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对“三”如此热爱?三令五申、说三道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三年叫什么 为何古代对“三”如此热爱?三令五申、说三道四

为何古代对“三”如此热爱?三令五申、说三道四

2024-06-15 11: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然,这里说的“受制”,也绝非贬义色彩。后世学者对太阳与金乌之间的关系便有两种看法:

其一,三足乌乃是太阳精华所在。东汉张衡在《灵宪》便说:“日者,阳精之宗。积而成乌,像乌而有三趾。阳之类,其数奇。”结合上文可知,三足金乌虽然居住在太阳中,但它也是太阳一身精华所在之地,相当于其内核。 其二,三足乌是太阳运转的动力。西晋左思在《蜀都赋》则说:“羲和假道于峻歧,阳乌回翼乎高标。”在历代文人的作品中,“阳乌载日”的说法广为流传。他们也相信“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一自然现象规律,是由三足乌在背后推动的。

综上,三足金乌与太阳的关系密不可分。但奇怪的是,为何两足的乌鸦被视为不详,而三足金乌却成为古人崇拜的神鸟呢?

从这两种乌鸦来看,两足乌虽不详但却真实存在,而三足乌神圣但却是人们幻想而来。由此可见,三足乌之所以有如此地位,全是古人有意而为之。

换句话说,乌鸦从两足到三足的演变,恰好满足了古人对于数字“三”的美好幻想与崇拜态度。那么小小的数字“三”,究竟有何魅力呢?能改变人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与认知呢?

二、数字“三”的真正魅力

开头提到,古人对于“三”很是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他数字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也占据相当地位。不过,能始终高居榜首的数字,却始终是“三”。

以《十三经》为例,统计从一到十,这十个数字位于语句首位的结果。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数字“三”,有724条;数字“二”,有486条,数字“十”,则是415条。

再从专业工具书《辞源》来检索,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数字“三”,609条;数字“一”,450条;以及数字“五”,404条。

从这两个例子就足以看出,古人对于“三”的热爱。至于其中原委,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解释:

(一)阴阳说与《周易》爻卦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古代阴阳学说中,“三”是阴阳对立的产物,也是万物衍化的基础。这种思想,其实在八卦爻辞也有体现。

《周易》中说:“爻也者,言乎变者也。”爻有变化之意,因此它也代表阴阳衍化这种不确定的状态。观察爻卦可知,它分为阳爻(一)与阴爻(--)。阳爻与阴爻随机组成这三横,便构成了八卦。而八卦中的每个爻卦,都是三横,寓意天地人三才之数。由此可见,数字“三”与阴阳易理学说密不可分。

(二)两汉时期的王权崇拜

东汉经学家许慎曾在《说文解字》中说:“三,天地人之道也。于文,一耦二为三,成数也。”段玉裁作注说:“三画而三才之道在焉,故谓之成数。”汉代学者在继承阴阳易理学说之时,也发展了数字崇拜。

比如王权象征,便与“三”也有关系。汉字“王”,是“三”加一竖。“三”是指天地人三才,而贯穿三才的这一竖,便是君王。他们顶天立地,故而能庇佑人间的百姓。另外,鼎作为王权象征,也经常以三足形象出现。

(三)“三”也是个模糊代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古代学者对“三”的解读,一般都停留在它的数字含义上。但清人汪中又指出:“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九以见其极多。此言语之虚数也。”

意思是说,“三”在有些时候,只表示笼统概念,并非是数字意义的“三个”。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朱熹便将其解读为三人一同行走,但不难想象,难道孔子与友人出行,一定要将人数严格控制在三个人吗?显然,这里说的“三人”,其实是“多人”的意思。

朱熹

孔子还说过,当听到周礼雅正之乐后,自己“三月不知肉味”。这里说的“三月”,也是泛指很多天,可能超过九十天,也可能不到九十天。

由此可见,“三”的含义是比较丰富的。它不仅能作为一个数字,还能囊括许多笼统意义上的模糊事件。李贤注《后汉书·袁绍传》也说:“三者,数之小终,言深也。”

数字到了“三”这里,算是一个小单元结束,因此不少与“三”无关的事件,也自然被包含在内。正如“说三道四”、“三人成虎”、“三番五次”等成语,便多指“三”的虚义。

(四)事件发展中的“三段式”

据《礼记·曲礼上》记载:“卜笙不过三。”王肃有云:“礼以三为成也,上旬,中旬,下旬,三卜筑不吉,则不举也。”这则史料,便是“事不过三”观念的来源。

而自从先秦以来,传统文化中还有一种“礼以三为成”的主流观念,这种观念也对后世影响深远。

礼制思想也同样对古代小说创作,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例如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曾“三顾茅庐”,陶谦曾“三让徐州”,诸葛亮也“三气周瑜”。这是小说中常用的“三复”情节,其不仅具有形式之美,还符合了“起因—经过—结尾”这种“三段式”逻辑。

诸葛亮

(五)汉字“三”的独特平声

事实上,若从人们说话的角度来看,“三”同样很特殊。古代发音与现代普通话不同,若以古代汉语的发展来看,在“一”到“十”这十个数词当中,唯独“三”是平声。

人们在读书时,喜欢朗朗上口。在辩论时,总要字正腔圆。而平声响亮悠长,恰好能有助于古人能更好地抒发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

同时,在古代汉语中,还有“一平对三仄”的说法,这种行文方式不仅能渲染情绪,更可使文章变得气势磅礴,大有一泻千里的顺畅之感。

三、“说三”文化的后续发展

上述可见,人们对于数字“三”偏爱,有着不同原因。这种文化既是崇拜文化的延续,也是古人审美情趣的一种表现方式。正因如此,“说三”文化才能对传统文化造成深远影响。

前文中提到,代表王权象征的三足之鼎,以及小说中的“三复”情节,便是这种“说三”文化在政治与文学方面中的不同拓展。不仅如此,数字“三”的种种魅力,不仅使得它广为流传,而且还令“说三”文化历久弥新,始终受到后代文人喜爱。

宋朝之时,由于社会风气逐渐开明,加之理学之风盛行,导致学术圈掀起了一阵“疑经”之风。

北宋文坛执牛耳者欧阳修便开始怀疑《周易》,并直言道:“《系辞》《说卦》《杂卦》《文言》为言语重叠、乖戾,良有以也。”后来还有一些文人,如宋季、王柏等人也开始质疑《诗》、《书》等其他经典。

在此情形之下,汉代崇尚数字“三”的风气,却依旧被宋人保留了下来。以蟾蜍为例,其在汉代时期,多为四足形象。而在宋代以后,则出现了三足蟾蜍的形象。如宋人项安世写道:“蟾行万里惟三足,兔满千山望一雄。”

另外,宋人还将“说三”文化运用在了日常生活之中。比如新出现的神话素材中,便有“三足龟”、“三足虎”等。

三足蟾砚滴

同时三足蟾蜍的形象,还被制作成了具体物品。如在1983年,江西高安市附近便出土了一件硬陶三足蟾砚滴。

由此可见宋人对于“说三”文化的接受,是持肯定态度的。并且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数字“三”具有的独特魅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