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摄影】拍个照能有多卷?(上篇)从节奏谈到科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原神手柄怎么退出问卷 【原神摄影】拍个照能有多卷?(上篇)从节奏谈到科普

【原神摄影】拍个照能有多卷?(上篇)从节奏谈到科普

2023-03-13 09: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目录:节奏省流丨玩家矛盾丨事件影响丨现象分析丨原摄科普丨底线调查丨后记

—————————————————————————————————————————

① 懒得理节奏的可直接从第5点「原摄科普」开始看

② 由于专栏图片上限100张,故分篇讲述(连头图都没了)

③ 作品皆已编号,以便大家针对特定的图进行讨论

④ 由于B站限制,所以非B站作品没有外链;如果原图链接挂了,说明动态删了

⑤ 图片标明的“作者”以发布者为准

—— 1.节奏省流 ——

一句话:原神官方办的海灯节摄影比赛,官号公布获奖名单后引起部分玩家质疑,认为不配参赛,随后,榜上三分之二的作品被撤奖,名单人选更换。

虽然只标了6位,但因为有些作品是多人合作的,所以实际涉及人数不止6位。

官方公布名单后的第二天,撤掉重发了

目前的得奖图可在此查看:原神官号动态,以下是被撤掉的六幅作品——

一等奖:

№.001《繁星灯,夜归璃》

作者@木头于彡@小白不留行 @weiwei483 @你要恰菠萝吗

二等奖:  

№.002

“七七,别跟蝴蝶玩啦,轻策庄的爷爷奶奶们还在等我们呐!”

“好……等等我……”

作者@不太聪明的FurFur丨协助@光旅空荧_GLKY

№.003《欣荣伊始》

正月虽有不少清冷,但略带暖意的春晖已然打在身上。

朝气仿佛扑面而来,心底涌起面对新生活的希望与勇气。

作者@冰糖雪狸mitsuha丨@leonpan01 @-芙兰- (应该是桥上的二位)

三等奖:

№.004《隐形守护者》

在海灯节的最后一天(拍的),他们是璃月的——《隐形守护者~》

作者@weiwei483 @秋风将过

【花絮】拍摄时被雷劈

№.005

-1,2,3,哎呀,要被抓到了呢

-你居然用草元素困住我! 呵呵,那么这一次我来当“鬼”吧

作者@呆呆呆_呆丨参演@咸鱼很好吃

№.006

「上回书说到,那异界旅者降临凡世已过三载,这一日恰逢海灯节至,新朋旧友共聚璃月,同享此乐……」

灯明人圆不辞今宵。 

璃月港内悬灯结彩,视与星月同辉;流火如昼,令人目不暇接。

“旅行者!派蒙!快来!”清脆的呼唤穿过丛丛烟火的欢啸由远及近传入耳中。 

还未及转身,瑶瑶追着七七先一步从你身边经过,“七七你这次怎么跑那么快?等等我……” 

“香菱邀我们一起去放霄灯了,快点快点,去晚了就来不及了!”派蒙先一步飞到朋友们身边,朝你挥着手。

你望了一眼这漫天星火,应声朝人繁处奔去。 

灯火昼,星如许,火树舞银龙。耳畔喜闻童语,万家尽是欢声。

妙曲谱卿音。倩佳人、亭立阑珊。秀秾纤袅眸光意,心动人间。

作者@你要恰菠萝吗丨模特@永无岛常驻居民@苏幕遮遮花掩柳 @才不恰菠萝嘞丨文案@云望舒Jane

想看原图出处的,此处有人总结:获奖作品链接一览(官方更换名单前的获奖作品链接)

—— Ⅱ、玩家矛盾 ——

争论的点,一言以蔽之:什么样的图不配参赛。

许多人认为因为正常的拍摄方式无法拍出来,所以不应当作摄影作品,更不能参赛。

【官方态度】

①没明说怎么不符 ②没有与参赛者交涉 ③参赛规则未详细说明

参赛规则里说明了“不代表实际内容”,但却又以此为由撤奖。

参赛规则

另,类似的修图作品已经多次在原神官方摄影活动中斩获奖项,但唯独这次,出了节奏。

——------——------——------——

【玩家质疑】

质疑点1:游戏摄影不能后期修图,只有直出才能参赛

说实话,在我入坑原摄之前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后来才慢慢接受后期的

许多人认为,对原图的任何改动都是不被允许的,这是拍照比赛,不是艺术创作比赛。

而反对者则认为,后期就是摄影的一部分,即便是正儿八经的世界级摄影大赛亦是如此。还有人认为,现实中也就一些新闻或纪实类相关摄影不让后期,而显然那种标准不能套在游戏上。

附一张一位原摄玩家分享的图,是三次元摄影圈的类似话题

不难看出,该争议点并非仅限游戏摄影

——------——------——------——

质疑点2:可以调色,但不能P图(如合成、加特效等)

高赞热评:摄影大赛(×) 二创P图大赛(√)

“p图”到底什么涵义就不展开了,就摆几件事。

一、合成的,被撤奖了

幕后

作者:

兰姐是抠图合成的,步骤3用于解释光路方向和阴影来源,步骤4就可以说明up人为补上的夜兰投影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事实上游戏内早上6点站在那个位置是几乎不反馈投影的。up有点完美主义,如果没有受到能力限制就不可能犯忘记阴影的错误。并且我相信4→5才是出图的关键,而不是3→4。

另外,同样因合成而被撤的是同为原二等奖的图——也就是七七和瑶瑶那张(№.002)的那作者,表态如下。

评论:这个感觉超级超级棒呀!!来迟了,大佬这张作品是因为合成被撤了嘛?不然没有理由登不上榜

作者:是的,我第一次尝试加入合成的内容,这图瑕疵挺多的,我当成ps练习作品了。没想到昨天被选出来,我感到受宠若惊。毕竟之前官方从未详细说明过投稿的具体规范,大家搞合成也是为了尽量做出更高上限的作品。这次算是官方表态了。撤我的作品其实没啥,本来我就觉得是意料之外的奖励,这也算是官方认为我的作品具有了欣赏的价值,我还是很高兴的。

二、合成的,获奖了

为了符合需要多个角色的参赛要求,P了北斗后参赛。

№.007《万家灯火明》丨№.008《霄灯升海平  明月入山归》

彼岸,万家灯火明(笔者注:右图是参赛作)作者@言时April丨出镜@一束姬金鱼草 @仿生周处梦到e叩头虫 

作者虽然拿了奖,但并不是很开心。

作者:

有点难受有点委屈…我以为会可以大家夸夸或者是写一下自己看见照片的想法,弄点漂亮的语句,亦或是真诚的建议,告诉我怎么做可以更好。但我没想到满眼都是争论……是的,这次我没有用插件拍的这张图,这张图仅仅只有后期的裁剪调色以及因为不符合参赛要求两个角色所以p了一个北斗上去,评论区讨论的插件没有攻击到我身上。可是,很难受。我只是为了追求更好看一点,更好看一点。所以我从一开始的随手拍,逐渐变成用手机相册自带的编辑功能稍微调了一下色,然后偶然发现群友们,又接触了ps后期调整,但是碍于原神里的相机限制,前些天下载了插件。做错了什么吗?我只是追求更漂亮的照片。所以呢,就看见一群人抨击“有违公平”。但是插件和后期软件都是有的,只要你想,只要你有那个想要让照片更好看的意愿,都可以获取到。为什么不做呢?哦,我忘记了,就算工具到位有些人也做不到这种程度吧。我只能说,原摄这玩意没有利润,纯纯是为爱发电还是会时不时看见有人攻击的大冤种。你们随意,你们追求的所谓的“公平”,将会带来巨大的打击。但是与我无关,我仅做为旁观者,冷眼看此事的走向,请你们继续奏乐起舞吧,这荒唐的世间将有你们的一份功劳。

三、调色的,被撤奖了

这图有人觉得是画的、有人觉得是私服重新渲染、有人觉得开了第三方滤镜插件变得高画质等等,虽然,是凹了许多次构图,最后用PS打光的。

原摄玩家有很多东西需要花时间凹,包括动作和构图

如果硬要说这图做了什么与众不同的点的话,应该是把纳西妲的头抠下来稍稍放大了一点,以做出更广角的效果,虽然本意只是抠出来做个别的图,更详细的见作者此动态。

如果说是因为调色而撤奖,可后来的得奖作品里也不乏有类似的调色作品,总之其实就是——原摄玩家普遍并不太明白官方究竟是依据什么撤奖的。

官方的做法是:对合成/调色的作品撤奖,之后,让其他合成/调色的作品获奖。

——------——------——------——

质疑点3:有在修图时使用类似绘画技巧,使照片看上去更像一幅艺术画的,不能参赛

有人认为原一等奖(№.001)的人物是画上去的,加上整幅图很有种画作感,故有此说。

事实是:这几个人物是在Blender(3D软件)里摆好姿势,合成到拍摄的璃月港背景上去的。此外,月亮、海洋都是合成的。换言之,没有作品内容是画上去的。

作者后来放出的花絮

也有人质问为什么背景没有NPC的问题。

作者之一:

又有人问服务器:This is 正式服。只为去掉人无意义,没我P得快了[笑哭]。人为啥不见mhy可能知道,看视频2P。你真的要拍这里,踩点时就应该考虑从另一边放个锚点,飞过来。不能每次都传送城内幸苦爬那个牌楼,要照顾别人捏。 结果是视距附近概率若隐若现。

即使拍到有NPC我也会把它抠了,因为要看我作品标题是什么,官方发图时别人的作品标题也忘带,导致各种曲解

简单说就是,传送到口袋锚点时,NPC就是会有概率不可见,可能这就跟刚上线时,NPC会有概率刷不出来一样。

此外,甚至还有人将质疑追溯到了上次原神摄影比赛活动「沙堑寻洲」中的获奖作品。

虽然楼主质疑是画的,但实际不是,只是看着像画的

作者只是拍后修图,后来也放出了自证视频【原摄后期】您要的风暴过程记录 

关于原摄中的“绘画”,我后面会在(中)、(下)篇中展示更多。

——------——------——------——

质疑点4:不能使用私服拍摄

面对获奖作品中诸多平常看似拍不出来的,许多人有“使用私服改模改动作还有理了是吧”“私服还敢官方跳脸?”之类的说辞。

事实是:没人用私服拍摄,只是圈外人以为只有私服才能拍出效果,所以就这么认为了。

——------——------——------——

质疑点5:不能使用自由视角插件

分两点:

(1)官方没有提供的工具,就是不能使用(即便众多二创作者都用过、且在官方活动中用过)

(2)一般人根本没有这样的工具,用这种工具就是不公平(虽然是个免费的、公开的工具)

视角插件详情可看这个视频:【原神】枫丹科技 · 无人机,下载地址就在其简介,若是懒得看就看下方截图即可;

说白了就是个相机增强,让拍摄视角可以更自由,主要就是「解锁相机」和「自由相机」两个功能。

前者,相当于给了个三脚架,可以固定相机视角,不会随角色运动(其实原神官方在限时活动早就做到了这点,但仅限活动,就是不给常驻的派蒙相机装上这一功能),而后者,则相当于无人机,可在角色不动的前提下,让视角自由移动。

图中已是该插件的全部功能

虽然我没用这个插件拍过,但这些基本也是我玩原神这么久希望官方增加的相机功能,不过问卷填了两年多官方也没动静,后来我也懒得填了。

从优化拍摄体验这个角度说,该插件可能只是弥补了官方应该做的事。

另外,除了上面那个免费公开版,可以还有个功能多点的版本,如设定天气、固定时间、调节光影之类,不过得亲自去问插件作者要,应该是作者为了规避风险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滥用而设的门槛。这是插件作者在视频【原神】自由镜头拍风景下的评论:

想要工具的可以私,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要,如果我看你主页没粉没视频没摄影相关的稿就别想了(也可以有例外,我会看你主页的)

注:该插件适用于正式服,而非私服,原摄玩家也分两派,有部分人用,有部分人不用。虽然尚无被封案例,但确实存在账号类风险,用插件的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如果哪天官方明说不允许了,自己栽了,那也自认倒霉。

总之圈内的一句话就是:用别怕,怕别用。

再注:自由视角插件只是个工具,技术辅助不代表实力进步,弹弓打不准,换成手枪也不一定打得准,而且也不能一劳永逸,该构的图、该凹的时机,甚至花时间扫街,一个不少。

—— 3.事件影响 ——

圈外玩家普遍高呼大快人心,称官方干得漂亮

国内原摄圈(毕竟还有海外的,做个区分)遭受打击,多人拍摄热情受挫

有一名原摄玩家被冲掉了B站ID(并不违规的ID和签名被举报成功)

有多名原摄玩家大量删图/退站/退坑/退游戏

有多名原摄玩家表示不再参加官方摄影比赛

此外,海量骂战,从就事论事上升到人身攻击,这对于节奏而言太常见了,不展开

余热:没啥影响,压根掀不起波澜,一是因为原摄圈子小,二是因为奖项更换动态发出的当晚,就是官方的前瞻直播,评论区中的节奏已经变成了催优菈复刻。原摄?真不熟。

至于官方会听话改进相机,或是改善下次参赛规则明确作品限制吗……我看悬。

—— 4.现象浅析 ——

一、问题之源

1. 心理预期不符——有悖于大众的“常识”

普通玩家是冲着“摄影”比赛来的,却出现了许多在大众心中“摄影”有着较大出入的作品

圈内的大部分摄影作品对于普通玩家而言是不常见的,特别是高P的那些,所以平日里,圈内圈外玩家脑中对于“摄影”的想象本身就不一样

  于是乎,冲突产生了,这就好像本来订个民宿,结果到店发现是总统套房,精美过头了。

——------——------——------——

2. 问题诞生的必然性——只是迟早的事

        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有的创作者会自发地去做得更好,他们可能会:

主观的行为方面:多看他别人作品、多练习、多看教程

掌握的技术方面:加深PS、LR等软件的技巧学习

使用的工具方面:追求更好用、更高效、更能达到自己预想画面的工具(包括插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都是第2、3点所涉及的部分,而生产力工具的更新,往往会带来冲突,就像当初数码绘画对传统绘画的冲击一样,所以这是发展的必然。

——------——------——------——

3. 技术发展的矛盾——干预自然的接受度

        日新月异的生产力工具带来了效率的提升,对于创作者而言,一种是助人“一蹴而就”的,如AI绘图,另一种是助人“人为干预”的,比如前述中修图的软件、辅助拍摄的插件之类,这也是本文所讨论的部分。

        虽然都是反对P图,但大众的不满其实可分为两个方向:

因为改变了自然状态——这样拍出来的东西不再“自然”,你不该修改

因为进行了视觉欺骗——我是来看这个游戏世界的,而不是你二创的

        第一点不仅可以上升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谈谈转基因、人造皮革、纯天然不添加等争论议题,还可以追溯到对“自然”的定义上:电子游戏的世界,它“自然”吗——特别是作为一个人工产物而言。

        而据笔者观察,就游戏来说,大众的理解是:官方给出的游戏成品中的效果即为“自然”,对此进行的修改,除非官方提供工具,否则都算是过度的“人为干预”,可以将官方看作是游戏世界的造物主。

        一个人能否接受“干预自然”呢?在思考三次元的类似情况时,让我想起了基因编辑,同样也是人为干预自然的产物,撇开伦理法律等问题不谈,它会引起争议的最大问题其实是——对普世价值观的冲击,这种冲击的影响程度不亚于当年的日心说,甚至更甚,因为当文明走得愈远,所依赖的根基就越难以动摇,毕竟这种普世价值观是凝聚文明纽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是社会意识动摇了,也势必影响社会存在(题外话:可以再想想为什么印度要维护“自然”的恒河。)。换言之,对“自然”干预越深,大众价值观遭受挑战的影响越强。

        所以,如果要大众玩家普遍排斥“人为干预自然”的作品,得满足两个条件

作品呈现的效果超出了“造物主”给的权限所能及

大众心理有着较为刻骨的某种价值观,分两个方向

① 对“摄影”的看法

② 对“游戏”(即电子游戏本身所呈现的“自然”)的看法

前者源于三次元,不必多说,后者则是从入坑第一印象至今的体验,这需要时间的沉淀,如果刚开服,或者还处于测试服阶段,那么对游戏“自然”方面的变更大多是可以接受的。

        而时至今日,对“游戏中的自然”与“摄影”的看法早已被大部分玩家所定型,只有小部分原摄玩家在不断刷新相关看法,所以冲突这不就来了嘛。

        然后再来讲第二点——视觉欺骗。

        如果创作者在主观上有“欺骗”的目的,这自不必说,但这很难界定,因为如今许多艺术的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欺骗”,无中生有的小说故事算不算“欺骗”,影视剧里的特效化妆(如丧尸)算不算“欺骗”,使用视错觉建造的艺术装置算不算“欺骗”等等。

        而后期也需要在两方面来考虑,一是在现实基础上的后期,如影视特效,二是虚拟造物上的后期,如动画摄影。又或许,艺术加工本就是一种“骗术”呢?

特摄剧拍摄现场动画摄影前后

        可能有人觉得,自己在观摩这些作品前,是有知道自己被骗的心理准备的,是知道它们有特效的,属你情我愿,就像心中提前便知晓约会软件上有“照骗”一样,故而可以接受。这其实是时过境迁,现今的大众价值观接受了“特效”这一概念罢了,电影诞生初期并不会如此。

        总之,目前可以如此描述一部分人的心态:在自己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对方客观上达成了欺骗行为的,则说明有着“视觉欺骗”。而这样的论述,是单方面的,不会考虑创作方的的目的和心态,这到底合理与否就见仁见智了,至少在法律上,如果判定主观上并非故意,是很难作数的。

        再放一个就算有心理准备但可能是超出“预期”而达成的“欺骗案例——JOJO的OP。笔者认为跟前面那位被撤奖的、用抠图方式将纳西妲的头放大(№.005)的出发点,很类似。

手臂弯折是为了营造虚假的真实

虽然荒木先生描绘的原作姿势在物理上无法再现,但这样的姿势正是《JOJO》的魅力之一。因为重视画面上所表达的魄力,所以无视了镜头外的部分,大胆变形,摆出了独特的姿势。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就会发现角色的手臂已经严重变形了。

————出自CGworld文章 《演出で観る者を魅了する!TV アニメ『ジョジョの奇妙な冒険』OP ムービ》

        上面的情况是:创作者有主观欺骗的意愿并付诸了行动,对“自然状态”进行了更改,观众也确实被骗了,不看幕后根本意识不到。那这样的“视觉欺骗”,能被接受吗……?

        鉴于本文只是“浅析”,就不继续展开了,只提一嘴笔者一直以来的想法。窃以为,技术发展多年后,比起整容,可能有着“视觉欺骗”效果的类似眼镜的存在会大受欢迎,走在路上看谁都是帅哥美女,甚至将人看成二次元外貌,这种技术不像整容那样有伤身的风险,只要大众能接受“视觉欺骗”就好。

——------——------——------——

4. 插件的使用心态——是否论迹不论心

        每个人使用插件的目的可能不一样,为了拍到独特的视角/为了让璃月港下雨/为了拍大招动画的远景等等,普遍来说,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拍好照片。

        而从客观来讲,如果单看使用插件这一行为,或许会涉及到三方面的问题,也是圈外人较容易指责的点——

相当于作弊;

为了取得名次的功利心;

助长插件使用这种不正之风;

        第二点无从查证,只能说是瓜田李下,洗不清的。后面会讲到一和三。

——------——------——------——

5.靠外物参赛——作弊之嫌

        如果将插件当作小抄,那么这份小抄是免费公开的,谁都可以自由取用,而监考老师(官方)也并未在参赛规则中明令禁止使用这一小抄。因此,“作弊”这个说法,是很难站得住脚的。

        如果说插件有什么副作用,可能有人离开插件后反而拍不了东西了算一个吧,产生了依赖性,这就是值得反思的部分了,毕竟插件更多的是辅助,而非替代,插件提高的是拍摄可能性的上限,而非下限。

        至于将插件比作兴奋剂的,这就更说不过去了,使用插件并不能提高自身实力,就像一个外科医生有了手术机器人辅助也不意味着就能做好手术,外物是辅助,打铁还需自身硬,就算不用插件,获奖的大概率还是那些榜上常客。

——------——------——------——

6. 机会与公平——金字塔的形成

        “常客”可以看作是排头兵,也就是逐渐形成的金字塔顶端,乃新兴圈子的普遍现象,原神二创亦然,大家白手起家,慢慢积攒了人气,渐渐地几位粉丝多的作者互相关注,时长联系、联动,而后共同参加生日会拜年纪之类的活动,圈子就这样慢慢形成了。原摄圈子的形成并无不同,只是目前圈子小,更多的玩家就算有在拍照,也可能并不知晓这一个圈子。

        谈这个,是因为见到有人质疑公平性,可以总结为三个方向:

总是这些人上榜,新玩家根本不可能拍出能比肩的作品,不公平;

插件省下了许多寻常游戏摄影中的步骤,是偷懒,不公平;

使用了插件,不公平(不是因为插件是作弊,而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有插件可用)。

        第一点说的其实就是金字塔的头部,那部分最卷的人,不过说实话,我确实很难见到新面孔,于我而言,原摄的“常客”都有一百多人了……绝大部分人我确实认为他们无法上榜(这也是我从不参赛的原因,感觉卷不过,拍个照自娱自乐就好)。

        但这种情况其实是自然的状态,比赛越发展,专业性越低的作品上榜的可能性就会越低,就像大学生的毕设片子拍的质量再高,离奥斯卡依旧有不小的距离一样。

        再说第二点,技术的发展往往就是会打破过往的流程,3D打印对传统雕刻的颠覆还少吗;《流浪地球》的许多道具找工业公司直接生产,上世纪的《星球大战》却只能用手工模型,它公平吗?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性。此外,新的技术会有新的难点,就像3D动画不似2D动画需要考虑画崩的情形,但3D动画想渲染出效果还是着实要费一番工夫的。

        至于第三点,见本节小标题中的词——机会。他们为了追求更好,努力寻找各种提升办法,进而找到了插件,那这就是一种他们花费精力争取来的机会。在机会的存在并不普及的情况下,幸运儿本就是少数人。

        最后,大概是句题外话:公平可能是只存在于想象中。

虽然对待客人不需要“公平”,但至少要让他们“觉得公平”。——兵藤和尊《逆境无赖开司第二季:赌博破戒录》

        或者这么说吧,大部分人都支持公平,是因为不希望自己有遭到不公待遇的风险,而假若公平这个天秤的倾斜利于己方,那一般人都会选择缄口不言。用一句以前在网上见到的话,大意是这样的:许多人并不是讨厌潜规则,只是讨厌对自己不利的潜规则。

——------——------——------——

7. 插件功能的上限——造福大众的边界

        游戏摄影本身就是对原生摄影的革新了,在三次元的原生摄影不同,摄影师可能需要背上脚架,跋山涉水,甚至好几天都拍不到一个理想中的日出,因为没法控制天气,诸如此类的限制在现实中很是常见。

        而游戏中,省下了许多环节,此处不讨论其他游戏,仅拿原神作例。如果错过了某次日落,只需要调节时间等到次日再来一次,如果赶跑了动物,只需要等待它刷新,甚至,修人像的工夫都省掉了大半,因为里面人均帅哥美女……

        综上,其实游戏本身提供的内容,已经给了比现实中更大的容错率,虽然,有些东西还是得凹、得等,有耐心。

№.00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作者:

这也是凹了好多天的结果,凹小动物简直比深渊还难凹(bushi)这是在小号世界里拍的,需要关掉反射(笔者注:指游戏设置,不是说插件),不然鸟飞起来的时候水面会有奇怪的倒影。等鸟走到面朝太阳的方向的时候调到黄昏的时间,之后再吓跑鸟,随缘抓拍[笑哭]。这次用了一下蒙版,调色也调了挺久的,大概就这样吧。

作者@雨落风雨祈(B站)

        那么,上述所说的这些等待时间,是必要的吗……?

        在未来游戏摄影发展的过程中,提供的便利性撇开涉及到对人类创意的“侵蚀”不说,仅说“自定义程度”这一方面,如果游戏里面的一切的一切,从飘雪的雪花数量到一只虫子的飞行轨迹,全都能自由调节的话,客观条件达成100%摆拍可能性,届时,应该怎么算呢……?就算是摄影作品,那种作品又能否被大众接受呢?这种自定义程度不由让我想起了“光场相机”,可以先拍完照后,再去对焦。

        若是参赛,就像普通赛车比赛若是使用了自动驾驶系统,那这个“度”会是多少呢?似乎,这就要看大众是否将「等待」和「运气」等构成视为拍摄体验的一部分了。这就像是练字,总会有人喜欢书写的感觉,或许比起旅程的终点,更在乎旅程本身的意义吧,虽然这个要扯开的话,或许还会涉及到哲学范畴。

        有一部分人质疑插件的使用风气,可能就是源于这个出发点吧——无限制的自定义调节,会让摄影失去抓拍的意义(虽然这个插件当前还远不能达到这个程度)。

——------——------——------——

8. 官方站队——权威的砝码之重

        “因为官方撤奖了,所以你们的说辞都是错的”,这样的想法合情合理,通过这个行为来反证自身的正确性,也算比较有说服力。虽然并不能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当一个权威在某个事件的立场没有失信的情况下,其发言是很有分量的。如果要反驳,就得去跟官方对线。

        对于官方的这波操作,我只能说,灭了一把明火的同时,又添了一把暗火。

——------——------——------——

9. 玩家基数——复杂系统的变量之一

        复杂系统是个专业名词,但同时也可以直接“望文生义”,就不多赘述了。

        为什么说是玩家基数很重要,因为如果这个数量不够大,比赛都办不起来、节奏不会大、不会有人开发插件、不会有懂摄影的程序员来玩游戏且愿意分享插件等等。这个数越大,发生的可能性就越高,也算是必然的一环,故而可以列为原因之一。

——------——------——------——

10. 调色可以合成不行——老生常谈的谷堆论证

        到底要多少粒谷子聚集起来,才算“一堆”呢,五粒、十粒,还是百粒?这是古希腊哲学家在思考的问题。

        同理,所谓调色可以合成不行,那“后期”具体要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大众的接受度呢,量变到了哪个点才算质变呢?

        答案可能是无解,就好像一袋保质期一年的零食,在第365天23小时59分59秒时还能吃,而在第366天0时整就不能吃了?不可能的,这个过渡只可能是个过程,而非某个明确的界限。

        而这也为“修图”的规则带来了困扰,如果调色可以,那我调成水墨画风格行不行;如果合成可以,那我不拍人了,把游戏中图鉴里的人物直接抠下来合成进去可不可以;如果不能修图,那我给图片加上文字可不可以,加文字不也算后期吗……等等等等,诸如此类。后面的“底线调查”一节,就是为这一点做准备的。

        其实同理,比赛标题中说的“摄影”,到底能广义到何种程度,也是个“谷堆”的问题。

——------——------——------——

11. 圈子影响——精益求精的代价

        许多人进入原摄圈子后,在熏陶之下,审美会不免地“由奢入俭难”。换言之,可能大部分没有后期过的摄影作品,难入法眼了。这也是为什么前文说部分原摄玩家会刷新自己对「游戏的“自然”」和「摄影」的看法。

        因此,在圈外人看来出格的作品,于圈内人而言可能较为正常。

        除了带来的眼光影响外,还有一点是“卷”,乃至有人会焦虑——“这么拍好没新意啊”“今天又没找到该拍什么”“不行,我这个调色也太拉了,感觉都不好意思发不出去”等等。

        这个,其实也就涉及到下一点了。

——------——------——------——

12. 为何留影——旅拍的意义

        起初,大家只是拍得开心,渐渐地,有的人不自觉地开始比较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拍得束手束脚,这事有利有弊,就不赘述了,此处只提跟这次事件有关的一个原因。

        因为许多人只是想展现自己所感受到的美好,却发现作品受到了抨击,其中比较惨的是,那种纯粹因为原摄而没有卸载游戏的人,因为旅拍可能就是整个游戏给他的全部意义,特别是当生活本就不如意时,当然,这并不能成为什么同情的借口,毕竟社会就是个大染缸,不是谁的再生父母。

        只是,「否定作品之内的东西」与「否定作品之外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前者,大家都可以虚心接受,而后者,往往蕴含着自己的善意,带有自己想传达的美好,当它没有被人注意到,甚至被践踏时,不免有人火气翻涌,开启骂战。

        为了更明确地说明,我举个例子(作者和图均与本次事件无关)。

        下图的后期程度非常夸张,右图为成品,挤进了一堆NPC,细看的话,远处还有主角和云堇正跑过来,修图的工作量属实不小。

№.010《海灯音乐节》

作者@tantan(推特)

注:在3.4版本的限时剧情活动中,辛焱与胡桃有过同台献唱

        很明显,作者是希望大家能感受到过节的气氛,以及表达自己心中感受到的那份美好,而如果这个时候上去指责作者称其处理手法有违“摄影”,那这多少就有些不解风情了。

        所以,这也是一条节奏发酵原因——我是来分享美好的,你却视而不见。

        当然,心平气和地讨论“摄影”的定义之类,自然是可以,但别忘了,这里可是网络,在一旦不带颜文字就感受不到对方语气的情况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火药桶从酝酿到爆发,可能只是一瞬间。

        综上,此次节奏的归因,到此结束,若大家有什么想做针对性讨论的,可在评论中直接指明是第X条。

二、解决之道

        关于矛盾的解决,虽然分析了许多原因,但回归到参赛资格这个问题,而非后期修图这个问题上的话,其实没有那么复杂。

        笔者在这里提供多个方向,但估计官方能实现一条就烧高香了:

官方提供更多的相机功能,以规避玩家使用第三方插件;

官方明确参赛作品的限制,比如不能后期到什么程度,或是不能使用什么修图方法;

官方明确不得使用插件,因为现在大家普遍支持的是“法无禁止即可为”,所以参赛规则只要明说,大家都不会有意见;

官方对于一些难以判断的事宜,找原摄头部玩家询问和磋商,比如组图可不可以当成一张图来投,可不可以将标题文字写入照片等等;

改善参赛相关事宜,包括评奖标准(根据技术/创意/叙事/评委平均分/民意等)、发生撤奖时的沟通细则、犯规禁赛制度等等;

设立不同赛道,如直出(无后期)和带后期的;

设立不同奖项,最佳创意、最佳人像、最佳风光、最佳构图、最佳合成等。

        是的,这次节奏的锅就是官方,追根溯源,不是什么后期党和直出党之争。

        要知道,许多原摄玩家对此次事件的不满,倒不是因为圈外人的不理解,而是官方这么做影响了二创环境,不免让人心寒。既然办比赛是为了发展原摄,那原摄玩家理应是被照顾的对象,可这次处理得有些欠妥了。

        最后,附上一位原摄玩家询问AI的对话截图。

ChatGPT的回答

———— 5.简要科普 ————

        原摄自开服以来,进化多次。

        目前,我总结了下,排头兵们主要卷在如下方面:创意、构图、调色、文案、设计、置景。本想直接讲的,但由于专栏图片上限100张,这部分内容留待(中)篇详述。

        此处只是放些FAQ,一方面可以科普,一方面也欢迎新的原摄玩家入门。

Q1:怎么拍出独特角度的人像

方法一:开小号——自娱自乐

因为当有两个号时,当演员的号可以尽情表演,而摄影师的号也可以放心调节镜头。

像下图,如果是一个人拍,万叶按E起飞时,就只能用留影机道具了,而留影机是没有办法拉广角或是做虚焦的,但有两个号的话,就方便许多了。

№.11《离岛跑酷少年万叶君》组图节选

作者@purkinjetreee(B站)

方法二:找人联机——选择当摄影师或是演员

№.012

作者@ひいろ(推特)

有刻晴的可以自己一个人试着拍这个角度看看,你会发现,由于刻晴普攻的最后一击是伏低身子快速突进,而这个前冲速度会超过视角自动拉远的速度,直接奔向画面外……换言之,一个人是拍不了刻晴这一视角的照片的。

拍摄花絮

方法三:找构图——部分借助后期

可能是裁掉、可能是对背景做些处理,也可能是对整个画面做些调色,但更多的,还是核心还是构图,本来总结了些构图思路,但那样就超文章上限的100张图了,还是留待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我只留个记录在这,括号里是例图内容,如果今后有机会填坑再另行打算。

① 镜头足够近【海哥特写】

② 镜头足够远【沙漠遗迹旅者空】

③ 不显示背景【凯亚】

④ 镜头放地上【公子打完的材料】

⑤ 镜头放头顶【散兵独行】

⑥ 镜头与腿平齐【两把大剑】

⑦ 只拍一半【绘马旁的钟离】

⑧ 前景遮挡【云堇】

⑨ 挡住头【辛焱云堇】

⑩ 挡住眼睛【钟离散步】

⑪ 挡住嘴

⑫ 利用影子

……

撇开专栏图片上限不说,还有个问题是,后面越写越觉得,像是什么构图教程,不仅写的东西变多了,而且似乎跑题了……双重因素之下,就作罢了。

于是乎,就只放一张图意思意思得了╮(╯▽╰)╭

№.013《云堇 · 梅》

作者@嗒当(B站)

方法四:合成——高自由度

如果选择这条路子,限制想象力的将会是你的技术。

№.014《碧水荡清影》

作者@有脑子但不用(B站)

另外就是,别人可能拍完直接考虑后期,而合成的话,需要先考虑怎么将人物融入到环境中去,这不仅是个技术问题,还是个审美经验的问题,如果对色彩、光影不够敏感,做出来的效果往往很假,让人觉得人物与场景不够贴合,一眼看出端倪。

方法五:自由视角插件——还是那句话:用别怕,怕别用。

№.015《困倦》

作者@烟囱里的哈皮鬼(B站)

注:上图场景出自3.5版本限时活动

——------——------——------——

Q2:怎么拍出多角色

方法一:多人联机;

三个号的效果(俩演员+摄影师):

№.016《古,再现》丨 №.017《起死回生的一击》

作者@Redさん(推特)

方法二:合成;比如这个风魔龙就是从游戏中的图鉴里抠出来,再放进场景里的:

№.018《风龙废墟》

作者@ZX火光(B站)

方法三:利用尘歌壶的同伴功能设置站桩人物,使登场人数超过4人;比如下图的打棒球:

№.019

首发投手是可莉。

本赛季表现出色,还未让任何一人成功上垒。今天也很期待王牌投手的比赛。

作者@むふ(推特)

方法四:靠NPC

下图是我试图仿《你的名字》海报时拍的,时值2.8版本的限时活动剧情,莫娜、皇女和奥兹全是NPC,我用班尼特的E当特效背景板。

№.020《你的名字》

莫娜:“小艾咪”这个名字真上口。

菲谢尔:“阿斯托洛吉斯·莫娜·梅姬斯图斯”这个名字真拗口。

作者:本文笔者(摄于2022/7/16)

——------——------——------——

Q3:怎么拍远景

方法一:依旧是开小号大法,一个当模特一个当摄影师

№.021《行秋 · 有时明月》

作者@小重山OvO(B站)

注意,太远的话可能会有些东西导致渲染不出来,这位作者就遇到了。

作者:

有时明月无人夜(笔者注:是行秋语音中引用的古诗)

本来是想拍待机动作的,奈何离太远特效失踪变成无实物表演了;将就着看吧,以后要是有啥方法能拍到待机动作的时候再拍一张。

评论:或许可以试试拍普攻动作?我记得以前好像试过在这种距离拍普攻

作者:试过了,普攻的话会有光效,但是没有看到剑还是无实物表演

评论:哎呀,要是有待机动作真的绝了

作者:是的!!!我就想拍行秋在悬索上练剑的画面,然后发现行秋只有动作看不见剑[笑哭]。最后只能让他就这样站着了

此外,如果你够肝的话,可以用三个号或者更多。

下面的图就是一个人用三台设备凹的,老费劲了,毕竟摄影师寻找机位的时候演员没法动,演员动的时候摄影师和另一个演员没法动。

而很明显,构图,它本该是一个摄影师与演员一起配合的过程,当这些过程全是一人包办时……只能说这很需要毅力。

№.022《渡过雾霭的河流》丨№.023《星渊之外》

作者@雨落听风祈(B站)

注:左图里除了荧,远处还有空。

方法二:多人联机

最常见的办法,摄影师找好位置就可以不动了。

№.024《旧友》丨 №.025《月明灯辉》

作者@空倾雨意(左丨B站)丨@ひいろ(右丨推特)

方法三:合成

人物单独拍,场景单独拍,然后放到一起。

№.026

作者@雕爷ADIAO(B站)

方法四:自由视角插件

下面两张都是大远景,人物非常小。

№.027《津亭雾蒙灯疏》丨№.028《枫叶》

作者@木头于彡(B站)

注:两张图的场景均出自2.8版本限时剧情活动地图

——------——------——------——

Q4:怎么拍竖屏

不得不说,画幅其实还挺影响构图的,像是下图,如果再宽一些,估计就能看到遗迹了,而那种杳无人迹的沙漠空旷感就会丢失。所以,学会竖屏拍摄,可以开启全新的拍摄视角。

№.029

作者@EMowent(B站)

方法一:调显示器显示方向为「纵向」,调完之后再开游戏(如果进游戏发现分辨率有些不对,再进游戏设置里调一调,点一下别的分辨率再点回来)

桌面右键-显示设置

还有种设置N卡控制面板的方法,详见视频原神怎么拍竖屏照片

附纵向分辨率下过剧情的游戏截图:

“分享从竖屏任务中获得的宝贵面孔” 作者@犀(推特)

如果要将分辨率换回去还得退出游戏,挺麻烦的,所以我也很少拍竖屏。

方法二:直接裁掉,但有时会影响清晰度,比如下面这幅作品就很糊

№.030《迪卢克·星空旅者》

你愿意开启一段新旅途吗?

作者@槙上月(B站)

以防有人不清楚这是在哪拍的,笔者我去拍了一张更全的画面。

不会有人60级了都没抬头看过一眼纪念品商店的上方吧,不会吧不会吧

所以要拍竖图时,还是更建议第一种办法,提前设置成竖屏分辨率打开游戏,这样就可以保证清晰度,除非分辨率真的很高。

比如下图是虽然裁的,但很清晰。

№.031《永恒的代价》

作者@ぷらひる(推特)

——------——------——------——

Q5:怎么拍摄秘境

方法一:裁掉,简单粗暴

№.032~№.035《感谢2.8秘境》

作者@犀(推特)

注:四张图的场景出均自2.8版本限时剧情活动地图

方法二:按F1/F2/F3等其他界面,在UI消失的一瞬间按下系统截图键(秘境用不了留影机)

拼手速,要快!准!狠!

作者:本文笔者

如果失败了的话,由于截图时机不对,可能就会让画面不干净,像这样——

左边:UI隐约尚存

中间:钟离背书

右边:右下角大招充能好了(画面上黄色特效是钟离待机动画,站在墙边卡视角拍的)

作者:本文笔者

所以我后来基本不怎么在秘境拍了,凹时机太费劲……所以每次问卷都填了秘境拍照需求(虽然没用)。

方法三:自由视角插件,解决一切烦恼

远拍:

№.036《你我》

作者@木头于彡(B站)

注:该场景出自2.8版本限时剧情活动地图

近拍:

№.037~№.039《最伟大的星空》组图节选

作者@寂寞的阿努比斯(B站)

注:该场景出自2.8版本限时剧情活动地图

嗯?你问我莫娜怎么躺下的……?你知道,原神里有个动作,叫「摔死」吗……

——------——------——------——

Q6:怎么在秘境里不拍到人,只拍风景

方法一:在前述的使用F1等键的截图方法前,靠墙,或是使用钟离柱子之类的卡视角,也就是面相墙走过去,然后转动180°,在墙边背对着墙时,可让自己的角色消失。

№.040

作者@一只淋雨的小嘟嘟(B站)

注:该场景出自夜兰传说任务秘境

其原理是当角色与墙体一类的存在相邻时,游戏既不想让玩家的视角钻到墙体内看里面的东西,也不想玩家看到角色的内部,于是游戏便让玩家视角停留在墙边而不进墙,同时使角色消失;而原摄玩家便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拍摄空镜头了。

方法二:自由视角插件

自带隐藏角色功能,可拍无人秘境。

№.041《昏识》

作者@空倾雨意(B站)

——------——------——------——

Q7:怎么在空中拍照(即“航拍”):

方法一: 利用稻妻的传送门,详见视频利用相位之门实现航拍

笔者以为,对于拍视频来说是很不错的选项,但对于拍照而言,效果一般,原因有三

相位之门仅存在于稻妻的清籁岛与海祇岛,拍摄地点受限

无法过度俯拍,因为视角转下时,会看到飞行特效,进而影响拍到的画面

许多相位之门的飞行高度的相对高度不高,换言之,在地面上直接取景效果差不多,比如下图,虽然是利用相位之门在飞行时拍的,但看上去也就是站在高处的地上拍的

测试用照片

注:用此方法拍视频时,据说如果用手柄玩的话,会让运镜平滑很多

方法二:使用会让人物消失的角色技能

笔者曾见过在空中通过魈的E技能让人物消失的瞬间用留影机抓拍,可惜忘了是哪张了,不然我一定放出来。

此外,举一反三:在拍地面的敌人时,可以用刻晴、早柚等有消失动作的角色,可在消失的瞬间抓拍,不过难度挺高,因为攻击会产生距离的位移,容易离开镜头(另外,记得带护盾,不然容易被打,也不必担心拍到护盾特效,它会随角色一同消失)

方法三:站在高处拍,用俯瞰视角造成航拍的错觉

下面两张并非摄于空中,如果不是我实地进游戏里测试了下机位,我还以为是用插件拍的……另外,烟花是游戏里烟花筒放的

№.042《凝光 · 清影》丨№.043《团圆》

作者@小重山OvO(B站)

所以很明显,是否真的航拍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上去像是航拍。

方法四:爬在山体/墙体上,通过卡视角的方式拍

装作是在高空拍的,弊端是攀爬时无法使用派蒙相机,只能用留影机,这意味着无法实现虚化和镜头拉远拉近之类的效果。卡视角的原理跟方法一里说的一样,只是下图中是藤条。

大致效果展示

更建议在山洞里使用这种方法,毕竟如果是露天环境,一般来说,直接爬上楼顶或者山顶拍就完事了,不会攀在半山腰拍的……而山洞不同,一般顶端没有落脚点。我这张图是利用阿贝多+万叶飞上树干,再下到藤条上扒着的。

方法五:自由视角插件

毕竟相当于无人机,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没有落脚处的空中机位。

№.044

作者@忆忆不吃鱼(B站)

——------——------——------——

Q8:如何规避角色大招动画的强制特写镜头

方法一:站在墙边放大(包括钟离的柱子、岩主的荒星之类,甚至是树和路灯旁等等)

方法二:站在水里放大(水深必须及膝)

方法三:自由视角插件(有关掉大招强制特写的功能)

方法四:摧毁死域瞬间(不建议,死域数量有限,上B站搜「死域 大招」过过瘾得了)

方法五:在永恒绿洲的某些位置放大(见下张图中的标注)

我简单标注了测出来的位置,在图中标点位置处释放大招,即可规避强制特写动画

此方法仅建议拍中近景人像,否则鸟鱼之类入镜,容易导致出戏测试过程花絮(上面两张在鸟旁,下面两张在瀑布里);我零氪所以角色不多,开服至今18个五星角色+芭芭拉,就算19个大招动画角色全员充满,测这个都来回跑了五趟去重新充能……)

总之,在永恒绿洲里,但凡身处两旁都能被夹住的地方,便有较高概率卡掉大招动画,像天空上那些的鸟就不行,因为它们的翅膀张开成平铺状,站在它们背上与平常无异,必须得是两翼成锐角的才行,比如下图。

№.045 《土到极致···就是潮!》

作者@白白不是鱼(B站)

方法六:多人联机

要想整活还是建议联机,能玩的花样多,比如下图就像是魈在欣赏赛诺的手臂。

不过难点在于大招的释放要一起凹时机,一旦失误,就又得去充能了。

№.046《好帅!》

作者@64chun(推特)

又或是配合NPC拍,机位的选择会更自由,毕竟NPC又不会动。

№.047

作者@Aoi缶詰(推特)

注:温迪是NPC,该场景出自2.6版本限时活动剧情

当然,不整活也是可以的,不过下图就需要凹一个双人同时放大的时机了。

№.048

作者@むふ(推特)

其实建议联机拍大招最重要的一点是,一个人拍真的很麻烦……要知道,大招是需要去充能的,所以拍大招,拍上个把小时都很正常,特别是一个人又要充能又要架机位的时候,等充能完回来,又得重新找一遍角度才能开拍。

说到频繁充能,我个人建议到图中红圈里来充,待充能完毕,传送至其旁边的锚点后,再往东边稍稍一走便能脱战,可以换个配队再接着去充能。

终于不用再去璃月的那个小宝啦,等小宝起身太慢了

——------——------——------——

Q9:找不到人联机拍怎么办

方法一:找群

多关注原摄玩家,他们当中有的人粉多了,自然而然就建群了,群里呼唤一声,临时工还是能有的,毕竟大家都愿意看到好的作品出炉,自己能出一份力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特别是整活类,很可能是一呼百应。

№.049

作者@鍋敷(推特)

拍温馨的也行。

№.050《兄妹与海灯节》

作者@genshin_peacock(推特)

耍帅的也可以。

№.051《西风骑士团 Knights of Favonius》

作者@ぷらひる(推特)

所以总的来说,想要拍出更多可能性,我还是建议找好友。不过,我就不推荐什么群了,我所加的原摄群,连群主和群管都因为这次的事件退群了……

方法二:放弃一些含有多人的拍摄想法

比如笔者我,做个单机玩家,从开服就是,不去别人的世界也不让别人来我的世界。损失嘛……大概就是联机相关成就的原石拿不到╮(╯▽╰)╭

老老实实拍单人就好了:

№.052《冻原上不熄的炽焰》

作者:本文笔者(摄于2022/5/23)

如果实在要拍多人,就等剧情里出现NPC再说,比如下图,左右两边的NPC都出自2.6版本限时活动剧情。

№.053《紧按睛明穴》

“嗯?哪里有两个我,你看错了吧,我帮你揉揉眼睛”

作者:本文笔者(摄于2022/4/13)

方法三:不拍人了

№.054

作者:作为一个内向的人,我很难去交朋友,或者是与别人配合去拍一些角色,所以我决定只拍原神中我喜爱的风景或是建筑

作者@genshin.bu(Instagram)

№.055《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本文笔者(摄于2021/6/8)

——------——------——------——

Q10:怎么让角色武器消失

答:攻击时,在使用留影机的前一瞬间按下跳跃键

虽然按键有先后,但道具使用键和跳跃键几乎是需要同时按下。下图就是夜兰普攻的第一段动作,隐藏了弓箭。

№.056《今天的禽肉我就收下了》

作者@むふ(推特)

原理是武器的转移需要时间,因为当人物起跳时,武器不能继续拿在手上,只能漂浮着背在背上,而在武器转移到背上的这段时间,就是武器消失的瞬间,所以也挺拼手速的,需要多凹。

——------——------——------——

Q11:拍摄时的设置都要注意哪些

关于这点,更建议自行去搜索关于画质优化设置相关的视频,我只简单提提个别选项

其他选项基本都是优化画质的,有条件开高就开

①体积雾

下图中,右侧的图都是打开体积雾后的效果,细看可以看到整体泛出一种朦胧之感,让光源影响的覆盖范围更大。

注:图中蒙德城里白色漂浮物是3.5版本限时活动才会出现的蒲公英,请无视

看不清的话可以点开大图来对比,大家来找茬

体积雾开不开,看个人喜好,默认是打开。

②动态模糊

动态模糊你可以理解为快速运动时产生的残影,设置里分四个档「关闭丨低丨高丨非常高」,而「低丨高丨非常高」的区别只在于残影的多寡,残影越多,过渡越自然,残影越少,残影与残影间的距离就越大。因此,笔者建议只在「关」和「非常高」之间做选择。

一般来说,大部分原摄玩家都是关掉此项的,毕竟要拍清楚人物动作,特别是攻击动作。

№.057《旋风一击》

作者:本文笔者(摄于2022/8/11)

如果打开,人物本身的运动会被部分模糊(并非整个角色)。

№.058~№.060

作者@purkinjetreee(B站)

不过更明显的,是旋转镜头时,周遭环境都会模糊,可以拍一些具有动感的效果

№.061

作者@雕爷ADIAO(B站)

笔者也曾用过类似手法拍过砂糖,对比上图,残影效果要更平滑,排除上图没有将动态模糊设置成「非常高」的可能,这或许是场景差异造成的,因为笔者是在野外拍摄,场景颜色没有城内那么丰富,残影也就没有那么多样。

№.062《祈风》

作者:本文笔者(摄于2021/6/15)

当然,也可以用来拍特写,除了留影机,派蒙相机也是可以用旋转镜头这一招的。

№.063

作者@不太聪明的FurFur(B站)

总之大家可以试试旋转镜头的模糊效果,比如安柏、瑶瑶的普攻动作里都有跳跃,而且是极具动感那种,配合上模糊背景,还是很好看的,不必一直把动态模糊关着。

③Bloom

默认是打开的,可以理解为辉光效果,让整体呈现光污染的感觉,关掉的话会呈现出独特的漫画特效感,在雷电、火焰等特效上皆有体现。更建议自己尝试,一目了然,或者在B站直接搜索「原神 Bloom」,有不少人都发了效果对比视频。

虽然是光污染的罪魁祸首,但我不建议关闭,因为关掉会使一些特效干巴巴的。

以下,从左至右分别是:关闭体积雾→打开体积雾(天空泛蓝)→关闭Bloom(花不发光)

测试用图

除非想拍特别一点的效果,像下图就是关闭Bloom后拍摄的,因为当Bloom打开时,火焰的光效太亮,会遮蔽人物的相当一部分,导致看不清人像,这种时候就可以考虑关闭

测试用图

本尼特这张本来想好好凹的,但凹不成,这里虽然算是题外话,但还是展开讲讲。

班尼特需要用E技能给草地点火,而等到把草地烧着→班尼特站定→打开相机→旋转视角→对好月亮与人的构图位置→打开虚化→调节虚化程度时,最大的可能是——此时的火已经熄灭了……如果要继续拍摄,就还得重新找个地方拍,因为草被烧后无法再次点燃。

综合来说,这张图有这么些拍摄要点:

一是拼手速,要够快,否则可能连虚化都没来得及打开,火就熄灭了;

要成功率高,不然草地烧完了就只能等刷新了;

注意班尼特不能被烧死,毕竟反复重拍,长时间处于被烧状态;

需要等CD,必须要班尼特长E,班尼特短E的话会显示武器,收回武器也会显示在背上,且由于是长E,所以在班尼特被自动击飞后还得跑回原来位置,耽误些时间

要注意时间,因为月亮会动,等月亮离开了最佳构图位置,就得重新调整时间了,一般来说,涉及到太阳或月亮的,最佳拍摄时间通常只有20~40分钟(游戏中的时间),等过了这个点,需要往后调24小时至次日,等待新的时机

最重要的,得让火的燃烧在构图中好看……这需要一定运气成分,而显然,上图中的火在图中的样子并不够好看……我想要的效果是:熊熊烈火蔓延至天空,遮挡了大部分镜头,其中隐约可见班尼特的烧灼的模糊背影,以及左上方的天空中的一轮明月。本质上,是想拍出火灾现场的感觉,而不是什么草地燃烧。

最后,凹了大半个小时,我放弃了,因为附近已经没有适合拍照的的草地了……天空显得暗因为这是在无妄坡拍的,而无妄坡有很多树,所以这样能看清天空的草地位置也是很有限的。

说这么多,其实也算是一种科普,方便让圈外人知道,强度党在凹深渊的时候,原摄玩家又在凹什么……构图、时间、运气,乃至……竞速,一样一样的_(:з」∠)_

上面说的还算好的,毕竟班尼特没动,如果要拍人物的待机动画,就更

拍人像最难凹的其实莫过于人物动作的不可预测,众所周知,一个角色一般都有两个待机动画,而待机动画又和待机语音穿插,就会有这样的情况——例如,当想拍一个「处于日落时分的角色待机动作①」的时候,结果过程却可能是:

打开相机→对好构图→调节虚化→等待动作→待机动作②→日落已过→调至次日→

打开相机→对好构图→调节虚化→等待动作→待机语音①→日落已过→调至次日→

打开相机→对好构图→调节虚化→等待动作→待机动作②→日落已过→调至次日→

打开相机→对好构图→待机动作①(还没来得及对焦,人物就动了)→调至次日→

打开相机→对好构图→调节虚化→等待动作→待机动作②→日落已过→调至次日→

打开相机→对好构图→调节虚化→等待动作→日落已过→待机动作①→调至次日→

打开相机→对好构图→调节虚化→等待动作→待机语音②→日落已过→调至次日→

打开相机→对好构图→调节虚化→等待动作→待机动作②→日落已过→调至次日→

打开相机→对好构图→调节虚化→等待动作→待机语音①→日落已过→调至次日→

打开相机→对好构图→调节虚化→等待动作→待机语音②→日落已过→调至次日→

打开相机→对好构图→调节虚化→等待动作→待机动作②→日落已过→调至次日→

打开相机……总之,什么时候能刚好拍到日落时分的待机动作①,很看运气,可能一般玩家的游戏世界里的时间只过了一个月的工夫,而原摄玩家的游戏里的时间已经过了一年了……

笔者算是没什么耐性的了,但凡凹得超过一小时的,可能就打算放弃了,不像有的原摄玩家,为一张图凹一晚上 、凹几天、凹一两周的,都大有人在╮(╯▽╰)╭

④ 联机时的队友特效

许多“效果”需要关闭特效才能拍出来。

№.064《树精灵》丨№.065

左图:使用温迪E技能起飞,却没有特效;

右图:是登上阿贝多电梯拍的,但因为关了队友特效,所以不论是阿贝多的花,还是芭芭拉的攻击特效,都看不见了(讲真,如果不是作者亲自揭秘,我都以为是合成的)。

作者@寂寞的阿努比斯(左丨B站)丨@Mapi(右丨推特)

花絮出自视频获二等奖旅行者的摄影经验分享,可以看到释放了技能但照片里没有特效

笔电的号当摄影师(设置成隐藏自己),手机的号当演员

——------——------——------——

Q12:如果调色不明显,怎样判断一张作品是否有过后期

方法一:实地去游戏里跑一圈,对比着看成图和实机场景,文章中的许多图我都是这么检验的;

方法二:从作者处获得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私信作者问、作者发出的花絮、作者在评论中做出的答疑等等;

像下面右图中面具的向阳部分被提亮了,作者不放花絮的话是很难意识到有过后期的。

№.066

作者@狐珀(推特)

而像下面这图,即便作者不放花絮,只放最后那张,也能较为明显地看出来后期过,因为颜色非常具有层次感,远近分明。

№.067

作者@要来点青提籽吗(B站)

游戏中是不会这么干的,因为以普遍理性而论,长期处于高饱和、高对比的颜色下会让人视觉疲劳。所以,适合摄影的色彩并不一定适合游玩。

那么,会有判断失误的情况吗……答案是有的,笔者接下来单独讲讲。

——------——------——------——

FAQ附录:那些容易误判的照片

笔者先拿自己的图开刀来说事吧,左边是原图,右边是后期过后的成品。

说实话,我最开始面对这图的时候,都在怀疑是否需要后期,因为原图看起来特别像是后期过的,如果不是我自己拍的,我肯定以为左图已经后期过了……

№.068《相与为一》

作者:本文笔者(摄于2022/9/14)

——------——------——------——

下图,我以为倒影是P的,毕竟印象中游戏里的倒影没那么清晰,结果跑去游戏里实地一看,凹了会儿位置,发现这个倒影竟然是真的能拍出来的……

№.069《鱼之岛》

作者@BHON Genchill(推特)

——------——------——------——

下图两张,我起初以为都是去动画CG截图然后修的,可找遍了CG也没有……

左图:后来看到群玉阁上有个蓝色的圆盘,我想了想,这应该是使用自由视角插件,在群玉阁决战的时候实机拍的……

右图:由于笔者没有温迪,不熟悉温迪技能动作,但后来发现,这个好像确实是温迪技能的动作,大概是打周本时拍的。

№.070《群玉》丨№.071《别再哭泣》

作者@忆忆不吃鱼(左丨B站)丨@tataki(右丨推特)

——------——------——------——

下面的秘境,我以为是自由视角插件拍的,结果不是,单纯只是裁的,且是直出……如果硬说有什么后期部分,也就是把UID水印给加上去了……

№.072丨№.073

作者@ALEX井君不会打音游(B站)

注:该场景出自2.8版本限时剧情活动地图

——------——------——------——

下图我以为是合成的,结果不是……可能因为我没有草神吧,但凡我没有的角色,我都很难判定到底是合成的还是直接拍的。

№.074

作者@64chun

后来在B站一搜,发现原来纳西妲还有个“运镜大师”的称号……这类构图还有好多视频。

——------——------——------——

下图,如果不是作者发了话,我也以为是P的。

№.075《珐露珊》

作者:

虽然看起来像是合成的,但其实那黑墙是防沙壁;拍摄地点在镔铁沙丘东北方传送点的下方防沙壁后面

作者@嗒当(B站)

——------——------——------——

下图,我本以为是作者合成了三次元的背景,结果……是尘歌壶里搭的景棚,然后调色。

№.076《尧风舜雨》

作者@巧克力_原摄(B站)

——------——------——------——

下图的极光不是合成,其实是寒天之钉升上去前的效果,如果作者不说我也是完全不知道(也可能是由于雪山的任务过了太久,我给忘了)

№.077

作者:

把三个珠子送上天,但是不要把寒天之钉送上天,同时人物站在冰本海拔以上,天空就会出现极光

作者@EMowent(B站)

下图我也一开始也以为是合成的,但越看越不对,人物太多了,这要是P的,工程量也太大了,P得也太好了。

后来我才想起,尘歌壶里可以放人,这里只需要雷泽、赛诺、多莉三个演员和一个摄影师,换言之——不必后期,四个号完全能拍出来。

№.078《那就开始____吧》

作者@64chun(推特)

下图的人物我也以为是合成,毕竟坐得刚刚好,直到我自己亲自尝试了一下,测试良久,我发现……确实可行,胡桃重击时有一瞬间确实有这个类似于坐下的动作,且可以坐在灯上,同时,头发和衣物的飘动状态也与该照片如出一辙。

№.079《胡桃×海灯节》

作者@ぷらひる(推特)

后来,作者又更了两张,我以为是合成的……但经过反复比对各项细节(NPC位置、灯亮与否、云的位置、霄灯的多寡、人物间位置关系、视角角度等),以及我在游戏中实地仔细测试机位,我可以确定,下面两张并非在前一张的基础上合成,而是单独、重新拍的。

№.080《海灯节》丨№.081《谢谢你,海灯节》

作者@ぷらひる(推特)

最后这图甚至后方远处还站了个温迪……

——------——------——------——

下图,我也是自己试了下,才确定不是用自由视角插件拍的,这里可以用角色飞上来站在柱子上拍。

№.082《忏悔》

作者@黑白红蓝_BWRB(B站)

——------——------——------——

下面两图,像是后期做了什么调色,结果第一张图人家是卡的地底……卡BUG卡出来的……

而第二张图的星空也是,是连作者都不知道怎么触发的BUG……刚好在拍的时候,无意中碰到的。

№.083丨№.084

作者@桔鹊(上图)丨作者@EMowent(下图)(皆B站)

评论区有人说这是“满船清梦压星河”,妙啊。

注:上图场景出自2.8版本限时活动剧情地图

——------——------——------——

下图,我觉得作者是关闭Bloom效果了,而且是有七八成的把握,因为这个特效太漫画感了,其边缘又没有光晕,整体显得很干。

№.085《在这,打垮你!》

注:标题是迪希雅大招语音

作者@こふみ(推特)

但将信将疑的我还是问作者确认了下,如果真是如此,那我直接放在文章里前面讲Bloom的部分了,结果人家作者回答说:只是在调色成黑白时火焰特效被抹掉了,之后还放出了原图(同时放出黑白与彩色,为了两者人物方向相对,所以下图被翻转了)。

我定睛一瞧,好家伙,这个金色特效就算是打开Bloom的情况下,都很像是关闭了Bloom。

№.086

作者@こふみ(推特)

当然,我也是去试了下,先在B站搜“迪希雅 慢动作”之类视频,以便看清特效,但效果不理想,只得去试用关试试迪希雅,实践测试一下(虽然知道迪希雅会进常驻池,但我也抽了,其结果便是——抽到了某个同样姓迪的火系大剑角色。于是乎,这种测试也只能靠试用关了)。

总之,我在试用关,通过卡视角的方式多次放大(在柱子旁边放大,以规避大招特写动画),最终确认了这个动作是大招开启前特效尚未完全发亮的一瞬间,再经过反复尝试、仔细辨认后,方才确定作者是没有关闭Bloom拍摄的。

左图:关闭Bloom效果丨右图:开启Bloom效果

只能说,甭管经验再丰富,也会有看走眼的时候……最靠谱的办法,恐怕还是希望作者能放出一些幕后花絮,或者直接在评论区问,作者一般都会老实解答的。

也因此,如若本文中有什么错误,大家也可以在评论中斧正,反正所有的作品都带编号,可以做针对性的讨论。

——------——------——------——

额外的Q:怎么产出好看的原摄

答:前期的创意/构图/光影+后期的调色/合成/精修,这东西大家都是自学的,不少人因为原摄而入坑了摄影和修图,看多了就能自然发觉差距了。

这个话题其实很大,如果有空以后再单独更新一篇专栏吧,若是没空……就算了。毕竟就连这篇本来预计几小时就能写完的文章,过了大半个月了还没写完……

—— 后记 ——

一、后面两篇文章主题

中篇:原摄内卷的方向

下篇:原摄作品的类别

如果不是B站专栏限制100张图,我是打算全放到一篇文章里的……

总之,300篇文章,300张图用满了~为了省名额,好多作品会被合并成一张,三篇文章实际上共有370张左右的原摄图(如果算上非原摄作品,恐怕得快400张了)。

二、最初的想法

最初预计是3~5个小时写完,最多几千字。

预期的大概行文逻辑是:

1. 简单介绍两句撤奖事件 

2. 简单说两句原因  

3. 简单介绍下原摄内卷的几个六大方向(每个方向3张图)

4. 将原摄后期细分为10个左右的类型(每个3张图)

这样,差不多就结了,就算有意外因素导致写长了,撑死一个周末,绝对足矣。

远不像现在这样,花了三个星期,前前后后好几十个小时,三篇加起来写了几万字,且三篇专栏的300张图片上限用满了,精打细算地、数着图片数量在用……后来发现图片数还是超了,反复排查原因,发现竟然是B站专栏的分割线,它竟然算图片数量!!!所以本文的分割线全用的文字,没用专栏给的分割线。

待写到途中,大概用图130多张时,还想着需不需要分“上、下”两篇,要不干脆再删多点图吧,就只发一篇好了,就这点还犹豫了许久,可后来发现,甚至需要要分“上、中、下”三篇。我都不敢说我原先还想着要不做成视频,不写文,那怕不是得好几个月……

至于为什么等到用图都100多张时才反应过来——因为B站专栏很奇葩:拖动、粘贴图片,可以超过100张上限,但上传图片按钮和发布文章都会告诉你100张是上限。而我都是将图片粘贴进文章的,所以,若不是我不小心按到了“上传图片”按钮,它弹出了上限提示,我可能要临到发文才会知道B站专栏有100张图的上限(不是,你字数统计都显示了,图片统计既然有算,那为啥不显示图片统计呢,我一张张数得简直累死,用个图还得精打细算不能超上限,有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了,我许多图都是合并成一张图来省的)。

原本,还想同步发米游社的,然而米游社发帖限图50张,比B站还少一半,这更没法发了……我总不能分六篇文章吧,那也忒多了,光是取六个不同的标题都要命。

三、关于作者与作品

一些可能大家会产生的疑问——

Q:为什么有的作品只有编号,没有标题

A:因为人家没有取名呗……

不过说来也是个事,有些句子看上去是标题,但看上去又只是句吐槽,或者是单纯的图片配文……没打任何形式的括号,也搞不清到底是不是标题,如果有作者发现自己的作品名“有异”,还望海涵。

Q:为什么笔者的作品没有链接

A:首先是因为我拍的照片99%以上都没有公开过,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链接了;其次是我懒,我自己的作品没必要上链接。至于为什么拍了但公开,一是因为大部分图拍得一般,二是有些图想等抽空稍稍后期修一下再发,但由于三次元忙,就,就……就搁置了呗……

Q:为什么有的图链接打不开

A:开头有讲,原图对应的B站动态删了,自然就打不开了;删动态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退站、退坑、销号……(其实如果没有这次事件,这些链接基本应该是不会挂的)

Q:你这作者我看着好像标得不对呢?

A:①将图片发布者视为“作者”

②作者有改ID的可能性,这个没辙

③外网社交平台的账号有两种ID,一个昵称一个账户名,可能你说的是另一种

Q:好像没有出现米游社的原摄玩家

A:偶尔逛米游社,但从没关注过任何在米游社的原摄玩家,自然也就不会有他们相关的作品出现在这里

Q:有图包下载吗

A:有,下载链接将会放到“(下)篇”的评论区。

为了尊重版权,图片会以「编号」+「标题」(如果有的话)+「作者」(即图片发布者)的形式命名,以及附上含有所有图片的原始链接的文档(包括非B站的,要不是B站专栏限制链接只能放站内的,我肯定在文中直接给外链了)。

此外,文件名标题将会是原名,不会翻译(文中的标题都是翻译过的)。

其实本来没有放出下载这个打算,毕竟初衷只是随意聊点节奏和科普,完全没考虑这档子事,但在完稿达90%的时候,突然考虑到,或许有人会有这个需求,毕竟好看的图很多,有人可能会打算将其用作壁纸收藏之类,于是就又回去把每张图片给单独拎出来,并将各个链接整合成文档了(工作量眼见要结束了,突然又陡增了)。

Q:为什么笔者收图会记录链接,挂了的链接都有?没骗我吧

A:软件所致;我用「Eagle」这个软件收图的,它在网页中收图时会自动记录网页链接。

Q:收这么多图,怎么做图片管理的?

A:如前所述,用的「Eagle」这个软件。

框①的部分:收录了超一万张图片,他人作6k+自己拍4k(筛选过后的,不算删掉的)

框②的部分:角色、地区等标签,给自己原摄用的分类标签

框③的部分:给他人原摄用的分类标签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图片越收越多,后来发现当我试图快速找到某张他人的原摄时,找不到了!框③中的分类根本不够用!!!

于是,打算将他人的原摄作品全体重新上一遍标签,把个人原摄用的标签也给他人原摄用。起初没打是因为感觉太麻烦了,个人打了这么多标签也就罢了,其他人的也打……不过现在看来,还是有必要的,不然找图太麻烦了。

标签管理

而就在这个3.4k图片完全未标签、2.6k图片需要全部重新打标签的当口,本次事件爆发了……天呐,你们知道我有多痛苦吗?

写文的时候,明明脑海里知道是哪张图,但翻找半天就是找不到……这更坚定了我要重打标签的决心,甚至加入更全面的标签,如「合照、技能、秘境、实验作、互动」等等,虽然耗时,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就不能晚上几个月,等我把标签全部打好再出事吗,那样的话写文估计能快不少……

再放一张截图,就不多说了,对这软件有兴趣的自个儿研究去吧~反正功能不止这么点。

看不清字可以点开大图

注:「Eagle」是收费软件(30天免费试用丨在校师生购买则有7折优惠),免费的话推荐「Billfish」这个软件,它们功能大同小异,我用Eagle纯粹是因为它刚出不久那会儿我就买了,当时它还没有任何竞品,「Billfish」是后来者。

Q:为什么要三篇一起发,不能先发(上篇),剩下的慢慢更吗

A:一是因为起初就是打算只写成一篇的,如果不是B站专栏限图100,不会分开,FAQ的部分原本是放在全文的最后的,直到发现需要分篇写,才将FAQ放至(上篇)。

其次,甚至有个别图片我到了发文最后一天都还在犹豫是放在“上、中、下”的哪一篇里。

●     ●     ●     ●     ●     ●     ●

最后,希望“中、下”篇的投票部分能有更多圈外玩家参与,这样才能更反映民意,看看大众到底对“后期修图”能接受多少。

不过,不觉间把文写这么长,估计看完这上篇的可能都不多了,还是不奢望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