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岛、平潭岛、霞浦......这种沿海小城的旅行体验如何,如果只能去一个地方,你推荐哪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去福州平潭岛 东山岛、平潭岛、霞浦......这种沿海小城的旅行体验如何,如果只能去一个地方,你推荐哪里?

东山岛、平潭岛、霞浦......这种沿海小城的旅行体验如何,如果只能去一个地方,你推荐哪里?

2023-03-20 03: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精神福建人非常推荐平潭,也就是海坛岛。海坛岛是福建最大的岛屿,我国的第五大岛。2020年,福州到平潭的福平铁路已经通车,前往平潭已经前所未有得便利。

海坛岛有几个重要的看点:

1、景点的海蚀地貌景观;

2、遍布岛上各处的古村与石头厝;

3、南岛语族相关史迹。

先说海蚀地貌

尽管海岸的景观千差万别,但在地质学家的眼中,却主要可分为海积地貌和海蚀地貌两种。而两种地貌的区分仅仅依靠简单的“加减法”就可以判别:当沉积作用大于侵蚀作用时,海积地貌开始发育;而当侵蚀大于沉积时,海蚀地貌的发育占据主导。海滩、瀉湖这类最吸引度假游客的景观即是沉积作用的结果。以各种奇石而闻名的海坛岛,就是以海蚀地貌为主的一座岛屿。

与大多数地质作用的动辄百万年的漫长尺度相比,海蚀的过程相当迅速。得益于海水强大的塑造能力,也许仅在一个人的一生之中就能观察到海蚀地貌的逐渐发育。海蚀地貌一般要求以基岩海岸为基础,通过海水对基岩的侵蚀、冲刷、切割以及重力崩落作用,从而形成多种海蚀地貌景观。

海坛岛主要是侏罗纪后期燕山运动中地质活动的成果,大规模的岩浆喷发、岩浆侵入以及断裂活动奠立了平潭的地质基础,岩浆冷却后形成花岗岩、闪长岩,以此为主的燕山期侵入岩成为海坛岛的主要基础,构成了海蚀地貌所必需的基岩海岸。

尽管在中国南方,海蚀地貌广泛发育,但整体以花岗岩为基础的海坛岛却是其中最具备审美价值的地点之一,几乎所有的海蚀地貌类型——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柱、海蚀平台、海蚀沟——都能在岛上找到样本。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恐怕非石牌洋莫属。这两块高大的海蚀柱屹立在海滩海峡中央,如同海上丝路的船帆,因此被称为“半洋石帆”。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球状花岗岩海蚀柱,如今平潭旅游的标志即是这两个海蚀柱的抽象再现。去石牌洋可以乘船上岛,也是极具趣味的旅程。

石牌洋-半洋石帆石牌洋

石牌洋唯一的“缺点”,是景区不大——除了海坛岛岸上的一部分地质遗迹看点外,石牌洋本岛也就能容纳一船几十名游客而已,基本上这班船的游客上岛时,上一班船的游客就要离岛了。但别光盯着大海,别错过海坛岛这一侧岸上的地质遗迹,这里有非常典型的海蚀平台,这是海风与海水共同雕刻的时光印迹。海风刮至岸边的花岗岩石山体后回旋至此,结合海水经年累月的侵蚀,形成一组组球状风化同心圆石蛋。其中最多的一组达到了18层,直径超过一米,犹如石头的“年轮”。

海坛岛岸上的海蚀平台

不过,我个人更喜欢的景点是东海仙境将军山

东海仙境位于海坛岛东北沿海,由王爷山、白犬山以及部分滨海岛礁组成,是海坛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这个景区可以算是海蚀地貌的集大成者,集中了海蚀洞、海蚀崖、海蚀沟、海蚀平台、海蚀柱等多种类型。

景区所在王爷山其实原来是一座岛屿,在距今大约3-4万年前才与海坛岛相连。由于紧邻台湾海峡,这一地带的基岩海岸便受到海峡强烈的波浪冲蚀和沿岸流持续冲刷,发育的海蚀地貌非常壮观。最典型的景观就是仙人谷和仙人井。仙人井直径50.4米,井深41.7米,井底常年受到海水切割冲蚀进而导致井壁不断坍塌,形成如今所见的深井。井底有洞口通往海面,井内波涛汹涌,被称为“仙井吼涛”,为古时的平潭十景之一。

仙人谷仙人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景区附近就是著名的牛山海域:不仅是福建三大渔场之一牛山渔场的所在地,也是阿波丸号的沉没之地。1945年3月10日,阿波丸号经雅加达、新加坡等地满载日军和相关物资前往日本,4月1日途径牛山岛海域时,因拒绝美国海军潜水艇“皇后鱼号”警告停船检查而最终被鱼雷击中,仅仅三分钟后,船上共2008人以及40吨黄金、12吨白金、40箱左右的珠宝和文物便悉数沉入海底,最终仅有1人获救。阿波丸沉没后断为两段,其中首段在1980年由中国政府主持打捞出水。相传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也在这艘船上,但相关的打捞成果未能予以证实。

东海仙境东海仙境

将军山则在海坛岛南端敖东镇的一处岬角之上,其南面即是海坛海峡与台湾海峡交汇之处,这也是海坛岛上最南端的海蚀地貌。敖东一带的花岗闪长岩是燕山晚期的成果,在年代上比东北面的东海仙境和西面的石牌洋都更为年轻,也是海坛南部典型的低丘地貌。将军山是一处伸向海中的岬角,岸线曲折,山上漫布体量巨大的花岗岩块,这是在岩石本身的节理基础上,经风化崩落而形成的,成为一处特殊的滨海石林景观。

将军山的成名,还和第三次台海危机有关。1996年3月,台湾地区举行直选“总统”前夕,美国安排独立号、尼米兹号两大航母战斗群进入台湾附近海域,台海战局一触即发。在这一时期大陆方面安排了第二阶段的军事演习,其中便有3月18日至3月25日间在海坛岛举行的第三次海、陆、空登陆联合作战演习。因为海坛岛是中国大陆最接近台湾的岛屿,距离台湾岛仅有68海里,为台湾海峡最狭窄的一段,这样的选址意味着战略用意和大陆方面的决心。

在这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中,其指挥部检阅台设置在此。当时有多达一百余名解放军将军登临老虎山指挥观战,将军山因此得名。第三次台海危机是自1958年以来中美两国在台湾海峡地区最直接的军事对抗,客观上也最终促使两岸重新回到和平谈判的路线上来。在这一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将军山有幸成为其中的一个舞台,这片小小的山丘也见证了维护统一的美好愿望,如今景区内还有一座演习纪念碑。

将军山-演习纪念碑这片摩崖真是令人感慨万千将军山景区将军山-青观顶石林

其二,要说一下这里的古村和石头厝

海坛岛上海蚀地貌遍布,所以这里最不缺的就是优良的石材。同时因为海坛岛地处台湾海峡沿岸,常年强风,有“一夕沙埋十八村”的说法。县城东面即为燕下风口,历来是强风、沙尘的重灾区,也因此导致县城一带长期无法正常发展。为了防范日常强风(以及夏秋常见的台风)给民居建筑带来的损坏,海坛岛上的民居形成了非常特别的石头厝形式。最常见的民居一排三间,因一共有四面山墙,所以也叫“四扇厝”,不过许多早期的民居营建时财力有限,往往只造好中间的正厅和左侧的居室,右侧则留有一堵带锯齿的墙,这种形式也称为“留码头”。

东美村,可见石厝上的“留码头”

将军山附近的青观顶村、东海仙境附近的东美村都有不少石厝保存,但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北港村、山门村白沙村、白胜村,这几个村落风貌更好,有一定程度的旅游开发,而且濒临大海,景观极佳。其中北港村是旅游开发最好的,已有不少餐厅、民宿。

白沙村北港村北港村

其三,海坛岛还是南岛语族的发源地之一。距今约6000年的壳丘头遗址是福建最古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被认为是南岛语族的发源地。南岛先民从这里出发,在此后的几千年时间里一路向南,如今已经遍布菲律宾、夏威夷、新西兰、波利尼西亚等太平洋岛屿。

上攀村的上攀遗址(壳丘头遗址群之一)上建有展示馆,但这个展示馆开放时间非常薛定谔,可以在前往北港村的路上顺路来逛一下,上攀村也有不少石头厝。

上攀村石厝改建而来的遗址陈列馆在乡间公路旁找到的壳丘头遗址

另外,关于交通方式:平潭的公交相当发达,可到以上提及所有的景点,但部分线路班次不多。所以也很推荐在县城里租个小电驴或者小摩托,一天可以跑很多地方,骑行在平潭的海岸公路上非常美好。但骑行时需要注意防风,毕竟这里的风实在是太太太太太大了。

骑行在海岸公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