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种类(奏折多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奏折内容概括 奏折种类(奏折多大)

奏折种类(奏折多大)

#奏折种类(奏折多大)|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天给各位分享奏折多大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奏折种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古代多少品的官员可以给皇帝上折子? 2、清朝奏折有颜色不同 大小不同,奏折有分别,那是否分什么等级,比如黄色金花纹,蓝色金花纹是什么资格用的 3、雍正在13年的当政期间,共批阅了多少奏折? 4、清朝时期奏折值多少钱? 5、雍乾时代的名臣孙嘉淦给乾隆上的一篇著名奏折多少字 6、清代的官员要多少品以上才有资格给皇帝上奏折 古代多少品的官员可以给皇帝上折子?

在一般的印象中“奏折”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很早的,但实际上属于清朝独有,始于清朝顺治年间,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废止,仅存在了两百多年。“奏折”分为奏事折、奏安折、谢恩折、贺折4大类,其中奏事折是禀报国家大事的,剩下的三样全是向皇帝表忠心、拍皇帝马屁用的。

1644年清朝入关掌控天下后,除了继承了明朝的土地、财富之外,也继承了明朝的各种政治制度。按照明朝旧制,清朝刚入关的时候官员向皇帝奏报事情,公事就用题本,私事用奏本,但是题本和奏本从下级官员送到皇帝手中要经过通政使司、内阁等部门,一方面是过程过于繁琐,刚入关的满族权贵有些玩不转;另一方面是不利于保密,所以就有了“奏折”。

从顺治朝到雍正初年,“奏折”并不属于正式的官方文书,没有固定的传递方式以及书写格式,只要获得皇帝特许,上到文武百官、士绅名流,下到贩夫走卒、和尚道士就都可以给皇帝写“奏折”,在当时“奏折”是清朝皇帝秘密了解天下事的途径,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康熙朝的曹寅,表面上是江宁织造,实际上是康熙安排在江南的亲信、耳目,经常给康熙写“奏折”。

要说将“奏折”制度化的人就不得不提两个人,雍正皇帝和张廷玉。1722年,遵照康熙皇帝遗诏,四阿哥胤禛继位登基,这就是雍正。虽然雍正成了皇帝,但是在皇子时代雍正手下的官员并不多,他的主要竞争对手八阿哥胤禩善于笼络人心,党羽遍布朝野,所以刚登基的雍正处处受到自己兄弟的孤立,国事的上传下达出现问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张廷玉提出将“奏折”制度化。

“奏折”制度化后,首先是去掉了上情下达的中间环节,“奏折”在写奏折的人和皇帝、皇帝亲信之间直接传递,少了很多掣肘或欺瞒;其次朝廷大事全通过“奏折”进行下达和讨论,比如雍正朝的火耗归公、摊丁入亩等政策都是雍正通过“奏折”反复磋商后定下来,这样一来就剥夺了八爷党众多党羽对于朝政的控制;最后所有“奏折”传递过程中都用宫中御制的带锁皮匣密封,因此除了皇帝和上奏折的人,没人能知道“奏折”是谁写的、上面写了什么,一切都成了秘密。雍正朝开始“奏折”成为官员专用,督抚以上大员的奏折直接送到皇帝手里,一般官员的奏折先送到皇帝指定的亲信大臣手中,也就是后来的军机处,再转交给皇帝。

雍正时期“奏折”的制度化可以说将封建皇权推向了登峰造极的的地步,皇权得到极大加强。一方面皇帝的意志可以直接传达到整个国家的各级部门,马上付诸实行,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避免了欺上瞒下的情况;另一方面“奏折”全部保密,因此大臣之间可以放心大胆的向皇帝告密,这使得皇帝的耳目遍布全国,臣子只能谨言慎行、忠心办事以免被别人告状。从此清朝皇帝依靠“奏折”监察天下、发号施令,真正将天下事务总归一人处理。

[img]清朝奏折有颜色不同 大小不同,奏折有分别,那是否分什么等级,比如黄色金花纹,蓝色金花纹是什么资格用的

不分等级。

奏折用纸多为榜纸、本纸和毛边纸,统称素纸,均为竹纸。当时宣纸名贵,臣僚平常缮写呈奏用不起,也没有那么多宣纸可供。奏折高一般为22cm,横宽为 10cm。

奏折形式一般为素纸,封、底有折,故曰奏折。 雍正时有奏折用黄绫,浪费可惜,遂以“物力维艰”,改用素纸可也。请安折、贺表用黄绫封面,红、黄纸,“以示汝等郑重也”。

奏折按其内容可分为奏事折、奏安折、谢恩折及贺折4类,其公文程式各有不同。它在康熙时及雍正初年,原无一定规则与程式,也未列入国家的正式官文书之内。京内外官员,不论官职大小,只要得到皇帝的宠信和特许,即使是微末之员,甚至寺庙的住持和尚,也可以上折奏事和谢恩。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清朝入关之初,沿袭前明旧制,官员有事报告皇帝,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题本盖印,奏本不盖印。题奏本都由通政使司进呈,在皇帝阅批之前,内阁大学士已经“票拟”过。因此,这两种文书都是公开的,不利于下情上达。

其次,题本办文程序太繁,运转速度十分迟缓,而且由于经办人员过多,容易造成泄密,使皇帝实施政务受到很大限制。自张廷玉把奏折制度化以后,稍微重要一点的事务,地方官员都先撰拟奏折,经过皇帝朱批,认可了,才写题本作正式报告,作为奏事的依据。

但奏折中的朱批内容,不得写入题本,这样题本就成了官样文章,价值大大降低。奏折代替了原来题本的作用,使它成为主要官方文书。这一制度坚持到清末。奏折刚产生时,有资格使用奏折的官员不太多。

雍正践祚之后,内苦于宗室诸王的讪谤排挤,外困于满汉大臣的朋党倾轧,急于求言,故放宽了臣民专折具奏的范围和权限。到后来,有权上奏折者多达1000以上。由于奏折所涉事情多系国家机密,所以奏折的保密性是非常突出的。不能保密,就不要上奏折,保密是书写奏折的前提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奏折

雍正在13年的当政期间,共批阅了多少奏折?

清宫档案记载,一年当中,雍正只有在自己生日的那天才得以休息。在13年的当政期间,雍正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4个小时。以汉文写的朱批奏折多达22000多件,以每件朱批平均为100字计算,字数就有220多万字。

清朝时期奏折值多少钱?

看情况,看谁的奏折,如果是大名人的,价值就高了。另外看是否有御批,如果有皇帝亲自书写的御批,价值会更高一点。再就是看奏折的内容是否重要,也就是看历史价值。

以上都没有,那就没什么价值了。毕竟每年的奏折,都是十万百万计。现存的有御批的清朝奏折有723000多本,没有朱批的有一百多万本(为什么这么少?因为绝大多数奏折,都是内阁看完就烧了,都还没递到皇帝手里),你想一下,就算有御批的,又能有多大价值。要是赶上的是雍正朝的奏折,那就算有朱批,也很不值钱。因为雍正太勤政了,光他朱批的奏折就有41600多本。如果是皇太极的,估计会值钱一点,毕竟他年代更久远,而且在位时间也不长。

雍乾时代的名臣孙嘉淦给乾隆上的一篇著名奏折多少字

孙嘉淦(1683-1753年),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兴县人,康熙五十二年进士 , 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前期一位突出的有胆识的宰相级官员。前人评价说,“嘉淦初为直臣,其后出将入相,功业赫奕,而学问文章亦高,山西清代名臣,实以嘉淦为第一人”。

奏折原文 : -

小人进而君子退,无他,用才而不用德,故也。德者,君子之所独,才则君子、小人共之,而且小人胜焉。语奏言对,君子讷而小人佞谀,则与耳习投矣。奔走周旋,君子拙而小人便辟,则与目习投矣。即课事考劳,君子孤行其意而耻于言功,小人巧于迎合而工于显勤,则与心习又投矣。小人夹其所长以善投,人主溺于所习而不觉,审听之而其言之耳,谛视之而其颜悦目,历试之而其才称乎心也。于是小人不约而自合,君子不逐而自离。夫至于小人合而君子离,其患可胜言哉!

清代的官员要多少品以上才有资格给皇帝上奏折

奏折一般是清代高级官员,才有资格给皇上提供奏折,一般是四品以上!但也分时期,并没有强行规定,比如发生特殊事件的时候,小县官也可以上奏折,但一般不直接送到皇上那里,可通过上级部门转送,比如刑部的小官可通过刑部转达,说实话渠道比现在畅通很多。

关于奏折多大和奏折种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