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山双枪老太婆,历史人物还是艺术形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双枪老太婆的人物介绍 华蓥山双枪老太婆,历史人物还是艺术形象

华蓥山双枪老太婆,历史人物还是艺术形象

2024-07-02 20: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先申明两点:第一,我不反对文学的合理虚构,我反对的是将艺术形象与历史人物的混淆和生牵硬套;第二,我无意质疑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我要讨论的是华蓥山上到底有没有“双枪老太婆”。

如果你到华蓥山来旅游,那么你必须得看到高高耸立的这座雕像:

500

这样的雕像不止一座,至少在刘隆华的故乡南川也有一座。

1961年,长篇小说《红岩》出版,书中塑造了一位手使双枪指哪打哪的游击队指挥员双枪老太婆,十分成功,随着不同体裁文艺作品的移植,几至家喻户晓。

作为文艺作品,塑造如此英雄形象当然是应该给予赞美的。但改开以后,媒体自媒体开始活跃,这一艺术形象被渐渐地写入历史,甚至写入政府的党史网站,这就必须得较较真儿了。

较什么真儿?较一较历史上的华蓥山到底有没有双枪老太婆的真儿。

在很多政府的网站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被确定为刘隆华、陈联诗和邓惠中三人。

这年头时兴在艺术作品中找原型,二郎神、猪八戒,都非要找出个原型来不可。说真话,对于这些做法,我本人十分的不感冒。可人家喜欢这样做,何况双枪老太婆是英雄形象,只要沾点边,就攀个原型,也没错。但是,因为艺术作品里的双枪老太婆能手使双枪百步穿杨,就非要说历史上的刘、陈、邓等也一定是手使双枪百步穿杨,就大错特错了。可偏偏就有那么一大批的历史创作者不这么认为,既然小说里电影里快板书里的双枪老太婆能手使双枪百步穿杨,历史上的刘、陈、邓等,就必须也得手使双枪百步穿杨不可。如今,这样的文章很多很多,很多很多。

只可惜,所有这些文章,却全是近四十年才出台的,八十年代以前从未见有这样的记载,六十年代以前更从来没有这样的记载。

对于双枪女将,我也很感兴趣,多年来也一直在搜寻有关的史料,但是,我无论如何找不到有关刘隆华、陈联诗和邓惠中能手使双枪的哪怕一个字的记载。不知谁能帮我找到,在这我先谢谢他了。

有人可能会说,陈联诗写过自述,自述难道还不算是第一手的史料吗?

且不论仅凭一个人的自述能不能给一件事下定论,咱就先说一说陈联诗的自述到底是不是自述的问题。十分抱歉!那不过是冠以自述之名的、以第一人称创作的文学作品而已。该书出版时,陈联诗已经故去三十多年了。而且该书的写作水平……算了我不说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找来看一看,你就知道它能否作为原始史料来使用了。

500

刘、陈、邓以外,如果华蓥山我地下武装中,还有别的能手使双枪的女将,将其称作双枪老太婆的原型,可不可以呢?可以。

但可是,有吗?

我们就来细数一下华蓥山地区的历次武装斗争,看看有没有这么一个能手使双枪的女将。

第一个,就是陈联诗的丈夫廖玉璧领导的灰色调的游击队。该队于1931年组建,1935年廖牺牲后,队伍解体。华蓥党史办提供的资料上,仅仅写到陈联诗协助其夫动员民众,却并没有关于她参与领导和手使双枪的记载。

由于川东乃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后方,从廖玉璧游击队失败,一直到抗战结束,就再无任何红色武装存在于此。一直到1948年秋,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南方各省工作“凡有可能建立公开游击根据地者,应即建立公开游击根据地”的指示,川东以华蓥山为中心的武装起义,才又相继爆发。

起义很快就失败了。由于是各支队各自分散进行,起事时间不同,失败时间也不同,但坚持时间最长的也不过半个多月,而最短的,有两个支队,是当夜起事,天不亮就溃败了。整个起义总共歼敌9人。

起义领导人分别是:

总指挥:王璞。

第四支队,负责人未详。

第五支队,领导人谈剑啸、刘隆华、杨玉枢、秦华、曾永兴、曾霖等。其中的政委刘隆华即所谓双枪老太婆原型之一。

第六支队,领导人未详。

第七支队,负责人张蜀俊、杨奚勤等。

第八支队,负责人蔡衣渠。

以上各支队的领导人,唯一的女姓就是刘隆华了,不过这个女政委是在起义前不久才受组织派遣来到川东的,起义很快失败了,她也就另行他调离开华蓥山了。她参加领导的五支队的起义,两股力量各与敌作战1次,各毙敌1人,而被击毙的二敌中,也没有资料显示是刘隆华射杀的。

双枪老太婆的另一原形邓惠中也是参加了起义的,但不知在哪个支队,也找不到有关她参战和手使双枪的记载。

当时的川东,不是拉锯区,不是游击区,更不是解放区,那是国统区,还不是一般的国统区,自进入四十年代以来,那里已经是建立起巩固的政权的国民党核心统治区。在这样的地区,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被证明是不明智的。起义失败后,川东党吸取教训,将搞大暴动改为组织游击队,于是原来在起义中失散在各地的骨干,组织了多个小型游击队,坚持敌后。各小型游击队主要有:

陈尧楷、徐相应等领导的游击队,活动在张家场、杨通庙、文星乡一带;

王群、向杰栋、胡正兴、粟绍波等领导的游击队,活动在观阁、桂花场、千坵塝一带;

张蜀俊、袁念之领导的游击队,活动在阳和乡、天池乡和挹爽、观音乡一带;

王兆南游击队,活动在东岳乡一带。

遗憾的是,所有这些游击队的领导人和骨干当中,还是没有女性。

其实,只要弄明白当时川东的环境,也就该清楚,在这样的国民党铁桶一般统治的地区,根本就没有你频繁开枪的可能。你这枪声一响,会立马招来百倍千倍的敌军对你进行围剿。陈尧楷、徐永培、徐相应、邵经儒等的被捕和牺牲,就再好不过地说明了这个问题。这样的环境,即使谁真的有左右开弓百步穿杨的功夫,又如何施展呢?

在当时,在国民党统治的后方,如果真有这么一位双枪女将,相信那些热衷于炒作的国统区的新闻媒体,绝对不会只字不提,但也许是我的接触面不够宽吧,我曾经断断续续用了不下十年的功夫翻找当年的报纸,有关双枪老太婆的字眼,就真的只字未见。

500

对那些敢于在敌后与男爷们一起搞武装暴动的女姓,我是十分崇敬的。但是不是崇敬她们,就必须得承认她们能够手使双枪百步穿杨呢?我看没必要。江姐不会手使双枪,其形象不是照样光灿夺目?

还是回到开头那句话,我不认为小说《红岩》中塑造的双枪老太婆有什么不妥,不仅不认为不妥,我还十分地欣赏。但非要将这样的文学艺术形象写入非文艺的历史作品中,非要说成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就是对历史的大不恭了。

敬请注意:本人特别不喜欢转移话题,欢迎就本文主题开展批评,请勿走题。

(较真辩对,打假正讹,欢迎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牛戈文草)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