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简上的文字是如何书写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人是怎么在石头上刻字 竹简上的文字是如何书写的?

竹简上的文字是如何书写的?

2024-06-10 07: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写有“文”字的扁壶

在竹简上写字的毛笔,笔毫大多较硬,因而能够写很细小的字。有的人可能会有一种错觉,认为竹简上的文字是用刀刻上去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刀的作用一是用来加工竹简;二是把在竹简上写错的字刮掉,其作用类似于今天使用的橡皮擦。明白了它的功用,自然不会再误认为是用刀来刻写文字了。

商代通行的书籍 · 简牍

现在的人们都对商、周时期的甲骨文耳熟能详,商代已经有了刻写在甲骨上的甲骨文和铸于铜器上的金文。一些人也因此产生了一种误解,认为甲骨和青铜器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载体,这种观点也不准确。甲骨文和金文都是因为特殊需要而书写的文字,甲骨文是商王和一些贵族占卜的记录,而金文则是为了纪念一些特定的事情而铸刻于铜器上的文字,甲骨和青铜器都不是当时真正流行的文字载体,商代通行的文字载体应当是以竹、木制成的简牍。

▲ 甲骨文

▲ 金文

《尚书》的《多士》篇是西周初年周公训诫商朝遗民的一篇文献,在文中周公说道:“惟殷先民,有册有典”。

在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册”字,写作、等字形,这是一个象形字,参差不齐的竖笔,代表一根根的简,中间的横笔,则代表用以编缀的丝绳。因此所谓的册,就是以简写成的书籍,而“典”在金文中写作(召伯簋)、(格伯簋)等字形,该字形上面的部分是“册”,下面的“ ”则是一个书架,整个字的意思是摆放在书架上的经典书籍,以示贵重。周公说商代有册和典这些用简书写的典籍,可以证明简在商代已经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

从甲骨文中我们还知道,商代把史官称为“作册”,史官是专职从事历史记录的官员,每天与简册打交道。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当时通行的书写材料是简。

竹简上的竖体字

汉字的写法也与书写于竹简的特点有关。汉字中的许多象形字都出现了竖起的形变,绝大部分的动物字汇,比如马、豕,本来应当四脚着地的,却“竖”起来了,这是很不符合这些动物一般自然状态时的形象,造成这种情况实际上与竹简为主要书写材料密切相关。

▲ 竖写的“马”字

▲ 竖写的“豕”字

竹简是窄条形的书写材料,更适宜于书写瘦长的纵向动物字汇形体,结果是横放的动物字汇遭到淘汰,竖写的原则一直维持迄今,而汉字的这种“竖写”的特点在商代已经表现得十分明显,这也可以证明当时简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

简牍与汉字的行款

汉字行款的排列习惯,也与使用竹简密切相关。劳榦先生曾指出,过去中国文字的行款采用自上而下、自右而左的书写形式,是与用竹简书写分不开的:“因为书写时是左手拿简,右手写字,一般是一根简一行字,并且为着左手拿简方便起见,空白的简是放在左边的。等到把一根简写完,写过的简为着和空白的简不相混,也就左手一根一根地向右边推去,并且排好。

在这种情形下排出的行款,总是写好的第一根在最右,依次从右排到左,更由左手拿着的简是直立的,而一般人手执细长之物是与手指垂直的,于是中国字的行款,成为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了。”汉字行款的这种排列习惯,在商周时期也已经基本定型,这也证明当时的主要书写材料是竹、木简。

▲ 双人对坐校雠俑

从以上这些情况看,至晚从商代开始,竹、木简已成为我国先民最基本的书写材料,它们当之无愧地成为造纸术发明之前中国最主要的文字载体。

竹简欣赏

▲ 筮法

▲ 筮法(局部)

▲ 金滕

▲ 系年(局部)

▲ 算表

2017年4月23日,算表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目前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十进制计算器

▲ 算表(局部)

▲ 耆夜

▲ 保训

▲ 周公之琴舞(局部)

▲ 说命(局部)

▲ 封许之命

▲ 封许之命(局部)

展览掠影

竹简上的经典—— 清华简文献展

展览时间

常设展

展览地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8号展厅

展览总策划

冯 远

策展人

徐 虹 刘国忠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

承办单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开馆时间:

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春节期间,除夕至初十闭馆)

温馨提示:一层特展展厅温度偏低,请您注意调整着装。

地址: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内,主楼东侧,近邻学校东南门。

地铁路线:

13号线 五道口站,A(西北)出口出站。

15号线 清华东路西口,C(西南)出口出站。

公交路线:

五道口站 508、307、331、375、429、549、562、630、86、运通126。

清华东路西口 333、355、438、466、594、913、 运通110、快速直达专线82。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官网:

http://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

图片摄影/肖非

视觉统筹/王鹏

汉语堂

文摘、讲座、观点

专注语言文字领域的大数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