是什么?|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χρῆναι πάντα ἄνδρα τὸν ἔρωτα τιμᾶν, καὶ αὐτὸς τιμῶ τὰ ἐρωτικὰ καὶ διαφερόντως ἀσκῶ.

“因此我们人人都应当尊敬爱神,并且自己也身体力行,尊敬一切与爱有关的事情,充满热情地这样做。”

——柏拉图《会饮篇》

文/Alcibi

又到了一年的520,一场对单身人士的群嘲,对非单身人士的大考。

不过身经百战的单身人士也掌握了理论武器,他们会说,“单身多好啊,为什么想不开要去吃爱情的苦,爱情的苦可没那么好吃哩。”

的确,与爱如影随形的是各种痛苦和折磨,比如嫉妒、猜疑、成长不同步等等。于是马上就诞生了一个理论问题,也是爱的“元问题”,那就是“爱情的理由”。虽然最一开始的选择可能是激情做出的,谈不上什么“理由”,但在激情之外的漫长时间里,我们总不免要在各种场合谈论到爱情的话题,这时就绕不开“理由”的话题了。

所以今天我们就聊聊“爱情的理由”。看看哪一种理由能让你重燃对爱的信心。我们从一篇可能是关于爱情最经典的哲学著作——柏拉图的《会饮篇》(Symposium)入手。

尽管绝大多数人没有读过《会饮篇》,但里面的很多故事和概念早已家喻户晓,比如“爱就是寻找另一半”、柏拉图式的爱情等等。我们今天就回到这篇对话的具体情境中,看看这篇对话到底说了啥。

01.

爱对人有什么好处?

《会饮篇》由六篇对爱神的颂辞组成,可以看成是六篇歌颂爱的作文。有一天,一群人在诗人阿伽通家聚会,他们本打算一起喝酒,但由于前天大家已经喝过了很多了,就打算改变一下这天的安排来聊聊天。既然在座的众人都是上流社会的人物,都有各自热爱的东西,其中几个人还正在陷入热恋之中,那干脆就聊一聊“爱”的话题吧。

于是他们设定了题目,让我们来聊一聊爱情的好,每个人发表一篇对爱神“爱若斯”(eros)的颂辞,看谁讲的好。

因为古希腊人喜欢把世界的各种现象背后安插一个神灵,所以我们大可不必细究希腊神话的细节,就把这六篇颂辞看成是六篇歌颂爱的命题作文就可以了。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要做一些命题作文,比如要赞美一下领导、赞美一下国家、赞美一下男女朋友。堆砌各种好词大词是容易的,但想赞美得好赞美得精准,就见真本事了。在读这篇对话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化身考官,来看看谁作的文章好,到底好在哪。

图 丨 由德国画家安瑟尔姆·费尔巴哈绘制的《会饮篇》

第一个上场的是修辞学爱好者斐德若(Phaedrus),他礼赞爱神的两个核心观点是:爱情最古老,爱给人勇气。

他引述赫西俄德《神谱》中的记载,说世界最早产生的是混沌,混沌之后诞生了大地之神盖亚和爱神爱若斯。由此可见爱神是诸神中最古老的神,像大地一样古老。

其次,爱可以给人勇气。一个人平常可能是怯懦、胆小的,但当他有了一个爱人(希腊当时流行成年男子和少年的同性恋爱关系,成年男子是主动的一方,称为“情人”;少年是被爱的一方,称为“爱人”),他就有了一双盯着他看的眼睛。如果做了胆怯的事,被爱人看见了就会羞愧到无地自容。

倘使一支军队全部由爱人和情人组成,就会治理得再好不过,人人都会努力做光荣的事。“纵然是最怯弱的人也会受爱神的鼓舞,变成一个英雄,做出最英勇无畏的事情来。荷马就说过,神在某些英雄胸中激发起一股神勇,这无疑就是爱神对情人的特殊恩赐。”

所以对于斐德若来说,凡是感到自己怯懦的人,都应该去寻求爱这种最古老的力量,它让一个人拥有勇敢这种美德。

图 丨美少年斐德若

第二个发表演讲的是泡赛尼阿斯(Pausanias),他的基本观点是有两类爱情,一种是高尚的爱情一种是凡俗的爱情。我们应当赞美的是高尚的爱情,它不但为城邦的风俗和礼法所认可,还能促进爱恋中的人们提升智慧和品德。

斐德若对于爱神的赞颂固然好,他用了很多美好的词汇,但他忽视了爱欲同样是许多祸乱的根源。如果爱若斯是一位如此美妙的神,为什么在他的奉行者中还有那么多强奸、引诱、背叛、食言、临阵脱逃、歇斯底里,到处还都是混乱?

泡赛尼阿斯承认这些对爱神的指控,他的解决方式是,预先承认存在两个爱神,一个高贵的,一个凡俗的。泡赛尼阿斯说,爱若斯是阿芙洛狄特(Aphrodite)的私生子,在希腊的古老神话中,存在着两个阿芙洛狄特,那就有两个爱若斯。属天的阿芙洛狄特是天神乌拉诺斯的女儿,属人的阿芙洛狄特是宙斯和狄俄涅的私生女。

凡俗的爱神所激发的爱情,只是对肉体的欲望,而属天的爱神激发的是对灵魂的爱欲。并且后者仅限于男子与男子之间才有。

从不同地方的风俗和律法也能看出爱欲对人的种种益处。在伊奥尼亚等被蛮夷所统治的地区,统治者们把钟爱少年男子、爱智慧和爱体育都定为丑事。这都是因为“统治者不愿让被统治者发扬高尚思想,有牢固的友谊和亲密的交往,而这一切都正是爱情所产生的。”被爱情和友谊驱使的人们,对僭主的统治来说是莫大的威胁。

而在文明比较发达的爱利亚和斯巴达地区,人们干脆立了一条直截了当的法律,把接受情人的恩宠当成美事。而在文明最发达的雅典,虽然没有法律明文规定,但习俗仍然把追求爱人当做美事。像情人求爱会做的那些事,比如恳请、哀求、发誓、睡门槛,如果一个人是为了求财求官去做这是些事,人们会为他感到羞耻和不以为然,但为了爱人做这些“奴性”行为却会博得宽容和赞许。人们总是天然愿意给予那些追求爱的人更多的自由。

图 丨 泡赛尼阿斯

在雅典,少年们心甘情愿做他们的情人的奴隶,目的是换取对方在爱智和品德方面的帮助。一方施教,一方受益并报给予情感上的报答。总而言之,雅典鼓励为了品德(比如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而眷恋一个情人,这是属天的爱神所激发出来的。

第三个上场的是厄里柯西马库(Erixymachus),作为一名医生,他给出了一个很有“理工科”气质的答案。

他认为爱不止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世间万物无不渗透着爱的原则。作为一名医生,他必须懂得使本来在身体里相恶如仇的因素变成相亲相爱。比如冷和热、苦和甜、干和湿等。阿斯格雷比欧之所以成为希腊医学创始人,就是他能使相反如仇的东西和谐一致。

音乐也是由爱神掌控,因此也渗透着爱的原则。音乐的艺术就是协调高音和低音的冲突,从而创造出和谐。除此之外,四季的推移、万物的消长、人类的交往,都包含了两种相反元素的冲突,是爱情的技艺使相反的东西能够达到和谐和恰到好处。

02.

爱可以医治我们的疾病

第四位发言的是喜剧诗人阿里斯多芬(Aristophanes)。前几位发言者的套路是一致的,他们都试图说明爱可以带来什么好处,以此来称赞爱情。但阿里斯多芬并不想说明爱有什么好处,他直接讲了一个故事。

图 丨 阿里斯多芬

从前人分三个性别,男、女和阴阳人。每个人都是四手四脚,生得圆滚滚的。他们体力强壮,就企图打开天路,去和诸神交战。宙斯看到人类这样猖狂,就想了一个招数来削弱人。他把每个人一剖两半,并吩咐阿波罗把人脸扭过去,把皮肤缝好。如果人还不听话,就再剖两半,让他们只能用一只脚跳来跳去。

人被剖之后,这一半想念那一半,想再合拢起来,常常互相拥抱不肯放手,饭也不吃,直到麻痹而死。宙斯仁慈,便把人的生殖器移到前面,让人可以生殖交媾,平息性欲。

“就是这样,从很古的时候起,人与人相爱的欲望就植根于人心,它要恢复原始的整一状态,把两个人合成一个,治好从前剖开的伤痛。所以我们每人都是人的一半,是一种合起来才成为全体的东西。所以每个人都经常在寻求自己的另一半。……他们每个人都会想,自己许久以来所盼望的正是和爱人熔成一片,两人合成一个人。”

(Symp, 191d-e)

图 丨 四手四脚的圆球人

后世广泛流传的“寻找另一半”的说法,就来自阿里斯多芬的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暗示我们人并不是出于任何好处而去寻求爱,爱的本质是人意识到了自己的残缺,从而想要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己。而且阿里斯多芬暗示我们,你所爱的另一个人是绝对特殊的,是那个前世曾和你是一体的人。如果你因为某些优点或好处而爱上一个人,那么完全可以又另一个人他更加优秀更能给你带来好处,这是你就会移情别恋了。但阿里斯多芬给了我们一个追求专一的爱情的理由。

图 丨 阿伽通

第五位发表演讲的是悲剧诗人阿伽通(Agathon)。阿伽通的讲辞华丽优美,他把善良、年轻、审慎、勇敢、智慧通通安给了爱神。但也正因如此,阿伽通的讲辞乏善可陈,没有洞见。

03.

爱的阶梯

接下来就是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登场了。

图 丨 苏格拉底

前面阿里斯多芬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这个故事反映了一种对爱的本质理解,那就是“人所爱的都是属于自己的东西”,爱的本质是爱自己。人拼命地想要和另一个人结合,是因为他渴望找到另一个他自己。人喜爱任何东西也是因为它和自己有关联,有自己的心血和意志在里面。

但苏格拉底拒绝接受这种观点,他认为一个人所爱的归根结底是他认为美好的东西。就像即使是手和脚,如果人们觉得它们有危险的话,也会把它们砍掉的。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爱的本质是渴望追求美好,但它自身必定不是那么美好的。前面的人说了爱神的种种美好,但是,一个尽善尽美的东西是不需要再追求美的东西的。就好像一个拥有神一般完满智慧的人,他也无需再追求智慧了。同样,一个彻底无知的人也意识不到自己要追求智慧。只有那些处在智慧与无知之间的人,才会去追求智慧。

爱若斯正是这样一种处于中间状态的神。在苏格拉底自己编排的神话中,当初阿芙洛狄特诞生时,诸神宴会,匮乏神贝尼娅趁机和睡着的丰饶神波若结合,生下了爱若斯,他成了阿芙洛狄特的随从和仆人。由于爱若斯是匮乏神和丰饶神所生,所以它一直处于贫乏的状态中,但不停地追求美好的事物。他得来的又旋即失掉,美好的东西在它那里不停流转着。

图 丨 《维纳斯的诞生》,维纳斯在希腊神话中就是阿芙洛狄特

所以,爱这种活动总是让人先得到后又失去,于是,所有在爱中的人都诞生了这样一种渴望,希望不仅能够拥有美好的东西,而且能够永远拥有美好的东西。具体的人都是会死的,一旦死去人就永远与那些美好的东西相分离了。当一个人风烛残年的时候,想到这一世的财富、名誉、地位、美好的品德、积累的智慧、收获的友谊都要从此灰飞烟灭,不免就会悲从中来。所以爱神促使人在活着的时候就要在美好的东西中生育,以这种方式达成不朽。这种生育既可以是身体层面的,也可以是灵魂层面的。

“所有的人都会生育,凭借身体或灵魂生育,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为本性所推动,迫不及待地要求生育。可是他们不能在丑的东西里,只能在美的东西里生育。怀胎、生育是一件神圣的事,是会死的凡夫身上的不朽的因素……会死的凡人身上正是生育可以达到永恒的、不朽的东西。”

(206c-207a)

比身体的不朽更高的是灵魂上的不朽。实现灵魂方面的不朽也有诸多方式,首先是“赢得生前身后名”。人们为了死后留名,为了自己的品德被后世人津津乐道,常常甘愿倾家荡产,甚至牺牲性命。政治家和诗人教化众人,也是一种达成不朽的方式。他们把在自己灵魂中孕育的品德,通过自己的作品和交谈活动传递给另一些高尚和优秀的灵魂。

以上这些,是关于爱的一般秘密,但苏格拉底还说,还有一种关于爱的最高深、最神圣的奥秘。那就是顺着爱的阶梯,攀登到可以直视美的理念。

图 丨 爱神 Eros,它在罗马神话中的名字就是丘比特。

起初,人们所爱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美的形体,但当他遇到一个又一个美的形体之后,他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美也是相互贯通的,这时他就可以对他们加以抽象,去认识普遍的美。他会意识到,先前他之所以眷恋那个具体的肉身,乃是那座肉身微微分享了一些神圣的美的理念。而那在天上的纯粹的美的理念才是理智所能触及的至美和至善。

“在人生的这个阶段,人见到那个美本身,这是人最值得活的阶段,你有一天看见了它,就会知道与它相比,你的钱财、首饰、姣童和美少年统统不值得一顾……如果一个人有幸看到了那个纯粹的、地道的、不折不扣的美本身,不是人的肌肤颜色之美,也不是其他各种世俗玩艺之美,而是那神圣的、纯一的美本身,我们能说这人活得窝囊吗?”

(211d-e)

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单靠凡俗的人是不行的,必须要爱神的帮助才行。爱神给了人一个阶梯,让他可以顺着这个阶梯一直攀爬。“因此我们人人都应当尊敬爱神,尊敬一切与爱有关的事情,充满热情地这样做,而且激起别人这样做的热情。”

图 丨 古希腊诸神

六篇作文的内容大抵如上所述,他们各有各的精彩,但流传最广远最为人所称道的,还是阿里斯多芬和苏格拉底的颂辞。相比而言,阿里斯多芬的想法更接近我们的生活,更接近我们现代人的观点。他把一切爱的活动的出发点都最终还原为“爱自己”,这是所有现代个人主义精神的核心和秘义。

阿里斯多芬的爱是我们熟悉的、喜欢的和更愿意接受的,但苏格拉底的爱却是更值得追求的。他告诉我们,接受爱神的帮助就是踏上了一个陌生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有诸多陌生但美好的事物,而它的终点是超越小己个人的普遍精神。爱不是将两个人捆绑起来,而是两个人主动接受爱神的激发,在自己和对方身上发现世界和人性的美好,并以某种方式让它留存下来,成为不朽的东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