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军用压缩饼干的发展史,发现世界的规律竟然是这样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压缩饼干热量高吗 解密:军用压缩饼干的发展史,发现世界的规律竟然是这样的

解密:军用压缩饼干的发展史,发现世界的规律竟然是这样的

2024-06-28 10: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那是因为军用版的压缩饼干是用小麦、膨化粉、核桃、芝麻、花生油、食盐以及糖等各种高能量、高营养的原料制成。别看平时小小的一块压缩饼干,却可以提供相当高的能量。大约每100克的压缩饼干中含有水分5.4克,热量457千卡,蛋白质7.9克、脂肪17.8克、碳水化合物67.6克、膳食纤维1.2克,此外还含多种维生素及磷、钾、钠、镁、铁、锌、铜、锰、碘等微量元素。

90压缩干粮,由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研制,1990年开始研究,1992年8月完成定型,特点是热量密度高,饱腹感强。

随着时代的发展,压缩饼干这个各国军用口粮曾经的王者,已经慢慢从欧美国家的军队单兵口粮菜单中消失,逐渐变成民间应急保障食品,所以为了考虑食用者年龄分布的广泛,其口感和食用方式都进行了改进,而且泡水后很快可以变成均匀的稀粥,更适合各年龄层次的人群食用。

战场上最“温暖”的食物

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水平逐步提升,对军队后勤装备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供给士兵野外生存的单兵口粮也在不断改进,一直以来吃饱与吃好不可兼得的问题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变。以前想在没有火源的情况下,吃到热饭简直是一种天方夜谭式的奢望。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奢望已变为现实——那就是当今很多国家军队都在使用的“军用自热食品”,或称“单兵自热食品”。

单兵自热食品是一种无须热食加工设备、炉具和燃料,即可自动加热的野战食品,它具有食品口味好,加热时间短、品质高等特点,主要供部队在野战条件下食用,热量可满足中等军事劳动强度的需要,而且其口感更接近我们和平年代日常生活的味道。这种好东西可是要归功于现代自加热技术的诞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经历了漫长的革命战争和残酷的抗美援朝战争后,深刻地认识到军队野战食品的重要性,所以一直在努力研发自己的军用口粮产业,但由于改革开放前国家实力和经济水平的限制始终没有太过突出的进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后,中国的军用口粮产业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让我国的军用口粮有了与世界顶级军事强国比肩的机会,而且在自加热军用食品方面也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军就开始了针对自热食品的研发工作,至今已具备了较为成熟的食品自加热技术,并形成了一套有别于西方国家自热技术的全新方法。

单兵自热食品无须热食加工设备、炉具和燃料,即可自动加热,主要供部队在野战条件下食用,热量可满足中等军事劳动强度的需要。中国是美食大国,图中09单兵自热食品为羊肉抓饭,13单兵自热食品包含两份主食,一般人完全可以吃两顿。

我军的新一代自热系列野战食品可以保证作战部队不受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吃上可口的热食,并且不但有专门的自热米饭,还订制了多种不同口味的菜谱,从而真正实现了我军野战饮食热食化、全天候的保障,达到减少非战斗减员,提高部队士气和战斗力的目的,使我军的野战饮食热食化保障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世界上最爱“研究吃”的军队

虽然,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军队基本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军用口粮装备,讲究吃的国家也不胜枚举,但真的花大力气,不惜血本研究吃的国家可能要数美国了。

1775年美国人的“第二次大陆会议”中拟定了一个军用口粮标准,以条文的形式规定了每名士兵每天可以得到食物配给的定量,其中包括牛肉453克,或猪肉340克,或腌鱼453克、牛奶473毫升、“云杉”啤酒或苹果酒946毫升、豌豆或菜豆1419毫升(每周1次)、大米或玉米236毫升(每周1次);集体配给口粮(100人分量)包括糖蜜(制糖产生的副产品,独立战争中最主要的调味品之一)34升(每周1次)、液体肥皂8.95千克或固体肥皂2.98千克(每周1次)、蜡烛1.12千克等。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方军依旧沿用着独立战争时期制定的这套标准,而对于军需部门来说,鲜肉和新鲜面包无疑要比咸肉和成袋的饼干搞起来费劲。所以为了节省开支,士兵们也只好忍受咸肉和饼干了。相比北军,由于美国南部是农业区,南方军的玉米饼味道要好不少,这可要归功于其中添加的牛奶了。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用餐的士兵们。为了节省开支,当时的北方军只好忍受咸肉和饼干,南方军的玉米饼味道要好不少,这可要归功于其中添加的牛奶。

此外,就是咸肉,它可是当时最臭名昭著的食物了,美国士兵曾抱怨说:“它们准是在创世纪时就腌上了”,很多咸腌肉甚至储存了几十年还在给士兵吃,在“美西战争”时期就出现过陆军牛肉丑闻事件。于是,美国陆军在1901年终于开始下决心想要制定一种全新的口粮系统制度,将现行的口粮分为五大类,即:驻防军口粮、野战口粮、行军口粮、海运口粮、紧急口粮。但是在美国国会和陆军部眼中,单兵口粮只要满足行军和作战的体力需要就行了,至于什么口感之类的问题就不必考虑了。

但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军用口粮的革命开始了。前往欧洲前线的陆军被计划配发了三种口粮,即:储备口粮、一线口粮和应急口粮。

K口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美国陆军引入,完整的一份可满足一名普通士兵一天的消耗。图为1943年底的K口粮晚餐,有罐装肉、饼干、口香糖、巧克力、香烟、橙子饮料粉包等。

1936年,美国军方在军需部之下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口粮综合管理机构,名为“市场中心系统”(MarketCenter Sysetem),英文简称MCS。不惜血本来研发和制定美军军用口粮的标准化规范。这虽比世界上最早设立同样职能部门的法国足足晚了200多年,但却创造了至今影响世界、覆盖全球的军用口粮标准。

经过几年的不懈研究后,MCS终于为美国军队制定了一个系统的战地军粮分类体系,即:A型军粮为新鲜食材,只适合在自己的后方营地厨房里做着吃;B型军粮则是半成品罐装食物,还算比较新鲜的那种,一般是配发给较为突前的侦察或前锋部队食用,为此还要安排几个会做饭的炊事兵;C型军粮为全熟的罐头食品,专门提供给那些野战的一线部队,开罐即食。一份C型军粮就是一个士兵一天的口粮,重约3公斤,包括3个M罐头、3个B罐头和1个小附件包,由一个硬纸箱包装好。

M罐头有多种主菜可供选择:午餐肉、火腿蛋、奶酪通心粉、土豆炖牛肉、煮香肠豌豆、熏肉配鹰嘴豆、鸡肉烩菠菜;B罐头也有多种干粮:压缩饼干、混合麦片、糖衣花生仁和葡萄干、速溶咖啡、奶精和方糖、奶酪和果酱、速溶柠檬粉、可可饮料粉和水果糖;附件包里面有香烟、净化水药片、火柴、卫生纸、口香糖和开罐起子等。

除此之外,美军还大量配发一种D型军粮,它的内容只有一种,那就是巧克力。这在当时物资极其匮乏的欧洲大陆,巧克力可是最受当地人欢迎的食品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