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女性长袖服饰,以及东西汉舞服的区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男子紧袖衣服名称图片 汉代女性长袖服饰,以及东西汉舞服的区别

汉代女性长袖服饰,以及东西汉舞服的区别

2024-07-14 19: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西汉的曲裾深衣是通身窄紧、裙长及地、腰部系带、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这种服饰使舞者的下肢和上肢都能舞动自如。这种曲裾深衣另一称谓是“绕襟裙”。沈从文先生认为,此处的“襟”为衣襟之意,而这种衣襟旋绕而下的裙式,是西汉舞服的主流。

出土的西汉长袖舞俑形象,如陕西西安与江苏徐州耿蓝山出土的西汉舞人陶俑,舞服形制朴实平易,均为长袖曲裾深衣,右衽长袖,长袍曳地,腰部没有夸张的纤细,但也呈现出清瘦的身姿。这种服饰使得女子身材修长而端庄。“以瘦为美”的楚舞遗韵依稀可见。

2.上襦下裤

东汉服饰整体发展方向是变得更加宽大,衣袖更阔大。女性长袖舞服是以上襦下裙与宽大长袍为主。这种舞服形制有助于长袖舞的表现。“襦”又分为长襦与短襦,长襦指的是长及膝盖的襦袍,短襦指的是短至腰间的襦衣。

与“襦”相配的是“袴”。汉代人的裤子根据样式不同分为两种,一不合裆裤;另一种是合裆裤,称为“穷袴”。汉代女子舞蹈时通常是上着长襦,长及膝盖或超过膝盖,下身着大口宽松长裤,尚并不能断定所着长裤的款式,专家说法也不统一。如山东历城出土的汉画像石,河南洛阳出土的长袖舞俑,都可见其服饰特征与动作特点。

3.宽大长袍

东汉时有一种女子舞服是继承曲裾深衣,但形制上更加宽松,衣袖更肥大,衣裙不再紧身束裹,裙摆更加宽大飘逸。如四川、重庆等地出土的舞俑,以及汉画像石砖中的相关形象。

汉代女子舞蹈时衣着及地曲裾深衣,所以限制了身体下肢动作的施展,舞者脚部动作常以细碎小步移动,西汉女性长袖舞姿强调上肢动作,以舞袖为主,舞姿舒缓柔嬡;东汉时长袖舞表演形式增多,有踏盘鼓而舞、与杂耍一同表演等,深衣长袍变形为及膝长襦,下体着大口长裤,舞服形制向宽松发展。

4.饰

出土的西汉舞俑形象中,舞者发式多为垂髻,发髻位置比较低,一般在背后或头后挽髻,长辫发中部结成双环于背后,或有单环,还有下垂作圆锤形,均是歌舞伎常采用的样式。

东汉时舞女的发髻有从低向高处发展的趋势,大多盘于头顶位置,如广东东汉汉墓出土的舞俑,舞女头顶梳起四方大髻,髻上饰满珠翠花饰,雍容华丽。汉流行头顶高髻的发饰。东汉时舞女还常采用“堕马髻”,此与长袖舞舞服由以“瘦长”为美到宽松之美相映成彰。

髾,指的是一种燕尾形的衣饰,多为妇女所用,是袿衣的后裾。袿衣是汉代女子所着的上衣样式,长袖舞服多采用之。这种燕尾式的飞髾,采用的是质地轻薄细腻的丝织物,这种布料织成的飞髾能够随风起舞,舞起来“裾似飞燕,袖如回雪”。

两汉女性长袖舞舞者所穿的鞋袜,在文物形象中极少能辨认清晰。玉舞人与舞俑中的舞人形象很大一部分穿着曳地深衣,看不到鞋袜。汉画像石砖由于其材质较为单一粗糙,此类衣着细节处也很难表现。

汉代女子舞蹈时大概常常穿着修长合脚、鞋头尖尖的单底舞鞋。红色单底利屣是两汉时期女性长袖舞表演的重要配饰。据《中国服饰史稿》载汉代鞋子鞋面通常涂为黑色或红色。汉代的袜子有布帛、皮、丝等质地,而女性长袖舞通常所穿着的是丝质的罗袜。舞女们穿着丝质的袜子轻盈地快速游移。汉代丝质品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地位,而舞女穿着罗袜起舞,更可见汉代女性舞人的特殊地位,以及汉代乐舞的繁荣程度。

三、舞服袖式

根据《中国古代乐舞史》、《汉代乐舞百戏研究》、《中国舞蹈通史秦汉卷》等对于汉代舞服长袖的分析,笔者将舞服袖式总结分为两类:窄长袖与宽长袖。而两大类型下又可具体细分。

1.窄长袖

窄长袖包括上下同宽型、接袖型、延袖型。上下同宽型长袖是窄长袖的基本款,继承了春秋战国楚舞长袖式样。作为舞衣本体袖子的延长,通常搭配细腰曳地的曲裾深衣,在汉代玉舞人与舞俑形象中较为常见。如江苏扬州出土的西汉晚期妾莫书玉舞人、北京出土的玉舞人,江苏徐州出土的舞俑等。

接袖型,此类窄袖是在“舞服衣袖的窄袖末端接上筒状或喇叭状的长袖”。由于其形制与上类长袖基本相同,所以较难识别。从安徽淮北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可看出,其袖口微缩,接以筒状长袖,其长袖末端呈现出微微喇叭形。内蒙古鄂尔多斯博物馆收藏的乐舞壁画图像中女性舞人身着青色榻袍,手腕袖身处又接延出一段长长的素色袖体。袖口微缩、筒状接袖是这类舞袖识别的关键。

延袖型,此类窄袖,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舞服窄长袖袖端,延伸一段白色绢编续成的袖子,另一种是在袖口缀上条形的长丝带。此类舞袖还被称为“义袖”、“假袖”。此类长袖形象在文物形象中经常可见。

其与接袖不同的是,接袖所接袖子是从手腕开始,而延袖则不一定,延出的袖体位置不定。如江苏徐州出土的舞俑,舞人袖体己超出正常衣袖的长度,而在窄体长袖末端又延出一段袖子。河南南阳军帐营出土的画像石中的乐舞形象也是如此。

上述第二种长袖形制,在汉画像砖石踏盘鼓起长袖的乐舞形象中较为常见。例如,河南新野出土的汉画像砖、四川彭县出土的汉画像砖、湖北枝江出土的汉画像砖中,窄长袖袖端接出一截狭长的丝带状袖体随风飘扬,不似筒状的袖子。这类长袖与汉代流行的“巾舞”容易混淆,不易分辨。

2.宽长袖

宽长袖包括四方大袖、宽窄套袖、喇叭袖。四方大袖在东汉时期盛行,这种袖式在汉画像中不多,笔者仅发现两幅,袖体形制博大宽松,或呈微喇帆状。四川江安汉画像石中有此形象,长袖垂于体侧雍容大气。又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彩陶舞俑,身着大袖长袍,双手作揖态,袖体垂于体前。不过在文献记载中并未发现具体女性舞大袖的记载,而是有关于男性舞大袖的记录,如《酒赋》与《汉书高帝纪》中,背景均为兴起而舞。

宽窄套袖,此舞袖类似于窄长袖中的延袖,其特点是在宽博大袖的袖端,延出一条狭长的窄长袖。此类长袖形制是汉画像砖石最常见的式样之一,出现在不同的乐舞场面中。

画面最为清晰的是河南荥阳河王村出土的壁画,舞人长袖细腰,朱红博袖袖端各延出一条素色狭长袖,袖口错叠清晰,与戏曲中的水袖极为相似。又如四川内江出土的一块画像砖中,舞人形象非常特别,宽口大挟延出的窄袖长度突出,目测最少有舞人两倍的身高,图像中又有弄丸等杂技表演。

喇叭状套袖,这类舞袖仅在出土的东汉舞俑中出现,宽袖袖端为扩散状,并饰有规律的裙皱,如喇叭花开放一般,内接狭长小窄袖。据观察,这种喇叭状的袖子长度仅到臂弯处,如现代人所着上衣的“七分袖”。

据记载这种服饰“短衣、半袖、无缘、有绣饰、较肥大”。这些特征与乐舞形象中舞人所着服饰相似。此类型的长袖形制,笔者仅收集到八幅图像,而这些舞俑形象几乎都出土于川渝一带,这是不是一种带有地域风格的长袖乐舞,还有待于考察研究。

四、总结

汉代流行长袖舞,女性舞人是长袖舞的表演主体。女性长袖舞在审美上很刻意,如靓装刻饰,妩媚温婉;舞者面部施以粉黛,发饰繁贴整齐,皓齿明眸;舞者腰细身瘦、长裙曳地、长袖逶迤;整体上图像了女性妩媚温婉之美。两汉舞服轻薄飘逸的材质,以及舞服的形制、袖式、饰品等,为女性长袖舞表演提供了物质条件,强化了长袖舞的表现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