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帽子趣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帽子名称和图片 古代帽子趣谈

古代帽子趣谈

2024-07-14 17: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帽子也可以算是上古开始就存在的衣饰,最初人们把系在头上的装饰物称为「头衣」,据载从黄帝时就已经开始出现。而后来本来简单的投衣就演变出冠、冕、弁、帻等。这些诸多的分类后来逐渐归类,知道现在我们就直接统称帽子。而帽子经历代演变,出现了许多不同样式。从不同的出土文物中,我们可以复原不同种类的帽子本来的概貌。

首先是「冠」,冠本义就是用手戴帽子。但是中国古时的「冠」外形上不同于现在的帽子,它只有狭窄的冠梁遮住头顶的一部分。关于冠的记载很多,如《后汉书‧舆服志》中说:「上古衣毛而帽皮」,是指用兽皮缝制帽形,戴在头上,起到御寒和装饰的作用,没有任何贫富贵贱之分。在《礼记‧曲礼上》载曰:「男子二十,冠而字。」指男子20岁开始戴冠,戴冠时要行「冠礼」,表示已成年。进入阶级社会后,帽子作为「礼」的象征,成为统治阶级权利和地位的标识。古代冠制是中国服饰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冕」则不同,是本来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渐渐演变成皇位继承者才能加「冕」,从「无冕之王」这个成语我们也可以见到冕和王位之间的关系。通常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而「冕」的设计前低后高,表示恭敬之意。前面用丝线垂面,以便目不斜视,两旁用丝线遮耳,表示不听谗言。

「弁」指古代贵族男子戴的一种次于冕的帽子,通常配礼服用,分为两种。赤黑色布做的叫爵弁,是文冠,为祭祀之用;白鹿皮做的叫皮弁,是武冠,冠上镶有饰物,一般是皮革缝隙之间缀有珠玉宝石,为田猎战伐之用。

「帻」是包发之巾,又称幅巾或巾帻,或称帕头。帻最初在百姓中流行,自汉元帝始,贵族也用帻束发。北周时期,武帝为易于让自己的军队戴用,特意把巾制成含有四个角的形状,当时称作「幞头」,经隋唐宋几代,幞头不断改变样式,成为主要的冠帽。

古人把帽子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即便到死,也不能免冠,与古代社会礼制及生活有密切关系。《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述了孔子的信徒子路「结缨而死」的故事,这是公元前480年冬天的一个悲壮的牺牲。卫国发生内乱,子路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停下战斗来「结缨」,结果被对方杀死了。这个故事于现代看来或许十分荒谬,但是确实反映出古人对于帽子的重视。

如此重要的衣饰,文学作品中自然少不了它们的身影。《诗经‧卫风‧淇奥》咏到:「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是说那些有文采之人所戴的帽子,垂着美石之类东西,如玉润泽;或玉圆罗列,多如星星。唐代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中有「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的诗句,形容女子出阁时享受穿戴凤冠霞帔的殊荣。这些描述都可见自古以来帽子之美。由帽子衍生出来的成语更是显示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如冠冕堂皇、怒发冲冠、沐猴而冠、张冠李戴、弹冠相庆、衣冠楚楚等。在体育竞技场上,人们将继续保住上次冠军名次的冠军称为卫冕冠军。

关于帽子,最后说一说「戴高帽」这个典故。唐代李延寿所著的《北史‧熊安生传》中记载:「宗道晖好着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屐上。」也就是在北齐有一位名叫宗道晖的人,平时喜欢头戴一顶很高的帽子,脚上穿一双很大的木屐。每当有州将等级官员到来,他都要以这身打扮去谒见。见到官员时,又总是向上仰着头,举着双手,然后跪拜,一直把头叩到木屐上,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清代乾隆年间学者翟灏撰《通俗篇》卷二十五「服饰」类「好戴高帽」条,引述此条史料后,加按语曰:「今谓虚自张大,冀人誉己者,曰好戴高帽子,盖因乎此。」

《笑林新雅》跟记载了一个和「戴高帽」相关的笑话:有个门生出京去做地方官,去和他的老师告别。老师说:「出外做官,很不容易,千万要谨慎小心!」门生回道:「请老师放心,门生已经预备好高帽子一百顶,每人各送一顶,管叫地方上人人高兴!」老师发怒道:「我们应以忠直之道对待别人,何须如此呢?」门生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呢!」老师听了很高兴地点头说:「你讲的也不错!」门生出来对朋友说:「我的一百顶高帽子,已经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更多“长知史”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