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回归舞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原生态演员 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回归舞台

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回归舞台

2024-06-30 22: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天地混沌的时候没有太阳,没有月亮,四周漆黑一片;敲一下,东边亮了;再敲一下,西边亮了......”伴着大气磅礴的鼓点声,7月25日晚,由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执导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停演近两年后,在云南昆明复演。

西双版纳基诺族太阳鼓声震撼有力,红河石屏县彝族花腰歌舞奔放,傣族孔雀舞优美动人......《云南映象》复演现场座无虚席,演员们身着色彩艳丽的少数民族服装,操着一口嘹亮的嗓音,身下的脚步伴着歌曲节拍时而轻快,时而沉重,生动演绎着祈福、求雨、朝圣等少数民族生活场景。这部歌舞集将云南原生态乡土歌舞与民族民间舞整合重构,从“混沌初开”“太阳”“土地”“家园”到“雀之灵”,舞台表现内容既古朴又充满新意,通过灯光、声音、舞台道具的配合,表达了对生命起源的追溯、对生命过程的礼赞、对生命永恒的期盼,饱含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民族文化的盛宴。

《云南映象》演出现场 张勇摄

由于疫情,持续演出18年的《云南映象》于2021年年底停演,2022年4月演出团队解散。当时这一消息让全国许多观众扼腕叹息。如今在即将迎来《云南映象》演出20周年之际,《云南映象》恢复演出,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心情都无比激动。亲临现场助阵的杨丽萍很开心:“《云南映象》能够复演,我很激动,因为这是观众的需求,文旅市场的需要!”

复演首场当晚,《云南映象》售票处便早已排起长队,来往的人们络绎不绝。“恰逢暑假,我和家人一起来云南‘避暑游’,我们一直对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感兴趣。”来自天津的李先生听说《云南映象》复演,特意来到剧场观看演出。

“基本全满了!还有许多客人买不进票来。”开演前半个小时,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焱武忙前忙后,再次核对着各个细节,他对记者说,“令我们非常感动的是,演员们非常热爱云南民族歌舞。团队没怎么动员,就有30多位老演员参与到《云南映象》复演中。今年8月8日即将迎来《云南映象》20周年,我们也打算更新巡演版,希望《云南映象》能代表云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再一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云南映象》演出现场 徐鑫雨摄

2000年,杨丽萍走访了云南的山山水水,历时约3年采风创作《云南映象》,为的是把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文化搬到舞台上,让更多人了解云南文化。2003年《云南映象》首演,此后在我国40余个城市以及美国、巴西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7000余场,成为从高原村寨走向世界舞台的经典作品。该歌舞集的百分之七十的演员来自云南各地州的田间地头,展示了彝、藏、佤、哈尼等数个民族原始、粗犷、充满绚丽色彩的生活。

“来自田间地头的演员演的就是他们自己,他们的情感流露更自然,表演更原生态。”杨丽萍说,“《云南映象》展现了云南民族文化特点,它的舞蹈来自生命,来自自然,来自生活。比如海菜腔本来没有乐谱,就是老百姓一边看着水里的海菜劳作,经过多年创造出来的。”

《云南映象》演出现场 张勇摄

“剧里的角色大部分我都跳过了!”来自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省镇满坎村的卫岩搞听说《云南映象》要复演,想都没想就回来了。他笑着对记者说:“这次我将担任男主角,跳全场。”2011年,卫岩搞走出了云南偏远的小山村,跟着杨丽萍学习舞蹈,经过十余年的打磨训练,从懵懂的少年成长为能挑起重担的男主角。“19岁时,我来到昆明看到杨老师的表演,更坚定了走原生态舞蹈表演这条路。经过12年来日复一日的练习,我找到了自己的表演风格,这次将表演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舞蹈。”他说道。

卫岩搞(左二)在表演 张勇摄

《云南映象》曾于2004年一举囊括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中的金奖、最佳编导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服装设计奖、优秀表演奖五项殊荣。停演期间,王焱武经常能收到很多游客咨询复演的电话,“太多人关心《云南映象》了!在游客眼中,《云南映象》逐渐成为云南文旅的一张名片”。

“作为少数民族的一员,我有责任推动《云南映象》的复演,明年还要让《云南映象》全国巡演,要让云南的民族文化通过舞台呈现出最好的效果。希望全国各地的人来到云南,感受到真实、真诚的民族歌舞。”杨丽萍告诉记者。《云南映象》复演第二天,年已六旬的杨丽萍便要赶往福建巡演2022版《孔雀》,“我在《孔雀》中要表演一个章节,希望能通过以老带新,传承好民族舞蹈”。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鑫雨、张勇 见习记者阮紫嫣)

原标题:《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回归舞台》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