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关键环节和两大技巧,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发散性思维又称做什么 三大关键环节和两大技巧,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三大关键环节和两大技巧,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2023-12-13 10: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发散思维是 以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通过发挥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朝多个方向推测、想象、假设的试探性的思维过程。通过知识、观念和方法的重新组合,可以找出更多、更新的答案、设想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散思维是一种 创新思维。

而集中思维又称聚合思维,是 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聚合起来,寻找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形式,体现了对想法的分析和评价,是一种 批判性思维。

两者的循环往复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例如,在 创造的初级过程,我们在提取信息、组合及简单的比较、分类过程中发散思维,产生创造性的想法或产品;而在 创造的次级过程,我们要通过再筛选信息、反思初级过程、选择及运用认知策略和评价手段来分析、评价自己的创造性想法或产品。在整个创造性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从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的衔接。

同时, 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属于高阶思维的要素,因此,对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重视有利于高阶思维的培养。

实际上, 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常常会被教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讲授数学题时,有的老师会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寻找不同的解题角度,再通过思考选择出最有答案。这就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循环,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但是,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非完成上述一个例子就能实现。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创造性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发散和聚合的思维能力,养成这样的思考习惯?

“学思维”活动课程为学生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强调了 发散与集中策略。它是指教师提出 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发散思维,提出各种答案,然后再进行 比较、筛选,集中到最佳的一个或多个答案上来,或者把几种答案综合成一种最佳答案。

这一教学策略正体现了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循环过程。同时,发散与集中策略包含的关键环节和教学技巧,也能为教师的学科教学带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启发。

策略的有效运用,需要注意什么?

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或说聚合思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发散度越高,产生高质量创造性设想的可能性越大,但发散的结果并非都是有价值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所以, 发散以后,必须通过集中思维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发散度高,集中性好,创造性水平才会高,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发展。总而言之,一句话: 既能发散开,又能以一个点收拢。

为做到上述要求,发散与集中策略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要找准发散点,提出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如果问题设计得不好,学生的思维就很难发散开去。

二是要给出充足的时间,尽可能让学生把能想到的不同答案都说出来。

三是要能集中。没有集中,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将无所适从,创造性成果便无法产生。

“学思维”活动课程 《画“风”》的教学参考就体现了对这三个关键环节的重视。

在活动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 “你对风有什么感受呢?怎么才能把风画出来呢?”这两个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 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感受“有形”与“无形”的矛盾,从此发散点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起画“风”的积极性。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在追问、提示等方式中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风的等级、风给人的感受、风中的事物等方面的问题,并让学生独立或分组画“风”。接着,在学生交流作品的同时,教师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记录,并引导学生对画“风”的方法进行分类。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将视野聚焦于影视作品——运用风来营造不同的意境,是影视作品中常用的手法,不同的风能带来不同的意境。在这个环节,教师先展示事先准备好的场景或让学生想出不同场景, 分组构想如何运用风来营造想要的意境和氛围。

在画“风”和利用风营造各种意境的过程中,教师 要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展示多元的答案。

最后,教师再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体会,完成集中的过程;并以一道求解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数学题中,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实现应用迁移。

除了三个关键环节,发散与集中策略的有效运用还需要教师掌握一些技巧,例如, 进行发散思维的时候,要获得更多更独特的想法,可以借助形态分析法;而要更好地集中就需要运用归类法。

1

形态分析法

形态分析法是 以结构分析为基础,使用组合技术产生更多新观念的方法。要运用形态分析法,教师可参考这四个步骤:

尽量广泛地叙述问题。

列举出这个问题的独立要素。

列举出每一独立要素的可变元素。

使这些要素或观念相互组合,形成新观念。

形态分析法看似抽象,我们不如从“学思维”活动课程的另一节课《“0”是什么》来形象体会这四个步骤。

教师通过“‘0’是什么?”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继而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0”,比如:太阳、甜甜圈、唱歌的口型等,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举例,即尽量广泛地叙述问题。

“0”所处的范围是可变的, 当问题的讨论范围聚焦到数学中,且不限于数字“0”时,“0”又代表了什么?教师要在课前准备相关的图片、道具等,带领全班同学展开头脑风暴。当学生有新想法时,请学生以画图或用实物的形式来表示,最后让每个同学独立完成《关于“0”的报告》。

在讨论与总结环节,教师让学生再次考虑“0”是什么,并用分类的方法对“0”进行界定。在界定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范围下定义,例如,如果把“0”看成一个形状,它可以是生活中的很多物体;如果把“0”看成是生活中的某些特定含义,可以表示起点等……以这样的方式完成报告。

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本节活动课所学内容进行简要回顾,总结自己的收获并学会在不同的现实情境中找到“0”,理解其含义。

在这节课中,我们能看到形态分析法融于教学过程的方式。而 在要对各种构想进行分析并加以组合时,也存在六个可参考的步骤:

选择各种要素。

列出各种要素的特性。

发展评估的标准。

检验多种组合。

检查核对其他资源。

进一步找出最佳的构想。

2

归类法

归类法是 发现并注意事物的多种属性或特性,并以此为根据加以归类的方法。这些属性包括事物的固有特质、相似的情境、传统的看法或象征性的意义。

在《画“风”》《“0”是什么》两节课中,我们也能看到归类法的运用。教授《画“风”》时,教师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风的等级、风给人的感受、风中的事物等方面的问题;在学生交流作品的同时,又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记录, 引导学生对方法进行分类,这都是归类法的体现。教授《“0”是什么》时,教师在讨论与总结环节让学生 根据“0”存在的不同范围,用分类的方法对“0”进行界定。

而作为整理材料的一种方法, 分类要与所进行的工作或研究的目的密切相关,因此我们需要判断什么时候适合运用归类法,这里给出四条判断依据:

一是分类是否有明确的依据。

二是分类是否穷尽所有的可能性。

三是分类是否具有层次性。

四是分类是否有助于工作的完成。

此外,给千奇百怪的事物分类,还涉及了 分类所依据的标准是否恰当,是否只有一种最好的分类方法的问题。

上述两节课,除了能为发散与集中策略的运用提供形象的参考,也体现了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在创造性的过程中是循环往复的灵活过程。此外,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让策略真正发挥效果, 有效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重点应该是教师将策略与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

本文部分重点内容取材自“学思维”活动课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