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怎么良心的汉服形制科普第二弹(冠帽篇之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发簪形制 并不怎么良心的汉服形制科普第二弹(冠帽篇之一)

并不怎么良心的汉服形制科普第二弹(冠帽篇之一)

2023-12-23 19: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嗯……拖更了好久,大概是因为没人看所以也就懒得更新,其实我主要还是懒,上一期咱们讲了唐圆领,这期主要来讲一讲首服,首服嘛顾名思义就是帽子,男子的帽子比较多,而女子的话一般是用发簪比较多一点,不过也有例外,幕篱就是女子的首服,在唐朝的时候用来搭配坦领穿着,唐代的不同时期幕篱的长短也有所不同

幕篱(图源淘宝乾御轩)

首服穿着的话会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服装用以搭配不同的首服,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时期首服的形式也有所不同,本篇文章只是大概的介绍一下首服的形制都有哪些,搭配什么穿着,不过首服样式比较多有疏漏和遗落也是在所难免的,本期只讲一讲常见的或者说比较容易购买的形制,如果各位想更详细的了解哪一个首服在评论区说出来下一期就会讲到,首先咱们来看襆(fú)头,襆头主要分为唐制 宋制和明制,一般是用来搭配圆领袍穿着,明制襆头也可用来搭配曳贴里等等

明制襆头也称翼善冠,明制襆头样式有很多种。为了节省空间此处只节选了一种,好吧,其实只是我懒(图源淘宝微风阁)宋制展角襆头(图源淘宝乾御轩)唐制襆头,此款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款式,也是属于唐朝后期的襆头样式(图源淘宝子衣明堂)

说完了襆头咱们接着来看巾,巾也分为很多种,有纶(guān)巾,东坡巾,方巾,飘飘巾,儒巾,幅巾等等,话不多说,咱们来看图,

幅巾又叫浩然巾,形如风帽,上端缀系带一对裹束于头部,下端较长,如披幅状垂在脑后。主要用来搭配深衣和大带穿着,深衣被认为是古代圣贤的法服,历来备受儒家推崇(图源大明衣冠图志),该图男子头上戴的就是幅巾。儒巾外型为前低后高,使巾顶部形成一个斜面,巾后垂软带一对,《三才图会》中说古者士衣逢掖之衣,冠章甫之冠,此今之士冠也,凡举人,未第者皆服之,一般用来搭配襕(蓝)衫穿着。飘飘巾金顶部前后都为斜坡,个缀一大小相等方形片,质地较轻者迎风则可飘动,制作考究的也在上面装饰纹样或缀上玉花等,有的还在巾后垂飘带一对,一般用来搭配道袍,披风等穿着。方巾形制简单,平顶,顶部略大于底部,整体呈长方形或倒梯形,明代后期的方巾都需折叠成型,两侧内收,顶部向下凹折,四角相对突出,因此也被称为四角方巾或角巾,《三才图会》中说,此既古所谓角巾也,制同云巾,特少云纹,相传国初服此,取四方平定之意,所以又叫做四方平定巾,一般用来搭配道袍,行衣等穿着。东坡巾相传为苏东坡所戴,雏形在唐末五代就已经形成,但未被命名为“东坡巾”,经苏东坡改良成后,后人称为“东坡巾”,《三才图会》记载了东坡巾的形质,巾有四墙,墙外有重墙,比墙内少杀,前后左右各以角相向,著之则角界在两眉之间,以老坡所服故名,尝见其画像,至今冠服犹尔,一般搭配明制,宋制都可以搭配是衣裳也是没有问题的。纶巾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所创,又称“诸葛巾”后被视作儒将的装束,明王圻《三才图会.衣服.诸葛巾》中说:“诸葛巾,此名纶巾,诸葛武侯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正此巾也。因其人而名之。”(图源淘宝微风阁)

除了这些比较常见的巾的形式之外,其他的还有仙桃巾,老人巾,笼巾等等,这些不是很常见(笼巾的话在一些古装剧中倒是很常见),某宝上也没有卖的(或许搜古装帽子能找到这些),所以在此就不过多介绍了。

说完了巾咱们来看帽,帽的话有大帽,方笠,笠帽,折檐帽,六合统一帽,风帽,毡笠,范阳笠等等,李时珍言:古以尺布裹头为巾,后以沙罗布葛缝合,方者曰巾,圆者曰帽,加以漆制曰冠。

范阳笠(图源淘宝微风阁)是士兵戴的毡帽,使于五代十国,后来宋代开始大量使用,叫做“范阳笠”。属于士兵平时训练执勤用戎服的配帽,真上战场打战是要顶盔冠甲的,电视上演的戴“范阳笠”穿布衣上战场是胡说八道,明代的毡笠传承于宋代的“范阳笠”,也是明朝士兵平时训练执勤的戴帽属明代戎服的配帽!毡笠也叫作毡帽,以动物细毛制成,起源较早,高承的《事物起源》中说,实录曰,本羌人首服,以羊毛为之,谓之毡帽,既今毡笠也,因其简便使用,宋元时期便已是人们常用的首服之一,A并沿续至今,明代军士也多戴毡笠风帽,百度上找了一圈没找着图片,直接拍了一张大宋衣冠的图,介绍就那么点儿你们直接看图吧。六合统一帽也称小帽,相传为明太祖所制,自天子到庶人都可以佩戴,官员士人一般在居家会客等非正式场合戴小帽,而一些无官职的富户则用小帽作为正式的首服,《豫章漫抄》中记载,今人所戴小帽,以六瓣合縫,下缀以檐如筒,阎宪副闳谓予言,亦太祖所制,若约“六和统一”云尔,可用来搭配明制穿着,清代的瓜皮帽也来源于此。折檐帽也称奓(zhà)檐帽:为圆帽顶,帽檐外奓如钹笠,可以遮阳的帽子,《事物绀珠》说圆帽,是元世祖出猎时因日光射目,以树叶置帽前,其后雍古剌拉氏用毡片置帽子前后,即奓檐帽。明代宣宗行乐图、宪宗行乐图画帝王便服,也戴这种帽子。笠帽(图源淘宝乌衣巷),这个大明衣冠图志上并没有介绍,网上也是众说纷纭,有说是从朝鲜传过来的,也有说是本土的,不过根据从鲁荒王墓出土的文物来看应该是本土的。鲁荒王墓出土的笠帽文物。方笠既瓦楞帽,使用功能与大帽类似,元代男子流行带瓦楞帽,明代士人也多戴此,一般百姓将它与圆笠用于日常劳作中,士人所佩戴的才质较为精细,劳动者所佩戴的多为草竹等简单材质,明洪武二十年曾规定乡村农夫许代斗笠 浦笠出入市井不禁,不亲农业者不许。大帽既遮阳帽从古代圆笠发展而来,宋元时也很流行,明代士人也常带大帽,明代还有一种烟墩帽形制与大帽相似帽筒较直平顶,《酌中志》中记载,烟墩帽,亦古制也;冬则天鹅绒或纻,绉纱,夏则马尾所结成者,上缀金蟒珠石,其式如大帽真檐而顶稍细,从宋制到明制都可用来搭配大帽穿着。

最后再插一句,穿明制汉服的时候不管穿什么形制都是要束网巾的,佩戴的网巾,一般不单独使用,多用作各种冠帽巾里内束发之用。但这多指官宦士绅,而广大劳动者却不拘此礼,他们为劳作方便,也有直接戴于头上的,《七修类稿》中说太祖一日微行,至神乐观,有道士于灯下结网巾。问曰:“此何物也?”对曰:“网巾。用以裹头,则万发俱齐。”明日,有旨召道士,命为道官。取巾十三顶,颂于天下,使人无贵贱皆裹之也。

网巾网巾

嘛……在写这篇科普之前,以为首服也就那么几种,但是实际写起来才发现首服的也是很复杂的,一篇文章写不完,剩下的像女士的帽子,冠,盔等等,咱们就下期再讲吧,倒也不是写不完就是码字儿码的手酸,改用语音输入说的口干舌燥嗓子都哑了,实际上这篇文章有很多地方都参考了《大明衣冠图志》和《大宋衣冠—图说宋人服饰》等书,虽然也加了很多自己的内容,但是有些书上写的就够详细了,所以有的地方几乎就是书上的原文,有条件的话可以买这两本书来看,不想买的话那就过来看我写科普,那就这样,咱们下期再见,我要去保养两天我的嗓子😂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