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军转“直通车”政策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双选政策 北京军转“直通车”政策解读

北京军转“直通车”政策解读

2024-02-08 02: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统考安置工作程序及实施时间

综合性行政、事业岗位,以及确定转入统考安置的落空的直通岗位,纳入统一笔试范围。统考岗位要符合军转干部特点,不得在年龄、性别、第一学历等方面提出苛刻性、歧视性的接收条件,不得设置只有极少数人符合条件的“萝卜岗”。

直通安置与统考安置均落空的岗位,全部纳入双选安置范围,以双向选择方式落实安置任务。

此外,今年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企业事业单位军转安置计划按照“师职”“正团职”“副团职”“营及营以下和专业技术干部”“女干部”分类单列。机关事业单位的直通岗位、统考岗和企业的双选岗位同时报送、分两批公开。其中,机关事业单位直通岗位与企业双选岗位先期同时公布,供安置第一阶段军转干部报名选岗。

政策解读及答疑

直通岗位选报数量和选岗时间

《通知》是主送“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直属单位,各人民团体,各中央企业办公厅(室)”的,不含北京市各单位。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遵照《通知》另文部署,实质内容没有差别。根据“2019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服务信息系统”7月30日12:57发布的《关于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北京市单位直通安置工作时间节点的公告》,7月30日14:00公布直通岗位信息,8月1日8:00-3日18:00进行网上选报直通岗位;网报期间,每名军转干部可以选择3个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直通岗位、3个北京市单位的直通岗位。

直通岗“买定离手”、统考岗"错爱可究"。直通岗与统考岗不同,选定后不可更改,故再次建议选择自己有竞争优势的岗位,确保选一个、入围一个,不浪费指标,不浪费机会。

中央单位行政团职区分正副、各自报岗

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区分正团、副团报岗,对团职干部来讲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尤其对正团职干部,在制度设计上就完全规避了与副团职干部相比年龄偏大、职级不好安排等因素造成的劣势。对于副团职干部,如果今后实行赋分制,那么这条规定给予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否则,正团职干部的军龄、立功情况往那一摆,副团职干部统考分数再高,也难以企及。当然,北京市市级单位没有分开正副团,在2019年接收安置中,与往年一样,一些正团职干部会显得吃亏。

直通岗一定是专业岗位吗?

不一定。从公布的《2019年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直通岗位信息表》《2019年北京市市级单位“直通车”式安置服务岗位信息表》中可以看到,有不少单位拿出了诸如安全保卫、基建房产、综合管理等综合性岗位。

直通岗真的免试吗?

有单位不放直通岗吗?

有,2019年中央和国家机关有20多家单位没有放直通岗,而且多是大部委,北京市也有一些单位没有放直通岗。据说他们有的是谨慎起见,避免招录过程中出现廉政风险。

如何抓住用好“先直通、后统考、同步双选”的利好政策?

与以往相比,“直通车”让2019年军转干部多了6个岗位指标,并相对更早地签卡上岸,这是非常好的机遇。应该说,每名军转按照自己的专业、经历,都有属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岗位方向。因此建议,在直通报名时,应严格按照这个方向选择岗位。一是接收单位遴选入围的几率大,不至于浪费指标。二是在后续统考岗中,可能没有那么多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岗位,届时将不得不把重点放在岗位备选方向上。对于企业双选岗,还是那句老话,“不要在冬天里砍树”。经历一番,就能目睹,有多少转友原本想闯荡仕途,结果签了企业;又有多少转友原本想进企业重获自由,结果要宦海浮沉。命运总是在捉弄人!因此,也要重视企业岗位,认真对待同步报名,给自己更多的选择权利。

直通岗真的不限制年龄、军地院校类别吗?

真这么想,就太理想主义了。实践证明,或换位思考,哪个单位会不顾虑年龄偏大的问题呢?谁都希望能选到年轻些的同志,好安排工作,好使唤干活。院校类别也不是完全不看,尤其第一学历,很多单位认为这点能直接反映考生的功力底子。因此,虽然《岗位信息表》不体现限制的意思,但在实际操作中,年龄偏大的转友难免吃亏,985、211高校毕业的转友更有优势。现实已然如此,谁也无力改变,年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不占优势的战友,唯有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更加积极地争取机会,方可增加获胜的筹码。

直通岗中“萝卜岗”多吗?

首先,“萝卜岗”不可避免。这不是制度问题,而是社情和整体价值观使然,多年的人情社会就是这样,现在已经很好了,但想完全扭转过来是不可能的。《通知》只在统考安置工作程序中提出,“统考岗位要符合军转干部特点,不得在年龄、性别、第一学历等方面提出苛刻性、歧视性的接收条件,不得设置只有极少数人符合条件的‘萝卜岗’”,在直通安置部分却只字未提,想侧面表达什么,有些耐人寻味。其次,想当“萝卜”很难。不是说找人打声招呼、内部推荐一下,就能当“萝卜”的。真正的“萝卜”,得是单位或部门一把手盯着,量身定做岗位条件,笔试面试打分倾斜,才能让这“萝卜”顺利“进坑”、成为“萝卜”。试想,这种萝卜能有多少呢?

再者,“萝卜岗”不可怕。萝卜再粗,也只能占一个坑。强壮了自己,就能在非“萝卜岗”中“抢占先坑”。退一步说,用点阿Q精神,“萝卜”们都走了,剩下的那么多好岗位好机会,不就都是我们自己的吗?

遴选入围有没有“猫腻”?

恐怕很难避免,但相信多数单位是没有萝卜的,所以非“萝卜”也要努力争取。《通知》提出,由接收单位遴选一定比例的军转干部进行专业能力测试,相关规则与具体测试工作均由接收单位制定实施。这就赋予了接收单位很大的自主裁量权,谁能入围、谁不能入围,全由单位说了算。有的单位为了避嫌和自我保护,不作主观遴选,而是组织一场规模浩大的笔试,所有报了名的人员都参加,按考试成绩排序进入面试;有的稍作遴选,把完全不符合岗位条件的人删除,然后组织笔试,按成绩排名组织面试;有的还真就遴选了,挑着人直接面试。

对于绝大多数军转干部来说,一定要放下面子,努力争取入围机会。在选岗的时候,就要主动拨打《岗位信息表》公布的联系电话,或联系老转、朋友,向单位毛遂自荐、表达诚意、表明自己非常符合岗位条件。选定岗位后,更要主动出击,最好亲送简历,其次发送邮件,最差也得在电话中表达谢意。

签了直通岗位接收登记卡,真就不能参加统考了吗?

从2019年的情况看,这得看签卡时间和统考时间离得近不近。签卡早的,接收单位把登记卡回传退役军人事务部,该部就不会赋予个人准考证号,自然参加不了统考。签卡时间相近的,信息回传不实时,就能参加考试。不少转友为了证明自己,验证半年多来辛勤学习的成果,给自己的付出一个交代,抱着无比轻松的心情走进了考场。

直通安置阶段真在8月31日前完成了吗?

没有。接收安置军转干部是一项政治任务,各单位必须完成,但何时完成,《通知》就没有了约束力。一些单位“磨洋工”,把直通安置进程拉得很长,甚至按常识理解本应严格实施《通知》、做接收安置工作表率的某部也没有在8月底前完成,而是拖延到9月下旬才签卡。因此,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该统考的要统考,该双选的要双选,绝不能把希望只寄托在直通上。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