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曲面体层片中的奥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口腔全景片解剖图解高清 口腔曲面体层片中的奥秘

口腔曲面体层片中的奥秘

2023-05-14 02: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骨皮质

骨皮质是分布在骨头外周表面的骨密质,在曲面体层片中,最常观察到下颌骨下缘、升支外侧光滑、致密、均匀的骨皮质形态(图2箭头示)。

图2 曲面体层片中下颌骨下缘骨皮质形态

骨皮质的改变可能提示我们某些疾病的发生,然而当我们过分关注牙齿时,可能会忽视骨皮质的改变。在图3的病例中,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右侧下颌下缘骨皮质的变化,右下颌角区的骨皮质变薄,粗糙,边缘呈毛刷状,提示我们相应区域的骨质可能发生了改变,应该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

图3 中央性颌骨癌患者右下颌骨骨皮质凹陷,边缘粗糙

牙根吸收

口腔颌面部的囊肿、肿瘤,可能会引起牙根吸收,但不同的吸收形态可能提示疾病的良恶性程度。在良性病变中,牙根的吸收往往呈截根样;而在恶性肿瘤中,牙根吸收呈“脱靴样”(图4)。

图4 左下颌骨角化囊肿患者病变区内左下后牙牙根“截根样”吸收

图5的曲面体层片是一位29岁的男性患者,仔细对比左右下颌后牙区可以发现,患者45、46及47近中根尖有变尖的迹象,类似于刚刚提到的“脱靴样”牙根吸收,数日后,患者确诊为白血病。所以,在临床工作中有些细节是我们绝对不能忽略的。

图5 白血病患者右下颌45、46、47根尖变尖、变细,硬骨板消失

曲面体层片中的结构细节

硬骨板、重叠结构、骨质疏松

硬骨板

硬骨板即固有牙槽骨,在X 线片上显示为包绕牙根的连续的高密度线条影像。

图6 硬骨板

当牙齿发生根尖周炎症时,我们常常会发现硬骨板不连续,然而,在一些肿瘤疾病或者特殊疾病发生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对硬骨板的观察,可能会对疾病的诊断产生影响。通过观察图7曲面体层片左右对比后可以发现,该患者右下颌前磨牙硬骨板消失,骨质纹理较对侧混乱。

图7 患者为颌骨中央性血管瘤,右下颌骨骨质密度减低,44、45硬骨板不可见

重叠结构

大家在快节奏的临床工作中常常会忽视对影像中正常结构的认识。

以下这3 个结构就经常引起医生们的“ 误会:①上颌窦,一个密度较低的气腔(如图8 五角星处所示),窦腔气化较好时窦底可能较低,往往容易与上颌后牙区囊性病变混淆;②腭部水平板,如图9 箭头所示,致密的线条影,容易被误认为是伪影;③气道重叠如图10 所示,常常出现在下颌升支及下颌角的位置,可能被认为是下颌骨骨质的缺损。

图8 上颌窦窦腔

图9 腭部水平板

图10 下颌骨与咽腔气道的重叠

骨质疏松

关注曲面体层片中的细节结构,对一些全身性疾病也会有提示作用。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骨质疏松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最常见的部位是桡骨远端、股骨近端、肋骨和椎骨。曲面体层片中的某些细节变化,也可能提示骨质疏松的发生。如成年男性A 的曲面体层片(图11),以及同年龄段的患者B 的曲面体层片(图12)。二者相比,A患者曲面体层片中,骨质密度显低,而且下颌骨下缘的骨皮质也比患者B更薄。图13 患者下颌骨骨质密度、骨皮质厚度均不相同,其实这些就是骨质疏松在曲面体层片中的主要表现:①颌骨骨质密度降低,牙槽突侧的骨小梁变化不明显,但非承牙区骨密度减低明显;②骨皮质变薄;③有时会观察到根尖周硬骨板模糊或消失。

图11 患者A的曲面体层片

图12 患者B 的曲面体层片

图13 患者曲面体层片对比,下颌骨骨质密度、骨皮质厚度均不相同

结合临床危险因素和我们在曲面体层片中的发现,有助于识别骨质疏松的患者,为其提供及时准确的临床意见。

曲面体层片中的结构细节

动脉硬化、静脉石

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包括细小动脉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化及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动脉粥样硬化(Calcified atherosclerotic plaque)最为常见,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和大量吸烟,还有糖尿病、肥胖和遗传因素等。

动脉粥样硬化以体内脂质代谢障碍为条件,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常见,血流动力学因素造成此处血管内皮易受损,脂质沉积,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类与年龄密切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起初由较小的胆固醇晶体沉积在血管内壁上,随着胆固醇晶体体积增大,钙盐缓慢沉积,纤维组织逐渐生长,最终形成粥样斑块。斑块逐渐生长导致血管缩窄、血管弹性降低,最终引起血液流量降低。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颈动脉时,可能引起脑血管意外,而当其发生在为心肌供血的血管时,则可能引起心肌梗死。

颈动脉钙化一直被口腔临床医师所关注,动脉粥样硬化,在曲面体层片中也能够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约4.3%~9.5%的曲面体层片中可以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位于颈椎C3、C4 之间水平,下颌角后下方,近远中方向夹持于颈椎前缘与甲状软骨舌骨后缘间。病变常呈线性分布的多灶状,形态不规则,与周围软组织分界清晰,钙化内部密度不均一(图14)。

图14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关研究表明,曲面体层片所提供的诊断信息可以预测一些严重疾病的发生。研究显示,在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曲面体层片中颈动脉硬化出现率为37.5%,同时这些患者在未来10年发生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可能性是无该影像诊断者的1.6倍,这一数值在60~72岁年龄组高达2.4 倍。因此必须给予曲面体层片中颈动脉硬化征象以应有的重视,及时提醒患者,联合相关专科医生评估动脉硬化情况,确定外周血管疾病分级,并给予相应干预。

静脉石

图15这张曲面体层片中可以看到,在下颌角区数枚钙化影像,中心密度稍低,似同心圆状。那么,这是什么呢?是发生在颌骨内的吗?是片子中的伪影还是提示某类疾病呢?

图15 曲面体层片中左下颌角区数枚钙化团块

这就是曲面体层片中的另一枚“彩蛋”——静脉石。静脉石(Phlebolith):多见于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旧称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其表现是在面颊部的无痛软性包块中,可触及豌豆大小、能活动的硬物。在X线片中可见大小不一的1至数个圆形钙化影,它是由于瘤体血窦内的血液长期旋流,使血液中的盐类物质沉积,并与瘤体内的脱落细胞凝结而成。曲面体层片中,静脉石常位于下颌角区,多发,形态为圆形或橄榄形,边缘光滑,内部呈同心圆样结构,形似“牛眼”或“环靶”。有时会与下颌升支重叠,造成下颌升支呈现稍高密度颗粒感(图16)。

图16 静脉石

伴随静脉石出现的血管畸形相对少见,但其存在可作为静脉畸形的确诊标准。当在曲面体层片中发现静脉石时,提示患者可能有颌面部、颈部的脉管畸形疾病。静脉畸形,多数位于头颈部,颊部最为常见,其次为下颌骨周缘、舌下间隙、舌部和眶部,位置深浅不一。病变区可见膨大,浅表病变皮肤黏膜呈现蓝紫色。随着病变增大出现颜面部不对称、疼痛、口腔功能障碍、气道阻塞等症状(图17)。

图17 静脉石影像与升支重叠

曲面体层片虽然只是一张简单的平片,稍不留神,就会错失很多信息。在读片时,医生应该细心挖掘,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作出及时、有效、准确的诊断。

作者介绍

唐蓓,博士,华西口腔医院放射科讲师。2004至2014年就读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相继获本科、博士学位。2014年8月留院工作至今。已经发表中英文文献数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篇,参编中文专著两本。担任四川省口腔放射专业委员会常委,学术秘书,负责四川省口腔放射专委会微信公众号编写及后台管理工作。

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第262期06~08版

★转载请获本公众平台许可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